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化工厂供配电车间安全评价——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08689 上传时间:2024-10-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化工厂供配电车间安全评价——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某化工厂供配电车间安全评价——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化工厂供配电车间安全评价 摘要 首先对某化工厂的供配电车间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概述,其次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危险度的评价。对于定性定量分析则运用安全检查表法、LEC评价法及事故树法,查找了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预先危险性分析 LEC 安全检查表 事故树 Safety evaluation for a power supply workshops in chemical plants Abstract     Firstly, It introduce the essential situa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workshops in chemical plants . Secondly, applying PHA distinguishes risks and adverse factor and assesses criticality.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utilizing SCL,LEC and FTA to locate the latent danger of accident and predicate the hazard level. Finally, coming up with reasonably practical tactic and advice so that the security risk of running the system can be regulated safely and rationally. Keywords: distinguishes risks and adverse factor , PHA , LEC , SCL , FTA 目录 第1章 评价项目概述 1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1 1.2评价范围 1 1.3评价依据 1 1.4评价程序 2 第2章 建设项目概述 3 2.1建设项目概况 3 2.2平面布置 3 2.2.1总平面布置 3 2.2.2车间平面布置 3 2.3主要设施、设备 4 第3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 3.1危险源辨识 5 3.2危险、有害因素综述 6 第4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7 4.1评价单元划分 7 4.2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 7 4.2.1评价方法选择 7 4.2.2选择理由 7 第5章 定性、定量分析 9 5.1定性分析 9 5.2半定量分析 13 5.2.1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LEC) 13 5.2.2 LEC评价结果 20 5.3定量分析 20 5.3.1事故树 20 5.3.2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结构重要度计算 22 5.3.3分析与措施 24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25 6.1评价结论 26 6.2建议 26 参考文献 27 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 评价项目概述 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危险度的评价,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现检查该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方面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1.2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为该化工厂的变配电车间。 1.3评价依据 (1) GB13869-92《用电安全导则》 (2)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3) 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4)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5) 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6) GB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7)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8) 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9) 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JGJ/T16-9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11)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2) 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3) GB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14) GB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15) 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1.4评价程序 如图1-1所示。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图1-1 评价程序框图 第2章 建设项目概述 2.1建设项目概况 该建设项目10kV电源来自K市光明变电站以10kV专板供电,架空线路5km至新厂区,本厂进户由开闭所进户开关控制,经由高压电缆送至供配电车间高压室,高压室内经高压配电柜分至4台变压器。企业各车间动力及照明用电经该车间配电柜分别送达。 2.2平面布置 2.2.1总平面布置 该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生产区由一条南北主干道将生产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在建设场地东半部设置四个生产车间;在西半部由北向南为一个生产车间、一个供配电车间、两个空闲仓库。 2.2.2车间平面布置 供电车间平面布置详见图2-1。 图2-1 车间平面布置图 注释: 1-高压配电柜(12台) 2-高压配电柜(7台) 3-高压配电柜(7台) 4、5、6-变压器(共3台) 7、8-低压配电柜(共30台) 9-直流电源柜、馈电柜、电池柜、通讯柜 10-后台 11-高压磁控软启动柜(2台) -门 ○ -灭火器(各两个) 2.3主要设施、设备 建设项目的低压配电系统釆用TN-C-S系统接线方式,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可靠接地。电气照明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34-2004),变配电室、控制室设有应急照明。建设项目配电设备见表2-1。 表2-1 配电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单位 安装地点 备注 1 高压配电柜 KYN28-12H 1000×1500×2300 面 3 开封华通机电有限公司 高压配电室 1-3#进线 2 高压配电柜 KYN28-12H 800×1500×2300 面 21 同上 高压配电室 3 高压磁控软启动柜 YQR3-10kV/1600kW 1400×1500×2300 面 2 同上 高压配电室 4 低压配电柜 GCK1200×1000×2200 面 3 同上 低压配电室 1~3#变进线 5 低压配电柜 GCK1000×1000×2200 面 27 同上 低压配电室 6 变压器 S-M-4000/10 台 3 河南天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厂变压器室 7 直流电源柜 GZDW800×600×2200 面 1 河南索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中控室 8 馈电柜 GZDW800×600×2200 面 2 同上 中控室 9 电池柜 GZDW800×600×2200 面 2 同上 中控室 10 通讯柜 GZDW800×600×2200 面 2 同上 中控室 11 后台 PK800×600×2200 面 1 同上 中控室 23 3 高空作业 高处坠落 防护措施不周全。 1. 在高处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工作梯、台防护栏杆缺损。 2. 安全带失效。 人员受伤 Ⅲ 1. 定期对工作梯和防护栏杆进行检查。 2.定期检查、更换安全 带。 3.工作前确保防护周全。 4 噪声 噪声危害 长期接触噪声环境。 神经衰弱或注意力不集中。 操作失误 Ⅰ~Ⅱ 1. 工作时戴防噪声耳套。 2. 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 二、自然灾害 5 暴雨 淹溺 雨水堆积。 厂区内排水设施不畅。 设备损坏 Ⅱ 1. 设置排水设施。 2. 保持排水沟的通畅。 6 雷暴及地震 坍塌 遭受雷击和地震灾害。 1.没有防雷措施。 2.防雷措施失效。 3.建筑物设计和建造不符合规定。 人员受伤或厂房坍塌 Ⅲ~Ⅳ 1. 有防雷设施并且定期检查其防雷效果。 2.建筑物按照相关规定设计和建造。 3.2危险、有害因素综述 该车间存在的主要危险源为触电,其次是火灾。通过对该车间设备、公共设施进行系统的危险、危害分析,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该车间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第4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4.1评价单元划分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及其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按照安全评价理论,根据危险物质在作业场所存在数量的多少与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相对独立性,将评价对象大致划分若干个相对独立评价单元,便于开展评价工作。 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将该项目划分为以下几个单元: ① 平面布置 ② 配电室设备及线路 ③ 继电保护及系统接地 ④ 人员操作 ⑤ 安全管理 4.2评价方法选择及理由 4.2.1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该项目特点,本报告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根据事故的类别及危险辨识结果,先以LEC法进行半定量评价,再以“触电”为顶上事件做事故图,对供配电室可能存在的触电伤害事故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为预防触电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4.2.2选择理由 ①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可以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序或机器、设备、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应用编制的系统检查表并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在检查表中列出检查要求,使检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能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因素的危险程度。 ② LEC评价法:这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由于在建设施工场所易存在火灾、触电、爆炸等安全隐患,此方法较易对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以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安全。 ③ 事故树法:事故树分析方法是运用逻辑推理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时可从最小割集着手,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从而对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排序,以求加强人为控制[1]。 第5章 定性、定量分析 5.1 定性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场地、周边环境、设施、设备、操作、管理等各方面。安全检查表详见表5-1。 表5-1 安全检查表[2] 序号 检查项目及内容 依据法规 检查结果 备注 1 供电电源 1.1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二级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GB50052-952.0.2 2.0.6 √ 一级负荷两路电源供电。 二级负荷两回线路供电。 1.2 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一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 GB50052-95 3.0.6 √ 1.3 当供电电压为35kV及以上时,用电单位的一级配电电压应采用10kV;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380/220V。 GB50052-95 4.0.1 √ 一级10kV配电、低压380/220V。 1.4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GB50052-95 3.0.2 √ 1.5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应符合规程要求。 GB50052-95 4.0.4 √ 2 平面布置 2.1 配变电站(室)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侧设备运输方便,避开剧烈振动、高温、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地势不低洼不积水,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GB50053-94 2.0.1 √ 符合要求。 2.2 配电装置室应设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装弹簧锁。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有门时,应能双向开启。 GB50060-92 6.0.1 √ 2.3 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布置在配电装置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GB50060-92 6.0.1 √ 2.4 配变电室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GB50053-94 6.2.4 √ 门紧密且上锁,与室外相通的孔、洞有网罩、电缆进入室内的沟、孔、洞均封堵。 2.5 高、低压配电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GB50053-94 6.4.1 √ 2.6 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GB50053-94 3.2.15 √ 2.7 配电所所用电源宜引自就近的配电变压器220/380V侧。 GB50053-94 3.4.1 √ 2.8 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 m时,尚应增加出口。 GB50053-94 4.2.6 √ 2.9 配电装置室内高压开关柜单列布置时,柜后通道800mm;柜前通道:固定式1500mm、手车式单车长+1200mm。 GB50053-944.2.7 GB50060-925.3.2 √ 净距足够。 2.10 配电装置室内高压开关柜双排面对面布置时,柜后通道800mm;柜前通道:固定式2000mm、手车式双车长+900mm。 GB50053-944.2.7 GB50060-925.3.2 √ 净距足够。 2.11 配电装置室内低压开关柜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固定式1500mm、抽屉式1800mm;屏后通道1000mm。 GB50053-94 4.2.9 √ 净距足够。 2.12 配电装置室内低压开关柜双排面对面布置时,屏前通道:固定式2000mm、抽屉式2300mm;屏后通道1000mm。 GB50053-94 4.2.9 √ 净距足够。 2.13 户外箱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宜采用电缆。 GB50053-94 4.1.11 √ 2.14 配变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GB50053-946.1.1 √ 2.15 配变电室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当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 GB50053-94 6.3.3 √ 2.16 变电所电气设备间的照明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GB50034-92 3.2.1 √ 2.17 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灯。 GB50059-92 3.6.2 √ 3 变压器 3.1 变压器本体及所有附件应无缺损,且不渗油。 GBJ148-90 2.10.2 √ 3.2 储油柜和充油套管的油位正常。 GBJ148-90 2.10.2 √ 3.3 油漆光整,相色标志正确。 GBJ148-90 2.10.2 × 3.4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线或铜、钢硬连接线,变压器外壳接地装置连接可靠。 GBJ65-83 6.0.14 √ 3.5 作为应急电源时应设自起的装置,当正常电源中断供电时,机组自起动,并在15S内向负荷供电。 JGJ/T16-92 6.1.7.3 √ 4 电气线路 4.1 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套管、绝缘套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规范规定。 GB50060-92 4.0.15 √ 4.2 无遮拦导体至地面之间安全净距应符合10kV:2700mm。 GB50060-92 5.1.1 √ 符合。 4.3 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 GB50168-92 5.1.18 √ 4.4 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GB50168-92 7.0.2 × 4.5 电缆支架、槽盒、保护管等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应完好,接地应良好。 GB50168-92 8.0.1 √ 均采用镀锌材料,接地电阻<1Ω。 4.6 高压电线电缆有试验记录并合格。 GB50168-92 8.0.3 √ 5 系统接地及继电保护 5.1 新建企业380/220V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制,做到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敷设。 《电规》 第25条 √ 5.2 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GBJ65-83 2.0.2 √ 接地电阻值<1Ω。 5.3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 GB50169-92 2.3.3 √ 有保护管。 5.4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或两点以上,并与接地网相连接。 GB50169-92 2.3.3 √ 多于两点。 5.5 明敷接地线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和检修,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150~300mm,与墙壁间隔宜为10~15mm。 GB50169-92 2.3.7 √ 现场查验符合要求。 5.6 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反应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GB50062-92 2.0.1 √ 5.7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 GB50062-92 2.0.3 √ 有调整记录。 5.8 常用测量仪表应能正确反映电力装置的运行参数;能随时监测电力装置回路的绝缘状况。 GBJ63-90 2.1.2 √ 5.9 有继电保护调整试验报告。 √ 6 安全管理 6.1 变电所应根据容量大小及其重要性,设置火灾自动检测报警装置,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材。 GB50059-92 4.6.3、4.6.9 × 火灾报警设有感烟感温探测器、声光报警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灭火器材有干粉灭火器。有安全警告标志和门锁。 6.2 制定相应的用电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GB/T13869-92 3.1 √ 6.3 从事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GB/T13869-92 4.2 √ 6.4 具有防雷及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行业经验 × 6.5 各电气室应备有按规定、经定期检查试验合格的电工器具和电工防护用品。 GB/T13869-92 4.3 √ 各站有工具箱,内置定期检验合格工具及防护用品,有试验报告。 6.6 各电气室电气开关柜前操作绝缘板齐全。 GB/T13869-92 √ 由上表可以看出主要问题存在于:①变压器上油漆有脱落现象。 ②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封堵不严。③ 火灾报警没有感烟感温探测器。④无防雷测试记录。 5.2半定量分析 5.2.1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LEC)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LEC)表详见表5-2。 表5-2 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LEC)表 序号 作业场所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L E C D 风险级别 拟采用的控制措施 1 进入生产现场 不戴或不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不按要求着装,酒后上班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1 1 7 7 1 严格按要求戴好合格的安全帽,严格执行《安规》及《安全作业手册》 2 高低压配电柜 操作人员无证作业 操作人员应持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并定期检查 1 3 6 18 1 加强管理制度,持证上岗 运行中的真空断路器或抽屉单元指示灯灭、误操作 误操作、停电财产损失 3 3 6 54 2 定期巡检 操作机构误动作、停电、人员触电 作业前验电,精心操作 3 3 3 27 2 定期检测 标志不清、操作人员业务差、误操作停电、财产损失 误操作、停电财产损失 3 3 6 54 2 加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 停送电无接地保护措施 人员触电、烧伤 3 3 7 63 2 操作规程、现场监护 操作人员不戴防护用品、触电、人员伤害 人员触电、烧伤 3 3 3 27 2 加强教育、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定期校验安全用品 3 变压器 过负荷温度高 设备损坏或爆炸 3 3 12 108 3 降负荷 环境温度高、烧毁 设备损坏 3 3 7 63 2 风扇降温、减负荷 变压器声音大很不均,有爆裂破碎声 设备损坏 3 3 7 63 2 立即停止运行 正常情况下负荷不变但温度不断上升、超额定值 设备损坏 3 3 7 63 2 汇报、立即停止运行 套管及电缆套管等严重损坏或老化及放电现象 设备损坏或爆炸 6 3 7 126 3 停电、做试验,定期检测 变压器着火、爆炸财产损失 设备损坏 3 3 7 63 2 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火器灭火或沙土灭火 绝缘降低、漏电伤人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3 8 63 2 定期检测 4 低压配电室 夜间无照明易触电、人身伤害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及时更换照明灯 带电检修触电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维修规程 维修停电未挂警示牌误操作伤人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维修规程、挂警示牌 配电室漏电伤人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停电、维修清除 无防鼠板断路停电 设备损坏,停电,财产损失 3 3 7 63 2 装挡鼠板加强防范 检查配电盘螺丝刀误接触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加强防范 5 变频器 出现故障不能使用 影响生产 1 1 7 7 1 每天巡检 6 电气设备吊装 钢丝绳断裂、滑脱,扎头暴露 人员伤亡伤害、设备损坏 3 5 3 45 2 严格按起吊规程要求检查、开展工作 7 电动工具使用 绝缘不合格、零部件缺陷、违规使用 触电、设备损坏及机械伤害 1 0.5 15 7.5 1 定期检验,平时认真维护,使用前仔细检查,按要求操作。 8 电气设备试验 接线不正确,操作失误。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1 1 3 3 1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检验规程 9 电气箱、柜、盘的安装 起吊、搬运、安装过程中人员野蛮、违规施工 人身伤害,损坏设备 3 1 3 9 1 严格执行《安规》相关规定,遵守电气设备案装规范 10 变压器检修 脚手架质量不合格,脚手架安装不合理 人员高空坠落 6 0.5 7 21 1 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淘汰有缺陷的脚手架,安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人员高空坠落 3 1 7 21 2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安全带质量不合格 人员高空坠落 3 1 7 21 2 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带 检修人员精力不集中,上下传递物品未采取防止跌落的措施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1 15 45 2 安排精神状况良好、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操作,工作前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地面人员不戴安全帽,违规停留在检修工作面下方 物体高空跌落致使地面人员伤亡 3 2 7 42 2 禁止有人在检修作业平台下工作、停留 设备未停电,未做好相关安全措施等就开展工作 人体触电 3 1 15 45 2 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 洒落的变压器油致使地面易滑 致使地面人员摔伤 3 1 3 9 1 注意检修场地的清洁卫生 设备支架基础及焊口腐蚀致使支架断裂或脱焊 人员坠落,设备损坏 3 1 3 9 1 应随检修进行检查、遇到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作业并及时处理 误入带电间隔引致高压触电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1 7 21 2 没有明确断开点及安全措施不齐的不能攀登设备 11 断路器的更换或检修 带负载退出运行 造成弧光短路,致使工作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3 0.5 30 45 2 工作人员确认已断开负载,按操作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联锁开关切换错误 其他断路器跳闸,影响生产及工艺设备正常运行 3 0.5 30 45 2 工作认真负责,细心操作,按操作规范,步骤进行操作 未做好相关安全措施等就开展工作 影响正常生产,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0.5 30 45 2 严格执行《安规》相关规定 抽出设备 人员砸伤,设备损坏 1 0.5 15 25 2 两个人配合,抓稳取出,轻放,穿劳保鞋 与变压器高压侧安全距离不足导致高压触电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3 0.5 30 45 2 严格执行《安规》相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2 高压电气设备安装、改造、检修 现场未定置管理,可燃物随意堆放,氧焊、割引起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 2 7 84 3 工作现场做好防火措施,现场物件应定置管理 未作防护措施进行焊接、割等工作 弧光灼伤人眼,烟气吸入人肺 3 1 3 9 1 现场工作做好防护措施 脚手架质量不合格,脚手架安装不合理 脚手架垮塌,人员高空坠落 6 1 7 42 2 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淘汰有缺陷的脚手架,安装人员须经培训合格 未按规定系安全带,使用不合格安全带 人员高空坠落 3 1 7 21 2 严格按规定系安全带,并定期检查安全带 检修人员精力不集中,上下传递物品未采取防落措施 人员坠落,设备损坏 3 1 15 45 2 安排精神状态良好、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工作,工作前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地面人员不戴安全帽,违规停留在安装工作面下方 物体高空跌落致使地面人员伤亡 3 2 7 42 2 禁止人员在安装工作面下方停留 误入带电间隔引致高压触电 损坏设备及致使人员伤亡 3 1 7 21 2 未有明显的断开点及安全措施不能攀爬设备 13 二次回路检修 操作人员无证作业 人员触电 1 1 3 3 1 操作人员应该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 控制回路带电作业 人身轻伤,设备损坏。 3 3 3 27 2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前仔细确认、不走错间隔 在带电的CT、PT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将CT二次回路开路,PT二次回路短路。 人身伤亡,设备损坏 3 1 7 21 1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前仔细确认 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人员伤害 1 1 3 3 1 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 二次回路接错线 人员触电伤害 3 1 7 21 2 拆(接)线时应实行二人检查制,一人拆(接)线,一人监护、并做记录,恢复时根据记录认真核对。 现场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人员触电伤害 3 1 7 21 2 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中凡是遇到异常情况都应该马上停止工作保持原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专业无关才能继续工作 在部分或全部带电柜上工作,没有明显的标志 人员触电伤害 3 1 7 21 2 在全部或部分带电柜上工作,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有明显的标示区分开来 14 低压交流配电、照明系统(箱、柜、盘)检修 未办理相关的工作票就开展工作,工作中不遵守安全、技术规定,盲目作业 人身伤害及设备事故 3 1 7 21 2 严格执行《安规》相关规定 15 电动机检修 未停电动机电源 人员触电、烧伤。机械伤害 3 3 3 27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电机定子伤害 设备损坏 3 1 7 21 2 严格按电机定子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执行 电机转子伤害 设备损坏 3 1 7 21 2 严格按电机抽穿转子安全注意事项执行 16 低压设备带电检修 未遵守《安规》中低压设备带电检修的若干规定 触电及设备短路,烧毁设备 1 1 7 7 1 严格遵守《安规》中低压设备带电检修的若干规定 17 仪器仪表检修 酒精使用、挥发 火灾、爆炸 1 0.5 3 1.5 1 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流通、严禁明火 18 检修工作使用工器具 使用不合格的或违规使用工器具(包括电动工具) 人身伤害 1 6 3 18 1 按操作规定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工器具 19 巡检工具 绝缘靴老化耐压低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作耐压试验不符合更新 验电表绝缘降低、触电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作试验 绝缘手套绝缘等级降低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作耐压试验不符合更新 20 检修电气设备使用的汽油、柴油、酒精、轴承润滑剂等 汽油、酒精挥发,误入眼睛、呼吸道、皮肤接触 引发火灾,人身伤害 6 6 3 108 3 配备防护眼镜、戴口罩、手套、严格按《安规》要求操作、严禁明火 21 油漆使用 皮肤接触、误入眼睛、挥发吸入,造成如呼吸道感染 人员伤害 1 1 3 18 1 使用前要严格检查,佩戴口罩,严禁明火 22 电气设备清洁 吹灰工作未戴口罩及防尘面具,环境通风不畅 粉尘伤害 6 3 1 18 1 穿戴防护用品,现场加强通风 23 照明 夜间不亮 跌伤、碰伤、摔倒 1 1 7 7 1 及时更换 灯坏、维修不及时、掉下伤人 跌伤、碰伤、摔倒 1 1 7 7 1 及时更换、加强防范 照明灯线路断、触电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更换 线杆歪斜、倒塌伤人 跌伤、碰伤、摔倒 1 1 7 7 1 及时更换、加强防范 24 临时电 外壳漏电伤人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检查处理 破皮、绝缘下降人员触电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检查处理 25 避雷针 锈蚀严重、风大刮断 人员触电、伤亡 3 1 7 21 2 加强检查及时防腐或更换 26 厂房避雷网 接地线断,起不到避雷作用,损坏设备 人员触电、伤亡 3 6 7 126 2 及时焊接处理,定期检测 避雷线网不连接 人员触电、伤亡 3 6 7 126 2 及时巡检处理 27 现场鼓风机运行时检查巡视 噪音危害 影响听力 3 1 3 9 1 佩戴耳塞 28 巡视高低压设备 操作人员无证作业 操作人员应持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并定期检查 3 3 6 54 2 加强管理制度,持证上岗 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人员触电、烧伤 3 1 7 21 2 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雷雨天气避雷器、避雷针脱落 人员触电、砸伤 3 1 7 21 2 加强平时的巡回检查、应穿戴试验合格的绝缘靴、戴好安全帽、不得靠近避雷器、避雷针、禁止撑雨伞巡视 盖板不齐、有缺损 摔伤、碰伤 1 2 7 14 1 盖板应平整、无缺损、保证夜间巡视安全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特别巡视 触电伤害、爆炸、设备损坏 3 3 12 108 3 巡视时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穿工作服、绝缘靴、与接地部分保持安全距离。处理事故时必须停电、如果需要应戴绝缘手套 电气设备的其他情况 设备损坏,停电财产损失 3 3 7 63 2 加强巡回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业务主管领导反映。需要马上处理的应与当班调度协调处理故障 5.2.2 LEC评价结果 风险分值D=LEC。根据经验,D值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本项目中达到70分以上的事故主要为检修、设备本身及安全管理方面引起的触电事故[3]。 5.3定量分析 根据预先危险性分析辨识出由操作和外界环境引起的触电为主要的危险因素,根据LEC评价法得出70分以上的事故主要为检修、设备本身及安全管理方面引起的触电事故;而火灾事故发生也有一定的概率,但是比起触电较为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