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您使用GGJ10.0时,推荐您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算量。
目录
单元1、启动软件 3
单元2、新建工程 3
单元3、新建楼层 6
单元4、新建轴网 8
单元5、绘制框架结构—柱 14
单元6、绘制框架结构—梁 20
单元7、绘制框架结构—板 26
单元8、框架结构—查看钢筋量 31
单元9、绘制剪力墙结构 34
单元10、绘制基础 39
单元11、单构件输入 40
单元12、其它输入方法 43
单元1、启动软件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1新建工程楼层)
1、 用鼠标左键单击桌面上“广联达工程量清单整体解决方案”快捷图标。
2、 鼠标左键单击选择“钢筋抽样软件GGJ10.0”。
单元2、新建工程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1新建工程楼层)
1、 打开软件,左键单击“新建向导”,进入“新建工程”界面。
2、 输入工程名称、选择损耗模板、报表类别、计算规则、汇总方式。
提示:计算规则中有03G101和00G101两种规则可以选择,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规则。(其中06G101-6内容已经包含在03G101中)
3、 点击“下一步”,按照工程图纸输入“工程信息”。
提示:注意提示信息中结构类型,首层地面结构标高,设防烈度,檐高,抗震等级会影响钢筋量的计算结果。
4、 点击“下一步”,依次输入“编制信息”,“比重设置”,“弯钩设置”。
提示:如果勾选“箍筋弯钩平直计算按构件抗震考虑”,软件会依据06G101-6考虑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按照构件图元自身的抗震等级。
5、 点击“下一步”,进入“完成”界面。经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进入“楼层管理”界面。
单元3、新建楼层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1新建工程楼层)
工程建立后,首先要建立建筑物楼层高度的相关信息,即设置立面高度方面的信息。
1、 根据图纸新建楼层,依次点击“添加楼层”,添加新的楼层。
2、 修改每层的层高为实际高度,层高的单位为“m”。
提示:1、当建筑物有地下室时,基础层指的是最底层地下室以下的部分,当建筑物没有地下室时,可以把首层以下的部分定义为基础层。
2、如果有地下室,添加楼层后,需要将地下室的楼层编码(如-1,-2)输入到楼层编码中。
3、 调整抗震等级,混凝土数据(会影响锚固,搭接的数据变化);同时锚固,搭接的数据也可以直接输入。然后调整保护层的数据。
4、 可以点击“复制到其它楼层”按钮,选择楼层,将调整好的搭接、锚固、保护层数据复制到其他楼层,点击“确定”即可。
单元4、新建轴网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2新建轴网)
一、新建轴网
1、 左键单击“绘图输入”,进入绘图界面,切换到“轴网”,在菜单栏点击“轴网管理”,弹出对话框。
2、 左键单击“新建”进入“新建轴网”界面。
3、 点击“下开间”,在右侧轴距栏依次输入下开间的轴距。
4、 用同样的方法,点击“上开间”,在右侧轴距栏依次输入上开间的轴距。
5、 如果轴号有错号的情况,可以使用“轴号自动排序”功能让软件自动排序。
6、 按照这个方法依次输入左进深和右进深。点击“确定”,返回“轴网管理”窗体。
7、 左键单击“选择”进入“请输入角度”界面。左键单击“确定”,轴网自动插入软件中。
提示:输入的角度指轴网在水平面上旋转的角度。一般情况下默认0。
二、平行辅轴
平行辅轴是与主轴网中的轴线或与已画好的辅轴相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的辅助轴线。
1、 点击到“辅助轴线”图层,左键点击“平行”。
2、 用鼠标左键选择基准轴线,则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平行辅轴的偏移距离及轴号。
提示:如果选择的是水平轴线,则偏移距离正值向上,负值向下;如果选择的是垂直轴线,则偏移距离正值向右,负值向左。
3、输入偏移距离和辅轴轴号后,点击“确定”,平行辅轴即可建立。
三、两点辅轴
两点辅轴,即定位一条直线上任意两个点创建的辅助轴线。
1、 左键点击“两点辅轴”,用鼠标左键点击两点辅轴的第一点,再用鼠标左键点击两点辅轴的第二点,两点辅轴生成。
2、 同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创建的两点辅轴的轴号,输入轴号点“确定”即可。
四、圆心起点终点画弧型辅轴
圆心起点终点画弧形辅轴是通过定位一条弧线的圆心、起点、终点来创建的辅助轴线。
1、 左键点击“圆心起点终点画弧型辅轴”。
2、 用鼠标左键点击弧形辅轴的圆心,再用鼠标左键点击弧形辅轴的起点,此时会出现白色的参照线,然后用鼠标左键指定终点。
提示:软件默认为逆时针旋转,可以通过按键盘上的“Ctrl”键来改变旋转方向。
3、 软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所创建的弧形辅轴的轴号,输入后“确定”即可。
单元5、绘制框架结构—柱
一、 新建柱表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3新建柱表)
1、 点击“构件”菜单下的“柱表”。
2、 在弹出的窗体里点击“新建柱”,按照图纸依次输入柱相关信息。
3、 点击“新建柱层”,在柱层行中输入标高、截面尺寸、配筋信息等。
4、 建立完成后,点击“生成构件”,即可弹出提示信息,点击“确定”,弹出构件生成成功的提示,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柱构件的生成。
5、 点击柱表窗体的“确定”,即可退出柱表窗体。
提示:箍筋输入格式为“级别+直径@加密间距/非加密间距”,如A12@100/200或A12-100/200。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4绘制柱)
二、点绘制柱
1、 切换到绘图输入,点击“框架柱”图层,查看生成的柱构件。
2、 选择要绘制的柱构件,按照图纸标注的位置,在绘图区左键点击一点作为构件的插入点
(只有鼠标指针显示为“”才能绘制),完成绘制。
提示:柱、板洞、独基、桩、桩承台等构件都属于点式构件,都可以用画点的方法直接绘制在轴线交点处。
三、旋转柱
1、 已经绘制好的柱如果需要调整角度,点击“选择”按钮,再点击需要旋转的柱。
2、 按鼠标左键指定第二点确定构件图元的旋转角度,也可在鼠标没有捕捉到任何点的情况下按住“Shift”并点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界面中输入旋转的角度即可。
提示:1、输入角度值以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2、旋转点式绘图主要指在点式绘图的同时对实体进行旋转的方法来绘制构件,主要适用于实体旋转一定角度的情况。
四、精确定位柱
1、 已经绘制好的柱如果需要调整其精确定位,点击“选择”,再点击要精确定位的柱,点击工具条的“属性”。
2、 在右侧的图形框中分别输入图纸中柱位置的数值,即可完成柱的精确定位。
五、复制选定图元到其他楼层
“复制图元到其它层”功能可以把选中的构件图元复制到其它楼层。
1、 点击“选择”,拉框选择要复制到其它层的柱。
2、 点击“楼层”菜单下的“复制选定图元到其他楼层”,点击弹出窗体的“确定”。
3、选择“只复制图元,保留目标层同名构件属性”,点击“确定”即可完成。
六、删除柱图元
选择要删除的柱,点击“删除”,点击“是”,即可删除。
单元6、绘制框架结构—梁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5梁的钢筋)
一、定义梁构件
1、 切换到“梁”图层,点击“定义构件”。
2、 在定义构件窗体里分别输入:名称,跨数,截面宽,截面高,箍筋,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等信息。
提示:类别根据工程图纸选择楼层框架梁、非框架梁、框支梁、屋面框架梁、井字梁。
3、点击“选择构件”,即可退出到绘图界面。
二、绘制梁
点击“直线”画法,点击要绘制的梁的起点和终点,完成绘制。
提示:直线绘制主要用于条形构件,采用直线式绘图方式的构件有:墙、条基、梁等。
三、梁的精确定位
使用“设置梁靠柱边”的功能,可使梁的边线与柱的一侧边线平齐。
1、 点击“对齐”下的“设置梁靠柱边”。
2、点击选择绘制好的梁,点击鼠标右键确定。
3、选择需要与梁边平齐的柱,按照下方状态栏提示信息,按鼠标左键指定柱梁平齐的一侧的方向,即可完成梁的偏移,此时柱的位置不变,梁的位置则按柱边与梁边平齐移动。
四、梁原位标注
梁绘制后,默认为浅红色,表示还未进行原位标注,经过原位标注的梁会变为绿色。
提示:由于梁是以柱为支座的,所以在进行梁原位标注前一定要先绘制好柱。
1、 点击“梁原位标注”下的“梁平法表格”。
2、 点击已经绘制的梁,即可弹出平法输入表格。
3、 按照工程图纸,输入该梁每一跨的原位标注钢筋信息。如支座钢筋,下部钢筋等等。
提示:如果梁变截面,直接在表格 “构件尺寸”中的“截面信息”修改即可。
提示:输入吊筋信息的时要输入次梁宽度。
通过以上操作,即可完成梁构件定义、绘图和原位标注。
五、三点绘制弧形梁
1、 点击工具条上的“三点画弧”。
2、 在绘图区域左键点击弧线的三点来确定一条弧线,完成绘制。
单元7、绘制框架结构—板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6板的钢筋)
一、绘制板
1、 切换到“板”图层,点击“定义构件”。
2、 新建板构件,输入名称,厚度,完成板构件的建立。
点击“选择构件”,退回到绘图界面,点击“自动生成板”,软件自动绘制板。
提示:对于板,筏板基础这类面状构件,也可以画点直接绘制在封闭区域内。
二、绘制板受力筋
1、 切换到“板受力筋”图层,点击“单板”,点击“其他方式”下的“XY方向布置受力筋”。
提示:布置时一定是两个按钮都同时处于选中状态。
2、 点击要布筋的板,即可弹出输入钢筋的窗体,输入底筋“X方向”和“Y方向”。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板钢筋的布置。
多板布置受力筋:
1、 点击“多板”,点击“其他方式”下的“XY方向布置受力筋”。
2、 选择要布置受力筋的多块板,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布置钢筋窗体的对话框。输入受力筋信息以后点击“确定”即可。
三、绘制板负筋
1、 切换到“板负筋”图层,选择“定义构件”,进入到定义构件界面,新建板负筋,输入名称,钢筋信息,左标注,右标注,分布钢筋信息。
2、点击左侧的定义好的负筋,点击“选择构件”,退出到绘图界面。
3、点击“按梁布置”,选择某道梁,梁内将显示一条高亮白线,该线即为负筋的布筋范围,再点击负筋的左侧,即可完成负筋的布置。
提示:在实际绘制负筋时往往会出现负筋左右标注颠倒的情况,可以使用“交换负筋左右标注”功能将左右标注互换。
单元8、框架结构—查看钢筋量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7查量的方法)
一、汇总计算
通过“汇总计算”功能来汇总构件的钢筋总量。
点击“汇总计算”,点击弹出窗体上选择需要汇总的楼层,再点击“计算”,即可进行工程量的汇总计算。
提示:如果工程很大,汇总结束后又进行了修改,此时只需要对做过修改的楼层进行汇总计算即可,这样可以加快汇总计算的时间。
二、编辑钢筋
通过“编辑构件图元钢筋”功能可以查看汇总计算后构件图元的详细计算结果,并可对汇总结果进行修改操作。
点击“编辑钢筋”,选择要查看钢筋量的构件,即可查看到该构件钢筋的计算公式以及公式描述。
三、查看钢筋量
通过“查看图元钢筋量”功能可看汇总计算后构件图元的计算结果统计。
1、 按鼠标左键选择需要查看计算结果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构件呈青色显示表示选中)。
2、 在主菜单中点击 “查看钢筋量”,就可以在弹出的“查看钢筋量”窗口查看钢筋量。
在窗口中列出了所选构件图元的钢筋总重,并且统计了不同直径的钢筋总重,方便检查核对。
四、布筋分析
1、 点击“布筋分析”,选择要查看钢筋量的构件,即可查看该构件中钢筋的布置情况。
五、报表预览
进入“报表预览”,可以切换各种报表,查看钢筋量。
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计算并查看各类构件的钢筋量以及明细。
单元9、绘制剪力墙结构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8剪力墙和暗柱)
一、绘制剪力墙
1、 切换到“剪力墙”图层,点击“定义构件”进入到构件管理界面,按照图纸的要求输入剪力墙的钢筋信息。
提示:当剪力墙有多种直径的竖向钢筋时,在钢筋与钢筋之间用“+”连接。
2、 点击“选择构件”,退出到绘图界面,点击选择“折线”画法,按顺序依次点击各个点,点击右键确定。
短肢剪力墙:点击工具条上的“点加长度”,在绘图区点击一点作为构件的插入点,鼠标左键指定第二点确定,输入短肢剪力墙的长度,点击“确定”即可。
二、绘制暗柱
1、 切换到“暗柱”图层,选择“绘制柱”下的“自适应布置暗柱”。
2、 用画点的方式绘制一个暗柱,点击“属性”,对照图纸,依次输入:名称,纵筋,箍筋,拉筋等信息。点击“确定”,在属性框下部的图形里按照图纸的标注直接修改暗柱尺寸。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09剪力墙墙梁)
二、 绘制暗梁
1、 切换到“暗梁”图层,选择“定义构件”,进入到构件管理界面,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暗梁构件的建立。
2、 点击“选择构件”,回到绘图界面,依次在墙上用画点的方法布置暗梁。
四、绘制门窗洞
1、 切换到“门”图层,点击“定义构件”,进入构件管理界面,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门构件的建立。
2、 点击“选择构件”,退回绘图界面,按照图纸,用画“点”的方法绘制门。
五、绘制连梁
1、 切换到“连梁”图层,点击“定义构件”,进入构件管理界面,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连梁的建立。
2、点击“选择构件”,退回到绘图界面,选择“直线”画法,按照图纸的要求,将连梁画好。
单元10、绘制基础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10基础:包括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
一、绘制独立基础
1、 切换楼层到“基础层”,选择“独立基础”,点击“定义构件”,按照图纸输入基础的名称,截面信息,受力筋信息等等。
2、 点击“选择构件”,按照图纸用画“点”的方法绘制独立基础。
提示:筏板基础属于面式构件,属性定义和画法与板相同。
单元11、单构件输入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11单构件输入-楼梯)
一、参数输入法计算--楼梯
参数输入适用于:楼梯、阳台、挑檐、基础构件等零星构件。
1、 切换楼层,点击“单构件输入”。
2、 点击“构件管理”,在弹出的窗体里选择“楼梯”,点击“添加构件”。点击“确定”,然后点击工具条上的“参数输入”,即可进入参数输入界面。
3、点击“选择图集”,在弹出的窗体里选择图纸中的楼梯类型。
3、 点击“选择”,在图形上输入钢筋锚固、搭接、构件尺寸和钢筋信息后点击“计算退出”,软件会自动计算楼梯的钢筋量。
二、直接输入法输入钢筋
“直接输入”可以计算一些比较零星、用以上输入法不好处理的构件钢筋。
1、 点击“构件管理”,选择“其它”,点击“添加构件”,输入构件名称。
2、 点击“确定”退回到输入界面,直接点击输入筋号,直径,级别,图号,在图形上输入L、H的数值,输入根数。
单元12、其它输入方法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12CAD文件导入钢筋软件)
一、 导入CAD电子文件
(详细讲解可以参看视频13图形8.0工程导入钢筋软件)
二、导入图形GCL工程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