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099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6 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 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 NaHCO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考点】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B明矾溶液中 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 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C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含有羧基、酚羟基

2、,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D肥皂有效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解答】解:A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 SO3,故 A 错误;B明矾溶液中 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 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 B 正确;C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可以用 NaHCO3溶液解毒,故 C 正确;D肥皂有效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高级脂肪酸钠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3、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比较基础,体现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6 分)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无 Fe2+B气体通过无水 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无 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2【考点】1B:真题集萃;DG: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PG:常见阳离子的检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如果该溶液既含 Fe3+,又含 Fe2+,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 Fe3+,并不能

4、证明无 Fe2+;B无水硫酸铜吸水变为 CuSO45H2O,白色粉末变蓝,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不能证明无 K+,因为黄光可遮住紫光,K+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CO2、SO2等【解答】解:AFe3+遇 KSCN 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2+遇 KSCN 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 Fe3+,又含 Fe2+,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 Fe3+,并不能证明无 Fe2+,故 A 错误;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可证明

5、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 B 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并不能证明无 K+,Na+焰色反应为黄色,可遮住紫光,K+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 C 错误;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CO2、SO2等,故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原气体不一定是 CO2,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及离子检验,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积累 3(6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 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

6、 MnO2均可加快 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 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 NH4Cl 溶液【考点】C5:焓变和熵变;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DH: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K6: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该反应为固体与液态反应生成气体,该反应为熵增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结合GHTS0,反应自发进行;B饱和 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前者为盐析,后者为蛋白质变性;CFeCl3和 MnO2对 H2O2分解催化效果不相同

7、;DNH4Cl 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消耗 Mg(OH)2(s)溶解平衡中的氢氧根离子,平衡右移【解答】解:ANa 与水反应为固体与液态反应生成气体,该反应为熵增反应,即SO,反应中钠熔化为小球,说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即H0,则GHTS0,故该反应自发进行,故 A 正确;B饱和 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饱和 Na2SO4溶液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为盐析现象,为可逆过程,再加入水可以溶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过程不可能,二者原理不同,故 B 正确;CFeCl3和 MnO2对 H2O2分解催化效果不相同,同等条件下 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不相同,故 C 错误;

8、DNH4Cl 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消耗 Mg(OH)2(s)溶解平衡中的氢氧根离子,使 Mg(OH)2(s)Mg2+(aq)+2OH(aq)平衡右移,故 Mg(OH)2可溶于NH4Cl 溶液,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对化学反应原理考查,涉及反应自发性判断、蛋白质的性质、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沉淀溶解平衡等,注意 B 选项中蛋白质变性的一些方法,难度不大 4(6 分)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

9、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考点】1B:真题集萃;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 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两池溶液中硫酸根浓度不变,随反应进行,甲池中的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 Zn2+与放电的 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 Zn 的摩尔质量大于 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该原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Zn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

10、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A 错误;B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两池中 c(SO42)不变,故 B 错误;C甲池中的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乙池中发生反应:Cu2+2eCu,保持溶液呈电中性,进入乙池的 Zn2+与放电的 Cu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 Zn 的摩尔质量大于 Cu,故乙池溶液总质量增大,故 C 正确;D甲池中的 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保持溶液电荷守恒,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比较基础,注意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C 选项利用电荷守恒分析 5(6 分)室温下,将 0.20mol

11、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加入的物质 结论 A 100mL 2molL1H2SO4 反应结束后,c(Na+)c(SO42)B 0.20molCaO 溶液中增大()(3)C 200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 c(H+)c(OH)不变 D 0.4molNaHSO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 pH 减小,c(Na+)不变 AA BB CC DD【考点】DD:盐类水解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H: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n(Na2CO3)0.2mol,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 CO32+H2OHCO3

12、+OH,A n(H2SO4)2mol/L 0.1L 0.2mol,H2SO4和 Na2CO3反 应 方 程 式 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溶液 Na2SO4,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c(Na+)、c(SO42)相对大小;B CaO+H2O Ca(OH)2、Ca(OH)2+Na2CO3 CaCO3+2NaOH,所 以 得CaO+H2O+Na2CO3CaCO3+2NaOH,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OH,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NaOH;C加水稀释促进碳酸钠水解;DNaHSO4和 Na2CO3反应方程式为:2NaHS

13、O4+Na2CO3Na2SO4+H2O+CO2,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2SO4、H2O、CO2,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溶液呈中性【解答】解:n(Na2CO3)0.2mol,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 CO32+H2OHCO3+OH,A n(H2SO4)2mol/L 0.1L 0.2mol,H2SO4和 Na2CO3反 应 方 程 式 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溶液 Na2SO4,溶液呈中性,则 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Na+)2c(SO42),故 A 错误;BCa

14、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随着 CO32的消耗,CO32+H2OHCO3+OH向左移动,c(HCO3)减小,反应生成 OH,则 c(OH)增大,导致溶液中增大,故 B 正确;()(3)C加水稀释促进碳酸钠水解,则由水电离出的 n(H+)、n(OH)都增大,但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倍数小于溶液体积增大倍数,c(H+)、c(OH)减小,二者浓度之积减小,故 C 错误;DNaHSO4和 Na2CO3反应方程式为:2NaHSO4+Na2CO3Na2SO4+H2O+CO2,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2SO4、H2O、CO2,溶液中的溶

15、质是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溶液的 pH 减小,因为硫酸氢钠中含有钠离子,所以 c(Na+)增大,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为 2015 年高考题的改编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频考点,明确盐类水解原理及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电荷守恒、盐类水解特点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 C,注意 C 中计算的是水电离出的 c(H+)c(OH)之积而不是溶液中 c(H+)c(OH)之积,为易错点 6(6 分)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X(g)和 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

16、%、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molL1【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 设 第 一 次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时 X 参 加 反 应 的 物 质 的 量

17、为 amol,根 据 转 化 率进行计算;=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初始物质的量 100%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 X、Y 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据此解答【解答】解:A平衡时,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 m2,故 A 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故 B 正确;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 X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18、amol,X(g)+2Y(g)3Z(g)开始(mol)1 2 0 转化(mol)a 2a 3a 平衡(mol)(1a)(22a)3a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即(1a):(22a):3a30%:60%:10%,所以 a0.1,则参加反应的n(X)0.1mol、n(Y)0.2mol,转化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初始物质的量 100%X 的转化率10%,Y 的转化率10%,所=0.11 100%=0.22 100%=以 X 和 Y 的转化率之比为 1:1,故 C 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 X、Y 的计量数之比来投

19、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投入Z 后,设 Z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3bmol,X(g)+2Y(g)3Z(g)第一次平衡(mol):0.9 1.8 0.3 加入 1molZ:0.9 1.8 1.3 转化:b 2b 3b 第二次平衡(mol):(0.9+b)(1.8+2b)(1.33b)各物质含量不变,所以(0.9+b):(1.8+2b):(1.33b)30%:60%:10%3:6:1,b 0.3,n(Z)(1.3 0.9)mol 0.4mol,Z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0.42=0.2mol/L,故 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为 2015

20、 年高考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盐类水解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难点是 D 选项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7(14 分)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 x 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 1 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1)f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A 族;(2)比较 d、e 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O2Na+;比较 g、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4H2SO4。(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

21、个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或);(4)已知 1mole 的单质在足量 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 255.5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O2(g)Na2O2(s)H511kJmol1;(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 R:zx4f(gd4)2,向盛有 10mL1molL1R 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 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图 2 R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42)c(NH4+)c(Al3+)c(H+)c(OH);写出 m 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若在 R 溶液中改加 20ml 1.2mol

22、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2mol。【考点】1B:真题集萃;8J: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 x 是 H 元素,y 是 C 元素,z 是 N 元素,d 是 O 元素,e 是 Na 元素,f 是 Al 元素,g 是 S 元素,h 是 Cl 元素。(1)f 是 Al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A 族;(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3)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可以是 NH3、H2O2、C2H2等;(4)1molNa 的单质在足量

23、 O2中燃烧生成 Na2O2(s),放出 255.5kJ 热量,2molNa 反应放出热量为 511kJ,注明聚集状态、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5)R 是 NH4Al(SO4)2,溶液中 Al3+、NH4+均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但 Al3+比 NH4+水解程度更大;m 点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 NH4+与 OH反应生成 NH3H2O;根据 ncV 计算 n(Al3+)、n(NH4+)、n(SO42)、n(Ba2+)、n(OH),根据SO42、Ba2+中不足量的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 BaSO4的物质的量,依次发生:Al3+OH Al(OH)3、NH4+OH NH3 H2O、A

24、l(OH)3+OH AlO2+2H2O,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 Al(OH)3的物质的量,进而二者计算生成固体总物质的量。【解答】解: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 x 是 H 元素,y 是 C 元素,z 是N 元素,d 是 O 元素,e 是 Na 元素,f 是 Al 元素,g 是 S 元素,h 是 Cl 元素。(1)f 是 Al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A 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A族;(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O2)r(N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2SO4,故答案为:r(O2)r(Na+);

25、HClO4H2SO4;(3)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可以是 NH3、H2O2、C2H2等,其电子式为:(或),故答案为:(或);(4)1molNa 的单质在足量 O2中燃烧生成 Na2O2(s),放出 255.5kJ 热量,2molNa 反应放出热量为 511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Na2O2(s)H511kJmol1,故答案为:2Na(s)+O2(g)Na2O2(s)H511kJmol1;(5)R 是 NH4Al(SO4)2,溶液中 Al3+、NH4+均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但 Al3+比 NH4+水解程度更大,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O42)c(NH4+)c

26、(Al3+)c(H+)c(OH),故答案为:c(SO42)c(NH4+)c(Al3+)c(H+)c(OH);m 点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物质的量不变,是 NH4+与 OH反应生成 NH3H2O,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10mL 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 Al3+物质的量为 0.01mol,NH4+的物质的量为 0.01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20mL 1.2 molL1Ba(OH)2溶液中 Ba2+物质的量为 0.024mol,OH为 0.048mol,由 SO42+Ba2+BaSO4,可知 SO42

27、不足,故可以得到 0.02mol BaSO4,Al3+3OHAl(OH)3 0.01mol 0.03mol 0.01mol 反应剩余 OH为 0.048mol0.03mol0.018mol,NH4+OHNH3H2O 0.01mol 0.01mol 反应剩余 OH为 0.018mol0.01mol0.008mol,Al(OH)3+OHAlO2+2H2O 0.008mol 0.008mol 故得到 Al(OH)3沉淀为 0.01mol0.008mol0.002mol 则最终得到固体为 0.02mol+0.002mol0.022mol,故答案为:0.022mol。【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离

28、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图象及化学计算,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8(18 分)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 A 和 B 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 F 的路线如图 1:(1)A 分子式为 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A 所含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羧基,写出A+B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中、3 个OH 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E 是由 2 分子 C 生成的含有 3 个六元环的化合物,E 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4种(4)DF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1molF 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 Na

29、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3mol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F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 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5)已知:A 有多种合成方法,在图 2 方框中写出由乙酸合成 A 的路线流程图(其他原料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CH3CH2OHCH3COOC2H5 2催化剂,3浓硫酸,【考点】HC:有机物的合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A 的分子式为 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含有醛基和羧基,则 A 是 OHCCOOH,根据 C 的结构可知 B 是,A+BC 发生加成反应;

30、(2)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强于醇羟基;(3)C 中有羟基和羧基,2 分子 C 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 3 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 分子间醇羟基、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则 E 为;(4)对比 D、F 的结构,可知溴原子取代OH 位置;F 中溴原子、酚羟基、酯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F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符合: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另外取代基为CBr(CH3)COOH、CH(CH2Br)COOH、CH2CHBrCOOH、CHBrCH2COOH;(5)由题目信息可知,乙酸与 PCl3反应得到 ClCH2COOH,在氢

31、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HOCH2COONa,用盐酸酸化得到 HOCH2COOH,最后在 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得到 OHCCOOH【解答】解:(1)A 的分子式为 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含有醛基和羧基,则 A 是 OHCCOOH,根据 C 的结构可知 B 是,A+BC 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醛基、羧基;(2)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强于醇羟基,故强弱顺序为:,故答案为:;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强于醇羟基;(3)C 中有羟基和羧基,2 分子 C 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 3 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 分子间醇羟

32、基、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则 E 为,为对称结构,分子中有 4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 H 原子,分别为苯环上 2 种、酚羟基中 1 种、亚甲基上 1 种,故答案为:4;(4)对比 D、F 的结构,可知溴原子取代OH 位置,DF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F 中溴原子、酚羟基、酯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基),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F 最多消耗 3mol NaOH;F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符合: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另外取代基为CBr(CH3)COOH、CH(CH2Br)COOH、CH2CHBrCOOH、CHBrCH2COOH,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3、取代反应;3;(5)由题目信息可知,乙酸与 PCl3反应得到 ClCH2COOH,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HOCH2COONa,用盐酸酸化得到 HOCH2COOH,最后在 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得到 OHCCOOH,合成路线流程图为:CH3COOH3ClCH2COOHHOCH2COONaHOCH2COOHOHCCOOH,/22/故 答 案 为:CH3COOHClCH2COOHHOCH2COONaHOCH2COOH3/22/OHCCOOH【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等,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中等 9(

34、18 分)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图 1: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是将 Cu 转化为 Cu(NH3)42+,反应中 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写出操作的名称:过滤;(2)反应是铜氨溶液中的 Cu(NH3)42+与有机物 RH 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H3)42+2RHCuR2+2NH4+2NH3,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其目的是(填序号)ab a富集铜元素 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 c增加 Cu2+在水中的溶解度(3

35、)反应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uSO4和RH,若操作使用如图 2 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4)操作以石墨作电极电解 CuSO4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O2、H2SO4,操作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流程中有三处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H2SO4,循环使用的 NH4Cl 在反应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由于溶液中 c(OH)过高,生成 Cu(OH)2沉淀【考点】1B:真题集萃;P8: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废电路板中加入双氧水、氨气、氯化铵溶

36、液,得到铜氨溶液和残渣,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所以操作是过滤,反应是将 Cu 转化为 Cu(NH3)42+,Cu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所以 Cu 是还原剂,则双氧水是氧化剂,将 Cu氧化;反应是铜氨溶液中的 Cu(NH3)42+与有机物 RH 反应,生成 CuR2,同时生成NH4+和 NH3;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操作是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根据流程图知,生成 CuSO4和 HR,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得到 HR,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胆矾,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得到晶体;

37、(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2)反应是铜氨溶液中的 Cu(NH3)42+与有机物 RH 反应生成 CuR2,同时生成NH4+和 NH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液时常用分液漏斗;(3)反应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uSO4和 RH,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且分液漏斗内不能盛放太多溶液;(4)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SO42向阳极移动;从溶液中获取晶体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方法;(5)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能得到硫酸,硫

38、酸能循环利用;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抑制一水合氨电离而降低溶液碱性【解答】解:废电路板中加入双氧水、氨气、氯化铵溶液,得到铜氨溶液和残渣,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所以操作是过滤,反应是将 Cu 转化为 Cu(NH3)42+,Cu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所以 Cu 是还原剂,则双氧水是氧化剂,将 Cu 氧化;反应是铜氨溶液中的 Cu(NH3)42+与有机物 RH 反应,生成CuR2,同时生成 NH4+和 NH3;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操作是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根据流程图知,生成 CuSO4和 HR,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得到 HR,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

39、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胆矾,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得到晶体;(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 Cu,所以双氧水作氧化剂;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该混合溶液中贵重金属是难溶物、铜氨溶液是液体,所以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氧化剂;过滤;(2)反应是铜氨溶液中的 Cu(NH3)42+与有机物 RH 反应生成 CuR2,同时生成NH4+和 NH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NH3)42+2RHCuR2+2NH4+2NH3;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液时常用分液漏斗,分液的目的是富集铜元素、使铜元素与水

40、溶液中的物质分离,所以 ab 正确,故答案为:Cu(NH3)42+2RHCuR2+2NH4+2NH3;分液漏斗;ab;(3)反应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与稀硫酸反应相当于复分解反应,所以生成 CuSO4和 RH,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且分液漏斗内不能盛放太多溶液,故答案为:RH;分液漏斗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4)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所以阳极上生成 O2,同时有大量的 H+生成,且 SO42也向阳极移动在阳极积累,因此阳极产物还有 H2SO4;从溶液中获取晶体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方法,故答案为:O2、H2SO4;加热

41、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能得到硫酸,在反应 III 中用到硫酸,所以 H2SO4能循环利用;氯化铵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抑制一水合氨电离而降低溶液碱性,从而抑制氢氧化铜生成,故答案为:H2SO4;防止由于溶液中 c(OH)过高,生成 Cu(OH)2沉淀【点评】本题为 2015 年高考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涉及基本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等,能从整体上把握是解本题关键,易错点是(5)题第一个空,题目难度中等 10(14 分)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 FeCl3高效,

42、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净水的原理是Fe3+水解生成的 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 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3+Fe3Fe2+;(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 NaClO3氧化酸性 FeCl2废液得到 FeCl3。若酸性 FeCl2废液中 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 pH 约为2;完成 NaClO3氧化 FeCl2的离子方程式:1ClO3+6Fe2+6H+1Cl+6Fe3+3H2O(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

43、水解:Fe3+H2OFe(OH)2+H+K1 Fe(OH)2+H2OFe(OH)2+H+K2 Fe(OH)2+H2OFe(OH)3+H+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bd。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 NH4Cl d加入 NaHCO3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关键条件是调节溶液的 pH;(4)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

44、铁以 Fe(mgL1)表示的最佳范围约为1820mgL1。【考点】B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DA:pH 的简单计算;DB:盐类水解的原理;DD:盐类水解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Fe3+水解生成的 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钢铁设备中的 Fe 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2)根据电荷守恒:c(Cl)2c(Fe2+)+3c(Fe3+)+c(H+)(酸性溶液中 OH浓度很小,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据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再根据 pHlgc(H+)计算;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

45、Cl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1 价,得到 6 个电子,而 Fe 元素的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3 价,失去 1 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的系数为 1,Fe2+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 6,氯离子的系数是 1,根据电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 6,水的系数是 3;(3)铁离子的水解分为三步,且水解程度逐渐减弱,所以水解平衡常数逐渐减小;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可知,氢离子的浓度影响高浓

46、度聚合氯化铁的生成,所以关键步骤是调节溶液的 pH;(4)由图象可知,聚合氯化铁的浓度在 1820 mgL1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污水的浑浊度减小【解答】解:(1)Fe3+水解生成的 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钢铁设备中的 Fe 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故答案为:Fe3+水解生成的 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2Fe3+Fe3Fe2+;(2)根据电荷守恒:c(Cl)2c(Fe2+)+3c(Fe3+)+c(H+)(酸性溶液中 OH浓度很小,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则 c(H+)c(Cl)2c(Fe2+)

47、3c(Fe3+)1.0102molL1,则溶液 pHlg1.01022,故答案为:2;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l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1 价,得到 6 个电子,而 Fe 元素的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3 价,失去 1 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的系数为 1,Fe2+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 6,氯离子的系数是 1,根据电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 6,水的系数是 3,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故答案为:1;6;6H+;1;6;3H2O;(3)铁离子的水解分为三步,且水解程度逐渐减

48、弱,所以水解平衡常数逐渐减小,则K1K2K3;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所以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选 bd;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可知,氢离子的浓度影响高浓度聚合氯化铁的生成,所以关键步骤是调节溶液的 pH,故答案为:K1K2K3;bd;调节溶液的 pH;(4)由图象可知,聚合氯化铁的浓度在 1820 mgL1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污水的浑浊度减小,故答案为:1820【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难度,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