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修改句子练习题大全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
1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2、赘余
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结合混乱
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病句的类型: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 ③改句子、保原意
练习:
1、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3、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4、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5、他时刻经常注意关心国家大事。
7、他穿着一件灰布上衣和一顶蓝帽子。
8、我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悦耳的歌声。
9、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10、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11、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12、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和很多专科课程。
13、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14、金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15、这一大片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黄瓜、西瓜、茄子、扁豆、桃子、西红柿。
17、这件事大家一定要认真,尽量防止不出错误。
18、全体师生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19、小红一直是三好学生,只有这个学期不是。
20、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21、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小艺在写作业。
23、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24、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
26、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去看电影。
27、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28、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9、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3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富强起来。
31、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32、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33、我喜欢打蓝球和足球。
34、菜市场真丰富:有黄瓜、西红柿、蔬菜、菠菜??
35、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36、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一道风景线。
37、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3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40、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
41、我在文具店里买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42、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让女同学干轻活。
4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4、现在我的作文水平提高进步了。
45、《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写的。
二、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干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注意:
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例:邮递员送信。
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
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练习:
1.我们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4.列车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
8.鲜花盛开了。
9.小华做操。
10.星星眨眼。
11.小蝌蚪游着。
12.小燕子休息。
13.奶奶打水。
14.天气热。
15.钱塘江罩着雾。
16.小松树跳。
17.小鹿欣赏影子。
18.草地盛开鲜花。
19.太阳高高挂天空。
20.我怀念朋友。
三、缩句
缩句方法:
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① 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
②“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
③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郭草地的故事.
练习: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
3、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5、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
“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练习:
1)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 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 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6)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7)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8)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9)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10)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11) 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12)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3) 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14) 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15) 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16) 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7) 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8)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
六年级句子练习大全
修改病句
1. 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
4.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5.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6.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
7.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8.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9.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10.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11.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12.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13.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诞辰。
14.他这种违反错误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15.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16.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17.英模团的同志给我们全体同学报了一次告
18.两个学校的兴趣小组昨天开始活动了
19.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20.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六年级上册缩句、扩句和转述句的练习
缩句
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
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
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
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
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
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
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
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1、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她的头发。
2、鸭嘴兽是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
3、他穿着一件大翻领上带着道道滚边的海军服。
4、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十分华丽的少年宫。
5、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
6、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7、二十六团的团长亲自站在桥头指挥这场激烈的战斗。
8、老班长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洒在花丛中。
9、用英雄鲜血浇灌的鲜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花。
10、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
11、姐姐是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
12、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13、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扩句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转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
意。 ”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把字句,被字句
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树木挡住了风沙。
10 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关联词 填写关联词让句子更加通顺。
1.他普通的浏览,一边看一边思索。
2.他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3.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4.我的小伙伴自己学习好,热心帮助同学。
5.刮风下雨,王敏按时到校。
6.你要上课专心听讲,要积极思考,才能赶上大家。
7.同学们信任你,你应该勇敢地接受这份工作。
8.这个星期天,我去图书馆看书,去电影院看电影。
9.这件好事李晓华做的,我的同学张晔做的。
10平时从严从难地刻苦训练,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11.你决心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
12.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字家,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13.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没有记忆力,?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生来就有的,自然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14.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可以看见铁丝网和围墙,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