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189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0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9 页)201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44 分)分)1(4 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2(4 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3(4 分

2、)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4(4 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5(4 分)1170 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

3、。”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6(4 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第 2 页(共 19 页)()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7(4 分)据统计,到 1950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 1949 年 12月增加了 12 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

4、速增加 8(4 分)1649 年 1 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4 分)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 18 世纪 70 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

5、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10(4 分)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11(4 分)如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第 3 页(共 19 页)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

6、的绝对实力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6 分)分)12(3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 个市镇,明代达 316 个,清代增至 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

7、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第 4 页(共 19 页)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 20%上升至 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 1801 年的 1

8、5人增长到 1891 年的 63 个。从 1820 年到 1830 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 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3(24 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 3300 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第 5 页(共 19 页)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

9、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材料一 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 1941 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 1523 家,其中有 1360 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1942 年前 8 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 344 亿卢布,而 1940 年全年只有 480 亿卢布。1942 年 12 月苏联国家计划委

10、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 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 年 12 月 14 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 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

11、和技术。第 6 页(共 19 页)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 年 6 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2)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第 7 页(共 1

12、9 页)201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44 分)分)1(4 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考点】3U: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中的阴阳五行。【解答】注意五行的顺序:金木水火土。按照五行的顺序,“火”之后应该是“土”,故曹魏应为“土德”。故选:D。【点评】五行是

13、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2(4 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

14、造技术更精良 第 8 页(共 19 页)【考点】2M: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经济。考查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的相关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开元通宝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故排除 A 项。材质主要还是铜,故排除 B 项。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故 C 项正确。D 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评】据史实。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

15、的“开元通宝 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 年。3(4 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考点】1O:科举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在唐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解答】A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

16、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 A 不符合史实。B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故 B 选项正确。第 9 页(共 19 页)C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 C 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D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4(4 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17、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G: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重点是古代的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理解印刷术的发展对文化产生的影响。【解答】从材料中“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表明在雕版印刷应用之前,书籍以“传写”方式流传,书的数量难以满足要求,读书人拥有自己经典书籍的人很少,雕版印刷术应用之后,社会上经典书籍已很普遍,对读书人非常有利。因此表明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故 C 项正确。而 ABD 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18、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掌握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5(4 分)1170 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第 10 页(共 19 页)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考点】3U: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汲取。【解答】题干材料“菊”和“重阳”是核心。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

19、阳”,都表明了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在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如材料中的登高、祭天、赏菊、饮酒等)。A 不符合材料主旨,B 不符史实且材料也未提及。重阳节起源于战国,逐渐由汉族传入少数民族,所以 C 也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汲取,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6(4 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考点】9K: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菁

20、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着重要求掌握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国的传播和民主革命者宣传的主要内容。【解答】材料中强调“东家”(即百姓)可以撤换“舵工”(即皇帝)和“水手”(即官府),说明人民有权来决定由谁来掌握“国家”这艘大船,即“主权在民”,故 B 选项符合。A 项主要是强调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不能随意的剥夺,题意不符,故排除;C 项强调的是君主立宪制,君主依然是国家元首,与题不符,故排除;第 11 页(共 19 页)D 项是传统的重民观念,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1、了解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辛亥革命。7(4 分)据统计,到 1950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 1949 年 12月增加了 12 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考点】G5: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的背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实现了经济稳定。故 A 项正确。1950 年中国的经济状况依然很糟,基础薄弱,故 B 项错误。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从 1950 年下半年开始的,故

22、C 项错误。经济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人民收入是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故 D 项错误。故选:A。【点评】关于新中国的经济措施,还可以考查: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政府帮助恢复生产等措施,另外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政治斗争也是常考的内容。8(4 分)1649 年 1 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第 12 页(共 19 页)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3、【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答】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不是由贵族控制而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控制,因此贵族地位是已经没落而不是开始没落,故 A 项错误;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权利法案颁布后,故 C 项排除;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 D 项排除;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贵族组成的议会,而 1649 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议会不是由贵族控制而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控制,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

24、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9(4 分)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 18 世纪 70 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熔化成一个新的民

25、族”表明了一个新的民族的形成,而其组成是“荷兰人”、“法国人”等其他“不同国籍”的人。这说明这个新民族是通过不同民族的第 13 页(共 19 页)婚姻而逐渐形成。只有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同时 18 世纪 70 年代这个时间有暗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有这些信息即可选出 A。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评】英属北美殖民地是一个移民殖民地,一个家庭各成员都可能拥有不同国籍。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10(4 分)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

26、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考点】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共同体的性质。【解答】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叫欧洲煤钢联营,欧洲联盟首先是从经济上联合,然后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联合。煤钢联营建立的最初目的是实现煤炭和钢铁的在欧洲六国的自由流动,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德和解。本题问的是共同体的性质。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欧洲共同体性质的认识,属基础题,难度不大。11(4 分)如图是反映古巴

27、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第 14 页(共 19 页)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考点】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考查古巴导弹危机,学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表明了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占据优势,故 A 项不正确。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

28、 B 项正确。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故排除 C 项。D 项也不准确,美国只是稍胜苏联一筹,后来苏联实力增强,在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过程中占据优势。美国只是拥有对苏联的战略优势。故排除 D。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识图。通过识图获取图片的有效信息,再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56 分)分)12(3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 个市镇,明代

29、达 316 个,清代增至 479第 15 页(共 19 页)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

30、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 20%上升至 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 1801 年的 15人增长到 1891 年的 63 个。从 1820 年到 1830 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 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 10 年。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

31、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58:英国工业革命;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第 16 页(共 19 页)(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的原因。【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其中特点由材料一中“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可知是以工商

32、业为主;“明代达 316 个,清代增至 479 个”,说明分布比较密集;“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可知范围广、与周边地区联系紧密。背景主要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江南地区区域性分工方面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新兴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像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兴起受商业的推动;郑州、石家庄等城市的兴起受铁路交通的影响;“帝国主义”说明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影响方面,由于在明清时期我国城镇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而近代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分布由江浙地区转移到了沿海地区

33、;而这些地区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聚集地,加上交通相对发达,故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也促使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第(3)问主要考查了中英城市发展不同的原因。中国主要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分析;英国主要从工业革命对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来分析。故答案为:(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

34、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第 17 页(共 19 页)(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外市镇的发展情况及发展不同的原因的认识。13(24 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 3300 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材料一 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

35、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 1941 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 1523 家,其中有 1360 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1942 年前 8 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 344 亿卢布,而 1940 年全年只有 480 亿卢布。1942 年 12 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

36、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 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 年 12 月 14 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 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第 18 页(共 19 页)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37、,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 年 6 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2)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考点】2T:丝绸之路;T1:第二次世界大战;Z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38、1)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考查二战中苏联工业转移的特点和意义。(2)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与中亚的交流。考查汉唐时期与中亚交流的史实。【解答】(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可以得出战时紧急迁移,从中心区域迁往边区;依据材第 19 页(共 19 页)料一“截止 1941 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 1523 家,其中有1360 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可以得出以国防工业为主,迁移效率高;依据材料一“随后成立了

39、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可以得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第二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一“1942 年 12 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可以得出改变了苏联工业布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保存了工业特别是国防国业生产能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2)本小问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张骞两次通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加强了汉朝与中亚地区的联系;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和造纸术西传大食,加强了唐朝与中亚的联系和交流。故答案为:(1)特点:战时紧急迁移;以国防工业为主,从中心区域迁往边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迁移效率高。意义:保存了工业特别是国防国业生产能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苏联工业布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取经,造纸术西传大食。【点评】本题考查中苏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交流的背景、表现以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