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43368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字工程引论论文-我眼中的智慧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专业年级 2015级 姓 名 姜 煜 学 号 2015302580098 学 期 2015-2016 学年 第一 学期成 绩 任课教师签名 我眼中的智慧城市姜煜摘要: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日益高涨的呼声,国家和城市为了顺应时代需求而积极建设智慧城市的状况,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智慧城市建设概念的背景历史和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解释分析。并以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将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和对未来的建设的方案和建议一一进行阐述。

2、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1 引言智慧城市的定义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1。两院院士李德仁形象的把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解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在当今看来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发展潮流。1.1智慧城市概念的历史背景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计划”,此后很多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的建

3、设,到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风潮。而我国最早是在南京市提出的智慧城市的构想,到2011年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始陆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2,正式提出了要在有条件的城市中进行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被国家重视,并提上日程。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3中指出,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已经被国家认可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2014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4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建

4、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2015年初,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以及基础评价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终于出台,共包括六大标准体系。国标的出台,极大的规范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极大的避免了部分城市盲目冒进的状况发生。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迫切性。1.2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城市及其目的为何要发展智慧城市呢?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其一,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务工人员从农村转向城镇,而这部分务工农民工会给城市带来很多的问题,我国目前是以城镇发展作为中心的,这些问题可能就显得特别严重,而发展智慧城市,恰恰有利于解决这部分问

5、题。发展智慧城市,可以更方便解决城市活动人员的统计,加速城市交通的合理分配,缓解城市人口基数过大这个问题。其二,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而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投入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资金逐年增加。而这部分基础建设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GDP增长,有利于国家。其三,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更加安居乐业,减少社会动乱,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力度大大加强。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需要创新的,而中国现在正在提倡创新,大力构造创新型社会,这有利于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国家为了积极响应世界发展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呼

6、声,颁布相关办法推行智慧城市建设,这是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步骤,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经之路。打造智慧城市,其目的就是通过科技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堵塞、食品安全、社区安全、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国家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改善和加强城市管理模式,加大政府监督城市的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达到良好的城市服务。2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智慧城市,必须采用国际通用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与世界相接轨。运用先进的技术,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智慧

7、城市建设的根本方法。建设智慧城市需要采用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如图1中所示,智慧城市需要的核心技术便是这些技术。图 1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2.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5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电子代码(EPC)等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从技术层面讲,物联网是指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处理的智能化网络。从应用上讲,物联网是把传感器网与现有的互联网相结

8、合,实现人类社会与传感器网络的整合,从而更加细致仔细地实时管理和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救赎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中,在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将信息上传到平台,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监控和处理。而智慧城市需要物联网技术,正是因为物联网对于城市的实时监控,然后通过数据挖掘将挖掘到的有用数据上传到平台中,由云计算技术进行分析整合,智能化的处理这些数据,给出解决方案,最大程度的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效率,加强城市监管力度。在整个物联网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内,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将会无可遁形,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城市犯案的概率,实现了社会稳定,保

9、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一个统一的IP网络融合各类数据,将让城市产生愈多新型服务,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共同定义了“智能+互联城市”即智慧城市。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使政府能够对各类信息作出迅速反应,迅速对包括民生、政务、环境、城市服务、工商活动都能够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使城市真正的变成智慧城市。以武汉为例,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完整的生物,而传感器网络就是充当了“耳目”的作用,互联网充当了“神经”的作用,云计算充当了“大脑”的作用。在耳目的感知方面,全市的主城区以及重要的交通路段都以及形成了无缝衔接的视频监控网络。而且在全市公交车上均植入GPS芯片以实现对公交车位置的定

10、位,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用肉类上从小便打上二维码,甚至连蔬菜都给打上了二维码,在网络上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耳目感知设施已经基本完成。在网络的覆盖水平上,武汉也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而且光纤到户规模达到230多万户,2G信号覆盖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中心城镇和农村,4G信号覆盖整个中心城区和周边部分地区。另外,在整个市区中市民之家、市图书馆等25个公共区域和3条公交线路都向公众人民开放了免费无线上网。可以说整个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建设已经基本趋于完成,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也基本完成。整个物联网在武汉全方位的实现覆盖或许并不遥远,但目前实现覆盖的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对于提

11、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2.2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6(英语: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中国云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刘鹏教授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是虚拟化核心技术、云计算平台核心中间件、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云计算安全可信机制、云计算终端技术。虚拟化核心技术实现了虚拟机之间的完全隔离与资源的动态调整;云计算平台核心中间件保证了服务的有效运行;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提高数据的更新速率以及进一步提高随

12、机读写速率,满足大规模用户并发执行需求;云计算安全可信机制保护了用户隐私和用户数据的备份,解决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防护等云计算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云计算的安全性;云计算终端技术,开发出大批移动通信设备、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和平板电脑等云计算智能终端,让云计算技术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更多人运用云计算。同时,典型的云计算提供商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通用的网络业务应用,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他Web服务来进行访问,而软件和数据等资料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云计算服务一般的运用模式是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基本上都是存储在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良好的云计算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13、,保证城市能够智能化的运行处理整个城市的政务等各方面数据。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7(简称“赛迪时代”)认为,支撑智慧城市庞大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基于云计算建设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是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好处,它可以使整个城市的运算中心相连接,实现平台的统一性,不仅实现了的规模软硬件的合理调度和计算资源的科学运用,而且有

14、利于节能降耗,减少了很多大型运算设备的运行就可以降低信息化产业运行的成本。云计算技术对于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控制着整个身体的运行,而云计算技术恰恰是在保障了整个城市智能化运行的同时,又减少了城市的不必要消耗,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云计算方面,武汉现在已组织策划了38个项目,产业基础已显现雏形。武汉已经在2012年6月8日成立了武汉市云计算产业协会,这是一个由武汉市从事云计算产业相关的应用提供商、硬件提供商和高校等组织资源形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该协会的宗旨是服务云计算企业,发展本地云计算产业,把武汉建造成全球知名的云计算中心。这个协会的成立

15、证明武汉市企业对于云计算产业的渴求和对云计算技术发展前景的认可,希望通过云计算实现更多的功能,以维持整个it行业的快速前进。不久之后,武汉市根据国家战略要求,结合武汉市的经济基础,出台了武汉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计划8,对加快武汉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武汉电信云计算平台已经开始对外提供存储和计算等服务,商业模式初步形成。由民营企业投资的火凤凰云计算中心设施设备基本到位,已初步了具备云计算能力。此外,武汉市还成立了武汉快网云计算有限公司,武汉朋克云计算有限公司,武汉中电云计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云计算企业。武汉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市建设成为智慧城市打

16、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也对智慧城市产生的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有了保障,使武汉能够较快地完成城市智慧化这一步骤。2.3 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9,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具体来说就是运用计算机实时地产生三维信息传输给人的感官,让人产生三维的感知,将虚拟物与现实结合。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有效地把城市中的

17、城市建设,道路,建筑的建造虚拟的建造出来,人们在观看这些三维的虚拟的建筑时能够同时看到整个建筑的材料等资料,更能有效的分析建造之后的效果和建造的必要性以及建造所需的经费。城市的规划便能借此展现出来,将传感器网络也铺设进去,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把城市里的旅游景点三维的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同时显现的还有这些景点的相关信息,这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于景点的直观感受和趣味性。 2.4 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10,它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的、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空间信

18、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目的是达成网络上所有已经上传资源的全面连通,就是运用互联网或着别的网络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等各种资源串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最后实现在这个虚拟组织的环境网格中能够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运用,保证了网络上的资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这项技术,极大的帮助了从传感器网中上传你的信息及时上传到互联网中,之后再又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在网格这个虚拟组织的环境网络中能够对数据及时采集和实时处理,如果不能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那便可以支持几个人同时在这个网格之中进行协同操作。单单说这

19、个资源共享的功能,就不得不让人为之叫绝,因为有了这项功能所有地方的资源和数据便能在网络上支持共享,而且对于某些以前出现过的问题,人们便能马上进行检索,并运用以前的方式进行解决,极大的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对于网络上的通缉犯,一旦在被收集的信息数据中出现,便能立刻跳出相关的案底,并立刻实施有效的控制,保护了社会的和平稳定。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空间信息网格技术,不仅是因为他能良好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这提高了城市对于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而且他的相互协同合作能力,能加强网上处理政务、民生、交通堵塞等问题的能力。总所周知的,中国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国家,政府对于问题的处理总是先思考这个问题是是不是我的职能范围之内

20、的事情,如果不是则听之任之。有了这项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可以保证民众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合理的部门解决事情,职能部门也能跨部门进行合作,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5 数据融合技术数据融合技术11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按时间顺序所获得的多传感器的观测信息能够在一定准则之下智能地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同时也能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的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让整个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可以肯定的说,数据融合技术就是收集采用计算机对按时序得到的由传感器网上传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整合以及处理

21、的一种技术,它会让这个处理和收集的过程变得更加快捷和迅速。但是其对于传感器网的要求变得更为苛刻,因为它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和整合数据,这样就需要智能传感器即带上微型处理器的传感器。运用数据融合技术,体现的就是“1+12”的效果,他能把各部分都联合起来,虽然单个部分的性能不是很好,但是由这许许多多的单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就能在整体的基础上实现优越的性能,体现了整体分析的主要性。具体地说,数据融合技术12的具体的应用内容包括一下部分:(1)对准:将所有传感器所采集整合上传的数据都转换到一个公共参考系中;(2)互联相关:确定从多传感器(多源)来的数据是否反映同一目标的不同数据,对这些数据合并处理;(3)识

22、别:根据数据类型,大致地估计采集到的目标的类别和类型;(4)态势评估:根据地理环境、兵力结构、社会政治等因素估计场上的姿态及 形势;(5)威胁估计:根据敌方兵力的摧毁能力、弱点、意图等因素估计敌方对我方 构成的威胁。智慧城市建设中运用数据融合技术,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是物联网中的多传感器网络,这些传感器每天采集上来的信息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据,如果是一个人来完成数据的分析处理,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于是数据融合技术便被运用,这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合并简单的一些相同的数据,并对简单的某些数据进行类别判断和分析处理。这样最后给予人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去分析数据的麻烦,而且提高了数

23、据处理的效率,对于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高效性,准确性,实时性,正是这项技术被运用的原因。3 智慧城市(武汉)目前的状况及未来如何发展在当今这个日益发达的世界,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当前的发展潮流。同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城市化的下一步是什么呢?那必然是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好的服务的智慧城市,故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要求建设智慧城市。中国也在不断的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响应着城市的呼声,大力推行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已经势不可挡,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建设智慧城市。3.1 当前近况智慧城市概念在2010年兴起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大力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24、。之后2015年初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正式正式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下一个目标。武汉市是国家863智慧城市13试点之一,与深圳共同承担此次项目的试点工。武汉市政府在武汉市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4中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感器网全覆盖,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利用武汉光纤光缆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大力发展光纤到户,扩大远城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建设智能楼宇、智慧家庭。进一步增加无线网络覆盖点,实现机场、车站、学校、大型商场等公共空间无线网全覆盖。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互联网基本上全面覆盖,光纤也实现了

25、城区全覆盖,光纤到户。传感器也镶嵌或者嵌入各种公路,铁路,隧道等设施上,监控也完成了无缝对接全市监控。这些基础的物联网建设,对于智慧城市中采集到各种详细的数据起到了良好而积极的作用。图 2 武汉及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也已经成型,在市区涌现出了武汉电信云计算平台,火凤凰云计算中心,武汉快网云计算有限公司,武汉朋克云计算有限公司,武汉中电云计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云计算企业。这些云计算企业的出现保证了对于传感网收集上来的信息能够及时进行云计算分析处理。对于智慧城市的智慧“大脑”云计算,必须保证他对数据处理的能力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同时,云计算也为大量的民众开发了运用,使民众能

26、够运用云计算解决一些问题,如交通堵塞等。在智能交通这一块上,在武汉是任意一个街头的一个公交站内,看一眼电子显示屏,或是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知道所等的这一路的下一趟公交还有多久多远才能到达。武汉市在每一辆公交车上都配备了GPS全球定位芯片,让公交车的位置直接在地图上显示出来。而在每一个路口设置的监控又保证了一旦发生交通堵塞情况,交警能马上从网上知道消息并前往现场。而且人们开车出行可以根据这些堵塞路段选择绕行,极大的提高了出行效率。智慧医疗方面,武汉市为市民办了一张一卡通,既方便武汉市政府管理,又让武汉市民能够使用在方便出行的同时,能够在医院治疗后在网上建立统一的病历资料,如果以后不在同一家医院

27、看病,也能让医生看到以前的病历,减少误诊的几率。3.2 未来发展武汉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怎样发展呢?智慧城市未来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呢?武汉市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如图3,应该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倾向于继续发展基础物联网设施,推动城市一卡通建设机制,健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发展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的运用,推出更多基于智慧城市的服务于民众的应用,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智慧城市建设等等。图 3 武汉市应该采取的措施继续发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大城市信息数据的采集面,这样采集出来的数据才有普遍性,更多的数据也保证了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的准确性。所以继续建

28、设物联网基础设施,是将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向更高的地步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城市一卡通服务是武汉市特有的一种服务机制,它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方便了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继续发展城市一卡通,就是在现在一卡通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功能,比如添加图书馆借阅,银行卡绑定,水电快捷缴费,定位,RFID射频识别等功能,再辅以手机上的app应用,这样会让城市一卡通的功能变得更加多样化。健全云计算服务平台,这是建立健全完整的“大脑”反应机制的必然要求。以云计算平台作为凭依,对大数据这座大金矿进行分析处理,便能得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功能。云计算平台的运用,能够帮助分析一个人的出行规律,消费规律,以及行为习惯等等。智慧城市

29、建设需要云计算,用云计算进行城市规划设计,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喜好找出其中的共性,在共性中找到最适合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云计算技术还有利于针对城市一卡通业务进行支持,比如将整个城市公交车的地理位置收集后在云平台中呈现,用户只需用浏览器便能实时看到公交车的运行状况。云计算服务需要的是基础的计算机资源,所以要加强云计算,就应该引进更加先进的计算服务设备,甚至是引进超级计算机来支持云计算。如果说云计算技术能帮助分析城市规划建设,那么增强现实技术则是直观的呈现城市规划现状,对于其中的不合理性进行剔除,提高了城市建设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现实技术在如今运用不是很多,需要更多的去探索,但是其在建设已经虚拟现

30、实中的运用使毋庸置疑的。武汉市应当开发出针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提倡增强现实技术对于旅游、建筑等行业的运用,加速增强现实技术走入平常百姓家。这个时代是数字化时代,是一个手机和PC的时代,所以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就必须从手机和电脑应用上面入手。而建设智慧城市,就必须加强智慧终端建设,在手机上推出更多基于智慧城市的应用,可以让智慧城市的受益面更广。而要推出相关应用app 的开发,就必须把智慧城市的基础功能融合在app中,让app贴近生活,如公交车查询,一键定位,一键导航,景点查询等等功能。这些功能才可以让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益处更加宽泛。只有政府在做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显然不行的,这样的路子也是不长久

31、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重利,只有让商人看到建设智慧城市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所以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先进积极企业进行表彰并公示他所获得的成绩,起到榜样作用,带动全市发展智慧城市。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开办知识讲座,采用海报,大屏幕展示,电视打广告等方式宣传。这样做的目的是加速城市市民的转型,由过去的普通城市市民转型为智慧城市市民。智慧城市如果只是一直在上层社会中进行,那必然是缺乏底层建筑的支持的,这很容易造成上层在搞智慧城市建设,而普通平民却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孙中山先生说过把人分为三种,先知先觉的人,后知后觉的人

32、和不知不觉的人15。当时孙中山先生便只是鼓励了大部分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的人,对于不知不觉的普通农村人并没有看重,所以他辛亥革命失败了。对于这部分“后知后觉”的市民,市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智慧城市的观念深入人心,获得人民的支持,这样智慧城市的建设才是长久之计。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久远而漫长的过程,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应该牢牢把握民众的心,在民众的基础之上再推行智慧城市,打牢坚实的基础,鼓励先进企业向智慧城市建设作出贡献。不要脱离人民群众搞工作,要时刻思考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结束语本文从国内外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出发,介绍了智慧城市概念的历史发展,后来把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一一进行解

33、释说明。最后以武汉市为例,探索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方法,提出了应该在民生的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让民众多了解智慧城市,对智慧城市产生认同感,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和其他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武汉市一卡通服务,开发出更多适用于手机的基于智慧城市的app的合乎武汉市现状的建议。从数据上看,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还没有进行完全,需要继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经济增长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继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武汉市当前也是中国当前必须进行的重点内容,是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一基本国策的又一途径。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智慧城市的定义.国家地理信

34、息产业发展规划DB/OL. 2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EB/OL.2013,32.3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EB/OL. 4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5王志良,王粉花.物联网工程概论 M. 第一版.出版地: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页.6百度百科.云计算技术DB/OL. 7赛迪时代.赛迪时代:智慧城市需要科学建设与推进J/OL. 8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武汉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EB/OL. 9百度百科.增强现实技术 DB/OL. 10好搜百科.空间信息网格DB/OL. 11百度百科.数据融合技术 DB/OL.12胡丹丹,肖书明,王

35、燕青,高庆吉.基于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4:1-2.13长江日报.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被列国家863项目试点城市N.2013(6)4-4.14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15沈素珍,钱耕森.对孙中山以直觉分人为三种之新解J.哲学研究,2012,06.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36、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

37、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38、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

39、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

40、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

41、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

42、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C/OS-的研究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43、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44、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2. 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