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_陈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783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_陈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_陈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_陈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陈曦闫丽范璐璐李佳雨 摘要 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是积极应对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养老金保障能力弱化的政策,也是扎实推进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参量改革。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退休期在生命周期中的比例逐渐提高。由于养老金调整指数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最低缴费年限对应的养老金给付下限“保基本”功能逐渐减弱,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需要适度调整。参保者预期余命每提高 5 年,最低缴费年限需提高 2 年才能够实现养老金下限“保基本”功能不下降。女性参保者预期余命在 30 年情况下,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需提高至 17 年才可以满足基本保障需求,预期余命延长至 35 4

2、0 年,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需提高 3 5 年。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符合参保个体的经济理性,多数参保者具有延长缴费年限的主观意愿。关键词 最低缴费年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基本保障需求 中图分类号C924.2;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 3306(2022)12 0114 10DOI:10 13497/j cnki is 2022 12 008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一元化适度水平及其实现路径”(19FKB001)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陈曦,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E-mail:chenxidqsyxy126 c

3、om;闫丽,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范璐璐,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佳雨,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一、问题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主要发挥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承担提高退休人员收入的功能。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要求养老金保持在适度水平区间。养老金给付水平下限要满足参保者基本生存需求,体现生存公平,养老金给付水平上限反映多缴多得的劳动公平原则,满足参保者基本生活需求,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保障基本生存需求是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低梯度标准,也是首先要解决且必须要实现的最低要求,在低梯度

4、标准之上才能够追求提高保障水平的高梯度标准。在人口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过程中,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低梯度标准具有“失守”的潜在风险,养老金满足低梯度保障需求的“保基本”功能弱化,甚至最低缴费标准对应的养老金可能会低于退休人口基本生存需求,退休人口生存公平权利难以得到保障。预判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对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影响是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参保者退休期内养老金给付水平低于基本生存需求的潜在风险更加需要关注。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养老金给付水平低于基本生存需求的潜在风险源自两个因素,一是最低缴费年限对应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下限标准,二是退休期在生命周期中的比例(穆怀中等,2021)。1997 年41

5、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标志着“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确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为 15 年,这是在人口预期寿命偏低、制度以“扩面”为主要目标等因素影响下的合理参数设定。但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退休期在生命周期中的比例提高,由于养老金调整指数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养老金相对保障水平具有下降趋势,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过低,将导致随着参保者退休年限增加,养老金保障基本生存需求的能力下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标

6、准调整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制度参数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切实保障参保者基本生存权利的有效方式。随着退休期占整个生命周期比重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相应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必然趋势。但最低缴费年限如何调整?调整标准是什么?尚未有定论。针对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调整及其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缴费年限变动与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彭浩然、申曙光(2007)利用精算模型分析认为,缴费年限与给付水平挂钩等制度改革减弱了代内收入再分配水平。何立新(2007)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分别对1997 年和2005 年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检验。缴费年限变化对养老保险缴

7、费与给付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进而改变收入再分配状况,个体参保缴费年限选择会影响横向代际收入再分配和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水平(王延中等,2016;张翔等,2019;王晓军、康博威,2009)。二是缴费年限与基金收支平衡的直接关联性。杨一心、何文炯(2016)构建代际赡养和同代自养的缴费年限测算模型,评估缴费年限政策调整对基金平衡的影响,认为要维持基金横向平衡,参保人员平均缴费年限不得低于 20 年,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或者延迟退休也难以实现改善基金平衡的目标。唐莉霞、李红艳(2019)利用精算模型,分析缴费年限变化对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现值与给付现值的影响,进而确定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待遇平衡之间的关系。更多

8、学者是将缴费年限作为模型变量隐含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研究之中(路和平、杜志农,2000;刘学良,2014)。上述主要集中在以促进养老保险收支平衡为核心视角的缴费年限调整需求,忽视了缴费年限对养老金保障功能的影响,特别是最低缴费年限的“兜底”保障功能定位。本文从满足参保者基本生存需求的养老金最低保障功能视角分析最低缴费年限调整需求,提出养老金下限“保基本”的制度理念和功能定位,从退休期养老金保障基本需求目标出发,确定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标准,分析参保者对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的主观意愿和客观经济理性,提出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的合理对策,为预判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对养老保障能力的冲击和积极应对提供理论借鉴

9、。二、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制度演进、保基本内涵与调整逻辑(一)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制度演进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是缴费关联型制度模式,根据参保者劳动期缴费贡献确定其退休期养老金给付水平。依据劳动期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缴费贡献,获取退休期代际转移收入再分配资格,根据劳动期个人账户缴费积累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水平。缴费年限是衡量参保者缴费贡献的直接关联指标,养老保险制度对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以及缴费年限提升与给付水平的关联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计划经济时期,养老保障采用企业保障形式,养老保障资金来源由企业负担,企业职工个人不需要缴费。为了建立养老金领取权益与贡献之间的关联,采用“工龄”作为确定企业职

10、工养老金领取资格及水平的参照指标,将“工龄”对应的劳动贡献视为参保贡献。1958 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提出,“连续工龄满 5 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满 20 年可以退休。连续工龄在 5 年以上不满 10 年,退休金为本人工资的 50%;连续工龄在 10 年以上不满 15 年,退休金为511保险研究2022 年第12 期INSUANCE STUDIESNo.122022本人工资的 60%;连续工龄 15 年以上,为本人工资的 70%”。在确定养老金待遇过程中,“连续工龄”实质上等同于缴费年限,而“连续工龄”最低标准为 5 年。1978 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

11、办法 对养老金最低标准的“连续工龄”要求有所提高,“连续工龄”在 10 15 年之间,退休金为本文标准工资的 60%。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配套机制进行改革。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探索由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关联指标也开始由“工龄”转变为“缴费年限”。1995 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提出两种“统账结合”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方案一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为 15 年,方案二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为 10 年。通过总结各地区养老保险试点经验,1997 年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将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

12、确定为 15 年。2005 年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对个人账户筹资比例和给付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但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仍保持 15 年,且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参保者缴费期与退休期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开始显现,需要对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二)养老金下限“保基本”的内涵养老保险是保障退休老年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实现其生存权利的制度安排。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存在适度区间。养老金上限是对劳动报酬的合理替代,既能够满足老年保障需求,也不会降低劳动力的市场效率。养老金下限对应制度底线公平原则,养老保险给付至少要能够满足老年

13、群体基本生存需求,即至少要保证参保者退休期内养老金给付水平高于基本生存支出消费需求,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层级要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上。养老金下限“保基本”的具体标准为:养老保险参加者选择最低缴费年限、最低缴费档次,在最低退休年龄退休等条件下,退休期内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至少要高于基本生存保障需求替代率。养老金下限“保基本”是养老保险兜底保障功能的指标体现。(三)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功能定位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关联逻辑1.预期寿命延长与养老金“保基本”潜在风险参保者在退休期内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主要取决于其退休时点的养老金待遇,以及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调整指数。在参保者退休年龄依据其缴费

14、贡献确定养老金给付水平,在退休期内按照养老金调整指数逐年增加养老金。由于养老金调整指数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会影响劳动供给积极性,因此养老金调整指数通常会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这就会出现养老金给付绝对额增加幅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养老金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替代率逐年下降,使得养老金相对保障能力下降。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参保者退休预期余命也在延长,在养老金调整指数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作用下,退休期内养老金相对保障能力下降的程度进一步加大。在退休年龄养老金给付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退休期内养老金相对保障能力持续下降,有可能会导致退休期养老金收入低于基本生存保障需求的风险。这种潜在风险在未

15、来参保者预期余命逐渐延长趋势下具有显化的可能性。2.养老金下限“保基本”功能定位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保障参保者基本生存需求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底线标准,也是国民财富收入分配的合理逻辑。劳动者创造的国民财富价值中,同时包含当代劳动力与上一代劳动力(老年人)的价值贡献,两代劳动力的价值贡献在时间上继启,在空间上并存。在价值分配过程中,应当包括对上一代劳动力的价值分配,采用代际收入再分配的形式确保他们的养老收入,收入再分配的下限标准应该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即按61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规定,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一般工

16、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连续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单位或若干个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或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照参保者缴费贡献确定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下限要高于基本生存消费支出。养老金下限应该承担“保基本”的功能,养老金下限是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对应的养老给付水平,保证养老金下限水平处在合理区间需要以调整最低缴费年限等参数为核心手段。随着养老金相对保障能力下降,最低缴费年限也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养老金下限水平高于参保者基本生存保障需求。三、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与经济理性(一)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测算在所有因素中,参保者退休预期余命延长是导致养老金下限“保

17、基本”能力减弱的主要外部冲击,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应该盯住养老金下限“保基本”能力,随着预期余命变化而相应调整。本文根据养老保险缴费下限“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构建退休期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动态替代率模型,与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在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趋势下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退休期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模型为:St=(1+r)n+1 1 1+g()1+rn12 (r g)(1+g)n 1+n%1/2 (1+)(1+h)t 1(1+g)t(1)其中,St为退休期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r 为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n 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g 为工资增长率,为个

18、人账户计发系数,为缴费基数占社会平均工资比重,h 为养老金调整指数。等式右侧第一个分式是退休初期个人账户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根据个人账户缴费积累终值除以计发月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第二个分式为退休初期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根据基础养老金给付模式,给付替代率与缴费年限挂钩,因此个人收入替代率为 n%,再根据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第三个分式为退休期内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变动系数,受养老金调整指数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影响。本文重点测算养老保险缴费下限的“保基本”功能,核心理念在于参保者选择最低缴费年限以及最低缴费档次对应的养老金给付下限至少能够满足

19、基本生存需求。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最低养老金群体选择最低缴费年限和档次,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女性参保者由于退休年龄较早且退休期较长,精算平衡对应的个人账户计发系数较高,在相同的缴费年限与缴费基数选择条件下,女性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低于男性,属于低养老金群体,且与是否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无关,因此本文选择女性参保者按最低缴费年限和最低缴费档次作为判断养老金下限“保基本”功能的核心缴费模式标准。第二,养老金下限至少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体现养老保险的“兜底”保障功能,而随着缴费年限延长和缴费基数提高,养老保险向满足更高层次保障需求的功能转变。本文在选择指标参数过程中,

20、以养老保险缴费最低标准作为参数设定。根据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模式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 15 年,最低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 60%。本文分析女性参保者在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 60%的情况下,不同缴费年限对应的退休期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在相关指标参数设定下,参保者缴费 15 年对应的退休时点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为 15.24%。在退休期内,由于养老金调整指数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随着参保者退休年限的提高,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逐渐下降,如果平均预期余命为 30 年,参保者在退休第 30 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降为7.58%。(见表 1 第 2 列)在预期余命延长至 35 年的情况下,

21、参保者退休年限也相应增加,在参保者退休第 35 年,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降为 6.72%。预期余命延长至 40 年,在退休期末端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降为5.95%。(见表 1 第 2 列)711保险研究2022 年第12 期INSUANCE STUDIESNo.122022参保者不同缴费年限对应的退休期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表 1退休年限缴费 15 年缴费 16 年缴费 17 年缴费 18 年缴费 19 年缴费 20 年115.2416.2217.1918.1719.1320.10214.8815.8316.7917.7318.6819.62314.5215.4616.3917.3118.

22、2319.15414.1815.0916.0016.9017.8018.69513.8414.7315.6116.5017.3718.25613.5114.3815.2416.1016.9617.81713.1914.0414.8815.7216.5617.39812.8713.7014.5315.3516.1616.98912.5713.3814.1814.9815.7816.571012.2713.0613.8414.6215.4016.181111.9812.7513.5114.2815.0415.791211.6912.4413.1913.9414.6815.421311.4112.1

23、512.8813.6014.3315.051411.1411.8612.5713.2813.9914.691510.8811.5812.2712.9613.6514.341610.6211.3011.9812.6613.3314.001710.3611.0311.6912.3513.0113.671810.1210.7711.4212.0612.7013.34199.8810.5111.1411.7712.4013.02209.6410.2610.8811.4912.1012.71219.4110.0210.6211.2211.8212.41229.199.7810.3710.9511.531

24、2.11238.979.5510.1210.6911.2611.83248.769.329.8810.4410.9911.54258.559.109.6410.1910.7311.27268.348.889.419.9510.4711.00278.158.679.199.7110.2310.74287.958.468.979.489.9810.48297.768.268.769.259.7410.23307.588.068.559.039.519.99317.407.878.358.829.299.75327.227.688.158.619.069.52337.057.507.958.408.

25、859.29346.887.327.768.208.649.07356.727.157.588.018.438.86366.566.987.407.828.238.65376.406.817.227.638.048.44386.256.657.057.457.848.24396.106.496.887.277.668.04405.956.346.727.107.487.85注:(1)根据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个人账户缴费率为 8%;(2)借鉴陈曦(2017)研究,参考固定存款利率等因素,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设定为 3%,工资增长率设定为 5%,与现阶段实际工资增长率接近,借鉴近年来养老金调整指数与工

26、资增长率比例关系,养老金调整指数设定为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 50%;(3)本文分析女性参保者最低缴费标准对应的养老金给付水平,女性 50 岁退休对应的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最高,在最低缴费年限下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选择女工人 5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计发系数 195,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 60%。81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图 1城镇职工退休期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注:(1)基本生存保障需求替代率=基本生存支出/社会平均工资;(2)以 2020 年为基期,依据 2014 2020 年食品支出、衣着与居住支出平均增长率,本文将食品支出增长率设定为 4.7%,衣着和居住支出增

27、长率设定为 4%;(3)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21,城镇社会平均工资实际增长率约为 5%,本文假定工资增长率为 5%。参保者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水平也相应提高(见表 1 第 1 行),能够缓解预期余命延长对养老金相对保障能力的影响。以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为 17 年为例,参保者退休第 35 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年限 15 年时退休第 30 年的养老金替代率相同,说明最低缴费年限延长 2 年,可以抵消预期余命提高 5 年对养老金“保基本”能力减弱影响。(见表 1 第 2 列和第 4 列)本文进一步模拟分析参保者退休期基本生存保障需求对应的养老金替代率。首先界定基本生存保障

28、需求的构成要素,考虑基本生存所需,本文将基本生存需求界定为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和居住支出,同时鉴于老年群体消费水平低于其他群体,借鉴穆怀中、沈毅(2012)研究结论,将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与居住支出之和的60%作为基本生存需求保障需求的指标。利用 2014 2020 年城镇基本生存保障需求与社会平均工资之间比例关系的发展趋势,测算发现基本生存保障需求替代率逐渐降低。假定参保者在 2021 年开始退休,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退休时间的延长,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由约 9.78%下降至 2060 年约 7.70%。(见表 1)比较不同缴费年限养老金替代率与基本生存保障需求替代率之间的关

29、系发现,典型参保者选择最低缴费基数档次且在 2021 年开始退休的情况下,随着预期余命延长,最低缴费年限需要相应提高才能够满足基本生存保障需求。预期余命为 30 年,最低缴费年限提高至 17 年才能够满足退休期基本保障需求。预期余命延长至 35 年,最低缴费年限需要提高至 18 年,才能够实现在退休期内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始终高于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预期余命延长至 40 年,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需要提高至 20 年。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标准的敏感性检验表 2工资增长率提高至 6%缴费年限预期余命 30 年预期余命 35 年预期余命 40 年155.674.794.05166.035.104.3

30、1176.395.404.56186.745.704.82197.096.005.07207.446.295.32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6.155.695.27最低缴费年限标准171820911保险研究2022 年第12 期INSUANCE STUDIESNo.122022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是指退休期基本生存保障需求与社会平均工资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是基本消费支出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与恩格尔系数不同,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显著高于总消费支出,因此指标为9.78%,低于恩格尔系数。穆怀中,沈毅.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及补偿水平研究 J.中国

31、人口科学,2012(2):2 13.(续表)养老金调整指数提高至社平工资增长率的 55%缴费年限预期余命 30 年预期余命 35 年预期余命 40 年158.137.307.14168.657.777.60179.178.238.06189.698.708.511910.219.168.962010.729.629.42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8.177.937.70最低缴费年限标准161717投资收益率提高至 3.5%缴费年限预期余命 30 年预期余命 35 年预期余命 40 年157.656.786.01168.147.226.40178.647.666.79189.138.097.18199.

32、628.537.562010.118.967.94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8.177.937.70最低缴费年限标准171820劳动初期缴费缴费年限预期余命 30 年预期余命 35 年预期余命 40 年157.106.305.58167.596.735.97178.087.166.35188.587.606.74199.078.047.13209.578.487.52基本保障需求替代率8.177.937.70最低缴费年限标准181921本文进一步分析相关指标参数变化情况下,最低缴费年限调整需求的变动,检验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的敏感性。(1)在工资增长率提高至 6%的情况下,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和基

33、本保障需求替代率同时下降,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未产生变化。(2)在养老金调整指数提高的情况下,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相应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在现行 15 年标准基础上也需要提高,提高 1 2 年可以满足基本保障需求,但提高养老金指数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冲击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指数需要谨慎选择。(3)养老金投资收益率提高至 3.5%,最低缴费年限调整需求同样未产生变化。敏感性检验说明以养老金下限“保基本”确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4)本文在基准情景中假设劳动者在劳动阶段的后期缴费,即退休之前缴费。在此,本文将假设劳动者在就业初期开始缴费,如劳

34、动者在就业初始年龄开始缴费,缴满 15 年之后,等到退休期领取养老金,缴费 15 20 年对应的缴费与退休间隔期为 10 15 年。在劳动初期缴费的情况下,参保者退休期内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水平略有下降,相比基准情景,最低缴费年限标准需要提高 1 年。(二)最低缴费年限提升与参保者缴费选择的经济理性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是应对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冲击的政策回应,是保障参保者基本生存需求的必然要求。虽然提升最低缴费年限可以提高参保者养老金给付水平,但是参保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缴费成本。比较给付水平的提升幅度与缴费成本的增加幅度,可以确定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是否符合参保者经济理性。如果给付水平提高幅度超过缴

35、费成本增加幅度,说明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不仅能够实现保障02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水平提升,而且能够实现参保净收益,即给付现值与缴费现值之差提高,参保者选择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符合经济理性。本文构建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值,分析最低缴费年限提升前后参保者缴费净收益的变化,从而定量检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是否符合参保者的经济理性。在年初缴费的假设条件下,将养老保险缴费折现到参保时点,参保者劳动期内的养老保险缴费现值模型为:PVFC=T W (1+r)n+1 1 1+g()1+rn(r g)(1+)n(2)其中,PVFC 表示养老保险缴费现值,T为养老保险总缴费率,包括基础养老保

36、险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W 表示社会平均工资,r 为投资收益率,g 为工资增长率,n 为缴费年限,为贴现率。养老保险给付现值模型为:PVFB=S W (1+)1+g1+()n 1 1+h1+()tr h+12 W (1+r)n+1 1 1+g()1+rn 1 1+h1+()t(r g)(h)(3)其中,PVFB 表示养老金给付现值,包括基础养老金给付现值和个人账户给付现值,S 表示基础养老金替代率,h 表示养老金调整指数。t 表示平均预期余命。利用参保者退休期内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值模型测算发现,现阶段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为 15 年,养老保险给付现值与缴费现值之差为 2.68。

37、最低缴费年限提高至 16 年,给付现值与缴费现值之差提高至 2.84,说明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可以提高参保者缴费净收益,符合参保者的经济理论。随着参保者缴费年限延长,参保者生命周期内给付现值与缴费现值之差会逐渐增大,即参保者缴费年限越长,养老保险参保净收益越高。从参保者经济理性角度来看,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具有经济可行性。不同缴费年限对应的参保者缴费与给付现值表 3缴费年限缴费现值给付现值 给付与缴费现值之差153.315.992.68163.576.412.84173.836.833.00184.097.253.16194.367.683.32204.648.103.46注:(1)2019 年降费率

38、之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 16%,个人账户缴费率为 8%,养老保险总缴费率为 24%;(2)由于缴费基数只影响缴费与给付绝对值,其大小不影响不同缴费年限参保净收益的排序,为简便计算,设定缴费基数为社会平均工资,且设定为 1;(3)贴现率参照银行固定存款利率设定为 3%;(4)工资增长率与养老金调整指数同表 1。四、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的现实可行性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趋势的合理选择,也符合参保者缴费净收益提升的经济理性,但也需要判断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现实可行性,即参保者是否具有延长缴费年限的主观意愿。本文利用全国21个典型城市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参保者延长缴费年限意愿情

39、况。为了反映不同参保特121保险研究2022 年第12 期INSUANCE STUDIESNo.122022本文采用辽宁大学“新三支柱 橄榄型 可持续发展养老制度优化与设计”课题组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及西南7 大地区选择21 个典型城市进行的养老保险参保相关问题调查数据。征人口的延长缴费年限意愿差异,本文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口按参保身份和就业性质进行划分,分析不同群体的缴费年限选择意愿水平。在所有样本中,按职工身份参保的人数为1360 人,占总样本比重约为70%,按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人数为582 人,占总样本比重约为30%。按职工身份参保的人口缴费不愿超过15

40、年的比重约为19.78%,按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人口缴费不愿超过15 年的比重约为22.16%,高于按职工身份参保人口,这可能与收入和就业稳定性的差异有关。考虑参保人口就业性质差别对参保缴费年限选择意愿的影响,本文将总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参保人口和民营企业及非正规就业参保人口。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的参保人口为 801 人,占总样本比重约为41.25%。民营企业及非正规就业的参保人口为 1141 人,占总样本比重约为 58.75%。根据统计分析,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的参保人口延长缴费年限的意愿相对更强(见图3)。图 2不同身份参保人口缴费年限选择意愿差异图 3不同就业性

41、质参保人口缴费年限选择意愿差异通过对不同参保身份、不同就业性质的参保人口缴费年限选择意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虽然参保意愿略有差别,但选择缴费超过 15 年的参保人口占比约为 80%左右。在参保人的主观意愿方面,最低缴费年限调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五、结论及对策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是适应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政策参数合理调整,也是保障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有效举措。随着预期余命延长,参保者退休期养老金的保障功能具有减弱的趋势,特别是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对应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下限,有可能低于基本保障需求。本文提出最低缴费年限标

42、准的“保基本”功能定位,依据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与退休期养老金保障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预期寿命延长趋势下最低缴费年限标准调整需求,从参保者主观意愿和客观经济理性视角分析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养老金下限水平“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参保者生存公平权利和实现国民财富合理分配的必然选择,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参保者生命周期结构失衡,养老金下限“保基本”能力减弱,存在养老金低于基本生存需求的潜在风险。第二,最低缴费年限是养老金下限的直接关联指标,最低缴费年限调整是回应预期余命延长降低养老金下限“保基本”能力的政策。第三,预期余命为 30 年,最低缴费年限需要提高至 17

43、年才能够满足退休期基本保障需求。预期余命延长至35 40 年,最低缴费年限需要提高 3 5 年,才能够实现在退休期内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始终高于基本生活保障需求替代率。最低缴费年限提高也能够增加参保净收益,符合参保者的经济理论。第四,在参保人的主观意愿方面,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具有可行性,调研统计分析发现约有 80%参保者愿意延长缴费年限。合理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最低缴费年限标准与预期余命的关联调整机制,随着预期余命延长,最低缴费标准每5 年调整一次,每次增加1 年。同时,可以采用“新人”新221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下限“保基本”与最低缴费年限调整办法、“

44、老人”弹性选择的方式,新参保人员采用调整之后的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已经参保人员弹性选择最低缴费年限标准,做好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衔接工作。第二,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提高参保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程度,增强参保者延长缴费年限的内生激励。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增强“多缴多得”的宣传工作,提高参保者对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模式的认知水平,顺利推进最低缴费年限调整。参考文献 1 陈曦 养老保险降费率、基金收入与长期收支平衡 J 中国人口科学,2017,(3):55 69+127 2 何立新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 J 经济研究,2007,(3):70 80+91 3 刘学良 中国养老保险的收

45、支缺口和可持续性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2014,(9):25 37 4 路和平,杜志农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预测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56 59 5 穆怀中,范璐璐,陈曦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保障风险与政策回应 J 人口研究,2021,45(1):3 18 6 穆怀中,沈毅 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及补偿水平研究 J 中国人口科学,2012,(2):2 13 7 彭浩然,申曙光 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研究 J 统计研究,2007,(2):33 37 8 唐莉霞,李红艳 缴费年限对个人缴费与养老金待遇平衡的影响研究 J 西北人口,2019

46、,40(4):68 78 9 王晓军,康博威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J 统计研究,2009,26(11):75 81 10 王延中,龙玉其,江翠萍,徐强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 以社会保险为例 J 经济研究,2016,51(2):4 15+41 11 杨一心,何文炯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增加能够有效改善基金状况吗?基于现行制度的代际赡养和同代自养之精算分析 J 人口研究,2016,40(3):18 29 12 张翔,宋寒冰,吴博文 收入、预期寿命和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 J 统计研究,2019,36(3):78 87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47、Minimum Pension for Satisfying Basic Needs andAdjustment of the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CHEN Xi,YAN Li,FAN Lu-lu,LI Jia-yuAbstract:The adjustment of the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 is not only a policy response to the extension of life expectancy andthe weakening pro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soci

48、al pension fund,but also a parametric reform to solid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ulti-pillar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With the extension of life expectancy of the population,the proportion of retirement period inthe life cycle gradually increases As the pension adjustment index is lower than

49、the social average wage growth rate,the“basic”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lower limit of pension benefit corresponding to the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 gradually weakens,there-fore the standard of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 needs to be adjusted appropriately The insured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50、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 by 2 years for each 5-year increase in the remaining life,so as to realize the“basic”function of the lowerlimit of the pension benefit When the expected remaining life of female participants is 30 years,the minimum contribution periodstandard should be increased to 17 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