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 州 商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设计艺术的市场审视 学 院、 系: 艺术学院 专 业 (方 向): 艺术设计 年 级、 班: 2002级艺设(一)班 学 生 姓 名: 曹永峰 指 导 教 师: 张健生 2006 年 5 月 10 日目录一 引言3二 设计艺术的时代发展趋势4三 顺应设计市场发展的设计教育6四 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10五 设计艺术的市场需要12六 设计艺术的发展与市场需要的关系14七 结束语17注释参考文献18设计艺术的市场审视摘要在面向市场,面向全球化的今天,设计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多元化的共识。设计艺术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对于我们的未来意为着许多东
2、西,同时它又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国际竞争与融合。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状况不同,市场对设计本身的需求就各有侧重,所以要提高理论学习的思想认识,加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并深入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设计的观念与行为,以满足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是应用学科,它与纯艺术不同,设计艺术是前瞻性的,给人们创造着生活;而纯艺术是回顾性的,让人们反思生活;设计是对生活的质量和现状的负责,而艺术是对人们的精神的安慰;设计与市场有密切的联系,而艺术却可以成为独特立行的个人生活。由此可见,设计面对的是现实和未来,所以面对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的时候,设计的观念和行为就需要调整和转型,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面
3、对现实,面对市场,从多方面考虑设计与社会的经济、技术、信息、社会文化、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密切关系,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需要,从市场出发正确审视设计的发展和未来,以适应新经济时代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关键词: 设计艺术 市场经济 市场需要 设计与市场的联系 设计教育AbstractIn an era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we have to make decisions among various choices. Disturbed by complicated stimulus, our sensation is no longer s
4、o acute and under control as before. Designing art means a lot to our social life and future. The era gets this science to become rich in meanings and lands an important duty on it. In such an era, Chinas designing art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a vast market wit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onsumers in i
5、t, but it still can not escape from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impac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designing art is commonly recognized, due to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different markets have different priorities, 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study
6、 of theory concerning to the designing art and the practice of our ideas, besides, we should investigate the trend and concepts in the market with the purpose of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 Designing art is a kind of applied science, its different from pure art, design is forward-looking, it creates
7、 new life for people, but art is retrospective, it reviews life. The function of design is concerned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but that of art is to comfort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Design is closely linked to market, but art itself can become unique personal life So design is reality and future-ori
8、ented, and when an new period comes, the concepts and conducts need to be adjusted and transformed so as to following the changing trend. This required us to base our thoughts on the reality and future, to think o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sign and other social factors such as economy, technolo
9、gy, information, social culture, marketing an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e must get aware of the requirement the market placed on design and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and its futur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only so can we meet the diversified goal
10、 in this new economic era. Key Words Art and design market economy market demand design and market Design education 一 引言在面向市场,面向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思想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多重刺激下我们的感觉有麻木和失控的趋势,艺术设计的发展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对于我们的未来意为着许多东西,时代赋予这一学科和这一学科的教育以丰富的内涵与重大的责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身处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又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国际竞争与融合,艺术设计的多元化是设计教育发展的
11、方向已经取得共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状况不同,市场对设计本身的需求就各有侧重,所以要提高理论学习的思想认识,加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并深入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设计的观念与行为,以满足社会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虽然是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技艺性和实践性,但理论上的支持和创新是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尤其对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导性。长期以来,我们普遍存在着轻学科理论,重设计实践,传统文化方面相关的课程不足,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课程更是缺乏。我们强调与目标接轨,在某些方面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一致性,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相似性,如何能适应新经济时代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多元化与其它教育体系最大不同之
12、处在于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模式,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过分强调一致性,将缺乏创造的个性和激情。二 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全球文化差异逐步缩小,新的科技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与此同时,设计艺术也在文化与商业的浪潮中变迁。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与市场需要对设计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造型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把握住“神”与“意”,最终会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象的。纵观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
13、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体现;2 对现代质材美的应用;3 以表现和抽象为主导特征;4 审美的自我意识的增强;5 体现设计的幽默谐趣美(理性倒错/精妙构成/夸张、变形、摹拟方法)6 以快慢融合的节奏为主;7 现代化与传统性结合的总倾向。21世纪,被市场和技术支撑起来的现代设计重新被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所冲击,市场一方面是连接设计和消费的桥梁,另一方面又成为一种陷阱。设计和消费之间的联系,在市场条件下是以商品的交换实现的,这种交换除了物的交换外,还意味着内含劳动价值的交换,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换。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设计的竞争。设计凭借知识
14、、技术、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形状、色彩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在已经是知识经济的当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与代表新世纪潮流的设计相结合,将为人类书写美好的篇章。今天,我们在体验、享受、品评、分析周围的五彩世界之时,实际上是在体验、享受、品评、分析当代设计。它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是科技与经济、文化的统一。日本千叶大学著名学者宫畸清教授在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时,谈到日本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有三要诀:一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领先一步的设计水平;三是不断完善的经济政策。着三者相辅相成,其中,设计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本人痛定思痛,面对2
15、1世纪,又一次将“设计竞争力”作为日本经济振兴的法宝。现代设计应包括组织设计,即设计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是21世纪组织设计最重要的成果。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全球化的出现,人们设计了“全球工厂”、“战略联盟”、电视直销“、网络营销”等各种生产和营销组织形式。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已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商战的严峻现实要众多的各具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形成“全球工厂”。设计的灵魂是创意。“绿色设计”是新世纪设计的主题。它是维护人类地球绿色环境的设计,其目的是系统有序地探索人类产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关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如
16、今的设计,更手工、更人文、更朴素及自然,真正致力于各项品质的提升,兼顾所有资源、媒体,朝单纯、真诚、内容并重的设计方向作整体性应用发展,重视策略及设计目标的有效性。三 顺应设计市场发展的设计学校要使艺术设计学科特色明显,更趋成熟,除了专业课程的区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艺术设计理论的框架,重视对理论的教育并非仅指专业方面的理论,原理性理论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前沿和指导,实践性或技法性理论是实际工作中的技巧表现,文学、史学、哲学和美学等理论的探索与教学,应在选修课时上加大比例。从实际出发,确准定位与方向,不必都来模仿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办学模式,硬搬别人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们应充分发挥本国、本地区
17、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才优势,以本地区和本校学科的优势来制订学科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院校之间应该按照不同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办学,形成以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为目标,按市场需求而发展,因市场 变化和需求而改变。艺术设计的发展终将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和国情特色,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要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应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 我们是一个人文雄厚的民族,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多元民族文化历史中的丰富艺术造型和博大的哲学、美学内容,是艺术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天人合一的园林文化和美学思想,在艺术设计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18、关系,要将其系统地溶入到教学体系中。日本和丹麦的设计之所以享誉全球,除了重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吸收,最重要的是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本身永远不会终结,文化传统有其连续性,我们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作为养料,通过吸收传统养料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艺术设计创造人们的全新生活,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优秀的设计创意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基础上,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是艺术与设计教育典范。包豪斯的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即易学文化、老庄道家哲学思想和孔孟儒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比如,格罗皮乌斯把人作为尺度,平衡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约翰伊顿把老庄
19、的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直接用于教学实践当中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为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巨大影响,是在实践中的体现。作为为社会培养设计人才的教育,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与艺术,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易学文化思想、老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创造基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交融、开放和资源共享的世界,媒体、杂志、互联网等时刻提供着各种信息,设计师必须要有基于深厚文化功底与修养的独特、敏锐目光,从我
20、们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引发出创造的灵感。(二) 构筑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设计教学体系。文化以特色著称,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不要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向发达国家学习,应采用具体分析和借鉴的思维方式,既不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所有设计都是先进的,也不过分夸大我们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一位国外设计师曾说: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自古中国就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教育体系,只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容与形式。因此,我们要细心剖析我们独特而丰富的设计语言,要珍视传统,善待传统,也只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师。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理念、现代元素和
21、构成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艺术设计中,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等,他的许多作品使用了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产生了新的组合。再比如,我国申奥标志太极人、2008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都是典型的代表。(5)现代艺术设计必须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与世界接轨需要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俗话说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许多院校都认识到文化内涵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已着手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把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地方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的形式语言,并纳入教学的内容之中,一些院校通过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齐鲁文
22、化、藏文化等地方文化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在一些院校的设计作品中有所反映。因而我们应把各省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设计的背景与素材,以传统文化为面,地方文化为点,以市场为基础,在充分了解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形成具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历史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哲学、文学、心理学和法学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知识,都应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强调地方文化内容的教学,不仅把设计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培养具有思想文化境界、民族精神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技术、社会的变化和市场需要的人才相对应的问题,我们应这是当今设计教育应该研
23、究的课题。在现阶段上推动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学校教育有着向社会提供有贡献人才的重任。面对新的时代,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应在以下5个方面的考虑。 1、 对应信息。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教育是必要的。 2、 对应市场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环,对于市场怎样的适应,必须做出反应。 3、 对应个性化设计。创造未来的市场和消费人群。从来都是为了制造而设计,今后是为了设计而制造。 4、 对应理想主义。设计师从教条中走出,追求自己的课题,养成新的问题意识。 5、 未来设计师特性的考虑。丰富的感性、柔软的思考性、广范围的好奇心、对消费者的思考。四 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4、系的日趋完善。当今的中国要想经济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就必须快速走在世界研究的前列,同时也要认识到一国的设计水平如今已是衡量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的标准之一。艺术设计学的中国化研究理应成为设计研究教育者们关心的时代主题。我们清楚地看到艺术设计已深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个层面。对比观察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某些方面:艺术设计成为了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了树立国家和公众形象的标志。研究市场变化下的消费者与生产营销商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最经济的艺术设计之产品”来为生产营销商赢得最大利润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消费群体公认的且生产商能够满足的“美”来赢得消费
25、者的芳心,是任何一个生产营销商的伟大追求。很早市场营销学就意识到艺术设计学对自身理论完善的影响,已将其零星的放在其理论之中。但可悲的是我国整个设计学界的对于艺术设计学经济化研究严重滞后,还一直为“设计而艺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设计学的概念。笔者认为,发展艺术设计学应当理性地吸收市场营销学的某些观点,不是全盘吸收。在艺术设计学经济化的进程中,将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行成“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个边缘学科理论研究方向多样,对于艺术设计研究研究工作者来说应着重偏向于市场营销学对艺术设计学的经济学方面的积极开拓。我曾查询了大量国内外书籍,几乎看不到艺术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或教材供我
26、们研究参考,更是没有一本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结合的相关理论书籍,可怜我只能在一些书刊中觅得相关片段论述,研究工作任重道远。1、艺术设计学与市场营销学互补的说明首先阐明艺术设计学是艺术学新发展的一部分,但艺术设计不一定是艺术。艺术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的个性表达,而艺术设计并不是完全艺术的本身,经济性是其首先要表达的涵义。从哲学上讲,艺术家可以以我为本,可以自己创造个人的唯心世界,不必考虑客观世界的他物或他人的情趣。而艺术设计必须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分析客观世界,服务真实世界。艺术领域希望有梵高这样生前不受尊重的艺术家存在,但对于设计界绝对不欢迎梵高似的艺术设计家
27、。在经济之中,艺术设计不再是艺术贵族世家的子弟,它已是一个工业大生产无产者。一包由南京卷烟厂生产的“南京”牌香烟,你把香烟盒弄成筒状的或搞成其它奇特的模样,我们只能叫这叫艺术真艺术。只有香烟盒是方型,这才可称为设计。现在香烟盒的设计笔者除见过方型外,再也没有见过其它款样了。只有方型香烟才能便于运输及销售,舒服地放在兜里。19世纪到20世纪这段时间,资本主义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主要商品是大规模地跨地区和跨国销售,艺术设计也逐渐被应用到产品的宣传和促销。21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市场营销学也最早诞生于世界经济强国美国,后来传播到西欧日本诸国,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列国经济发展,活跃世界经济
28、,带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艺术设计学最早理论研究可以在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追溯到点影子,但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艺术设计学系统化研究停滞倒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各国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艺术设计学研究喜获新生,建立在艺术学基础之上的艺术设计学,逐步融合了文学、伦理学、经济学、广告传播学、人体工程学等众多新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而形为一门跨世纪学科。二战后的日本一直将设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目前的日本设计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角色。德国著名设计杂志形态刊文评价“日本的经济力=设计力”,日本的设计学研究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9、在看我们的邻国韩国自从1988汉城奥运会之后,提出“设计为立国之本”的口号之后,设计实力轰然上升,现在三星、现代等著名韩国企业的优秀设计的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如入无人之地,我国反韩倾销喊叫之声不绝于耳。然而我国艺术设计学经济化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研究时间不超过十年光阴,幼稚且呆板。尤其让我痛心的是,90年代末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还以自己的素描色彩水平来衡量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可见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可悲之一斑。既然这样,我们该是时候考虑如何加强艺术设计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及教学,这已是我们在新世纪思考与研究的历史使命,否则中国市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设计列强的殖民地。五设计艺术的市场需求设计与市场有着天然
30、的联系。设计的产品首先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入流通渠道,然后进入人们的生活。市场需求的大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设计的成败,而现代成功的设计,又总是把市场调研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这几乎已经成为新设计产生的必由之路。市场是人类社会劳动产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设计与商品生产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手工业商品生产时代,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商品生产中,设计并没有在人类的多次分工中独立成为一种职业或行业,设计者往往是生产者或同时是消费者,设计者与生产者一体,设计过程与生产过程合一,这是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时代设计的基本特点。但是设计与市场之间,仍然存在着一
31、种内在联系,设计适应着市场的需要和变化,产品功能和样式的改变往往是市场需要的结果,设计遵从着社会和市场的需要。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的批量生产,使商品极大地丰富起来,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的功能日益突现,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它还具备了调节功能,成了经济竞争的场所;它具备了反馈功能,成了信息汇集的场所。商品设计质量、生产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检验;一个未来的商品在设计、生产之前能通过市场需要的调查获得支持或否定,市场即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成了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尺度。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设计与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之中,市场也可以解释为消费需求。“市场是由一切
32、具有特定需求或欲望,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的。”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消费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市场这一中介得以反映和表现出来。因此,设计与市场因需求而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在设计与市场的关系中,设计既有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又有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表现在满足市场需要,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期待方面;而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则是由设计本身所具备的创造性和未来性所决定的。它不仅适应市场需求,而且还能创造市场需求。六设计艺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艺术设计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形式,市场经济是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艺术设
33、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的本质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要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状况的好坏,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对市场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却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艺术设计的繁荣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艺术文化繁荣的时期。例如英国,就是因为工业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在我国,1997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引入市场经济。当时,广东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在长期压抑之后飞速发展。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剧增,造成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人员紧缺,广州
34、美院不得不顺应这种市场需求,将工艺美术系改为设计系。从全国同类院校(系)的情况看,由于近年来经济形势的长期向好,艺术设计专业也一直是一个热门专业。 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二)、艺术设计促进了市场
35、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认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同样是一种生产力。它像其他生产力一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正是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在于它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人类设计史上,科学技术总是通过与艺术结合的方式同人类生活发生联系的。艺术设计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
36、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就是设计史上常常提到的“包豪斯运动”。它源于德国发展于美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设计艺术必须融于市场经济发展自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明确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对于如何发展艺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1、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愈加密切。 邓小平在1992年
37、的南巡讲话中说:“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指出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设计是我们工业前途的根本,优秀的设计是成功企业的标志”。日本的企业巨头松下幸之助从美国考察归来时说:“今后是设计的时代!”,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林衍堂曾说:“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产品领域中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德、美等国,从一开始就很注意把设计和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在飞快发展的电器工业方面一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头。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
38、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一直都是“一流质量”、“二流包装”、“三流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企业不重视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有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要求艺术设计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是继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革命。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经济崇尚知识、脑力,重复劳动不再占据主要地位。知识经济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艺术设计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反映,它强调创造性与个性,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通过艺术设计,可
39、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自觉、主动地把握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使设计思想、设计观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设计传播等诸方面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 、艺术设计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它必须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各个历史时期有其自己的时代技术。例如石器时代的打磨技术、青铜时代的铜冶炼技术和钢铁冶炼技术、近代的电器技术、现代的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尼克拉歇菲尔说:“艺术创造过多,换句话说,不得不使同样的形式漫无边际地
40、重复着,因此,必须将手段和形式同时加以改变。”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设计手段的改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势必引发设计思想、设计观念的变革,只有有意识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去拓展生活文化中的精神空间,才能完成时代赋予艺术设计的使命。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要求的变化,大众审美趣味的转移等,促使设计必须时时以新的姿态不断演变。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又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当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转向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形式,这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七 结语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艺术设计的地位以及它与社会经济的关
41、系。艺术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创造美的生活。因此,艺术设计必须坚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设计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方面、技术方面、信息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市场营销方面等密切关系中考虑,并在社会的构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今市场需要设计师的素质能力是“设计开发的策划能力、设计发想的表现能力、综合设计的思考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国际感觉及其它CAD操作能力。”所以要发展设计艺术,就要从市场本身出发,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协调设计各个方面的关系,使设计有序、平稳的发展。参考文献1杭间、张夫也、孙建君主编装饰的艺术M 2001.5江西美术出版社2田颖拓“重构艺术设
42、计教育体系”设计在线2003.33周旭 余咏海编著视觉传达设计概论M北京 知识出版社,2002。ISBN 7-5015-3270-24尹定邦、陈汗青、邵宏著设计的营销与管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周凯主编美术毕业论文写作C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0.7 第一版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论文(设计)题目成绩定稿时间完成人姓名学院、系专业年级班级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兰州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评定表论文(设计)题目成绩答辩时间完成人姓名学院、系专业年级班级答 辩 委 员 会 意 见 主任委员签字: 年 月 日注:此附件与论文(设计)其他部分一起装订,并与摘要部分一起装入学生档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