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国电优能( 康平) 风电有限公司
郝官风电场风一线光纤改造项目
第二卷 技术部分
采 购 人:
国电国际经贸有限公司
最终用户:
国电优能( 康平) 风电有限公司
10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的要求 3
第二章 项目概况 5
第三章 标准和规范 5
第四章 技术规范 6
第五章 供货范围 20
第一章 总的要求
1、 总 则
1.1 本卷的技术文件适用于郝官风电场风一线光纤改造项目, 它提出了该采购的物的设计、 制造包括设备、 辅件采购、 检验、 监造、 交货进度、 包装、 运输、 储存以及安装、 调试、 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卷的技术文件提出的技术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以下简称技术门槛值) ,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提供的标的物必须符合现行有效的电力行业和有关国家标准,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关于标的物的质量、 安全、 节能、 工业卫生、 劳动保护、 环保、 消防等强制性标准。
1.3本卷的技术文件并未标明采用某一特定的专利、 商标、 品牌、 设计、 原产地或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如果技术文件引用了某一生产商及其专利、 品牌的技术标准以便清楚地说明拟技术项目的技术标准时, 则投标人提供的标的物采用的技术标准应当至少”相当于”该引用的技术标准。
1.4本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投标人对投标文件技术澄清中所作的承诺与投标文件一样具有同等约束力。
1.5 投标文件不响应本卷中的技术门槛值, 可能被拒绝。投标人必须对标的物的性能保证值和标有”☆”号的标的物主要参数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型式试验报告或鉴定报告或性能的验收试验报告等), 未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文件的投标文件, 属无效投标文件。
1.6投标文件应出示其近三年内由用户签署至少三个工程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标的物已成功投入商业运行2年的业绩证明, 若其所示业绩有虚假, 该投标文件为无效投标文件。采购方不接受试制的产品。
1.7投标人根据本技术文件推荐的主要部件的分包商的名单并结合产品供货业绩能够增加名单, 但不得降低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 必须保证增加的名单与原来保持同一档次, 同时必须提供可追溯的标的物相同或相近业绩的证明。
1.8投标方所供的标的物若为进口, 应保证是成熟先进的、 安全可靠的、 高效节能的、 高质量的原装进口产品, 且具有ISO9000认证及原产地证书。投标人投标时必须提供供应商对投标产品的代理授权书, 在交货时提供其原产国原产地证明和中国进口商检证明。
1.9投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的文件, 包括图纸、 计算、 说明、 使用手册、 服务及相互通讯等, 均应使用中文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 若文件为英文, 应同时提供中文翻译。投标文件所有表格均须按技术文件表格顺序填写、 不得删除。投标文件的电子版用可编辑的WORD和EXCEL、 CAD格式文件。若纸版文件与电子文挡有差异, 以正本纸质文件为准。
1.10本项目编码采用国标GB/T50549- 《电厂标识系统编码标准》。投标人于中标后提供的技术文件( 包括资料、 图纸) 和标的物铭牌上必须有3级电厂标识编码。标识原则、 方法由采购人提供。
1.11投标人对本技术文件的响应如有差异( 无论多少) , 均须填写到投标文件技术附录中”投标人提出的技术差异表”中, 否则除了技术文件的技术要求有差错外, 不论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其它任何地方有其它描述, 均视为投标人投标的标的物已完全满足本技术文件的要求。
1.12投标方必须经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其相应的有效的认证证书。
1.13技术文件提出标的物对人身安全的防护的要求是一般性的, 投标人必须提供具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标的物并对标的物的安全运行负责。
1.14投标人提供的标的物如涉及到专利技术的应保证采购人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15 投标人提供的标的物所涉及的软件必须提供正版授权。( 如有)
1.16 投标文件的格式和排序及序号要与技术文件一致, 不用的序号可标为不适用, 但不能删除。投标文件应对技术文件逐条响应、 细化、 补充说明。投标人复印或拷贝技术文件的技术文件作为其投标的技术文件的全部内容, 其投标文件将被拒绝。
1.17 本卷技术部分未尽事宜由招投标人协商解决。
第二章 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国电优能( 康平) 风电公司郝官风电场风一线光纤改造采购、 安装, 并将原有郝官风电场风一线光纤保留。本次设备用于风机与升压站通信用。本项目风机最早于 并网运行。现安装光纤为8芯, 故障率高, 通信效果差。
本项目郝官风电场风一线24芯光纤长度13Km,共有铁塔46基塔, 水泥杆17根, 梯接点3处,两处地埋长度30m, 1处跨跃1KV线路。需要熔纤部位共17处, 需要尾纤336根。
第三章 标准和规范
3.1 标的物包括投标人向其它厂商购买的所有附件和部件须按最新的有效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制造、 检验。同时还必须满足国家关于标的物的安全、 质量、 工业卫生、 劳动保护、 节能、 环保、 消防等强制性标准。
3.2 投标人应提供标的物设计、 制造、 检验等标准及清单, 当标准、 规范、 技术文件之间出现矛盾时, 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同时, 投标人应将这些矛盾在投标文件中注明提交给技术人, 以便进行修正。
3.3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 如采用原装进口和/或合资和/或合作产品, 应采用标的物技术提供方所在国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制造、 检验。
3.4 标的物应遵循有关国际通用的最新标准和规范、 中国国家标准和规范、 以及电力行业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至少包括但不限于:
由技术人或其委托编写技术文件人按标的物的属性填写
GB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
GB/T国家推荐执行的标准
DL/T电力行业推荐执行的标准
相关标准:
FD00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试行) 》
GB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 安全要求》
GB/T13981-1992 《风力机设计通用要求》
D/L 666-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 796-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7-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EN12100-2 《机器的安全性基本概念一般设计原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和规范》
EN1050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危险评估的原则》
EN1050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危险评估的原则》
EN60204-1 《机器电气安全标准》
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
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
IEC255-5 《绝缘电压、 冲击耐压测试》
GB/T 8918- 《重要用途钢丝绳》
IEC50 《国际电工技术词汇》
YDJ 6-84 《长途通信名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92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039-97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5 投标人有责任对本规范书中未提及的技术条款提出补充。如果投标人未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中的条款提出异议, 那么采购人能够认为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技术要求, 并按此进行验收。
3.6 如果投标人在设计和产品制造及系统性能验收等方面采用的一些标准和规范不在本节所列的标准和规范范围内, 或投标人采用其它标准或规范, 则投标人应详细说明其采用的标准或规范, 并向采购人提供其采用标准或规范的中文版本。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或规范是国际公认的、 惯用的或国家强制性标准, 且不低于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时, 投标人采用的标准或规范才能为采购人认可。
3.7 从合同签订之日至投标人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 不论采购人知道与否, 投标人有责任及时书面通知采购人有关规程、 规范和标准发生的变化, 采购人有权提出因规程、 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补充要求, 投标人应按这些要求执行, 且价格不变。
第四章 技术规范
1.技术特性参数表
序号
名称
项目需求值或表述
投标人保证值
通用采购标准
1.1
光纤技术参数表( G.652)
1.1.1
物理特性
1.1.1.1
包层直径( μm)
125±1
1.1.1.2
包层不圆度( ≤%)
1
1.1.1.3
芯/包层同心度公差( ≤μm)
0.6
1.1.1.4
涂层直径( μm)
245±5
1.1.1.5
包层/涂层同心度偏差( ≤μm)
12
1.1.1.6
涂层不圆度( ≤%)
3
1.1.1.7
翘曲度( ≥m)
4
1.1.2
衰减特性*
1.1.2.1
衰减系数
1.1.2.1.1
1310nm衰减系数( 采用OTDR测试成缆后的单盘单芯双向平均值, ≤dB/km)
0.35
1.1.2.1.2
1550nm衰减系数( 采用OTDR测试成缆后的单盘单芯双向平均值, ≤dB/km)
0.21
1.1.2.2
衰减波长特性
1.1.2.2.1
衰减波长特性(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的衰减值, 相对于1310nm波长的衰减差值, ≤dB/km)
0.04
1.1.2.2.2
衰减波长特性(在1525-1575nm)波长范围内的衰减值, 相对于1550nm波长的衰减差值, ≤dB/km)
0.03
1.1.2.2.3
衰减波长特性(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的衰减值, 相对于1550nm波长的衰减差值, ≤dB/km)
0.05
1.1.2.3
衰减不连续性
1.1.2.3.1
1310nm( ≤dB)
0.03
1.1.2.3.2
1550nm( ≤dB)
0.03
1.1.2.4
衰减双向端差
1.1.2.4.1
1310nm( ≤dB)
0.05
1.1.2.4.2
1550nm( ≤dB)
0.05
1.1.2.5
衰减不均匀性
1.1.2.5.1
1310nm( ≤dB)
0.05
1.1.2.5.2
1550nm( ≤dB)
0.05
1.1.2.6
温度循环附加衰减( ≤dB/km) ( 在-60℃到+85℃)
0.05
1.1.3
色散特性*
1.1.3.1
零色散波长λ0( nm)
1300~1322
1.1.3.2
最大零色散斜率Somax( ≤ps/( nm2? km) )
0.091
1.1.3.3
色散系数绝对值
1.1.3.3.1
( 1288nm~1339nm) 色散系数绝对值( ≤ps/( nm? km) )
3.5
1.1.3.3.2
( 1271nm~1360nm) 色散系数绝对值( ≤ps/( nm? km) )
5.3
1.1.4
偏振模色散系数
1.1.4.1
单根光纤最大值(ps/√km )
0.2
1.1.4.2
光纤PMD链路值(ps/√km )
0.1
1.1.5
截止波长*( ≤nm)
1,260
1.1.6
模场直径( MFD)
1.1.6.1
1310nm(μm)
9.2±0.4
1.1.6.2
1550nm(μm)
10.4±0.8
1.1.7
机械特性
1.1.7.1
筛选强度( 筛选应变不小于1%) ( ≥N)
9
1.1.7.2
抗拉强度
1.1.7.2.1
韦伯尔概率50%(≥Mpa)
4,000
1.1.7.2.2
韦伯尔概率15%(≥Mpa)
3,050
1.1.7.3
动态疲劳参数(≥Nd)
20
1.1.8
宏弯损耗
1.1.8.1
Φ32mm缠绕1圈(1310nm)(≤dB)
0.05
1.1.8.2
Φ60mm缠绕100圈(1550nm或1625nm)(≤dB)
0.05
1.2
光纤技术参数表( G.655)
1.2.1
物理特性
1.2.1.1
包层直径( μm)
125±0.7
1.2.1.2
包层不圆度( ≤%)
1
1.2.1.3
芯/包同心度偏差( ≤μm)
0.5
1.2.1.4
涂层直径( μm)
245±5
1.2.1.5
包层/涂层同心度偏差( ≤μm)
12
1.2.1.6
涂层不圆度( ≤%)
3
1.2.1.7
翘曲度( ≥m)
4
1.2.2
衰减特性*
1.2.2.1
衰减系数( 1550nm, 采用OTDR测试成缆后的单盘单芯双向平均值, ≤dB/km)
0.21
1.2.2.2
相对于波长1550nm衰减变化( 1550nm (1525-1575nm)) ( ≤dB)
0.03
1.2.2.3
温度循环附加衰减( 在-60℃到+85℃) ( ≤dB/km)
0.05
1.2.3
色散特性*
1.2.3.1
零色散波长( ≤nm)
1405
1.2.3.2
1550nm色散斜率( ≤ps /(nm2.km))
0.04
1.2.3.3
1530到1575范围内色散( ps/(nm? km))
5.8~8.9
1.2.4
偏振模色散系数
1.2.4.1
单根光纤最大值( ≤ps/√km)
1
1.2.4.2
光纤PMD链路值(≤ps/√km )
0.04
1.2.4.3
截止波长*( ≤nm)
1,330
1.2.4.4
1550nm模场直径( MFD) ( μm)
8.6±0.4
1.2.5
机械特性
1.2.5.1
筛选强度( 筛选应变不小于1%) ( ≥N)
9
1.2.5.2
抗拉强度
1.2.5.2.1
韦伯尔概率50%(≥Mpa)
4,000
1.2.5.2.2
韦伯尔概率15%(≥Mpa)
3,050
1.2.5.3
动态疲劳参数(≥Nd)
20
1.2.6
宏弯损耗
1.2.6.1
Φ32mm缠绕1圈(1550nm或1626nm)(≤dB)
0.05
1.2.6.2
Φ60mm缠绕100圈(1550nm或1625nm)(≤dB)
0.05
1.3
光缆接头盒技术参数表
1.3.1
机械性能
1.3.1.1
轴向拉伸力( ≥kN)
1.6
1.3.1.2
压扁力( ≥kN/100mm)
2
1.3.1.3
冲击能量( ≥N·m) *
16
1.3.1.4
弯曲张力( 弯曲角±45°, ≥N)
150
1.3.1.5
扭矩( 扭转角±90°, ≥N·m)
50
1.3.1.6
轴向压力( ≥N)
100
1.3.2
环境条件
1.3.2.1
使用环境温度( ℃)
-40~+70( 青海、 西藏及黄河以北地区-60~+70)
1.3.3
光纤固定街头保护件材料及填充物
1.3.3.1
热软化温度( ≥℃)
70
1.3.4
密封性能
1.3.4.1
盒内充气压力( kPa) *
100±5
1.3.4.2
压力无变化时间( ≥h) *
24
1.3.4.3
无气泡逸出观察时间( ≥min) *
15
1.3.5
再封装性能
1.3.5.1
重复次数( ≥次) *
3
1.3.5.2
盒内充气压力( kPa) *
100±5
1.3.5.3
压力无变化时间( ≥h) *
24
1.3.5.4
无气泡逸出观察时间( ≥min) *
15
1.4
ADSS光缆1
1.4.1
参数类别
ADSS光缆
1.4.2
光缆结构形式
层绞式
1.4.3
纤芯类型
G.652
1.4.4
外层材质
AT
1.4.5
外径( ≤mm) *
12.9
1.4.6
单位长度质量( ≤kg/km)
投标人提供
1.4.7
额定抗拉强度( ≥RTS, kN) *
24
1.4.8
芳纶纱截面积( mm2)
投标人提供
1.4.9
极限运行张力( UOS,kN) (≥)
60%RTS
1.4.10
最大允许使用张力( MAT,kN) *(≥)
40%RTS
1.4.11
日平均运行张力( EDS,kN) (≥)
25%RTS
1.4.12
热膨胀系数( 1/℃)
投标人提供
1.4.13
综合模量( Gpa)
投标人提供
1.4.14
松套管及填充绳总数( 根)
6
1.4.15
每管内光纤最大光纤芯数( 芯)
16
1.4.16
光纤在光缆内的余长( ≥%) *
0.65
1.4.17
光缆芯数( 芯) *
24
1.4.18
ADSS光缆1金具: 悬垂线夹
1.4.18.1
握力( %RTS) *标准参数值
10%-20%
1.4.18.2
转向角
1.4.18.2.1
单悬垂线夹( ≥度) *
30
1.4.18.2.2
双悬垂线夹( ≥度) *
60
1.4.18.3
适用缆径( mm) *
投标人提供
1.4.18.4
内层预绞丝
1.4.18.4.1
长度( mm)
投标人提供
1.4.18.4.2
节距( ≥个)
投标人提供
1.4.18.4.3
根数( ≥根)
投标人提供
1.4.18.4.4
平均重量( kg)
投标人提供
1.4.18.5
外层预绞丝
1.4.18.5.1
长度( mm)
投标人提供
1.4.18.5.2
节距( ≥个)
投标人提供
1.4.18.5.3
根数( ≥根)
投标人提供
1.4.18.5.4
平均重量( kg)
投标人提供
1.4.19
ADSS光缆1金具: 防振条( 螺旋减震器)
1.4.19.1
适用缆径( mm) *
投标人提供
1.4.19.2
长度( ≥mm)
1,200
1.5
ADSS光缆2
1.5.1
参数类别
ADSS光缆
1.5.2
光缆结构形式
层绞式
1.5.3
纤芯类型
G.652
1.5.4
外层材质
AT
1.5.5
外径( ≤mm) *
12.9
1.5.6
单位长度质量( ≤kg/km)
投标人提供
1.5.7
额定抗拉强度( ≥RTS, kN) *
24
1.5.8
芳纶纱截面积( mm2)
投标人提供
1.5.9
极限运行张力( UOS,kN) (≥)
60%RTS
1.5.10
最大允许使用张力( MAT,kN) *(≥)
40%RTS
1.5.11
日平均运行张力( EDS,kN) (≥)
25%RTS
1.5.12
热膨胀系数( 1/℃)
投标人提供
1.5.13
综合模量( Gpa)
投标人提供
1.5.14
松套管及填充绳总数( 根)
6
1.5.15
每管内光纤最大光纤芯数( 芯)
投标人提供
1.5.16
光纤在光缆内的余长( ≥%) *
0.65
1.5.17
光缆芯数( 芯) *
12
1.5.18
ADSS光缆2金具: 悬垂线夹
1.5.18.1
握力( %RTS) *标准参数值
10%-20%
1.5.18.2
转向角
1.5.18.2.1
单悬垂线夹( ≥度) *
30
1.5.18.2.2
双悬垂线夹( ≥度) *
60
1.5.18.3
适用缆径( mm) *
投标人提供
1.5.18.4
内层预绞丝
1.5.18.4.1
长度( mm)
投标人提供
1.5.18.4.2
节距( ≥个)
投标人提供
1.5.18.4.3
根数( ≥根)
投标人提供
1.5.18.4.4
平均重量( kg)
投标人提供
1.5.18.5
外层预绞丝
1.5.18.5.1
长度( mm)
投标人提供
1.5.18.5.2
节距( ≥个)
投标人提供
1.5.18.5.3
根数( ≥根)
投标人提供
1.5.18.5.4
平均重量( kg)
投标人提供
1.5.19
ADSS光缆2金具: 防振条( 螺旋减震器)
1.5.19.1
适用缆径( mm) *
投标人提供
1.5.19.2
长度( ≥mm)
1,200
2.施工工序
2.1光缆单盘测试
2.2光缆线路测量
2.3光缆配盘
2.4光缆敷设
3.施工要求
3.1光缆单盘测试:
根据《长途通信干线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对单盘光缆的光纤进行测试。
3.2光缆线路测量:
对光缆线路走向进行实地勘测, 对单盘光缆经过的地形地貌及穿越路段做好相应施工准备。
3.3光缆配盘
3.3.1光缆配盘选用2km, 因此每2km要做光纤和光缆的接续, 同时光每缆敷2km, 要进行检测一次。
3.3.2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的地方, 应避开水塘、 河渠、 沟坎、 道路等施工、 维护不便的地点。施工中根据地形需要灵活调整。
3.3.3光缆接续处要实现挖好接头坑, 接头坑位于路由前进方向的右侧, 坑底应平整无碎石。
3.3.4光缆接续应使用专用熔接机进行, 中继段内一根光纤接头损耗平均值应小于0.06db/个。
3.3.5光缆接头采用密封防水结构、 防腐蚀的接线盒, 完成接续的接线盒埋在接头坑里, 接头盒上盖水泥盖板保护。
3.3.6每个接头处, 光缆预留长度不小于12m, 以备日后维修使用。
3.4光缆敷设
3.4.1敷设光缆时以首站方向为A端, 末站方向为B端, 与管沟同沟敷设, 依次布放。
3.4.2光缆与管道平行放置, 与管位间距为300m, 深度与管子顶部平齐。其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敷设地段及土质
埋深( m)
1
普通土、 硬土
≥1.5
2
半石质( 沙砾石、 风化石等)
≥1.5
3
全石质、 流砂
≥1.5
4
市郊、 村镇
≥1.5
5
市区街道
≥1.5
6
穿越铁路( 距道渣底) 、 公路( 距路面)
≥1.5
7
农田排水沟( 沟宽1m以内)
≥1.5
8
沟、 塘、 水塘
≥1.5
上面回填300mm细沙或细土, 上敷光缆标志带。
3.4.3布放光缆时, 光缆有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 光缆布放过程中严禁扭转、 打小圈、 浪涌等现象。
3.4.4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1000m, 超长时应采取”8”字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
3.4.5布放光缆过程中, 光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安装固定后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施工中严禁因受力过大而使光缆出现断面变形、 屈服破坏等。
3.4.6光缆敷设24小时后, 应用CTDR测试仪进行检测。
3.4.7光缆敷设72小时后, 应用摇表测试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 应不小于出厂指标的1/2。
3.4.8架空光缆敷设
3.4.8.1架空吊线选用7/2.2镀锌钢绞线, 吊线安装在直线杆段采用穿钉法; 对于角杆吊线走向在拉线的反侧采用吊线抱箍、 夹板来固定吊线, 反之用穿钉、 夹板固定吊线; 吊线安装距杆梢顶一般情况下距杆梢≥50cm, 特殊情况下应≥25cm。安装好的吊线宜与地面等距;
3.4.8.2、 吊线走向: 根据设计A-B端方向吊线宜安装在电杆的左侧;
3.4.8.3、 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应做终结。吊线终结采用卡固法, 与拉线上把相同;
3.4.8.4、 吊线的辅助装置: 吊线的坡度变化要求不超过杆距的5%, 当坡度变化超过杆距5%-10%时, 吊线要求做仰角或俯角加固; 当角杆角深大于5m时, 吊线要求做内角辅助装置加固吊线;
3.4.8.5、 吊线接续: 采用另缠法, 采用蛋型隔电子作电气断开,一般情况下每1公里做一次电气断开; 在架空飞线档内, 所有吊线必须整条架设, 不允许接续使用; 另缠法的制作按距蛋形隔电子10cm采用3.0铁线另缠15cm, 间距3cm再另缠10cm后, 再间隔10cm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
3.4.8.6、 在同一杆路上架设两层吊线时, 两吊线的间距为40cm;
3.4.8.7、 架设辅助吊线与主吊线的间距为40 cm, 每隔30m采用镀锌扁铁及三眼单槽夹板做一处连接【镀锌扁铁规格为: 40mm(宽)×5mm(厚)×400mm(长)】;
3.4.8.8、 防雷接地: 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要求至少保证每公里有一次接地, 所有安装拉线的电杆和吊线均必须接地;
3.4.8.9光缆挂钩在吊线上安装的标准间距为50cm, 允许误差±3公分, 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公分, 允许误差±2公分。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宜一致, 挂钩托板应齐全;
3.4.8.10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 并按设计要求的A、 B端方向进行敷设。配盘时严禁将光缆接头安装在跨越道路、 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
3.4.8.11整盘光缆敷设时应采用倒”∞”法进行敷设;
3.4.8.12光缆敷设后应平直、 无扭转弯、 无机械损伤、 无过渡弯曲, 走向合理美观; 敷设安装时, 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光缆安装固定后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3.4.8.13光缆经过或靠近并有可能磨蹭缆的各种障碍物时, 应在光缆及吊线上加装安全保护; 如下图所示。
3.4.8.14直线杆路敷设光缆时每隔5根电杆作一处杆弯预留, 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30cm, 并套波纹管保护50cm。
3.4.8.15光缆与其它设施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其它建筑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离(m)
备注
1
距铁路轨面
7.5
缆线最低点至轨面
2
距公路、 市区主要道路路面
6.0
公路转弯处应为倾斜的最高点
3
距一般道路路面
6.0
包括农村机耕道、 农用车道等
4
距通航河流航帆顶点
1.0
在最高水位时
5
距不通航河流顶点
2.0
在最高水位时及漂浮物上
6
距房屋屋顶
2.0
跨越房顶2.0m、 跨越屋脊0.6m
7
与其它通信线交越间距
0.6
8
距树枝顶
1.5
9
沿街坊小巷架设距地面
4.0
10
高农作物地段
3.5
最低缆线与农作物、 农机的最高点间的净距, 应不小于0.6m
11
其它一般地型距地面
3.5
个别特殊山坡容许不小于2.5m
3.4.8.16光缆跨越公路时, 缆线均应套夜光警示管;
3.4.8.17光缆与电力线垂直、 斜向交越须做绝缘保护光缆线路, 绝缘保护长度应超过电力线交越跨度两端各1.5米以上; 当与电力线交越时垂直净距达不到要求, 且缆线到地面的距离达又不到3.5米的情况下应改为直埋经过。
3.4.8.18架空线路与电力线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隔距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
电力线路电压
最小垂直净距(m)
最小水平距离(m)
说明
电力线有防雷装
电力线无防雷装
1
1kV以下
1.25
1.25
1.0
2
1~10kV
2.0
4.0
2.0
3
35kV
3.0
5.0
3.0
4
60~110kV
3.0
5.0
4.0
5
220kV
4.0
6.0
6.5
6
低压电力用户线
0.6
带绝缘层
7
电车滑行线/吊线
1.25
1.25
不允许穿越
8
与电力线交叉点至最近的电力杆距离
尽量靠近, 但应≥7m
3.4.8.19光缆引上引下处采用钢管内套φ28/32塑料子管保护, 光缆在引上引下电杆应作10米以上的光缆预留;
3.4.8.20光缆线路每隔20个杆挡作一处光缆预留10米以上; 跨铁路、 顶管、 直埋、 跨二级路以上的公路两端各预留光缆10米以上; 架空光缆接头两端的光缆应做余留10-20米, 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用预留架盘在邻杆上, 局房内留20-30米;
3.4.8.21所有的预留光缆盘应盘缠成”O”型圈并绑扎好吊挂在电杆安装的预留架上, 光缆预留圈直径应不小于60cm;
3.4.8.22为避免光缆”打小圈”及”扭转”预留光缆需一正一反绕圈; 按设计要求采用扎线绑扎, 要求缠扎美观;
3.4.8.23预留架采用”十”或”一”字型预留架, 角杆不允许安装预留架。
3.4.9管道光缆敷设
3.4.9.1、 对于梅花管和单管子管的管道能够直接穿放光缆;
3.4.9.2、 对于PVC管或波纹管, 一般敷设3根塑料子管敷设光缆, 子管在两个人/手孔间不得有接头,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为20-40cm;
3.4.9.3、 光缆在人/手孔内的光缆顺靠墙壁绑扎固定, 子管外部光缆应采用塑料管或波纹管保护;
3.4.9.4、 管道光缆每隔500m应作一次10m以上的预留, 光缆接头两侧预留各为10-15m, 预留光缆可盘留在接头人/孔内, 当接头人/手孔内拥挤时, 也可盘留在两端相邻的人/手孔内, 在人/手孔内的预留光缆必须盘留绑扎、 固定安放在人/手孔适当的位置上, 在每个人/手孔内的管道光缆应做光缆标志牌。
3.4.10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 坡长大于30米的斜坡上时, 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
3.4.11布放过程中或布放后, 方兴未艾及时检查光缆外皮, 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
3.5光缆线路穿越:
3.5.1穿越地下光缆时, 最小间距为0.5米。
3.5.2与地下管道交叉穿越时, 最小间距为0.5米。
3.5.3穿越线路构筑物时采用预埋DN50钢管方式对光缆进行保护, 严禁光缆受外压力变形。
3.5.4顶管穿越公路、 铁路时, 光缆吊挂在混凝土套管顶部, 光缆采用套管保护, 保护套管伸出套管两端各0.5米。其中光缆保护套管采用DN50镀锌焊接钢管。
3.5.5大开挖穿越公路、 河流、 沟渠时, 光缆采用套管保护与管道一起穿越, 保护套管采用DN100镀锌焊接钢管。保护管内穿放两根Φ36PVC管子, 保护管长度长于沟外沿0.5米。
3.6通信标石:
3.6.1在直线段市区每隔200米、 郊区和长途每隔250m设置普通标石, 在光缆接头处、 转弯处、 过河过路等处也设置普通标石。
3.6.2在检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 电位的接头点设监测标石。
3.6.3标石沿光缆前进的方向( 升压站—风一线XX号杆) 编号。
3.6.4标石埋在光缆正上方。
3.6.5标石埋深600mm, 出土400mm。
3.7施工人员及设备:
序号
人员
人数
1
队长
1
2
现场技术
1
3
工人
10
合 计
12
3.7.1施工人员
4.组件材料配置表
注: 1. ADSS-PEXXB1-XXkN、 ADSS-XATXXB1+XXB4-XXkN型号、 标记含义见DL/T788
应按照工程需要, 用数字取代”XX”。 2. 工程中可能涉及多种参数的光缆, 应一一在上表中列出。 3. 防震装置是采用防振条( 螺旋减震器) 还是采用防振锤,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
序号
名称
项目需求值或表述
投标人保证值
1.1
ADSS光缆1及金具
1.1.1
ADSS( 24芯)
1.1.1.1
型号
投标人提供
1.1.1.2
规格
投标人提供
1.1.1.3
适用档距( m)
300
1.1.1.4
数量( km)
14
1.1.2
单悬垂线夹
1.1.2.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2.2
数量( 套)
68
1.1.3
双悬垂线夹
1.1.3.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3.2
数量( 套)
1.1.4
耐张线夹
1.1.4.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4.2
数量( 套)
68
1.1.5
防振条( 螺旋减震器)
1.1.5.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5.2
数量( 套)
372
1.1.6
防振锤
1.1.6.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6.2
数量( 套)
1.1.7
光缆接头盒
1.1.7.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7.2
杆用接头盒数量( 套)
1.1.7.3
塔用接头盒数量( 套)
20
1.1.8
余缆架
1.1.8.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8.2
数量( 套)
20
1.1.9
导引线夹
1.1.9.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1.1.9.2
数量( 套)
520
1.1.10
牵引网套
1.1.10.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 与光缆配套)
1.1.10.2
数量( 套)
4
1.1.11
退扭器
1.1.11.1
型号、 规格、 性能参数 ( 与光缆配套)
1.1.11.2
数量( 套)
4
1.1.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