1、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大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6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 大类)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 录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31.培养目标32.培养模式33.能力要求33.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知识, 使用现有技术, 了解新兴技术33.2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53.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53.4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53.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对职业、 社会、 环境的责任
2、64.管理模式6二、 基本要求6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知识, 使用现有技术, 了解新兴技术61.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61.2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81.3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92.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9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104.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10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对职业、 社会、 环境的责任11三、 基
3、本学分要求11四、 学制与学位11五、 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121.面向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宽口径培养, 围绕系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122.课程体系改革123.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14六、 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结构示意图15七、 课程体系及构成161.课程模块介绍162.主要课程内容简介172.1必修课172.2 限选课20八、 时间分配表23九、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 学分分配表23十、 教学进程计划表241.教学进程计划表242.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273.外语不断线计划安排表284.计算机不断线计划安排表29十一、 师资培养计划29十二、 质量保障体系29西安电子科技大
4、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30一、 培养目标30二、 培养标准30三、 管理模式30四、 培养计划301.教学内容312.企业实践课程模块313.主要课程内容介绍314.企业联合培养教学计划33五、 联合培养企业33六、 工程实践条件34七、 师资配置40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1.培养目标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 大类) 专业, 设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网络工程等3个专业方向。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 ”基础厚、 口径宽、 能力强、 素质高”的、 从事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网络工程等应用领域
5、的研究、 开发、 生产、 管理、 维护和技术支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本科工程型技术人才, 可达到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 具备成长为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的资格。2.培养模式本科工程型, 学制四年。按照电子信息大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大类专业培养, 学生前3年按大类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 在第6学期选择专业方向, 然后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采用”31”培养方式, 3年在校学习, 累计1年到企业联合培养; 具体按照”2.5+0.5+0.5+0.5”模式实施。第15学期在校学习, 第6学期与企业联合培养, 第7学期回校学习, 第
6、8学期到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与企业联合培养内容详见企业学习阶段联合培养方案。3.能力要求3.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知识, 使用现有技术, 了解新兴技术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包括微积分、 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 复变函数与场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和物理学中力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近现代物理等。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 ( 1) 电路分析与设计: 包括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等知识。( 2) 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原理与系统
7、设计方面的知识。( 3) 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 包括信号的分析, 确定信号经过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随机信号特征及经过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 电磁场与电磁波方面静态和时变电磁场、 电磁场分析、 电磁现象在现代通信和电子信息系统中应用的知识。( 5)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 6) 工程制图方面的基础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 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 管理、 社会学、 情报交流、 法律、 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2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8、的技能,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工程实践基础: ( 1)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设计能力。( 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能力。( 3) 微处理器与DSP系统应用的基本设计能力。( 4) 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的基本设计能力。 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方向( 1) 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 2) 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如无线通信系统、 光通信系统等。( 3) 了解各种通信网络的共性原理, 如媒体接入、 交换、 路由原理与技术。( 4) 掌握网络协议体系与分层结构以及组网的基本技术。( 5) 至少熟悉一种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
9、如数据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 光网络等。( 6) 了解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电子信息工程方向 ( 1) 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 2) 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熟悉信号检测与估计的理论与方法。( 4) 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方法。( 6)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技术。( 7) 了解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及实现方法。网络工程方向(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 2) 熟悉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3)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的设计方法( 4) 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10、及数据结构知识, 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 5) 熟悉计算机网络原理, 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6) 具有初步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维护能力3.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3.2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1了解市场、 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 能够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2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 开发, 考虑成本、 质量、 环保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外形、 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找出、 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 工艺和方法, 确定
11、解决方案。3参与制订实施计划。4实施解决方案, 完成工程任务, 并参与相关评价。5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 并主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 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3.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1具有一定的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 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2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 管理计划和预算, 组织任务、 人力和资源。3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能够发现质量标准、 程序和预算的变化, 并采取恰当的行动。4参与管理、 协调工作、 团队, 确保工作进度。5参与评估项目, 提出改进建议。3.4有效的沟通与交
12、流能力1能够使用技术语言, 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示。2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 如: 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任务书、 投标书等, 并可进行说明、 阐释。3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 理解她人需求和意愿。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自信、 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5能够跟踪本事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具备收集、 分析、 判断、 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6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协调、 管理、 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3.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对职业、 社会、 环境的责任。1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的法律法规、 标准知识, 以
13、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2具有良好的质量、 安全、 服务和环保意识, 并承担有关健康、 安全、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3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 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 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4.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 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 相关学院、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处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学校相关的政策和试点班的培养方案,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等。学校成立设在教务处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管理机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办公
14、室, 专门负责落实试点工作, 承担企业合作、 学生选拔和相关协调工作。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由相关学院负责, 增加相应人员编制, 专门负责组织、 实施试点工作。学校为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 将试点班编排成为3个小班, 每个小班40人, 每个小班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 每10名学生配备1名学习导师。另外, 为拓宽卓越班学生的视野、 感知科技前沿, 学校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并安排卓越班学生参观学校各基础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双导师制, 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过程。二、 基本要求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知识, 使用现有技术, 了解新兴技术。1.1具有从事工
15、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极限、 微积分、 常微分方程和级数高等数学矩阵、 线性方程组、 线性空间、 特征值、 二次型等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 解析函数、 级数、 留数理论、 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场论复变函数与场论随机事件及概率, 数字特征、 中心极限定理、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 电磁学、 光学、 热学、 近现代物理知识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数理逻辑、 集合与关系、 函数、 无限集合和图论知识离散数学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 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
16、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 半导体器件、 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直流电源、 谐振电路、 高频放大、 通信调制电路、 频率合成、 负反馈与自动控制理论等模拟电子线路设计知识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设计与综合、 PLD和FPGA技术知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微处理器组成结构、 指令系统、 汇编语言等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信号分析、 线性系统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 数字滤波器设计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随机信号特征及经过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平稳随机过程、 高斯过程、 马尔可夫过程、 泊松过程、 随机信号谱分析随机信号分析静态和时变电磁场、
17、 电磁场分析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程序设计方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C语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协议和应用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软件过程、 软件需求和定义、 软件设计、 软件测试和验证、 软件进化、 软件工具和环境软件工程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工程图学与计算机制图人文和社会科学: 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 管理、 社会学、 情报交流、 法律、 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限选课程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大学英语读写大学英语听力大学英语口语双语课程跨国企业联合培养1.2具有扎实
18、的工程实践基础,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工程实践基础: 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和通信电路设计能力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设计能力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微处理器系统及其接口以及汇编语言的设计应用能力微处理器及DSP实验信号与系统特性、 信号处理能力信号、 系统和信号处理实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方向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调制、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 差错控制编码、 同步理论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如无线通信系统、 光通信系统等无
19、线通信光通信技术基础移动通信系统微波技术与天线了解各种通信网络的共性原理, 如媒体接入、 交换、 路由原理与技术交换原理与技术掌握网络协议体系与分层结构以及组网的基本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至少熟悉一种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 如数据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 光网络等移动通信工程系统数据网络工程系统了解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通信系统设计实验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数字基带传输、 数字调制、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 差错控制编码、 同步理论数字通信原理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压缩与编码熟悉信号检测与估计的理论与方法信号检测与估计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与
20、方法雷达原理与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了解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及实现方法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网络工程方向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的方法及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法协议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网络设计、 接入、 故障排除、 网络监控及分析组网、 管理与维护网络及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与网络安全1.3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技术发展趋势专业教育技
21、术讲座2.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了解市场、 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项目综合设计顶岗毕业实习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 开发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考虑成本、 质量、 环保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外形、 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找出、 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 工艺和方法, 确定解决方案; 项目综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参与制订实施计划项目综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实施解决方
22、案, 完成工程任务, 并参与相关评价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 并主动从结果反馈中学习项目综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实习顶岗毕业实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 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项目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科技制作和学科竞赛3.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具有一定的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 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IT项目组织与管理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 管理计划和预算, 组织任务、 人力和资源IT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综合项目设计
23、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能够发现质量标准、 程序和预算的变化, 并采取恰当的行动IT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综合项目设计参与管理、 协调工作、 团队, 确保工作进度IT项目组织与管理综合项目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参与评估项目, 提出改进建议综合项目设计工程实习4.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 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示; 双语课程中使用英语教学、 撰写技术说明, 安排小组讨论与报告; 跨国企业联合培养能够进行工程文件的编纂, 如: 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任务书、 投标书等, 并可进行说明、 阐释; IT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实
24、习顶岗实习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 理解她人需求和意愿项目综合设计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工程实习顶岗实习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自信、 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工程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能够跟踪本事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具备收集、 分析、 判断、 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专业教育专业课程撰写课程报告综合项目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协调、 管理、 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综合项目设计工程实习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体现对职业、 社会、 环境的责任。知识、 能力实现( 课程名称)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的法律法规、 标
25、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专业教育具有良好的质量、 安全、 服务和环保意识, 并承担有关健康、 安全、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 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 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职业发展规划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能力实现矩阵见附表。三、 基本学分要求毕业最低学分为188学分。四、 学制与学位1.基本学制: 四年2.学位: 工学学士五、 课程和实践教学改革1.面向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宽口径培养, 围绕系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本专业面
26、向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本科段的前5学期进行本事域必须的工程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培养, 其中包括电子线路、 微处理器、 信号处理、 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经过校企联合培养第一阶段后, 学生在第7学期选择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网络工程3个专业方向进行进一步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面向本科阶段应用型工程师和硕士阶段设计型工程师的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要求以及卓越计划的实际情况, 本专业培养方案对要求的能力和知识点进行了梳理, 将专业核心分为工程数学、 电路、 数字系统和微处理器、 信号与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电
27、磁波、 计算机及网络、 信息获取与信息传输等几大模块, 对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 设置了如C语言与数据结构、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等融合性课程, 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课程都设置了专门的配套实验课程, 实验内容与理论紧密。所有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围绕一个整体的电子信息系统、 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而构建,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当完成所有课程模块后, 经过综合项目设计环节, 将各课程模块实验内容加以整合, 使每个学生达到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 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水平。2.课程体系改革21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按照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培养,
28、宽口径、 厚基础、 强能力; 整合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以知识点为主线, 强调回归工程; 突出问题驱动, 案例教学,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22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内容改革后( 卓越计划班) 的课程改革前( 普通班) 对应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30+162计算机导论161C语言与数据结构60+606C语言程序设计30+303数据结构54+244.5计算机通信与网络46+163.5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4.5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15010电路分析基础684.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4射频电路基础463电路分析与模拟
29、电子线路实验604电路实验150.5模拟电子线路实验301高频电子线路实验301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906信号与系统684.5数字信号处理463自动控制原理302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321信号与系统实验150.5数字信号处理实验160.5自控实验 80.5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604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3数字电路EDA301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实验602数字电路实验301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543.5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604微处理器与DSP实验481.5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实验361随机信号分析302随机信号分析46323 委托知名教授, 以项目立项的方式,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为进
30、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 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点更加衔接, 教学内容更加优化,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学校以委托制的方式, 委托我校知名教授对”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立项的方式予以推进, 具体情况如下: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立项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1电路类课程体系改革( 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基础、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等4门课程) 孙肖子教授2信号类课程体系改革( 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随机信号分析等4门课程) 郭宝龙教授3计算机系列硬件类课程体系改革
31、石光明教授4计算机系列软件类课程体系改革王 泉教授5工程数学类课程体系改革李 晖教授6电磁场、 微波与天线类系列课程体系改革路宏敏教授7信息感知与通信系统课程体系改革刘乃安教授8实验类系列课程体系石光明教授3.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3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本专业本科阶段实行2.5+0.5+0.5+0.5模式, 强调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前5个学期为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实施阶段, 第6学期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一环节, 第7学期为专业课实施阶段, 第8学期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二环节( 含毕业设计) 。其中, 第6学期在企业实施8学分的课程, 主要由企业教师承担, 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
32、势, 其它时间为企业实习, 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体验企业实际环境和基本要求, 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实习结束为每位学生出具一份职业素质评估报告, 协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一环节在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的定点企业实施。第8学期为校企联合培养第二环节, 此环节鼓励在第7学期进行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利用第7学期校园招聘集中的时间, 定点企业可与招聘本科毕业生工作相结合, 来校选择第8学期将前往该实习基地的学生。企业能够经过这一过程, 物色可能在本企业就职的本科毕业生, 同时物色已获得工程硕士生推免资格的本科毕业生。有了这一基础, 后者很可能在工程硕士生学习阶段继续选择到该企业顶岗工作。理
33、想情况下, 获得工程硕士生推免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将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 在同一个企业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 共计2年左右的体验、 培养和实际工作, 这样有利于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认可。32 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设计3.2.1 设计原则 ( 1) 发挥企业的特长: 先进的仪器、 设备和工艺; 密切联系工程的专业技术; 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行业标准等。 ( 2) 将部分专业内容放到企业去学习, 生动, 有效, 理论联系实践。 ( 3) 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 ( 4) 学校教师到企业培训, 提高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3.2.2 课程内容在企业学习阶段, 结合企业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导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
34、, 主要开设职业规划、 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 IT项目组织与管理、 移动通信工程系统、 数据网络工程系统电子系统工程设计、 综合项目设计、 企业工程实习、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这些课程主要由企业导师开设,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六、 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结构示意图*通信和电子系统设计项目*模拟与数字系统设计项目*电子与通信综合设计项目数据压缩与编码交换原理与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通信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通信原理雷达原理与系统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公共基础课程: 数学, 物理, C语言序设计, 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 C语言与数据结构、 软件工程等数字图像处理*毕业
35、设计*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项目综合项目设计工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随机信号分析*创新设计项目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组织和体系结构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组网管理和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项目*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项目组网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计算机组织和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网络工程项目从左到右为时间顺序框内为含部分主要课程的2级项目*框内为培养过程的1级项目从上到下为时间平行课程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机构示意图1级和2级项目为有别于普通课程的设计与实践项目, 1级项目以引导本专业的核心专业知识能力为目的。2级项目以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知识能力
36、为目的。本科毕业必须完成6个(含6个) 以上的2级项目图注: 七、 课程体系及构成1.课程模块介绍公共基础课模块( 60学分) 高等数学A必修12数学分析选讲必修2线性代数必修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修3场论与复变函数必修3随机信号分析必修2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必修3大学物理必修8物理实验必修2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必修2大学英语必修16体育必修4思想政治课程模块( 16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6形势与政策必修2学科基础课模块(35.5学分)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必修10信号、 系统与信号处理必修6
37、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必修4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必修3.5C语言与数据结构必修6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必修3.5软件工程必修2.5专业课程模块( 选择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 通信工程方向( 24学分, 含随课实验3学分) 数字通信原理必修5电磁场与电磁波必修4微波技术与天线选修4无线通信选修3交换原理与技术选修3.5信息论基础选修3光通信技术基础选修3.5移动通信系统选修3电子信息工程方向( 24学分, 含随课实验3学分) 电磁场与电磁波必修4数字通信原理必修5微波技术与天线选修4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选修3数字图像处理选修3雷达原理与系统选修3数据压缩与编码选修3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选修3数字化电视原理选修3
38、嵌入式系统选修3网络工程方向( 24学分, 含随课实验3学分) 操作系统必修4.5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必修4.5组网、 管理与维护选修4嵌入式系统选修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选修5.5协议分析与设计选修2网络程序设计选修3数据库系统选修3计算机与网络安全选修2.5校内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18.5学分)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必修4金工实习必修2信号、 系统和信号处理实验必修1电装实习必修1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必修2课程设计/工程设计必修1微处理器与DSP实验必修1.5科技制作/学科竞赛必修1通信系统设计实验选修2电子系统综合实验选修2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选修2专业随课实验必修3注: 专业随课
39、实验学分已包含在专业方向课程学分中( 6门课程, 每门0.5学分) 。企业学习课程模块( 31学分) 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必修2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必修16企业工程实习必修3职业规划必修1综合项目设计必修4IT项目组织与管理必修2移动通信工程系统选修3数据网络工程系统选修3电子系统工程设计选修3素质拓展模块( 13学分) 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限选4公共选修课选修4军事理论必修2军事训练必修1专业教育必修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12.主要课程内容简介2.1必修课( 1) 课程编号:SC1113001、 SC1113002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A( Advanced Mathematics) 学时/周学时
40、: 196/6 学分: 12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数学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极限、 导数、 微积分、 微分方程等。( 2) 课程编号:SC1113008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学时/周学时: 52/4 学分: 3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行列式定义、 性质, 克莱姆法则, 矩阵及其运算, 矩阵的秩, 矩阵的初等变换,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通解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极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 n维向量空间, 欧氏空间, 相似矩阵, 二次型及标准形, 正定二次型。( 3
41、) 课程编号: SC2123009课程名称: 场论与复变函数( Field Theory and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学时/周学时: 46/3 学分: 3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数量场和矢量场、 等值面和矢量线的概念, 方向导数和梯度、 通量和散度、 管量和旋度的定义及计算, 有势场、 管形场、 调和场的概念和意义, 复数与复变函数的概念, 解析函数的概念及判别方法, 解析函数的积分理论与高阶导数公式,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方法及洛朗级数展开, 孤立奇点的分类及其判别方法、 留数定理及其计算规则、 留数在定积分计算上的应用, 共形映射的概念、 分式线性映射、
42、 几个初等函数所构成的映射。( 4) 课程编号: SC1113010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学时/周学时: 46/3 学分: 3内容简介: 介绍古典概率、 随机变量、 样本空间、 函数分布、 统计特征、 大数定律、 极限定理、 统计估值和假设检验等。( 5) 课程编号: OE2121001课程名称: 随机信号分析( Random Signal Analysis) 学时/周学时: 30/2 学分: 2内容简介: 介绍简单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 平稳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的谱分析、 随机信号经过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窄带随机过程、 高斯过程、 马尔可夫过程、 泊松过程以及相关理论在通信、 网络、 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6) 课程编号: SC1113011SC2113012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Physics) 学时/周学时: 130/4 学分: 8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质点运动学、 质点动力学、 刚体力学、 机械振动、 机械波、 波动光学、 气体分子运动论、 热力学基础、 静电场、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稳恒磁场、 磁介质、 电磁感应、 狭义相对论基础、 量子物理基础、 现代工程技术的物理基础专题。( 7) 课程编号: OE2121007OE2121009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线路( Circ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