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69258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 文本目 录导 言1第一章规划总则3第一节规划范围与时限3第二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3第三节规划依据3第四节规划目标7第二章区域概况9第一节自然地理9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10第三节资源禀赋及利用现状11第四节环境质量现状11第五节生态系统12第三章发展趋势与创建条件分析14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14第二节环境污染负荷预测14第三节生态系统发展预测16第四节创建条件分析16第四章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20第一节生态功能分区20第二节环境功能区划21第五章生态保护与建设23第一节景观格局23第二节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23第三节生态廊道25第四节绿地

2、系统建设26第五节水源保护林建设27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28第一节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28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33第三节噪声污染防治34第四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36第七章生态经济体系构建37第一节发展现代服务业37第二节工业生态化改造39第八章资源保障体系构建40第一节土地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40第二节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41第三节能源节约与开发42第九章生态社会体系建设43第一节生态文化体系43第二节生态示范系列43第三节绿色交通体系44第十章能力保障体系建设46第一节环境监察能力46第二节环境监测体系46第三节环境信息化能力47第四节环境宣教能力47第五节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47第十一章重

3、点项目与实施保障49第一节重点项目与投资49第二节目标可达性分析49第三节效益分析51第四节保障措施52附表54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 专家论证意见58III导 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中央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升华,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建

4、设和谐社会的新目标。为了弘扬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圳市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已进行了有益尝试,先后荣获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等荣誉,发布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市的建设,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一条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罗湖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之一,这里坐拥“一山四库、六河四湖”,享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这里创造了三天

5、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孕育出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近年来,罗湖区坚持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的发展战略,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和文化创意四大重点支柱产业贡献突出,现代服务强区功能增强,经济效益创新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取得新成效,城市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战略的展开,深港双方将在金融、物流、商贸、环保等方面进行更加广泛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互补型金融体系、一体化交通网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都对“构建和谐罗湖、效益罗湖、现代服务强区”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深圳市的六区之一,罗湖区也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问

6、题,环境容量已十分有限,环境质量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区的建设对提高居民生态意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降耗、落实区域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因此,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对罗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生态经济体系与资源体系保障构建、生态社会体系和能力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协助深圳市大力治理布吉河、深圳河和深圳水库排洪河,改善水环境,把罗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生态结

7、构日趋和谐、城市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明显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和谐罗湖、效益罗湖”的战略目标。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节 规划范围与时限第1条 规划范围深圳市罗湖区辖区。罗湖区总面积达78.36km2,下辖东门、南湖、黄贝、桂园、笋岗、翠竹、东湖、莲塘、东晓、清水河10个街道。第2条 规划时限规划时间范围确定为2007年2020年,规划基准年确定为2006年,其中近期为20072009年,远期为20102020年。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第3条 指导思想以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以

8、人为本,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循环经济、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4条 规划原则规划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原则、针对性原则和便于操作原则。第三节 规划依据第5条 规划依据1、 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1998.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 ,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1998.4;中华人

9、民共和国水法,2002.10;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环发2007195号;关于进一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105号;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小城区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200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印发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200766号;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1997.2.26;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7.12.17;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深圳市人民政府,19

10、98;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0.03.03;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01年10月17日深圳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15号公告;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深圳市人大常务委员会,2002;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2006.3;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1号,2005.2;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深发20071号;关于印发深圳市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深环200768号;关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创建节水型城区和社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罗府办200715号。2、 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1、国发200038号文;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局,2004.10;关于印发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0338号;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环境保护局;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20022020),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2003.8;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深圳市规划局,2005;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修订),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05;深圳市罗湖区20072008年生态风景林建设造林作业设计,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2006;关于调整深圳市城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通知,

12、深府1997297号;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62号;关于颁布深圳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52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的通知,深府2006264号;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深府2005145号;罗湖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环保局,2005;深圳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6年;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深圳市人民政府,2007.5.29;深圳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8-2010

13、年)(征求意见稿),深圳市环境保护局,2007.12;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7-2020年),深圳市环境保护局,2007.12。3、 相关规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人民政府,2002;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深圳市人民政府,2006;深圳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深圳市旅游局,2002;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2006.12;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十一五发展规划,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

14、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城市规划委员会,2006;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水务局,2006;深圳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贸易工业局,2006;深圳市罗湖区分区规划(19982010),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1999;罗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2006.3;深圳市罗湖区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2007.3;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20052010),深圳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2005;罗湖区城中村改造“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建设局,2005

15、罗湖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经贸局,2005;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经贸局,2005;罗湖区社区建设及服务“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民政局,2005;罗湖区社区园林绿化“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城管办,2005;罗湖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局,2005;罗湖区林业生态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罗湖区城管办,2005;深圳市布吉河(特区内)水质改善及生态景观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图纸,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深圳憧景园林景观有限公司,2007.10;罗芳污水厂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一期工程(回用水)初步设计,中

16、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7;深圳水库排洪河生态修复技术方案,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5.6;罗湖区梧桐山村排污现状调查及污水截排工程完善措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3;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2002.8;武警七支队一中队驻地及周边地区污水截排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深圳市罗湖区环境保护局,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2007.12。第四节 规划目标第6条 总体目标通过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控制罗湖区内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

17、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力争2009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目标,将罗湖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自然宜居、和谐友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消费型的先锋城区。第7条 指标体系根据罗湖区的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现状,结合规划目标,参考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20062020)等确定罗湖生态区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见表1-1。表1-1 规划指标体系指标单位生态区要求现状2009年2020年备注经济发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8000约束性指标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0.576约束性指

18、标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20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55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60参考性指标续表1-1 规划指标体系指标单位生态区要求现状2009年2020年备注生态环境保护5森林覆盖率%4545.245.245.2约束性指标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52.252.252.27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达标达标达标8水环境质量达标不达标主要指标达标达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无海域,不考核无海域,不考核无海域,不考核9噪声环境质量达标达标达标达标1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3.50.370.250.21二氧化硫(SO2)排放

19、强度4.50.000.000.001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工业用水重复率801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1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217.422.125.214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50参考性指标15秸秆综合利用率95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约束性指标17化肥施用强度千克/公顷95参考性指标第二章 区域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第8条 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多样,西部、北部为山地丘陵地带,南部为山脉地带,东部梧桐山脉跨越罗湖、盐田两区,是罗湖区最主要的山地组成。第9条 气候、气象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22.4。降

20、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948.4mm。常年主导东南风,夏秋两季偶有台风。第10条 土壤、植被主要以花岗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为主,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分别发育成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梧桐山等海拔300500m的山坡,有机质层和土层较薄,养分较低。黄壤主要分布在梧桐山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植被覆盖度较大,土层一般,养分中等。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区,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干扰,原生性森林群落消失殆尽,植被以次生林、人工林为主,低山山顶以茅草、鹧鸪草为主;低山、丘陵以桉、相思、樟、野漆树、乌桕、鸭脚木、桃金娘、芒箕为主;梧桐山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毛冬青、米锥、

21、黎蒴、重阳木等;果树群落主要有荔枝、龙眼等。第11条 水文、水系罗湖区内水文水系基本情况分别见表2-1和表2-2。表2-1 罗湖区湖库特征名称集雨面积(km2)总库容(万m3)正常库容(万m3)深圳水库60.544653520横沥水库4.6011.211.2大坑水库2.8030.1922.70小坑水库1.1945.2029.70金湖上库1.5275.38金湖下库1.1011.7银湖2.4558.9527.1仙湖2.3149.1937.6表2-2 罗湖区内河流特征河流名称河长流域面积(km2)平均比降()深圳河干流3.00.9莲塘河12.031.510.6布吉河干流17.760.03.2深圳水库

22、排洪河14.0868.523.4梧桐山河6.9612.7245.7落马石河7.307.1914.1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第12条 人口规模2006年年平均人口为86.41万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6.7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69万人。2006年辖区人口密度为1.11万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10.87。第13条 经济发展以商贸、金融、信息、旅游、酒店娱乐服务和房地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是深圳市的商贸、金融、信息和物流中心。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2.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11.888.1。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39.08亿元,人均GDP为68526元。第14条

23、 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保体系继续完善。根据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58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基尼系数0.34。第三节 资源禀赋及利用现状第15条 水资源罗湖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深圳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因此罗湖区水资源利用形势不容乐观。第16条 土地资源辖区面积78.36km2,其中可建设用地约32.65km2,已基本全部建成;其余用地为深圳水源保护区、金银湖旅游度假区和梧桐山森林保护区等。第四节 环境质量现状第17条 水环境1、 深圳水库

24、水质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仍然出现总磷和总氮等个别指标超标状况;2、 辖区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3、 2006年罗湖区纳入全市环境统计的工业废水排放企业有9家,排放量为201万t。第18条 大气环境1、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餐饮业油烟、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以及土地开发和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2、 酸雨频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酸雨污染日益严重,酸雨频率与SO2及NOx排放量、机动车保有量密切相关。第19条 声环境1、 道路噪声监测结果显示道路噪声超标现象较为突出,其中东门中路、沿河南路、沿河北路、泥岗东路和布心路这五

25、条道路每年的监测噪声值都超过深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 从春风路高架路到爱国路高架路,由沿河路相连接形成高架快速货柜车通道,是罗湖区交通噪声污染的重点路段。第20条 固体废物1、 固体废弃物中生活垃圾所占的比例较大,其他各类垃圾所占比例小;2、 2006年生活垃圾产量为58.4万t。据市环保局危险废物处理站的统计,罗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360t,危险废物为50t,医疗废物为40t。第五节 生态系统第21条 生态系统功能罗湖区生态系统功能着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敏感性保护功能。第22条 森林覆盖率及人均绿地面积近五年罗湖区森林覆盖率及人均绿地面积见表2-3。表2-3 罗

26、湖区20022006年森林覆盖率及人均绿地面积统计年 度(年)20022003200420052006森林覆盖率(%)42.3942.3942.3945.24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3.2212.6612.1918.7017.44第三章 发展趋势与创建条件分析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第23条 人口规模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预计2009年罗湖区户籍人口为40.8万人,暂住人口为49.1万人,常住人口为89.9万;2020年户籍人口为42.2万人,暂住人口为48.8万人,常住人口为91万。第24条 经济发展1、 预计2007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5%,则2009年GDP为71

27、5亿元;预计20102020年罗湖GDP年均增长率为5.5,2020年为1300亿元;2、 预计2007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6,则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85亿元;预计20102020年增长率为5,则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为492亿元。第二节 环境污染负荷预测第25条 水污染1、 预测罗湖区2009年生活用水总量为37.8万m3/d,2020年为38.2万m3/d;污水系数取0.9,则2009年生活污水为34.0万m3/d,2020年为34.4万m3/d;2、 预测罗湖区2009年工业用水总量为0.78万m3/d,2020年为0.81万m3/d;污水系数取0.8

28、5,则工业污水总量2009年为0.66万m3/d,2020年为0.69万m3/d;3、 因此,罗湖区2009年的污水总量为34.66万m3/d,2020年为35.09万m3/d。第26条 固体废物污染1、 预测2009年和2020年罗湖区人均垃圾产量分别为1.81kg/d人和1.93kg/d人,可以计算得到2009年和2020年生活垃圾产量分别为59.4万t和64.1万t;2、 预测2009年和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占城市垃圾的比重较小,保持2006年的比例,则2009年工业垃圾年产量为366.2t,2020年为395.2t。3、 由上可知罗湖区2009年城市垃圾产生量为59.44万t,202

29、0年为64.14万t。4、 参考人口情况和2006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可知,2009年、2020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分别为41.4t和41.9t;5、 预计20072009年亿元工业产值危险废物产生系数为0.2t/亿元,则2009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7t;预计20102020年亿元工业产值危险废物产生系数为0.18t/亿元,则202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8.6t。6、 清水河环境园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产生一定量的焚烧飞灰,为危险废物,必须与焚烧炉渣分开处置。第27条 大气污染餐饮业油烟和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大大增加,将成为区内越来越重要的大气污染源。第28条 噪声污染辖区道路交通噪声呈上升趋势,噪声

30、污染控制,尤其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的任务更加艰巨。第三节 生态系统发展预测第29条 生态系统罗湖区大规模扩张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对原有生态系统影响很大,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较大变化。近年随着罗湖区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但由于规划滞后和人口的超常规发展,导致绿化用地指标下降;另外生物物种入侵,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越来越艰巨。第四节 创建条件分析第30条 创建差距分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2月26日印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对照罗湖区2006年的情况,分析罗湖区建设国家生态区存在的差距,见表3-1和3-2。表3-1 罗湖区创建国

31、家生态区基本条件分析序号基本条件罗湖区2006年现状现状分析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罗湖区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未报送人大审议颁布实施未达到,应尽快提交人大审议颁布实施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罗湖区环境保护局是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达到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

32、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生态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达到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水环境质量有待提高。未达到,协助深圳市加大布吉河、深圳河的治理力度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无未达到,需加快环境优美街道的创建表3-2 罗湖区创建国家生态区考核指标分析指标单位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罗湖区2006年现状分析类型序号名称经济发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8000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0.5

33、1达标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204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统0.55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60生态环境保护6森林覆盖率%4545.2达标7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52.2达标8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标达标9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不达标不达标10近海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无海域不考核11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达标达标12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3.5,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0.37达标13二氧化硫(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4.5,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0.00达

34、标14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015工业用水重复率%801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1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1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217.4达标续表3-2 罗湖区创建国家生态区考核指标分析指标单位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罗湖区2006年现状分析类型序号名称生态环境保护19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5020秸秆综合利用率%95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22化肥施用强度千克/公顷95(1)经济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家生态区的要求;(2)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部分接近国家生态区要求,水环境质量指标与国家生态区要求差距较大;(3)社会进步

35、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区的要求。第31条 建设优势罗湖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优势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环保形势和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第32条 制约因素经过27年的高速发展,罗湖区面临着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难以为继,制约生态区的创建工作。第四章 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第一节 生态功能分区第33条 分区原则保护优先原则、规划衔接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第34条 功能分区结果功能分区结果见表4-1。表4-1 罗湖区生态功能分区一览表一级区二级区面积(ha)面积比重()1重点保护区101梧桐山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801.0610.23106塘朗山-鸡公山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

36、811.4810.36110深圳水库-东深供水渠水源涵养功能区1938.8224.75117生态廊道539.096.892控制开发区3优化开发区301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建设区3743.747.79合 计7834.15100第35条 重点保护区1、 深圳水库水源保护区,加强水库周边水源保护林建设以及生态风景林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涵养功能。加强深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执法,制止和清理水源保护区内的建章建筑、无牌无证企业、非法养殖业,开展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管理,完善保护区内截污与非点源治理,综合治理梧桐山河。2、 梧桐山仙湖东部生态片区,引导大望村和梧桐山村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逐步将原有的工

37、业搬迁到水源保护区之外。充分利用梧桐山和仙湖植物园的优美风光和绿色资源,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一个以保护为主,集休闲、运动、旅游、疗养为一体的生态保育区域。3、 九里坑长排径大小坑水库银湖山生态片区,加大山体、山林、水体的保护救护力度,提高绿色景观、人文景观设计和建设标准,全面提升片区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以银湖旅游中心、笔架山会议中心为主体,建设银湖山郊野公园,适当增设文化娱乐项目,强化登山、休闲、疗养、会议等服务功能。第36条 控制开发区控制开发区是城市缓冲用地,包括重点保护区以外的饮用水源地的二级水源保护区、丘陵园地等。罗湖辖区内合计面积为0ha。第37条 优化开发区1、

38、加强滨河绿化带、交通干道绿化带建设,结合城区公园,全面恢复建成区隔离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2、 调整区内生态组分结构,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立体绿化配置结构,关注绿化质量,整体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 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金融业,提升商贸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文化等高端产业;4、 提高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居住小区等绿地覆盖率,开展节能节水活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5、 进行工业生态化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第二节 环境功能区划第38条 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52号)、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

39、深府2006227号)及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罗湖区内各水体环境功能区划如表4-2。表4-2 罗湖区水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功能区级别适用水体适用范围面积/长度保护目标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深圳水库水库库区水域,正常蓄水位向陆域纵深200 米左右的区域。725.9ha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深圳水库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集雨区范围2438.1haGB3838-2002III类标准一般景观水体深圳河干流各河流3kmGB3838-2002V类标准布吉河9km深圳水库排洪河14.08km莲塘河12km第39条 空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6

40、2号),将罗湖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两类,中间设置缓冲带,见表4-3。表4-3 罗湖区空气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功能区适用区域名称区域周界执行标准一类区梧桐山一类区包括梧桐山风景区及仙湖植物园GB3095-1996(修订)一级标准二类区其他地区除了一类区以外的区域GB3095-1996(修订)二级标准第40条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及深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罗湖区进行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61第五章 生态保护与建设罗湖区“一半山水一半城”,山水是她的灵魂和屏障,山水正逐渐成为罗湖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生

41、态区的必然要求,也是罗湖区的不懈追求。跃动的生态廊道、精致的生态节点、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浩瀚如海的生态风景林、散落其中的众多公园,塑造了罗湖的旖旎风光,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彰显了绿色的生态文明。第一节 景观格局第41条 景观格局1、 银湖山布心山郊野公园深圳水库仙湖植物园梧桐山横向轴线该轴线节点以自然山体为主,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尽可能避免各类景区建设和游憩开发活动对现有植被产生显著影响,以免发生植被退化性演替过程。2、 围岭公园洪湖公园、翠竹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罗湖口岸纵向轴线该轴线以城区公园为主,自北向南与布吉河、广深铁路沿线的方向一致,建议结合铁路沿线的绿化和布吉河沿岸的绿化建设工作,强化该轴线的景观功能。第二节 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第42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1、 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加强对本地物种资源保护。2、 严格保护深圳水库梧桐山、银湖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3、 薇甘菊防护。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2007年4月发布的深圳市加强薇甘菊疫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拟采用人工连续清除法进行防治,面积为633ha,到2009年共投资100万元。第43条 基本生态控制线罗湖区内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的面积约4825.3ha,占罗湖区土地面积的61.6%。第44条 生态风景林建设按照深圳市加快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深圳市罗湖区20072008年生态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