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_余玉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823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_余玉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_余玉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_余玉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2 月Feb.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 40 卷第 1 期Vol.40No.1doi:10.3969/jissn.1672-0598.2022.01.003*收稿日期:2022-11-0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A0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究”;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 点 项 目(21VSZ011)“疫 情 防 控大 思 政育 人 研 究”,重 庆 市 社 会

2、科 学 规 划 项 目(2022NDYB04)“马克思 西式现代化 生态批判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的启示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2021GX35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机制和路径研究”作者简介:余玉湖(1977),男,江西广丰人;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赵小琴(1996),女,重庆潼南人;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本文引用格式:余玉湖,赵小琴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1):2331中国共产党小

3、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余玉湖1,赵小琴2(1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400067;2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402560)摘要:小康社会理论来源于我国古代、近代的小康社会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小康社会由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发展为治国的一种社会模式,中国共产党把小康社会由理想愿景付诸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奋斗实践中,实现了“建构小康社会”到“建立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飞跃并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宝库

4、,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世界减贫治贫贡献了中国力量。总结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百年奋进;现代化强国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1-0023-09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32重庆工

5、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人民谋解放、谋幸福的目标担在肩上,贯穿始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一步一步团结带领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走出来,改善人民生活,带领人民逐步迈向幸福安康的小康社会。这一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在为实现小康梦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进历史。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进的历史经验,对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学界对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经验、成就、路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顾海良2 论述了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提出与实

6、践、十五大到十七大的谋划、十八大以来的推进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纲领部署;杨丽,王中凝3 以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十八大后决胜全面小康三个时期阐述了党的小康社会思想;齐卫平4 阐述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历程和时代使命;蒲实,黄文浩5 从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探讨。刘洪森,李昊天6 研究了小康话语的演进历程与逻辑价值;燕连福,李晓利7 详细总结了党百年贫困治理的经历与成就经验。李春8 论述了我国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历程和现实启示。本文主要从小康思想的理论渊源以及中国共产党为小康社会建构的奋斗历史进程来阐述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小康社会百年奋斗进程的历史经验以及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

7、代价值。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二、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纲领建设目标,也称为共同理想,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了实现最低纲领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开启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实践,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础,而“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老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

8、,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追求的治国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构建人类美好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必经的社会阶段。(一)中国古代向往的社会目标1小康作为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小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蕴含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习俗之中,是我国传统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人一直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作为百姓向往的生活状态,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 诗经大雅民劳 中:“民亦劳止,讫可小康”9 135,其意为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是休息和安宁的意思,表达的是与“讫可小愒”“讫可小休”等相似的意思和诉求,反映了当时在西周时期统治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导致民不聊生

9、的状况,它折射出劳动人民对安康生活和相对宽裕生活状态的向往。在中国古代,普通百姓深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和奴役,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精神饱受折磨。广大劳动人民厌恶和否定现实的社会生活,对安定殷实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无限向往,他们不奢望达到荣华富贵的境界,但渴求过上温饱有余的小康生活。因而,中国古代的小康思想从关注民生出发,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古代百姓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活。2小康作为统治者治国的社会理想小康在我国经历了由关注百姓的生活状态上升到治国理想的发展,并与“大同社会”一样成为一种42第 1 期余玉湖,赵小琴: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社会发展模式。礼

10、记礼运 中这样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10 54,其意为在经济上表现为财产和劳动私有,在政治上通过阶级礼制维持世袭统治,在伦理上实行等级规范制和家庭赡养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使得家庭关系和睦及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虽然小康社会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10 52的大同社会相比有所不及,但小康是古代老百姓相对现实而言,可以接近的、可实现的生活状态,也是实现美好的大同社会前必经的一个社会阶段。古代的小康社会理想蕴含着

11、小康和大同两个概念,小康是古人在现实中的追求,大同是他们理想中的期盼。孔子把小康从关注百姓的生活状态转变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模式的建构,小康由此从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发展成为统治者治国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最终没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的小康状态总体来说也未能达成,但小康作为一种为政的理想一直延续在我国封建社会之中。(二)中国近代的小康社会思想1康有为“大同愿景”中的小康社会到了近代社会,中国人民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国家独立,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极力主张维新变法,企图通过改良的方式为中国发

12、展指出一条康庄大道。康有为以儒家经典 礼记 中的传统小康思想为基础,吸收春秋公羊传 中公羊三世学说的社会进化思想,借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早期思想,独创性地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概括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段历程。康有为在春秋董氏学 中指出:“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11 77。他领导的维新运动,就是要通过改良的社会变革实践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模式的重构,使当时的中国由积贫积弱走向康有为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变法失败后,他在 1902 年著的 大同书 中描绘了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

13、大同图景,表现出他对大同社会的期许与赞美。然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变革的希望寄托于封建统治者,使康有为的“大同愿景”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想,“小康社会”也无法落实,但他的“小康社会”和“大同愿景”却体现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写国家命运做出的不懈努力,为后来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者领导的社会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2孙中山“天下为公”中的小康社会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了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思想,认为民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首要和根本,因此十分注重人民的利益和发展。孙中山主张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实现“天下为公”的小康社

14、会,最终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社会。他指出,大同世界的实现是建立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基础之上,而这些都是民生主义的体现,“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12 394。孙中山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他理想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但他初步指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兴办实业,走经济和工业现代化之路。然而,由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的小康社会也没有在中国真正付诸实践,但他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蕴含的小康社会思想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没有直接提及“小康”“富裕

15、”等词,但在他们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中5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蕴含着丰富的“小康”和“富裕”的社会思想,从他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生活的深刻批判中,显露出对劳动人民衣食住行和生活状况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了改变无产阶级贫困状况建立未来美好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在建构未来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描绘了“小康社会”阶段发展状况,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理论借鉴。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

16、的过渡时期”13 314。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13 305,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生产力相对比较发达,物质财富相对比较丰富,社会制度比较完善,人民思想觉悟比较高,社会各方面都比较和谐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描述也分几个阶段实现,其中,经过了过渡阶段之后,会有个比较好的发展阶段,这个一切发展都比较好的阶段也就是充满了现代“小康社会”思想的阶段,这个比较好的阶段,承认和允许这个时期各种矛盾的存在,因为在历经资本主义阵痛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前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高级阶段才能完全实现按需分配

17、,这个比较好的阶段就是高级阶段的前期准备,这个比较好的阶段包含小康社会阶段和现代化强国阶段1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后来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百年奋进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曾对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小康思想不同的理论内涵,但由于各种制度理念的缺陷与其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他们在客观上并没有找到实现小康社会的正确路径,这些理论和方案都在历史的进程中宣告失败了。中国几千年的小康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大同社会也只停留在人们对美好社会向往的愿景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后,我国的小康社会思想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由此中国共产党将千

18、年的小康梦想真正地付诸当代中国实践,这一实践的进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小康社会进行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过程。(一)“建构小康社会”从传统小康向现代小康的过渡党在成立之初便意识到,要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又充分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毛泽东多次提到了“大同”的概念,隐含着“小康”的必经社会阶段。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他这样写道:“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

19、民共和国。”15 1471毛泽东把消灭阶级与世界的大同联系起来,认为只有依靠工人阶级的领导,打破现有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可以走向更加理想的社会,走向世界的大同。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建构中国的小康道路,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奠定了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创造性地初步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后继者探索中国的小康之路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初步设想。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的传统小康社会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重要环节,它在不断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过程中实现了传统小康向现代小康发展

20、的过渡。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伟大贡献者,为了融合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适应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毛泽东非常注重运用人62第 1 期余玉湖,赵小琴: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为后来邓小平提出“小康”“小康社会”等中国式概念提供了直接参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建构和初步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小康社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二)“建立小康社会”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中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摸索

21、前进。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的继续发展,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小康社会的经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小康之路”。1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初步形成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与“小康”一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78 年至 1979 年,邓小平频繁出访,在考察日本、新加坡、美国时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发展水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对现代化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为此,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6 311。1

22、981 年 4 月,邓小平又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并在这次谈话中提出了“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17 87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经济指标,初步形成了分“两步走”的构想,邓小平在此之后的多次谈话中都提到了我们要建立和达到的小康社会的目标。2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继续发展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立小康社会”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继续深化发展小康社会思想,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时期还将此前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构想确立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而明确了不同阶段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1987 年 4 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

23、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述了我国社会发展到 21世纪实行三步走的构想,他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 80 年代翻一番,达到人均 500 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 1 000 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 年到 50 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 4 000 美元”18 226。邓小平的上述“三步走”战略设想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中得到了系统论述,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三步走”的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体现出以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开始走向实践层面,并且具有目标性和可操作性。3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走向成熟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召开

24、前夕,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由构想走向实践并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987 年,我国提前 3 年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当时国内争论不休的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做出了辩证的解释。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8 373。从而使人们对“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思维局限。1995 年,我国又提前实现了

25、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借鉴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成果,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内涵,他提出“小康”这一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又内含“现代化”“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发展思维的科学概念,成功地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以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7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传递给大家,赢得中国亿万人民的支持和信赖,凝聚起全国四面八方的智慧与创造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我国小康社会由“建立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的深化奠

26、定了深厚的基础。(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21 世纪初,我国顺利实现了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的目标,初步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开启全面小康的历程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在继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党和国家推动小康社会与时俱进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并根据我国发展的新变化重新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计划。新“三步走”计划是我党对 21 世纪以后开启的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也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2000 年 10 月,党的十五

27、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并为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以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物质需求。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党在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同时,党中央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在 20 世纪末实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19 542的小康社会,而我们党要继续建设的是一个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平衡的人民更加向往的小康社会,还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小康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始进入全面小康建设阶段。(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

28、”到“五位一体”的深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党带领全体人民继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全面小康建设由“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党的十七大还将小康建设目标中的“总量”翻番调整为“人均”翻番,既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和共建共享的执政理念,又体现了小康建设成果应惠及每个人的全面性。党的十八大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领域全面规划了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充实了全面小康的理论内容。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全新的战略规划,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把全面建成小

29、康社会置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之中。(五)“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成向决胜冲刺收官的飞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党中央重新规划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使全面小康的内涵体系愈加丰富,建设任务不断深化拓展,开启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新征程。2014 年 6 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0。这就从“两个一百年”的新高度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方位,并在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下进行新的阶段规划,为我们正确

30、认识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现实意义奠定了思想前提。2015 年初,习近平从“两个一百年”的新高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融入其中,并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统领作用。2017 年 10月,党的十九大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依据中国国情的实际变化,科学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方略,进而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三步进一步细化,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理论的延伸和拓展。2021 年 2 月 1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

31、胜利,现行标准下 9 89982第 1 期余玉湖,赵小琴: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1 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关键性贡献,也意味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上实现了关键的一步。2021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 这一庄严宣告表明,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实现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决胜冲刺收官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史上彪炳史册的发展奇迹。四、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百年奋进的时代

32、意义“百年奋进”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不断奋斗进取的历程。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对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总结,同时又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为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经过一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

33、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都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阶段,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重整山河,为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发展经济,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成就。“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国社会各阶段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4、,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也进一步拓展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极大程度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强信心,也是实现中国梦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中国梦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后的发展任务,是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延伸和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国梦两者在阶段上是前后承接的,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皆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因此,决胜全面小康是中国梦新的起点,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35、后,党的战略方针以及人民的期盼将指向中国梦,中国梦将成为引领新时代新发展的具体性的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进程,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阶段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和信心,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我们才能朝着中国梦的方向稳步前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相关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对我党的信心和执政能力的信任不断增强,这些是党和国家开启下一段征程的可靠保证和坚实基础,使国家有9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0 卷基础、人民有信心、社会有动力进一

36、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三)为世界减贫治贫贡献中国力量摆脱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致力于建成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使几亿人口脱离贫困,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21。中国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是与脱贫减贫同步进行的,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

37、77 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 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 10 年实现 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制定的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1 脱贫治贫取得成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扎实基础。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建设的经验必将影响世界,为推动世界减贫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发展,中国决胜全面小康这一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和消除贫困提供了可

38、借鉴的成功模式,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各个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推动本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小康社会的实现,除了对世界经济领域的贡献,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全球治理贡献了经验和智慧,这些经验、智慧和模式不只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好发展,它对于全球的发展都是一笔独一无二的具有乘法效应的宝贵财富,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智慧。总之,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不同阶段奋斗目标,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敢于直面问题并精准施策,在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中为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进程提供历史经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39、中国共产党人要勇敢承担起时代的使命,在实践探索中持续不断地开创新局面,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篇章,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 人民日报,20221017(02)2 顾海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进程与决胜纲领 J 思想理论教育刊,2015(12):1318 3 杨丽,王中凝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百年历史演进和实践发展 J 科学社会主义,2020(5):8289 4 齐卫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使命 J 江汉论坛,2020(7):510 5 蒲实,黄文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

40、:历程、成就与经验 J 行政管理改革,2020(9):3038 6 刘洪森,李昊天中国共产党“小康”话语百年演进的历程、逻辑与价值 J 思想理论教育,2021(4):4248 7 燕连福,李晓利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的历程与经验 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3):1624 8 李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历程及现实启示 J 山东社会科学,2020(6):167171 9 李青,译诗经 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03第 1 期余玉湖,赵小琴: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奋进历程和时代价值 10 戴圣礼记 M 刘小沙,译,北京:北京联

41、合出版社,2015 11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第 2 卷 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 孙中山全集:第 9 卷 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王南湜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138148 1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2、19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0 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 N 人民日报,20140606(01)21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210226(02)The Theoretical Origin,Advancing Course and Times Value of theWelloff Socie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YU Yuhu1,ZHAO Xiaoqin2(1School of Marxism,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43、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2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 402560,China)Abstract:The theory of welloff society comes from the ancient and modern ideas of welloff society inChina and the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

44、PC)put into prac-tice the ideal vision of a welloff society,which was developed from the people s desired state of life to a socialmodel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In the course of“one hundred years”of struggle and practice,Chinese Com-munists have realized the leap from“constructing a moderately pro

45、sperous society”to“establishing a moderatelyprosperous society”,from“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to“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from“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way”to“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completin

46、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and haveachieved the victory in 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s of great value It has enriched the theoreticaltreasure hou

47、se of Marxism 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laid a solid social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and contributed China s strength to poverty reduction and eradication in the worldIt is important to summarize the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the CPC s“hundred-year struggle”for a moderatelyprosperous society in order to start a new practice of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untry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well-off society;one hundred years of endeavor;a greatmodern country(责任编校:杨睿)1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