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古典学研究中国古典学的破圈与跨界李春林【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中国古典学问题与方法”研讨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教育界几个标志性事件与今天人大国学院的探索,都有一个核心要义,即交叉、融合,破圈、跨界。国学院探索在交叉、融合中建设中国古典学一级学科,标志着人文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文章指出,人大国学院在建设中国古典学一级学科的过程中,应坚持尊德性和道问学并重,坚持致广大和尽精微并重,坚持继往圣和开来学并重,现在做中国古典学学科建设的试验田,将来做中国古典学学科建设的示范田。【关键词】中国古典学破圈跨界人大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已有实践
2、探索的基础上,举办“中国古典学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解行并举,事理融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我们可以从今年教育界的几个相关标志性事项中进行探究。第一个标志性事项。今年 2 月,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开始培养交叉型博士研究生。据报道,人大是国内最早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至今已有五个双学士项目,十八个荣誉辅修项目,10 个文理交叉型博士生。人大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一整套周密的设计,其核心,是在学校层面打造“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以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大成果为建设思路。作为我国社科人文领域的旗帜,人大通过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3、努力在新文科建设中做出示范性贡献。第二个标志性事项。今年 9 月 1 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开学。这所新大学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首设“枢纽”和“学域”学术架构,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探路。学校设立“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社会枢纽”四大“枢纽”,统领涵盖 15 个“学域”。比如“功能枢纽”之下的学域有: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社会枢纽”之下的学域有: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城市治理与设计。港科大(广州)校长表示,用“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学术架构,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
4、第三个标志性事项。今年 4 月,教育部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版),有人统计,“跨学科”成为新课程新课标中的高频词汇,共出现近 400 次,语文、数学、历史、化学等各门学科均对跨学科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跨学科成为新课程、新课标最鲜明的特点。第四个标志性事项。今年的高考,带给大家的震动是很大的,这种震动,就是考试内容的交叉和融合,语文之中有政治,政治之中有历史,地理之中有经济,数学之中有人文。有人说,今年的高考,反常规,反套路,导向很明确,就是提倡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交叉融合的学习。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画地为牢、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教学已经不适应
5、新高考,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9中国古典学的破圈与跨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古典学研究如果要说今年教育界第五个标志性事项的话,那应该是人大国学院今天举办“中国古典学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探索在交叉融合中创建中国古典学一级学科。中国古典学,就是人文科学的“大枢纽”,统领涵盖多个学域,最终实现“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大成果”的大目标。上面所说的几个教育界的标志性事项,其核心要义都是交叉融合。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使得两个词语在这几年颇为流行。这两个词语,一个是破圈,一个是跨界。破圈,本是针对演艺界明星的,后来意义逐渐扩大。现在讲的破圈,特指一种新连接、新格局。于外,破圈是与更多主
6、客体发生连接,并产生新的关系,从而丰富价值网络;于内,破圈是改变内容生产、表现方式,重构价值结构。跨界,是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主体不变,而归类变。跨界的本质,是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表面上不相干的资源进行随机的搭配应用,放大相互资源的价值,甚至融合出一个新的完整的独立个体。破圈和跨界,离不开交叉和融合。只有交叉和融合,才能破圈和跨界。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遇到的许多问题与挑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极其重要,而且十分紧迫。万物相通共享的互联网时代,为破圈和跨界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最有前途的学科是交叉学科。破
7、圈和跨界,已成为各领域各行业显山露水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上所说的人大和港科大(广州)的创举,新课标和新高考的探路,都是在交叉和融合中,寻求破圈和跨界。从这些创举和探路中,我们能大约看出未来学校、未来学科、未来学术、未来学者的模样。以上所述,都是为了烘托和凸现人大国学院举办“中国古典学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创办中国古典学一级学科的远见卓识。国学的教学与研究也罢,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也罢,应该在中国古典学的大枢纽上交叉融合,破圈跨界,从而打出新天地,进入新境界。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内高校第一所国学院,是领风气之先;人大国学院秉持“大国学”理念,也是领风气之先;人大国学院探路“中国古典学”学科建
8、设,还是领风气之先。鲁迅先生对大学的期望是“常为新”。人大国学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便有三次领先,在“常为新”方面着实了不起。这里,我们要向人大国学院致敬。说到“中国古典学”,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大学现有的古典文献专业。在各高校创办国学院之前,说到传统文化研究,人们常常提起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此专业是北大中文系好几个专业中公认整体水平最高的。为什么古典文献专业出人才?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在古典文献专业,文史哲是打通的。二是古典文献专业的同学会用工具书。三是学古典文献专业的同学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古典文献专业有这么多优势,但核心优势是文史哲打通。文史哲打通,可以看作是交叉融合、破圈跨界
9、的第一步。与“古典文献”相比,“中国古典学”在交叉融合、破圈跨界上的步子更大。从人大国学院这几年的教学研究看,中国古典学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史哲,而且涉及科技、医药、艺术等各方面;不仅包括汉民族的古典文献,还涉及少数民族的古典文献;不仅包括地上的各类文献,还涉及地下的考古发现;不仅包括留在中国的古典文献,还涉及散落海外的中国古典文献;不仅关注国内中国古典学的研究进展,而且关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古典学研究进展;不仅研究物质的固化的文化遗产,而且研究非物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不仅承续传统的治学路径,还注重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技术新手段。顾炎武说,著书譬犹铸币,宜开采山铜,不宜充铸旧钱。中国古典学不仅是开采铜
10、矿,铸造铜01国学学刊(二二二年第四期)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古典学研究钱,而且是开各种矿,不仅铸造铜币,而且铸造银币、金币以及各种合金币。中国古典学的学科交叉,已经不只是小交叉,而是上升为大交叉了;不只是平面交叉,而是上升到立体交叉了。从文史哲分科到设立古典文献专业,从创办国学院到建设中国古典学学科,这是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系列路标。系列路标的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交叉融合、破圈跨界。在交叉融合、破圈跨界的时代背景下,尽快构建中国古典学学科,理有固然,势所必至。人大国学院在这方面堪称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在构建中国古典学学科上,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关于中国古典学的问题与方法,结合人大国学院的实
11、践经验,笔者认为还是要坚持三个并重。一是坚持尊德性和道问学并重。我们既要在学问的层面上研究古典,更要从古典中提炼中华民族的人文品性和民族精神,从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为改善和提升世道人心夯基赋能。我们搞中国古典学研究,我们培养中国古典学人才,既要继承中国文化的学统,做中国文化的载体,更要继承中国文化的道统,做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言有本,行有方,道德文章美,学问功夫深,修己安人,德才兼备。二是坚持致广大和尽精微并重。明代大儒杨慎说得好:“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佛经有言:“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
12、,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而守约,多见而智慧,应该成中国古典学的旨趣和法门。我们搞中国古典学研究,培养中国古典学人才,就是要在用宏取精、博洽赅通中大成其学、大成其智、大成其才。三是坚持继往圣和开来学并重。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告诸往而知来者”。中国古典学的教学研究,不仅应该谙习国故,还应该了解现实、面向未来;不仅应该有旧方法,而且应该有新技术;不仅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且应该是全时态的,追求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我们搞中国古典学研究,我们培养中国古典学人才,只有通古知今,守正创新,才能真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出大贡献,真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大
13、贡献。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创建中国古典学学科,是繁荣发展我国人文科学的一件大事,前路浩荡,未来可期。人大国学院在这方面觉悟早、起点高、进步快,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衷心期待人大国学院传先圣之心印,为后世之典型,以大视野、大情怀、大手笔,把中国古典学这篇大文章写好写出彩,现在做中国古典学学科建设的试验田,将来做中国古典学学科建设的示范田。(作者单位:光明日报社)11中国古典学的破圈与跨界英文摘要The Internal Logic of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
14、e Traditional CultureZhao HongliAbstract: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keypart of promoting the Sinon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z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Grasping t
15、he key point of“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and basing on the commonality of the basic positions,views and methods of Marxism and the excellen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 demonstrate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we can find thatthe basic position of Marxist People-oriente
16、d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n the excellent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many meeting points between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Marxism and thephilosophic thinking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mong which many core viewpoints of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
17、rical Materialism can find corresponding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culture The basic methods of Marxism have method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the dialectical thoughts in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se ideological compatibility at the core leve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organic integra
18、tion of the two,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point for further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Breaking Circles and Cross-border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yLi ChunlinAbstract:It is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enmin Universityof China to hold a seminar on“Issues and
19、Methods of Chinese Classics”Several landmark events in theeducation field this year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today all have a core essential,that is,interdiscipline,integration,breaking circles,and cross-border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explor
20、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y inthe process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ion,which marks a substantial step forward in the interdisciplineand integration of the field of humanities research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firs
21、t-level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ies,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Studies should insist on theequal importance of morality and learning,to the vast and subtle,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now it is anexperimental fiel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classics,and future
22、it will be ademonstration fieldeview of the Academic Forum on“Issues and Methods ofChinese Classics”Liu XinruTian Kexin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sciplinary system for Chinese humanities studies is urgent because of thecurrent global dilemma of the humanities,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s for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dependentChinese knowledge system The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adhering to the731English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