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为规范考核简明操作手册
6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行为规范考核简明操作手册
Ø 什么是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一种简化的绩效管理工具, 从完成工作的总量、 质量、 效率、 态度、 合作精神等方面来衡量岗位任职者工作绩效好坏的一种标准。行为规范考核主要适用于从事日常事务性、 支持性及操作性的岗位, 具体又分为非班员类岗位和班员类岗位两种考核方法, 其中非班员类岗位包括专职和班长。
Ø 怎样进行行为规范考核?
1) 非班员类岗位
- 考核周期: 半年
- 考核流程:
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b
进行月度工作小结
c
制定行为规范评分标准和权重
a
进行行为规范考评
d
a) 考核期初, 考核双方依据公司、 部门目标及被考核人岗位职责, 确认考核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b) 每月月初, 考核双方沟通确定被考核人当月的月度工作计划。
c) 每月月末, 考核人与被考核人沟通, 回顾当月工作完成情况, 并记录异常情况。
d) 考核期末, 由考核人依据考核期内被考核人的各月度工作计划和小结表, 结合评分标准和权重, 确定被考核人的期末绩效分数, 并和被考核人就绩效分数结果进行充分沟通。
2) 班员类岗位:
- 考核周期: 半年
- 考核流程:
进行行为规范日常打分
b
对每日打分结果进行月度汇总
c
制定班员行为规范考核内容表, 评分标准和权重
a
a
进行行为规范半年度绩效评分
d
a) 考核期初, 班长与班员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班组行为考核内容表( 内含考核内容和扣分/加分值) 、 评分标准和权重。
b) 班长根据班员实际工作情况, 针对异常事项, 结合行为规范的考核内容, 进行日常记录和打分。
c) 每月月未, 班长汇总计算日常打分记录。
d) 考核期末, 班长根据班员各月度汇总记录, 结合期初制定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得出各班员的期末绩效分数, 并和班员就绩效分数结果进行充分沟通。
Ø 行为规范考核方案怎样进行更新?
行为规范考核方案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必须每经过一个考核周期进行完善和修订。
- 非班员类岗位的行为规范考核方案由各岗位的考核人, 即主管来进行维护; 班员类岗位的行为规范考核方案由各班组的班长进行维护。
- 行为规范考核方案每修订一次, 要将新的考核方案进行归档和交相关部室、 人力资源部备案。
Ø 行为规范考核办法与现有管理办法的联系与区别
行为规范考核办法保留了原有考核体系中合理的部分, 是引进新的管理工具对原有考核体系进行丰富和完善, 而不是否定。 从本质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但行为规范考核与原考核办法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
1) 考核的侧重点
原有的考核办法是以对错误的消极处罚为主;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则侧重于激励和处罚的有机结合。
2) 制定方式
原有的考核办法在内容制定方面被考核人参与较少, 且一经制定基本保持不变;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则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及权重是由考核双方经过沟通共同确定的, 而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3) 考核内容
原有的考核办法在内容方面缺乏对团队合作和学习与成长方面的考核;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将”工作中的协作与配合”和”学习与成长”纳入了考核项目。
4) 评分标准和权重
原有的考核方式在评分标准和权重设置上相对刚性, 没有突出岗位和班组的工作特点;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方式在评分标准和权重设置上充分考虑各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和员工特点, 由考核双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5) 结果控制
原有的考核办法考评结果强制分布;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强调按照实际工作结果进行评估, 要求评估结果体现差距, 但不要求强制分布。
6) 沟通机制
原有的考核办法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考核双方的有效沟通,导致考核双方对评分结果存在意见分歧;
新的行为规范考核办法强调考核双方进行全程充分沟通, 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意见分歧。
Ø 行为规范考核的操作要点
1) 行为规范考核是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促进班组的有效管理。
2) 班员类岗位行为规范考核标准的制定在于班组全体成员共同沟通参与。
3) 班员类岗位行为规范考核的实施在于班组日常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执行力度。
4) 非班员类岗位行为规范考核的落实在于每月月初计划的制定与月末计划执行情况的回顾。
5) 行为规范考核结果将与薪酬激励等直接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