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综合说明1.1主体工程概况1.1.1项目概况XX位于XX中部、XX市北部,东北邻XX,南毗XX、XX,西靠XX,西北与XX接壤,南北长约39.5公里,东西宽约64.5公里,总面积1287.43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XX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结构与产业用地扩张迅速,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交通、水利、旅游等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制定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合理需求的有效手段。XX低丘缓坡项目,位于XX高速公路XX段互通枢纽出口处,省道223
2、两侧,交通优势明显:北可通XX、南可通XX,向西可至XX、向东距老*城XX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总规划面积XXhm2。由XX负责建设,建设内容为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公用设施工程、生态设施工程等三部分,工业设施用地及与工业用地相关的物流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也称为待建区,待建设区的建设内容不纳入本方案报告书,待企业入驻后另行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建设内容主要有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生态设施用地四大工程建设,其中工业用地面积46.77hm2,道路设施用地面积2.69hm2,生态设施用地面积2.01hm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0.38hm2,均为永久占
3、地;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方总量为13.68万m3,其中,挖方6.84万m3,填方6.84万m3。工程计划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建成,总工期6个月。总投资4347.32万元,土建投资3127.32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社会融资或者银行贷款。1.1.2工程前期进展情况XX人民政府委托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XX低丘缓坡荒滩等劣质农用地或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2011-2020年)。根据国家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及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XX委托赣XX编制XX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区的自然概
4、况、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现场勘察,并就相关区域的水土保持现状向当地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和咨询。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规范标准的要求,结合项目建设的特点,于2014年4月编制完成了XX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4年7月29号,XX市水利局在XX主持召开了XX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评审会,会议形成了专家组审查意见(详见附件)。专家组对方案送审稿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编制单位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的补充和完善,于2014年8月完成了X
5、X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1.1.3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据气象资料分析,常年年平均气温17.1,日最高气温40.6,日最低气温-8.6,年平均降雨量1557.91mm,日最大降雨量238.7mm,多年平均降水天数163.7天,雨季多集中在36月;年平均蒸发量1515mm,平均日照为1752.6h,平均霜期87100天;平均风速2.2m/s。项目区土壤类型以红壤、水稻土为主,成土母质类型为砂质岩类、泥质岩类等。砂质岩类发育的红壤石砾和砂砾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
6、保肥力则较差;泥质岩类风化物发育而成的红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较多,质地偏粘而有滑感,矿质养分含量也不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矿质养分含量都比较丰富,是水稻土的主要成土母质。项目区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该区域原始植被破坏殆尽,现状植被主要为人工营造或自然恢复的针叶林、经济林和灌木草丛。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樟树等。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为60%。项目区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项目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94hm2,占项目征占用土地总面积XXhm2的40.38%,其中:
7、轻度侵蚀面积18.82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9.97%;中度侵蚀面积2.121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0.03%;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29.9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29.11t/km2.a。1.2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2.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根据XX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地XX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4342008)的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1.2.2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本方案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
8、,即2015年。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满足水土保持相关的基本规定。项目建设区不存在生态脆弱区、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以及*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区、监测站点,不存在水土保持约束性因素。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可知,主体工程设计中纳入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主要为土地整治工程、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缺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以及道路两侧部分边坡的防护设计,未形成系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对于不足部分,将在方案中进行补充设计。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XXhm2。工业区的防治
9、责任范围46.77hm2由入驻企业负责,XX会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4个防治区,即:工业设施防治区、道路设工程防治区、生态设施工程防治区和公共设施工程防治区。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项目施工建设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5.0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05hm2;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方总量为13.68万m3,其中,挖方6.84万m3,填方6.84万m3。土方量在各区域就地平衡,经调配后,不产生弃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259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21t。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道路工程防治区、公用设施工程防治区和生态设施工程防治区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
10、要区域,这些区域将作为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也是水土保持监测重点。1.6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6.1防治目标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至设计水平年(2015年)水土流失防治具体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系数(率)达到99%;林草覆盖率达到60%。1.6.2防治措施布设根据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临时措施、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主要作好表土剥离、场地排水以及施工临时防护。本项
11、目各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项目具体如下:(1) 道路工程工程防治区工程措施:场地平整2.69hm2,表土回填0.44万m3,雨水管2km;植物措施:道路中央隔离带绿化0.07万m2,路肩绿化0.2万m2;临时措施:表土剥离0.57万m3,排水沟2000m,沉砂池6个,苫布覆盖2200m2。(2) 公用设施工程防治区工程措施:场地平整0.38hm2,表土回填0.07万m3,截水沟600m,排水沟400m;植物措施:景观绿化0.31hm2,草皮护坡0.07hm2;临时措施:表土剥离0.06万m3,排水沟2500m,沉砂池4个,苫布覆盖1200m2。(3) 生态设施防治区工程措施:场地平整2.0
12、1hm2,表土回填0.64万m3,截水沟1060m,排水沟450m;植物措施:景观绿化2.01hm2,草皮护坡0.5 hm2;临时措施:表土剥离0.52万m3,排水沟3010m,沉砂池8个,临时挡土墙460m,撒播草籽0.58hm2,苫布覆盖5750m2。1.7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5.08hm2。监测从施工准备前开始到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监测时段为18个月。本项目共布设2个观测样地和2个调查样地监测点。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采取定位监测和调查监测
13、等方法。每年汛期(46月)每月监测1次,非雨季每3个月监测1次,不定期监测主要依据降雨情况而定,日降雨量50mm时要适当增加监测频次,水土保持年监测频次一般为810次。工程开工建设前,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应向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机关提交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330.59万元(含主体工程已列投资192.9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05.62万元,植物措施费141.56万元,临时措施费32.30万元,独立费用37.64万元,其中建设管理费5.61万元,水土保持
14、监理费7.13万元,科研设计费4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9.9万元,预备费7.68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79万元。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至设计水平年(即2015年),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0%,拦渣率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项目区林草类植被恢复率达到99%,林草覆盖率达到60%;各项指标都将超过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较好地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损坏的植被得到有效的恢复和重建,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维护区域生态环境。1.9结论与建议1.9.1 结论主体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满足水土
15、保持相关的基本规定。项目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发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实验区,无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点,无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主体工程建设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到设计水平年,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可行。1.9.2 建议(1)在后续设计中,应把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作为主体工程的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各阶段设计。(2)本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应列入相关工程发包标书和招标合同中,并在发包标书和招标合同中明确水土流
16、失防治责任和水土保持要求。(3)拆迁安置工作已委托地方政府负责,与地方政府签订拆迁安置合同时,应明确拆迁安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对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运往城市专用的垃圾处理场处理。(4)应尽快开展监理、监测工作,确保本项目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尽可能减少对直接影响区水土流失方面的影响。(5)至本方案设计水平年(2015年),本项目建设任务为工业区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公用设施工程和生态设施工程三部分;入驻企业的建设内容不纳入本方案报告书项目建设,待各企业入驻后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另行编报水土保
17、持方案。1.10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XX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XX涉及地市或个数XX市涉及*或个数XX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hm2总投资(万元)4347.32土建投资(万元)3127.34动工时间2014年7月完工时间2014年12月设计水平年2015建设区域 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道路用地2.693.483.95公共设施用地0.380.350.31工业用地46.77生态用地2.013.012.58合计XX6.846.84国家及省级防治区类型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低丘土壤类型红壤和水稻土气候类型中亚热带季
18、风气候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829.11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XX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5.08扰动地表面积(hm2)5.08(不含待建区)直接影响区(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2.79(不含待建区)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259新增水土流失量(t)221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道路工程防治区、公用设施工程防治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挡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植被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道路工程防治区场地平整2.69hm2,表土
19、回填0.44万m3,雨水管2km道路中央隔离带绿化0.07万m2,路肩绿化0.2万m2表土剥离0.57万m3,排水沟2000m,沉砂池6个,苫布覆盖2200m2公用设施工程防治区场地平整0.38hm2,表土回填0.07万m3,截水沟600m,排水沟400m景观绿化0.31hm2,草皮护坡0.07hm2;表土剥离0.06万m3,排水沟2500m,沉砂池4个,苫布覆盖1200m2。生态设施工程防治区场地平整2.01hm2,表土回填0.64万m3,截水沟1060m,排水沟450m景观绿化2.01hm2,草皮护坡0.5 hm2;表土剥离0.52万m3,排水沟3010m,沉砂池8个,临时挡土墙460m,
20、撒播草籽0.58hm2,苫布覆盖5750m2。工业建设防治区预防保护预防保护投资(万元)105.62141.6035.3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330.59独立费用(万元)37.64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7.13监测费(万元)9.9补偿费(万元)2.9方案编制单位赣XX建设单位XX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李招玉(13607979642)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傅文忠(13970455318)地址XX市赣*梅林镇燕塘北路44号 地址XX百花路邮编341100邮编331409联系人及电话候宗金(13970756381)联系人及电话赖念生(13807967278)传真传真电子邮箱电子邮箱XX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土地开
21、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2.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1编制的目的XX2013年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属点型开发建设类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将对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凡是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都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XX2013年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是为了: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XX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
22、件的规定,明确项目建设单位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2、明确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预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匡算水土保持投资,为系统的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3、为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布置提供技术参考与要求。4、为水行政部门进行监督、验收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5、为监测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6、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主体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主体工程中,全面发挥其预防与治理作用。2.1.2编制意义(1)编制本方案使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
23、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得以贯彻和落实。(2)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单位履行法定责任的基础,也是维护项目法人权益的有力保障。水土保持方案明确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期限、责任范围和防治目标,使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有了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3)从项目前期开始将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开发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中,从技术上保证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落实,使水土流失防治经费有了法定来源,使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得以落实,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3)XX实施办法(2012年修订)(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修订);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水利部第24号令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2年);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
25、年水利部第16号令,2005年水利部第24号令修改);4、水利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第29号令,2006年)。2.2.3规范性文件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第38号);3、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 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
26、;7、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8、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9、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10、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11、XX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的收费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XX物价局赣价费字199537号、XX财政厅赣财综字199569号、XX水利厅赣水水保字1995008号);12、XX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落实“三同时”制度管理规定(XX计委
27、、省环保局、省水利厅赣计投资字200033号);2.2.4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7、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9、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
28、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10、XX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的收费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XX物价局赣价费字199537号、XX财政厅赣财综字199569号、XX水利厅赣水水保字1995008号);11、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2、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文;13、XX市政工程及园林工程费用定额(2006)及XX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4)。2.2.5技术文件和相关资料1、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2、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XX人民政府,1999年);3、关于印发XX第三次土壤
29、侵蚀遥感调查结果公告的通知(XX水利厅赣水保字200442号);4、XX2013年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XX人民政府,2013年12月;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及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根据水利部2006年第2号文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XX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所在地XX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4342008)的规定,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2.4 编制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
30、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区域内的表土资源进行剥离保护,用于工程完工后场地绿化。3、注重生态和谐和景观建设相结合。植物品种以当地的树草品种为主,绿化区域的树草品种还应注重其景观效果。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充分考虑废弃土(石、渣)的综合利用。5、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保证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落实。6、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减少征租用土地面积。2.5 编制原则(1)责任明确的原
31、则。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2)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主体工程的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生产工艺,优化主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组织。合理限定施工扰动范围,规范施工队伍行为,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及地表裸露的时间,及时配置水土保持措施。(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项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同时,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选用当地适生的植物措施品种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型及设防标准,提高措施布设的适宜性。(
32、4)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5)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确保防治水土流失和保证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绿色防护。针对“点、线、面”绿化的特点,对乔、灌、草进行合理配置。(6)“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合理安排水土保持设施的实施进度,在保障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适当超前布设水土保持设施。2.6方案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2.6.1方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
33、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规定,本着“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对应,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阶段。2.6.2方案设计水平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规定,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后一年。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计划于2014年7月动工,2014年12月竣工,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3 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XX城市功能提升与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结构与产业用地扩张迅速,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耕地资源不足全*土地总面积的16.77%,用地压力较大。建设用地的需
34、求和耕地资源的紧缺这对矛盾愈发突出。为化解这对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拓展用地空间,应积极向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要发展。XX工业园于2001年成立以来,发展迅猛,成为XX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园区也随着项目的引入,用地空间越发紧张,土地等要素供给的严重不足,招商引资和工业增长需求遭遇土地要素制约“瓶颈”。耕地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推行,为XX工业园协调工业发展和土地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政策性的解决途径。本次实施规划范围即安排在XX工业园区范围内,能有效地缓解工业园的供地压力,拓展用地空间,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和建
35、设发展的矛盾。本次实施规划的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地块为工业设施用地,地块集中连片,紧邻集镇周边,有利于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有利于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引进大公司、好项目,有利于在产业之间、项目之间、公司之间产生比较和竞争效应,有利于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该地块交通条件便利,靠近赣吉高速公路和223省道穿其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加快开发利用步伐,较快形成集聚效应。3.1.2地理位置项目区处于樟吉高速公路XX段互通枢纽出口处,省道223两侧,交通优势明显:北可通XX、南可通XX,向西可至XX、向东距老*城XX仅
36、5公里,十分便利。XX位于XX中部,XX市北部,吉泰盆地中心。东南毗邻XX,南临XX、XX,西接XX,北与XX相连。地理座标:东经1143111553,北纬27272745。3.1.3工程建设性质及规模工程名称:XX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建设单位:XX工程建设地点:XX市XX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工业设施项目所属流域:XX流域建设任务:XX低丘缓坡项目总规划面积XXhm2,至方案设计水平年(2015年),本项目建设任务为工业设施工程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公用设施工程、生态用地工程等三部分;工业用地工程为待建区,由入驻企业负责,建设内容不纳入本方案报告书,待企业入驻后自行场
37、平建设,并另行编报水保方案。建设内容: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合计1km,占地面积2.69hm2,公用设施工程0.38hm2,工业用地46.77hm2,生态设施工程2.01hm2,均为永久占地;本项目土石方挖填方总量为13.68万m3。其中:挖方6.84万m3,填方6.84万m3(土石挖填不包括工业用地)。建设工期:本项目计划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建成,总工期6个月。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4347.32万元,土建投资3127.34万元。3.2、项目总体设计3.2.1、土地平整工程对于项目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小的山体,采取削峰填谷的方式进行规模化连片整理,开发后的土地坡度总体小于2;
38、对于项目区内地形相对高差较大的山体,采取“坡改梯”,打造“梯田式”建设用地,开发后的土地坡度总体小于6。3.2.2、道路工程科学组织项目区内交通与过境交通的联系,避免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的互相干扰。遵循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项目区内的道路系统按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建设,其交通功能为:(1)主干路主干路是项目区货运主通道,疏解项目区对外交通及与其他城市组团联系的通道。主干路一般设计红线宽度50米,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本项目区规划主干路1条,长240米。(2)次干路次干路主要起到集散交通的作用,承担项目区内的内部交通,既要对主干路交通进行集散分流,又要汇集支路的交通。次
39、干路一般设计红线宽度为24米,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本项目区规划设计2条次干路,长480米。(3)支路支路是直接深入项目区内部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一般设计红线宽度为12米,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断面布置为一块板型式,双向两车道。本项目区规划设计支路4条,长280米。3.2.3、给排水工程项目区用水由XX区供水管网供给。在项目区施工过程中,施工排水采用轻型井点、管井点与排水明沟相结合的方式,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基坑及水位情况,对于开挖深度较大或者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的间距布置管井,放置混凝土管并用潜水泵及时将井中的水排至周围的排水明沟。项
40、目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管按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布置;污水采用收集干管沿排洪沟两侧布置,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3.2.4、电力工程参照城市电力规划规范,本项目区内电缆铺设完毕,能满足项目区内正常生活工作需要。同时项目区内基本通讯设施畅通。3.2.5、防护工程本方案项目区处于低丘缓坡地区,为保证项目安全性,对存在有隐患的边坡要进行支挡,消除隐患,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3 用地功能区划分及其开发方案根据项目区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利用方向、互通口物流港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林业用地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分区,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
41、则林、宜建则建,合理划定项目区范围内用地功能区。 本方案将项目区内的片块划分为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生态设施用地。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46.77hm2,道路设施用地面积2.69hm2,生态用地面积2.01hm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38hm2,分别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比例为90.21%、5.18%、3.89% 、0.72%,本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内的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路灯工程、场平工程、市政公用配套工程等主要基础设施。3.3.1、基础设施用地及其开发方案基础设施用地主要为配套道路用地,方案设计1条主干路、2条次干路、4条支路,总用地为2.69hm2。
42、其开发建设要注意与互通口物流港现有道路设施相结合,与周边道路相衔接,尽可能做到路路相通相连,方便车辆进出及人员行走。3.3.2、工业用地及其开发方案项目区规划工业用地46.77hm2,。全部规划为一类工业设施用地,拟用于安排XX现代公路物流项目、食品产业城项目以及年产1200万件汽车配件和机械配件项目。项目区为XX货运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安排物流产业相关项目。按照做强物流产业,打造XX物流模式的高标准,引入的工业企业无论总量指标还是亩均指标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集聚和综合发展,为此对于作为区块内的工业用地,尤其需要从产业特征、生产规模、投资强度、经济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
43、多项指标设置准入门槛,作为产业引入和拓展的核准基础。投资强度等指标控制参考国土资源部2008年1月31日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XX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2011进行控制落实。3.3.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其开发方案本项目的配套设施主要是指路灯、垃圾站、变压器、配电站等,规划面积0.38hm2,沿路布置,因地制宜、方便生活和工作。3.3.4、生态设施用地及其开发方案项目区内农用地以残次油茶树为主,基本无再生能力和经济价值,经适宜性分析可以用于项目建设。开发方案要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做到既开发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仅在用地规划时要求项目配套一定比例的绿地,还要因地制宜
44、,从整个项目区角度,规划设计一定比例的生态设施用地,如道路绿化带、护坡绿地、公园绿地等绿地设施。本方案规划生态绿地总面积为2.01hm2。3.4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3.4.1施工组织3.4.1.1 施工交通条件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樟吉高速公路XX段互通枢纽出口处,22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项目区内施工运输利用场区内规划的道路。3.4.1.2施工布局本项目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采用搭建装配式活动房或租房方式解决,装配式活动房与施工生产区合并建设,相对集中布置。施工场地、施工便道、表土堆土场等全部布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不新增临时占地。3.4.1.3 主要材料来源本项目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块石
45、、砂料、水泥、绿化苗木和草籽等。块石、砂料、水泥等建筑材料与XX建材市场采购,在购买砂、石料合同中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开采单位负责,并报当地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备案。绿化所需苗木、草籽可就近购买,绿化和植被恢复区域覆土可利用项目区剥离的表土。3.4.1.4 施工用水、电及通讯施工用水:布设城市供水管道,施工及生活生产用水由XX水厂供水,水质符合有关标准。施工用电:项目区东、西两片区均有380V高压线。施工通讯:主要使用无线通讯网络,223省道沿道路敷设电话网络光缆,在规划地块安装电信交接箱。3.4.2施工工艺工业园区施工主要有表土剥离、场地整平、基础开挖、管线施工、修筑道路等。(1)表土剥离:开挖前清除开挖范围内的杂物、草皮、树和树根。表土剥离以机械施工为主,挖出的表土采用汽车运输到规定区域集中堆放,以备项目区绿化所需。(2)场地平整:根据园区场地的地形地貌,分台级进行场平。平整开挖前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