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医疗卫生单位:请依据通知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并将修改意见以红色标注.于5月18日前报县局规财股。 5月16日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发展总体计划(-)(征求意见稿)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一十二个月五月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内容,也是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支撑和保障。国家“十二五”计划明确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关键,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信息系统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将“建立实用共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和关键支撑之一。建立完备卫
2、生信息化体系,对于方便群众就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入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加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人人享受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含相关键意义。围绕医药卫生体制五项关键改革任务和目标,依据国家、省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本省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实际,制订本计划。一、 全省卫生信息化发展现实状况山东省在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含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全省海岸线长3024.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1/6,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山东省有17个设区市,31个县级市,49个市辖区,60个县,总人口9579万人。截至底,全省拥有各类卫生机构总数15094个,其中医院1319所,小区卫
3、生服务中心1361个,卫生院1705所,妇幼保健机构149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3所。拥有村卫生室48791个。各类卫生机构总资产1055.91亿元;拥有床位34.68万张,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39张;卫生人员总数47.1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64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士分别为4.29人、1.78人、1.46人。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居全国首位,卫生机构总数居全国第4位,卫生机构总资产居全国第5位。“十一五”期间,本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卫生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深入加强和改善,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行政办公、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城镇卫生和农村卫生等领域。卫
4、生信息化工作制度、法制建设、标准规范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信息化人才队伍不停壮大,奠定了“十二五”信息化快速发展良好基础。卫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为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依据国家相关要求和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成立了以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各处(室)责任人任组员山东省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也设置了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组织和实施。现在,本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基础形成了比较健全组织机构,含有了深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组织领导体系。二是搭建了电子政务基础框架。全省卫生系统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电子政务服务框架基础形成,实现了卫生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化。厅
5、机关及相关单位前后运行了农村卫生信息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执业医师和护士注册系统等业务系统。部分市卫生局创办了“网上受理、后台办理、实时查询”一站式网上服务。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于10月成功开通。电子政务系统为广大群众立即、方便地获取卫生信息发明了条件,有效地提升了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公共卫生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现在本省依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平台疾病监测信息汇报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3360个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全覆盖,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方面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全覆盖省份;全省各市均建有120抢救系统,
6、部分地市抢救分站实现了联动;各地中心血站均建有血液管理系统,省级中心血站已和部分医疗机构、各市血液中心实现了血制品网络化管理;全省135个有农业人口县(市、区)参合农民6439.23万,参合率达98.61%,参合农民实现了县域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即时结报;开启了基础公共卫生项目信息化管理,城镇居民电子建档率59.1%,农村居民电子建档率26.1%;妇幼保健和新生儿出生医学证实信息实现了全省联网,可实时获取新生儿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化强化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深入提升了基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深入提升。全省30%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
7、化医疗服务体系,97%二级及以上医院基础实现了信息化管理;50%二级及以上医院建设了含有一定规模和水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向以电子病历为关键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协同建设转型,并基础上完成了医保联网。70%左右三级及以上医院在电子病历、临床质量控制、临床路径支持、无线临床服务、电认子认证和硬件资源云计算和虚拟化布署等方面创新应用、主动尝试,为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五是远程医疗惠民服务取得长足发展。以山东省级医疗资源为依靠,在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和县级医院之间搭建共享医疗信息资源专用网络,发挥省级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实施了远程医疗惠民工程项目,完善了和全省县级医院
8、疑难病人远程会诊、远程病理会诊和远程手术指导、手术观摩、远程手术点播等医学继续教育功效,现在已和30个县级医院实现了远程医疗,完成多种远程医学服务5000余例,开展远程医学教育300余场,培训教学0人次,充足表现了“卫生强基工程”优势。该项目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六是成功研发了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由省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组织研发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已成功运行,该平台在3月负担全省非基础药品采购交易同时,又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基础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并以平台为中心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招标管理服务体系,企业产品资质申报、采购文件公布、资质审核和评标议标等均可在网上完成,而且在全国率先采取了电子认
9、证技术实现了企业远程投标和远程自主解密模式,初步建立了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网络安全机制。依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需不停推进分析本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现实状况,卫生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于其它行业,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目前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要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充足发挥其支撑和保障作用,以下突出问题和微弱步骤必需不停加以处理。一是缺乏统筹计划和顶层设计。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化功效强,但医疗机构之间总体协同效果差;纵向卫生业务系统功效强,但系统之间信息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凸现了总体计划、标准化建设方面缺失,和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业务协作机制,造成“信息烟囱”和“信息
10、孤岛”现象严重。二是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总体上缺乏各级财政投入运行机制,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仅占业务收入0.3%,尤其在政府投入不足情况下,缺乏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激励机制,同时在投入不足情况下,仍然盲目建设独立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基础上是低配置建设,难以进行功效拓展,造成了卫生资源和信息资源极大浪费,又影响了卫生信息产业和市场良性发展,没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同建共享局面。三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从全省来看,因为缺乏正常信息化建设经费起源,受经济条件限制,首先是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其次是城镇发展不平衡。另外网络覆盖差异大、安全隐患多、基层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卫生信息资源利用率
11、和服务效率总体不高。四是推进机构建设滞后。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机构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级医疗机构信息化推进机构不健全,信息化部门分别为23%和50%。同时缺乏用人机制,待遇较低,职称晋级困难。卫生信息化专业队伍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缺乏既懂卫生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五是信息技术基础研究较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快于标准规范建立,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比较滞后,全省没有权威统一卫生信息标准规范研制机构,缺乏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体系。另外,本省现在尚没有一家有规模专业从事医疗软件研发企业,在标准化、高端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支持等方面比较落后,而且和其它沿海省市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六
12、是信息网络信用体系欠缺。缺乏保护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隐私信息责任认定和方法研究,电子认证、电子署名在医疗文档、医疗责任、信息交换、协同应用等方面涉足较晚、没有完备责任认定和审计体系。二、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总体思绪、基础标准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全方面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卫生事业发展理念,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加健康需求为宗旨,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目标为导向、落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关键组成部分,以总体计划为统领,突出关键、急用先行,加紧推进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不停健全
13、网络体系、完善应用功效,愈加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服务于社会大众健康。总体思绪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升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根本,服务群众,方便管理,为实现人人享受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保障。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和关键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利用平台技术实现关键实现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医药流通等领域统筹计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有效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关键任务实施。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相
14、结合方向转变,首先突出服务,直接让广大群众和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受益者,其次完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步骤,规范医疗服务和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医疗资源数据共享、灾备资源共享、医保区域共享等,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提升信息化建设效益,避免反复建设、反复开发和数据反复采集。基础标准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计划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职能负责项目标具体实施。建设经费要在加大财政投入同时,激励和引导运行提供商、软件企业等社会团体共
15、同参与,拓宽建设经费筹集渠道。二是坚持“总体计划,突出关键,全方面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以总体计划为依据,关键建设项目要推行必需审批和立案手续。项目标确定要符合国家关键任务安排、充足考虑项目标可行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三是重视“合理布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卫生信息化建设要重视贫困或欠发达地域和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建设,尝试创新应用模式和合作共建模式。要统筹计划顶层设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停地提升业务整合和系统集成资源共享水平。四是重视“标准先行、顶层设计、安全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理好标准化和信息系统应用关系,在总体计划下,依据关键项目实
16、施计划,先期做好标准规范制订和顶层设计工作、同期做好信息安全建设工作、后期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做到统一标准、规范接口、改善步骤、易于拓展、安全运行。五是强化“以人为本、便民服务、保护隐私”。卫生信息化应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支持基础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础药品制度推进工作,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进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同时还要充足认识医药卫生信息资源特殊性,依据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完善制度,建立信任体系,确保信息安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总体目标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
17、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紧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实用共享电子病历库和居民电子健康库,完善省、市、县、乡(镇)网络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联动指挥和决议信息系统。建立省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优化药品、耗材、设备网上集中采购交易步骤,支持基层基础药品供给、应用和监管,推进城镇小区卫生服务、新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便民“一卡通用”和公立医院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到“十二五”末,初步构建全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国家基础药品制度监管信息系统、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等卫生信息系统基础应用框架,基础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目标是:一是建成比较完善电子政
18、务系统。省、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并集成多业务、多应用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形成政务和服务一体化体系,提升政务信息公开渠道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现有直报系统基础上,建设省市县乡四级卫生信息网络,建立覆盖全省、快捷高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支持国家基础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含有应急指挥、估计预警、防疫监控、疾病监测、救治处理和分析汇报能力;三是构建城镇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为关键,以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为切入点,有效支持逐步扩大门诊统筹范围和层次。建立符合统一标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为全省70%居民办理健康卡和电子健康档案,初步建
19、立并完善城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和健康指标评价体系,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区域化互联共享,为实现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新城镇一体化医疗分级服务模式提供支撑; 四是完善医药电子交易和监管系统。深入完善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功效,完善全省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所属和医疗机构用药网上集中采购交易系统。支持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网上集中采购和交易。建成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药品供给链体系,促进国家基础药品制度实施。建立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系统,完善省市县三级药品监管、检验检测和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议信息,为基础医疗机构赔偿机制提供支持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
20、础服务信息; 五是建立统一规范医院信息系统,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经过试点示范,建立统一规范医院信息平台和电子病历库,加紧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协作系统、临床服务和医疗行为等信息系统建设。全部三级医院和60%二级医院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电子病历;逐步推行全省卫生便民“一卡通”应用,促进公立医院临床检验、诊疗、诊疗、用药行为,推进公立医院优化诊疗步骤,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实施;推广预约诊疗,实施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实现市域内新农合统筹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停提升服务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六是基础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初步建立以县级为应用、市级为支撑、省级为交换
21、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编制并形成标准化指导体系,确保信息资源有效性和信息安全。以试点城市区域卫生平台为基础,以公立医院为关键,建立和完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关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区域协作,和医院医疗行为全过程、动态监管。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东营市、济宁市等有条件市区,率先试点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框架,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通道,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支持城镇一体化、多级医疗服务模式,推进信息服务均衡、优质、高效发展,愈加好地满足群众对区域卫生信息服务需求。三、关键建设任务依据总体计划目标,“十二五”末初步搭建完成山东省卫生信
22、息化基础框架,关键任务是“建成一个平台(含省市县三级)、构建一个网络、完善两个体系、打牢五个支撑点、奠定二个基础”(简称“11252金卫工程”)。一个平台是山东省卫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包含省、市、县三级平台),一个网络是省、市、县(区)、乡镇四级网络,二个体系是电子政务一体化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协同应用体系;五个支撑点是以健康档案为关键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以新农合为主体城镇一体化信息系统、药品供给保障信息支持系统、卫生便民医联工程(一卡通)项目系统和开展以电子病历为关键数字化医院建设;二个基础是卫生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安全规范化。完成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给保
23、障体系等医改任务信息支持格局建设。 卫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省级卫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平台是面向全省最高一级卫生信息资源综合服务交换平台,是上联卫生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下接市级卫生信息支撑平台、县(区)级卫生信息基础平台运行主体,是全省医药卫生行业信息交互中心。该平台含有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能力,含有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综合卫生信息管理和卫生应急功效。关键建设任务:1、 建立省级统一规范卫生信息资源交换中心,完成卫生行业内外系统信息交换和共享任务,适时过渡到省级卫生云平台架构体系; 2、 推进县(区)级基础应用平台建设,有效对接市级信息支撑平台;3、 改善并加强
24、数据处理性能,深入整合厅机关和面向全省关键业务系统,提升海量数据存放和灾备能力;4、 安装布署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时监管应用综合服务应用软件系统,支持覆盖全省城镇居民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资源为基础区域卫生服务共享目标;5、 布署高效统一内外网和系统之间安全策略布署和统一电子认证体系等;6、 支持健康档案查询、电子病历查询、预约挂号、双向转诊、检验检验结果共享;支持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控制、健康管理、健康咨询;让居民、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全部从平台建设中受益;7、 在完善现有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形成包含财务监管、综合统计分析、决议支持等内容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卫生管
25、理信息系统。建立市级卫生信息资源支撑平台。市级平台定性为区域信息资源平台,依据总体计划由各市负责承建,建设关键为提升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综合卫生管理和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支持本市内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市级卫生平台是本省卫生云平台组成部分。建立县(区)级卫生信息资源基础平台。县区级平台定性为面向业务应用和提供服务业务平台。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新农合统筹、基础药品供给、双向转诊通道为基础县域内一体化医药卫生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同时为省、市级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县级卫生平台是本省卫生云平台关键基础应用端。各市地可依据实际情况可布署市一级区域信息平台或市县二级信息平
26、台,市级应侧重跨区域信息共享,县级应强调基层应用和服务。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化技术发展,建立本省省卫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强化大卫生云计算中心概念,省市二级平台建设应符合纳入云计算中心软硬件资源布署。 省、市、县(区)、乡镇(街)四级网络体系依靠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运行商网络,依据分级负责建设标准,建立全省三级卫生专用网络(适时延伸完成和村卫生室联接)。卫生专网分为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两部分,是卫生行政、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业务协相同多方共享网络资源。纵向网络是实现省卫生厅和各市、县(区)、乡镇(街)纵向互联;横向网络是实现省、市、县(区)、乡镇(街)和同级所辖医疗卫生单位横向互联。网
27、络布署是实现本省卫生云平台基础,从构架上应满足云平台建设要求。关键建设任务:1、 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纵向网络,标准上网络采取高带宽电路进行组网,整合并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流量数据;2、 省、市、县(市)区三级对应横向网络,依靠电子政务外网或租用网络,实现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级直属机构和医院等医疗机构连接互通;3、 省、市、县三级网络体系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最基础网络条件,在财政经费不足情况下,可采取外包或和链路运行商合作模式进行运行和维护。 卫生电子政务一体化办公体系整合并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在符合内外网安全要求基础上,以厅机关政务范围为关键,编制“信息共享
28、目录”和“信息交换目录”,逐步建立面向全省卫生行业管理、监督和决议政务资源共享体系。一是建设完成内网环境,将厅机关、各市县政务职能和关键业务系统纳入整体计划,逐步实现行业内网单点登录,实现网上无纸化协同办公系统;二是利用公网深入强化为民、便民服务方法,建设完成在线申报、在线监督、在线服务目标和提供多个业务支持体系。关键建设任务:1、改善卫生厅门户网站系统。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深入完善卫生厅网站建设。面向17地市卫生局和省属医疗机构,以政务为关键,进行顶层计划,全方面、正确、立即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在条件成熟基础上,陆续开展相关在线服务和一站式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电子政务
29、应用系统。2、建成卫生单位协同办公系统。依靠省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通达全省卫生系统(包含各市、区、县卫生局和厅直属医疗卫生单位)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资源信息化、流转网络化和管理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在行业局域网或专网内实现信息共享,经过采取电子认证、电子签章、时间戳、二维码等技术,确保办公文件网上流转安全性、保密性、真实性和实时性。3、建立卫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卫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卫生电子政务和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关键组成部分。依靠省三级网络体系,逐步建设成为联接卫生部,面向全省17个市、140个县分级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在充足考虑电子政务一体化应用同时,同时重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指
30、挥调度和决议会商等特点,和各级卫生部门在使用范围上扩展和相对独立性,充足发挥视频会议系统远程作用,深入提升应急指挥能力,提升行政服务效率。4、建立信息系统运维长久有效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针对本身职能处室业务和直属卫生单位应用需求,逐步建立项目评定机制。系统计划要统一进行业务调研、统一制订项目方案、统一使用建设经费;项目建设要突出关键、分步实施和逐步完善;系统运行要重视技术支持、规范升级程序和评价功效变更;系统维护提倡硬件资源统一维护、数据资源统一管理、维护经费统一列支。逐步形成系统管理和系统应用分工协作长久有效机制。 公共卫生信息协同应用体系公共卫生信息协同应用体系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31、关键支撑。依据卫生部总体布署,结合本省具体情况,有效开展自然灾难、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类医疗卫生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预警和响应,提升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具体建设任务以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议系统。建立必需语音、视频等网络和软硬件支持环境,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难类、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医疗卫生救援等信息采集、传输、存放,危机判定、决议分析、命令布署、预案开启、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效应急指挥和决议系统;形成一个分布式可逐层监测和处理全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对全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其它类医疗
32、卫生救援分析、判别、应急方案制订模型化;经过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使全省范围内公共卫生突发卫生事件得到立即控制,其它类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到有效处理。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在卫生部统一布署下,依靠省三级网络体系搭建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信息联动网络系统;建立符合全国统一标准医疗卫生资源库,实现全省统一应急医疗资源管理、应抢救治教授管理;完成病情统计分析、应急响应和培训、综合统计查询等功效;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3、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将疾病监测信息网络汇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管理信息系统、健康危害原因监测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础信息系统、死因监测和登记汇
33、报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汇报系统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一整合到全省卫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并运行全省皮肤病、性病、精神卫生、口腔卫生、地方病等信息汇报系统;逐步将疾病监测系统延伸到医生工作站和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法定汇报人直接网络汇报;建立临床证状流行病监测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诊系统,逐步实现和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试验室连接,提升传染病疫情处理立即性、敏感性;逐步建立未知危险原因信息系统,加强对未知危险原因监测,提升预警能力;逐步建立全省公共卫生舆情信息监测系统,增加非正规渠道信息搜集能力,提升和其它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协同能力。4、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
34、。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执法信息采集和网络系统;建设卫生检测和评价系统,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投诉举报处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办公协同系统和卫生监督综合网站;深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汇报步骤,规范投诉举报信息处理,实现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现场数据采集方法和处理数字化;为应急指挥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提供信息支持。5、儿童计划免疫信息系统。依靠国家和省卫生三级网络体系和应用平台,将触角延伸到小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及地段医院;建立山东省计划免疫信息标准规范,整合小区医院及地段医院计划免疫信息档案,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处理和公布;建立预防接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传染病汇报、分析、公布、预防和培
35、训系统;实施传染病监测和分析,实现全省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和传染病汇报信息网络动态管理;实现和小区卫生信息系统互联共享。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依靠国家和省卫生三级网络体系和应用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关键建设内容为疾病控制机构人力、技术、设施等基础资源信息管理、工作动态通报、项目进程管理、绩效考评和相关数据分析和统报等。 以健康档案为关键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依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从基础应用和服务需求出发,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为关键,以小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化框架。以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基础医疗服务和综合管理和统计业务应用为主导,规
36、范健康信息、业务信息和服务信息,提升信息使用效率,促进并提升小区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用为目标,完善互联互通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为小区居民、全科医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之间提供信息交换和协同服务,为区域内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供信息支撑,初步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为关键、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便民服务为中心区域卫生信息化。关键任务是:1、 充足利用卫生部公布最新研究结果,结合本省实际,建立以生命周期为根本,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多种健康相关原因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成全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2、 采取“统一计划、分级负责”标准,完成以
37、居民健康档案为关键集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基础医疗、综合管理和统计四项关键功效建设,完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干预和计划生育等小区卫生信息服务体系;3、 逐步建立以县(区)基层数据中心、市级数据支撑中心和省级数据交换中心架构体系。做好4-6个不一样区域县(区)试点运行,总结经验,有效推进。逐步实现小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服务;4、 拓展和形成本省区域卫生信息标准化交换和共享体系;经过试点和改善,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多渠道信息起源有效整合和动态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应用触角逐步伸延和拓展,建立动态、有效、可控地信息集成模式,为政府、业务部门和小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5、 建立并完善
38、小区卫生服务指标量化体系,完善针对个人、分项、业务目标等服务责任指标评定体系,为绩效、奖惩考评激励机制提供信息支持;6、 初步形成基层卫生监测、疾病管理、控制和预防基础和基层网络体系,为疾病控制机构、食药卫生监督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和决议提供基础数据,便于立即评价相关疾病防控、干预效果和提供技术指导和相关方法。 以新农合为主导城镇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为主导城镇一体化信息系统,是面向发展农村卫生信息化关键标志和抓手,经过该系统建设深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纵深化发展,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转变农村卫生服务模式,形成农村居民档案建设、基础卫生数据采集、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基础药品供
39、给保障、远程医疗一体化,为建立城镇多级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支持。关键任务是:1、 以县(区)为关键,整合改造现有新农合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建立(或归并)县(区)级统一规范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系统功效和运行模式应符合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全省统一计划要求;2、 在完成新农合信息系统基础功效和基础业务管理基础上,开展建立城镇居民标准统一健康档案信息建设工作,同时增加并实现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基础药品供给保障、远程医疗等功效,逐步完善以新农合信息管理为根本新型农村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必需坚持城镇一体化标准,必需坚持全省统一架构下统一规范和标准。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
40、息系统做到和医院信息系统互联,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依靠省三级网络体系,适时提升门诊统筹层次,完善资金筹集和使用动态和实时监管功效,为参合农民在省内统筹区域内医疗机构即时结报提供支持;4、 完成并完善省级综合信息处理业务平台,在完成新农合基金监管、统计分析和检索查询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多路径、多渠道在线健康交互和咨询服务,宣传党和政府农村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5、 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卫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支持开展县、镇、村多级医疗一体化服务,推进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应用,支持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模式和赔偿补机制,着力提升乡村基层疾病检测、预防控制、应抢救治等信息系统协同和支撑能力。 药品供给保障信息支
41、持系统加紧完成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建设。以国家基础药品制度为基础,以省级平台为中心,建立并完善基层基础药品供给保障体系,实现全省药品集中统一网上采购和交易、规范药品配送流通,完善省、市、县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供给、结算等全过程关键步骤监控。关键任务:1、 搭建面向供、需方服务基础药品和非基础药品采购交易平台。支持药品挂网采购、交易配送和监督管理业务过程,完善基础药品公开招标、供给保障体系;2、 提供药品采购过程中信息监管通道,全方面监督药品价格、配送机制、交易程序等正当性,提供数据检索和基础分析等支持;3、 完善生产企业、配
42、送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品信息协同和应用,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基础药品供给库存双预警机制。4、 坚持信息公开标准,建立便民惠农城镇药品供给网,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服务咨询和药品价格和相关信息等服务。5、 初步建立和完善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等监测信息交换和共享网络体系;6、 以药品集中采购监管信息服务系统为基础,利用电子识别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传感技术和物流配送链等技术,逐步建成面向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和个体山东卫生物联网系统。 卫生便民医联工程项目卫生便民医联工程是面向全省医疗卫生系统一卡通用工程。“医联卡”作为唯一互联介质,关键统计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信息和最终一次临床信息,适适用于门诊
43、医疗、临床医疗、小区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现场救护、健康体检、妇幼保健等医疗过程和健康服务领域。依据省政府相关城市“一卡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鲁政发9号)要求,关键建设任务:1、 编制山东省卫生“医联卡”技术规范和标准;2、 搭建山东省卫生便民医联工程数据交换平台,在省直属医院试点推进全省卫生行业“一卡通”建设进程;在严格实施山东省卫生“医联卡”技术规范和标准前提下,提倡在市属范围内试点运行卫生系统“一卡通”系统。主动探索在确保卫生信息安全基础上,和现有市民卡、社保卡等有效集成。3、 建立并完善医联工程项目支撑模式和长久有效运行机制;4、 选择省直医疗机构和城市小区、新农合、妇幼保健等应用领
44、域,进行跨医院、跨地域试点运行;5、 获取试点经验后,推进在市域内、跨地域和全省范围内卫生“一卡通”,有计划地实现和其它市民卡、社保卡整合工作,深入简化就医过程,为患者就医提供更多方便。 开展以电子病历为关键数字化医院建设以医院管理、电子病历为关键,经过建立省市县级试点示范医院,加强评定方法、总坚固施经验,搭建省、市、县级数字化医院基础框架,不停完善电子病历架构模型、院内数据共享模型和院间数据交换模型、电子病历安全模式和多级医疗服务模型,连续有效地推进数字化医院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方便群众就医。关键任务:1、 搭建由医院信息平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综合监管系统组成数字化医院基础
45、框架,形成基于信息平台信息交换和应用系统,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主导业务服务体系;关键构建二、三级公立医院之间及二、三级公立医院和城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协作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愈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服务。2、 参考卫生部公布最新研究结果,建立适合本省医院电子病历架构模型,尤其针对传承中华传统医学特点,提出电子病历涵盖范围、基础内容、数据起源、安全体系和构建模式;3、 建立和完善基于医院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关键医院信息系统。完善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架构和功效,扎实公立医院信息化基础,深入优化就医步骤,改善就医环境。以电子病历为关键加紧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并基于医院信息
46、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医院全部业务和管理完整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提升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4、 基础建立医院医疗行为管理系统。构建一套基础科学、精细、专业化医院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实现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监管系统化和长久化,逐步实现对医院医疗行为全过程、动态监管,从而加强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监管能力,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5、 从本省实际出发,结合国家数据标准,建立符合应用需求全省级临床医疗信息共享目录和信息交换目录体系,和信息系统支持机制、措施和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如临床路径支撑体系、合理用药支持体系等;6、 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评定工作,监督并指导落实工作机制、人员配置、建设经费等保
47、障方法;7、 提倡并激励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医院,率先建立基层多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城镇基础医疗保险、新农合窗口即时结报,小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和一卡通用等应用目标;8、 在全省最少完成5个市级区域、20个县(区)级区域,和50家省、市、县(区)级医院试点示范单位,结合试点地域实际,关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和其它相关领域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模式,验证临床信息交换电子认证方法、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创建区域信息化建设模式。9、 扎实推进信息化“卫生强基”工程,继续实施远程医学惠民工程。着力处理东西部地域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为依靠,充足利用三级医疗资源优势,在临沂、枣庄
48、、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等市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医学系统,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为中西部地域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服务。四、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安全框架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卫生信息建设标准和制度规范,关系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根本所在。所以,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卫生部研究结果,制订适合本省卫生服务体系架构和业务活动卫生信息参考模型、共享电子文档信息模型。关键工作任务以下:1.制订卫生信息化标准集指导体系山东省卫生信息化标准集指导体系含有战略性、指导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关键包含用户视图、数据元、信息分类编码、概念数据库、逻辑数据库、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交换和共享标准)等,是指导全省卫生信息建设基础规范标准,适适用于建设单位和机构,适适用于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关键包含: 卫生数据资源库系统。关键包含:居民健康档案库、基层医疗服务项目库、卫生机构数据库、妇幼卫生管理数据库;疾病控制管理数据库;卫生监督管理数据库;医政管理数据库;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库;地方病防治信息管理数据库;医学教育管理数据库;医学科研管理数据库(课题、结果和人才);关键监测病种发病死亡数据库;抢救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