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
5千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版)
评价单位:*市环保研究所
目 录
前 言
1.总论
1.1编制依据...........................................................................................3
1.2评价原则...........................................................................................3
1.3评价目的...........................................................................................3
1.4评价内容及重点...............................................................................4
1.5评价因子...........................................................................................5
1.6评价等级...........................................................................................5
1.7评价范围...........................................................................................5
1.8环境保护目标...................................................................................6
1.9评价标准...........................................................................................6
2.区域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9
2.2自然环境概况...................................................................................9
2.3社会环境概况…….............................….........................................11
2.4城市总体规划…….......................................................…...............11
2.5环境功能区划.........................................................….....................12
2.6民营企业园区基本情况...............................…................…............12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15
3.2工艺路线和排污节点………………...............................................16
3.3工程原辅材料消耗及设备情况.......................................................19
3.4公用工程……………………………………………………….…….20
3.5主要污染源及污染……………………………………………….….25
4.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4.1污染防治原则………….......................….......….........................…31
4.2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31
4.3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1
4.4锅炉烟气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40
4.5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41
4.6噪声处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42
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43
5.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5
6.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
6.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49
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1
6.3结论………………………………………………………….….……53
7.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
7.1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54
7.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57
7.3结论……………………...……………………………………………61
8.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预测
8.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3
8.2声环境影响预测...................................................…...................…63
8.3结论…………………………………………………………..……….65
9.清洁生产分析
9.1清洁生产的原则与要求..............................................…............…66
9.2拟建项目清洁生产分析…....…………………………….…........…66
9.3清洁生产分析结论………………………................…................…70
10.总量控制指标
10.1目的......................................................................….................…72
10.2现有环境容量分析.................................................…...............…72
10.3项目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来源分析.................................…........…72
10.4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分析..........................................…...............…73
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1拟建项目社会效益.........................................….......................…75
11.2拟建工程经济效益.........................................….......................…75
1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75
12.公众参与
12.1调查方法..........................................................…......................…79
12.2公众调查的主要内容.......................................….....................…79
12.3调查对象与形式.......................................................….............…79
12.4调查结果与分析........................................................…............…79
13.厂址选择可行性论证及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1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82
13.2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84
14.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4.1环境管理...............................................................….................…86
14.2环境监测计划........................................................…................…87
14.3污染源监控措施...................................................….................…88
14.4"三同时"验收单.............................................................…........…89
15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90
15.2建议...........................................................................…............…95
附图及附件:
附图:
附图1 厂址地理位置及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2 区域地表水系及拟建项目排水去向示意图
附图3 *县民营企业园区用地规划及在建企业分布图
附图4 拟建厂址周边关系图
附图5 *县现有企业分布及地表水、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6 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件:
附件1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市计工[2002]37号
附件2 《*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千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立项前环境保护意见表及省、市环保局批复
附件3 *县建设局出具的《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附件4 *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建设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的意见》
附件5 大纲节选
附件6 大纲咨询意见(附专家名单)
附件7 《*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版)专家评审意见(附专家名单)
附件8 *市环境保护局批准的《*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标准的函》
附件9 环境监测数据使用审批登记卡
附件10 *市针织厂达标验收书
附件11 *县环保局关于该项目分配总量指标的函
附件12 环评委托书
前 言
加入世贸组织后,服装业、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凭借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崛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县政府根据市场形式,决策以发展服装业带动*的经济发展,并在*民营企业园区建成了华北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基地。使服装业继灯具、粮保器材、铸造行业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县支柱产业。
该县出口服装多为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单色的纯棉或涤棉外罩,印染工艺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印染业是个空白,当地服装企业每年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外协加工,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影响了本县经济效益。*县*印染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后,认为印染业前景看好,市场广阔,决定在*县民营企业园区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印染厂一座。
该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解决本县服装业的需要,加快该县服装业发展步伐,有利于实现当地服装业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而且可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项目建设对环境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于2002年11月委托*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对拟建厂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同时收集了工程设计资料和当地环境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评大纲并于2003年1月8日,由*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环评大纲专家咨询会,之后*市环保局对本次环评工作执行的标准进行了批复。根据环评大纲及专家咨询意见,我们完成报告书(报审版)的编制。2003年3月15日,
*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报告书(报审版)进行了审查,会后,我们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形成报批版,由建设单位提交审批部门审批。
在报告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省环保局、*市环保局、*县环保局及建设单位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总则
1.1编制依据
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⑵《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31号文
⑶《*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人大常委会80号文
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3-93)
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⑹《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⑻《纺织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⑼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发布《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1]118号
⑽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县民营企业园管委会制订的《*省*县民营企业园总体规划》
⑾*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发[2002]148号
⑿*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县*服装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印染生产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市计工[2002]37号;
⒀《**印染有限公司项目环境保护立项前意见表》及*省环保局批复;
⒁《*县*服装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000万米出口服饰印染生产线项目建议书》
⒂**印染有限公司关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
1.2评价原则
⑴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和优化设计服务的宗旨,注重报告书的科学性、实用性。
⑵以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贯彻执行“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
⑶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以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评价工作,节省评价经费,缩短评价周期,确保评价工作质量。
⑷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⑸坚持评价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措施可操作性强,结论明确可信。
1.3评价目的
⑴通过调查和监测,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
⑵从工艺着手,充分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查清主要污染源及排放状况,同时按“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工程采用的工艺、设备、物耗、能耗等各环节进行分析。
⑶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量其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⑷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加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⑸从环保法规、产业政策、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1.4评价内容及重点
1.4.1评价内容
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环境概况、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厂址可行性论证、总量控制与清洁生产分析、公众参与调查、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
1.4.2评价重点
根据该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周围环境情况,本次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以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清洁生产分析、总量控制分析为重点。
1.5评价因子
根据大纲及专家咨询意见,本次评价因子的选取如表1-1所示。
表1-1 现状监测、评价和预测因子
环境要素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
污染源评价因子
影响预测或分析因子
水
地表水
pH、COD、BOD5、色度、苯胺类、全盐量
pH、COD、BOD5、色度、苯胺类、全盐量
pH、COD、BOD5、色度、全盐量
地下水
pH、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色度、亚硝酸盐氮、Cr6+
COD、溶解性总固体
大气
TSP、SO2
TSP、SO2
TSP、SO2
噪声
Leq[dB(A)]
Leq[dB(A)]
Leq[dB(A)]
1.6评价等级
1.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该工程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本厂的蒸汽锅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根据治理达标后大气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及大纲专家咨询意见,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评价等级划分,评价深度为环境影响分析,主要进行污染源的达标分析。
1.6.2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经分析项目废水的排水去向、排放量和水质情况,根据大纲及专家咨询意见,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1.6.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由于厂址附近无敏感点,声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为厂界达标预测。
1.7评价范围
1.7.1地表水:
园区工业街入连村干渠排污口上游500米至下游1000米,共计
1500米范围内。
1.7.2地下水
以拟建厂址为中心4Km范围内的地下水体及连村干渠下游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地下水体。
1.7.3大气
以拟建厂址为中心,以常年主导风(NNE-SSW)为长轴,长3公里,宽2公里的矩形区域内。
1.7.4噪声:
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确定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厂界外1m,厂址距村庄较远,周围均为工业企业,无噪声敏感点。
1.8环境保护对象及目标
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等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一般环境保护对象确定为:
大气环境保护对象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区大气。目标值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地表水保护对象为湘江河,目标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指标。
地下水保护对象为厂址周围及连村干渠两侧地下水,目标值为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标准。
厂界噪声要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三类区标准。
1.9评价标准
根据*市环境保护局批准,本次评价拟采用以下标准:
1.9.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大气:采用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地表水: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体标准同时苯胺类参照《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全盐量参照《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中盐碱地区旱作农田用水标准。
地下水: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
声环境: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III类。
具体数值见表1-2:
表1-2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要素
污染因子
单位
数值
标准来源
大
气
SO2
mg/m3
0.5(小时平均)
0.15(日平均)
GB3095-96中二类区
TSP
0.30(日平均)
地
表
水
COD
mg/l
40
GB3838-2002中V类水标准
BOD5
10
色度
10
pH
6~9
苯胺类
mg/l
0.1
《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全盐量
2000
参照《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中盐碱地区旱作农田用水标准
地
下
水
pH
6.5~8.5
GB/T14848-93III类标准
高锰酸盐指数
mg/l
3.0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色度
15
亚硝酸盐氮
0.02
Cr6+
0.05
声环境
Leq(A)
dB(A)
昼65
夜55
GB3096-93中三类区
1.9.2、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烟气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I时段的二级标准;
工艺粉尘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标准;
废水排放需同时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和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的II级标准;
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I类标准;
以上各环境要素具体标准数值详见表1-3。
表1-3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要素
污染因子
单位
数值
标准来源
锅炉
烟尘
初始浓度
mg/m3
1800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I时段的二级标准
排放浓度
200
二氧化硫
900
烟囱高度
m
40
工艺废气
颜料粉尘
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
mg/m3
肉眼不可见
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废水
COD
mg/l
120
同时满足GB8978-1996中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二级标准及《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表4缺水地区二级标准
BOD5
30
SS
30
苯胺类
1.0
pH
-
6~9
色度
倍
80
最高允许排水量
m3/百米
(幅宽以914mm计)
2.2
噪声
Leq(A)
dB(A)
昼65
夜55
GB3096-93三类区标准
2、区域环境概况
2.1地理位置
*县位于*市东北部,东经116°08′—116°40′,北纬37°40′—38°10′,东与*市的*以南运河为界、西与*相连,南与*接壤,北与泊头市毗邻。*县民营企业园区位于*县城东部,覆盖绳王村,并征用李王、芮王、三里庄等几个村庄的土地,总面积220公顷。
拟建项目位于民营企业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内,北临阜兴路,西临工业街,东侧为华兴服装城,南侧为一家轻型钢生产厂家。距离最近的村庄为南侧约250米的绳王村,在东侧约1000米的芮王村,其他村庄距离均在1500米以上。(详见附图一及附图四)。
2.2自然环境概况
2.2.1地形地貌
*地处*省低平原区,是古黄河、漳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形从西向南、东、北缓慢倾斜,海拔在22.4m至26.4m之间,高差4m左右,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境内分布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浅平封闭洼地。
土壤为壤土、沙壤土、粘性土,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树木以温带阔叶林为主。
2.2.2气候特征
该地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暖显著,干湿差异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518mm,集中在6-8月份,多年均气温12.5℃,多年平均气压101.44kpa,多年平均风速2.l6m/s,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低最低气温-230℃,年蒸发量1321.9mm,年主导风向为SSW风,频率为13.5%,次主导风向为NNE和S风,频率分别为10.30%和7.25%,年静风频率为22%,基本风压462Pa。
2.2.3区域地表水系及流向
*县主要河流有:清凉江、湘江河、江江河、南运河,从西南向
东北平行流经县境,将全县分割成三条阶梯式地段。
清凉江属海河流域黑龙港水系,上起邢台威县牛家寨(再上连接老沙河),自*小洛寨村东北进入*与*两县界,东北行至泊头三岔河村北与江江河汇流,后称黑龙港河,再北行至文庙村北注入南排河,东经倒虹吸穿南运河经黄骅县入海。
江江河同属于黑龙港水系,发源于故城县大杏基,东北流经故城县、*,在*樊桥村东北流入县境,在周通庄西有湘江河来汇,并在此流入*境内,继续北行与清凉汇合成黑龙港河。
湘江河,属江江河支流,发源于*县城南阜(城)——景(州)公路桥下,东行、北行至周通庄附近汇入江江河。
南运河为人工开挖的河道,沿*县境东部向北穿过*市区,在天津市汇入海河。以上诸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其功能以行洪排沥为主。各河道之间均有人工开挖的渠道相通。
区域主要地表水系分布情况见附图二。
2.2.4水文地质特征
境内地下水均属松散孔隙承压水,依据含水层水质,水力性质及开采现状分成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两大类。
⑴浅层地下水(第一含水组):
浅层地下水系指咸水底界以上浅水层及咸水层。全县范围内普遍分布咸水层,咸、淡水界面由西部以细砂为主向东南渐变为粉砂为主。厚度10-20m,砂层呈透镜状,直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单井单位涌水量2-6m3/h.m,部分地区在咸水顶板以上分布浅层淡水,多呈条带状零星分布,根据浅层淡水埋藏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全县分为四个区,即中南部浅层水较发育区,北部发育一般区,西部发育较差区,以及东南部发育较差区。
⑵深层地下水(分三个含水组)
第二含水组顶界为咸淡水界面,底界埋深160米,属承压水。含水层平面分布岩性自西向东由粗变细,由厚变薄,西北部以中粗砂为
主,厚度约25-30米;中部以细砂为主,厚度约20-30米;东北部以粉砂为主,厚度小于20米。单井单位涌水量,西部大,东部小,由5-10m3/h.m到2-6m3/h.m。矿化度小于1g/l,氟化物含量小于1-1.2mg/l。
第三含水组,底界埋深350米,属深层承压水。含水层岩性自西向东由粗变细,由粗砂为主变为以中砂米主,再变以细砂为主。砂层总厚度大于50米,最厚85米。砂层连续性较好,是本市 的主要开采层。单井单位涌水量为10-15m3/h.m,最大约20m3/h.m。本组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淡水,水化学类型为LSH-N和HLS-N型水。氟化物含量0.6-1.28mg/l,水温22-240℃。
第四含水组,底界埋深450米,属深层承压水类型。含水层岩性自西向东由粗变细,依次由粗砂为主,变为以中砂为主,再变为以细砂为主,微胶结及半胶结。砂层连续性较差。砂层厚度20-40米,单井单位涌水量为2-8m3/h.m。本组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淡水,水化学类型为HL-N和HLS-N型水,氟化物含量0.96-1.6mg/l,水温280℃。
⑶目前第二、第三含水组是主要的开采对象,浅井主要集中在县中南部浅层淡水,项目厂址位于浅层淡水发育较差区,浅层地下水基本无利用价值。地下水开采以深井为主,开采深度在100-470米。地下水流向为西南至东北方向。
2.3社会环境概况
*县总面积697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人口密度平均为452人/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68.9万亩,占总积的65.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高梁、谷子次之,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其次有花生、芝麻、大豆、烟、麻、药材等。
*县工业有机械加工、翻砂、木材加工、建材、化肥、针织、印刷、粮棉油加工等。
本县交通以公路为主,有*—*、*—*、崔庙—霞口、*—*、*—交河等公路干线。
2.4城市规划
拟建项目位于*县城东部的民营企业园内,拟建厂址所占土地为规划中的工业用地(园区规划详见附图3)。
项目建设厂址已经*县建设局同意,并取得了项目选址意见书。该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及用地规划的要求。
2.5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2.5.1空气环境
根据*市环境功能区划,除*湖湿地保护区为大气环境一类区外,所有区域大气环境均划归为二类区。
2.5.2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未对湘江河及江江河进行功能分区,湘江河目前的水体功能主要是行洪排沥,经请示环保主管部门后,湘江河应执行V类水标准。该区域地下水执行三类标准。
2.5.3噪声环境功能
本次评价区域噪声功能区为三类区。
2.6民营企业园区
2.6.1园区基本情况
*县民营企业园区是*县政府为了合理规划县城工业布局,综合全县发展需要设立的县级企业园区。
该园区位于县城东部,规划范围为东南大街、东环路、光明路、阜北路围括的区域内,规划区覆盖了绳王村,并征用了李王、芮王、三里庄等数个村庄的土地,占地220公顷,目前该园区规划已经过*县政府的审批,园区环评已通过*市环保局审批。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沿园区西界100米的带状区域为商贸用地,园区东南部即绳王村周围仍为居住用地,规划道路两侧预留绿化用地,其余土地均做为工业用地。
根据工业园区规划原则,园区内允许一类、二类企业入驻,污染严重的三类工业不能进入该园区。
2.6.2区域污染源状况
目前民营企业园区处于建设期,因此评价区域内工业污染源较少,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园区内的大部分企业也将投入运营,目前园区内在建企业情况列于表2-1:
表2-1:园区在建企业预计排污情况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投资规模
(万元)
主要污染因子
备注
大气
水
1
坤腾集团
啤酒桶、汽水机
3500
焊烟
COD
2
兴力机械厂
机械加工
800
焊烟、焊尘
COD、石油类
已建成
3
华兴服装城
服装加工
2000
-
-
4
阜兴建材厂
建筑材料
1000
粉尘
-
5
大白胶粘材料厂
胶粘材料
900
有机废气
COD
6
恒通面粉厂
粮食加工
2300
粉尘
COD、BOD5
已建成
7
三里庄水泥制品厂
水泥制品
1280
粉尘
-
8
三里庄油棉厂
棉花加工
1320
飘尘
已建成
9
德亿公司
防松紧固件
10000
烟尘、SO2
-
已建成
10
*县高速钢新型材料公司
锥柄钻头
500
-
-
11
温泉宾馆
娱乐设施
3000
烟尘、SO2
COD、氨氮
由企业类型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园区内废水排放大户较少,主要有温泉宾馆的洗浴污水,另外还有来源于坤腾集团、兴利机械厂、胶
粘材料厂等企业的部分废水,主要污染物以COD、石油类、氨氮为主。
园区大气污染源主要是企业的供汽或供热锅炉,主要污染物为SO2、烟尘,另外还有少量粉尘及有机废气。
2.6.3区域排水体系现状
由于*县城的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大部分生活及工业污水都是通过小区或企业的污水管网排入沿城区主要街道铺设的纳污管网内,最终向北排入横穿县城北部的连村干渠内,后经祁楼干渠、清运干渠汇入湘江河。
实际由于*县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量较小,只有少量污水能进入连村干渠,在渠内的蒸发及下渗量较大,因而进入连村干渠后渐渐断流,形不成地表径流。即使在雨季也只有少量污水随雨水进入祁楼干渠或清运干渠,不能到达湘江河。
民营企业园区沿各街道均规划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在道路施工时已布设好排水管网,企业污水就近排入沿道路布设的排污管网,然后汇集至工业街排干(管网),向北进入连村干渠,与上游来的*县城污水汇合。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工程名称:
*县*印染有限公司新上年生产5千万米出口服饰面料印染生产线项目
3.1.2建设性质:
民营 新建
3.1.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该项目主要是采用常温卷染、高温溢流及热溶轧染工艺加工纯棉或涤棉坯布。根据服装企业的生产需要,共有漂白及蓝、黄、红等十八个单色品种棉布及涤棉布。其中漂白布约占60%,色布占40%,色布均为浅色及中色布,无深色及黑色品种。产品主要供本县华兴服装城加工生产出口服装。
生产规模:该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年加工量为3000万米,二期年加工量为2000万米,全部达产后,年总加工量为5000万米。
3.1.3项目组成
该项目征用的是*县民营企业园区的工业用地,所有建设内容均为新建,其分项内容见表3-1:
表3-1 拟建项目组成情况
一期工程
二期工程
主体工程
建设染色车间一座,安装高温溢流机五台、常温卷染机六台。建后处理车间一座,安装后处理生产线一条
增建染色车间一座,增加轧染机数台,在后处理车间增加后处理生产线一条
配套工程
新打机井一眼、建设库房一座、配电室一座、六吨蒸汽锅炉一台
新增四吨锅炉一台,作为备用炉,其它配套工程均在一期内完成
辅助工程
废水处理装置一套,主要设备留出余量,锅炉除尘器一套建设宿办室、食堂、厂区进行绿化
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扩建改造并进一步加强厂区绿化工作
3.1.4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该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共征用土地30亩(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土建工程基本都在一期完成,二期只需后处理车间北部新建轧染车间一座。
整个厂区分为三大部分,南半部为辅助生产区,安置水处理站、锅炉房、煤场、渣场、配电室、泵房等配套设施;中部为主生产区,安置有印染车间、后处理车间,并沿厂区东西厂界各建设库房一座;北部为办公生活区,主要是办公室、宿舍及厂内绿化区。
建筑物出入口均设置了道路,厂区道路相互连接,形成网状。其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6。
3.1.5劳动组织及定员
劳动总定员约10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0人、工人80人。一期工程劳动总定员为70人。工人全部在当地招聘,由浙江富强实业集团公司代为培训,至掌握全部操作方法和技术、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