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原料分类.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64413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原料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文档共6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名单 一、 分类 目前我国食品按照监管部门及审批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普通食品 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监管,生产需要时需要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对纳入QS监管的还需要通过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取得QS证书。适用法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 新资源食品 新资源食品包括:(一)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二)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四)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属于上述情形之一的物品,如需开发用于普通食品的生产经营,应当按照《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申报批准。 卫生部主管全国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资源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适用法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等。 (三)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的3个主要特征:食品性、功能性和非药物性。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目前发布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有27项,同时相关调整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稿确定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为18项。 二、 普通食品原料 1、 常规原料:常规原料是指传统食用的食品,如:大米、小麦、马铃薯、玉米等。此类产品品种众多,主要特点是在我国具有食用习惯和较长的食用历史。 2、 药食同源食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3、 新批准普通食品原料 (1)《关于1998年全国保健食品市场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卫监法发〔1998〕第9号),将新资源食品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梁花粉、魔芋、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蚕蛹列为普通食品管理。 (2)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允许酸角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 (3)卫生部2010年第3号公告允许玫瑰花(重瓣红玫瑰Rose rugosa cv. Plena)、凉粉草(仙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允许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布渣叶(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cv.Acutifolia)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 (4)卫生部2010年第9号公告允许针叶樱桃果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17号公告允许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 三、 新资源食品原料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基本信息 备注 1 低聚半乳糖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来源:牛乳中的乳糖 分子式:(C6H11O5)n n为2-8 分子量:300-2000 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饮料、焙烤食品、糖果 2 水解蛋黄粉 Bonepep 来源:鸡蛋蛋黄 乳制品、冷冻饮品、豆类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其制品(包括类巧克力和代巧克力)以及糖果、焙烤食品、饮料类、果冻、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3 异麦芽酮糖醇 Isomaltitol 由α-D-吡喃葡萄糖基-1,6-山梨醇(GPS)和α-D-吡喃葡萄糖基-1,1-甘露醇(GPM)以大致相同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4 植物甾烷醇酯 Plant stanol ester 来源:大豆油提取的甾醇和食用低芥酸菜籽油制取的脂肪酸甲酯 分子式:C47H84O2 分子量:681.2 植物油、植物黄油、人造黄油、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调味品、沙拉酱、蛋黄酱、果汁、通心粉、面条和速食麦片 5 珠肽粉 Globin Peptide 来源:猪血红细胞 保健食品原料 6 DHA藻油 DHA Algal Oil 来源: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 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300毫克/天(以纯DHA计) 7 棉子低聚糖 Raffino-oligosaccharide 来源:棉花的种子(棉籽) ≤5克/天 8 植物甾醇酯 Plant sterol ester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3.9克/天 9 植物甾醇 Plant sterol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2.4克/天 10 花生四烯酸油脂 Arochidonic Acid Oil 来源:高山被孢霉 ≤600毫克/天(以纯花生四烯酸计) 11 白子菜 Gynura divaricata(L.)DC 来源:人工种植的白子菜 种属:菊科、土三七属 食用部位:茎、叶 12 御米油 Poppyseed oil 来源:罂粟的种子 ≤25克/天 13 金花茶 Camellia chrysantha(Hu) Tuyama 来源:人工种植的金花茶 种属:山茶科、山茶属 食用部位:叶 ≤20克/天 14 显脉旋覆花(小黑药) Inula nervosa wall.ex DC. 来源:人工种植的显脉旋覆花 种属:菊科、旋覆花属 食用部位:根茎 ≤5克/天 15 诺丽果浆 Noni Puree 来源:海巴戟天(Morinda citrifolia L.)的果实,英文名称Noni、中文译名诺丽(果) 16 酵母β-葡聚糖 Yeast β-glucan 来源: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50毫克/天 17 雪莲培养物 Tissue culture of Saussurea involucrata 来源:菊科植物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的愈伤组织 鲜品≤80 克/天、干品≤4 克/天 18 茶叶籽油 Tea Camellia Seed Oil 来源:山茶科(Theaceae)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K.tez)的种子 ≤15克/天 19 盐藻及提取物 Dunaliella Salina (extract) 种属:绿藻门、团藻目、盐藻属 ≤15毫克/天(以β-胡萝卜素计) 20 鱼油及提取物 Fish Oil (extract)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 来源:可食用海洋鱼 ≤3克/天 21 甘油二酯油 Diacylglycerol Oil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 ≤30克/天 22 地龙蛋白 Earthworm Protein 来源: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 Savigny) ≤10克/天 23 乳矿物盐 Milk Minerals 来源:乳清 ≤5克/天 24 牛奶碱性蛋白 Milk Basic Protein 来源:鲜牛乳 ≤200毫克/天 25 γ-氨基丁酸 Gamma aminobutyric acid 来源:L-谷氨酸钠 结构式:NH2CH2CH2CH2COOH 分子式:C4H9NO2 分子量:103.12 ≤500毫克/天使用范围:饮料、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糖果、焙烤食品、膨化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6 初乳碱性蛋白粉 Colostrum Basic Protein 来源:牛初乳 ≤100毫克/天 乳制品、含乳饮料、糖果、糕点、冰激淋,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27 共轭亚油酸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来源:红花籽油 < 6克/天 28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来源:红花籽油 < 6克/天 29 杜仲籽油 Eucommia ulmoides Oliv. Seed Oil 来源:杜仲籽 ≤3毫升/天 30 蔗糖聚酯 Sucrose Ployesters 来源:大豆油 ≤3.1 克/天 31 玉米低聚肽粉 Corn oligopeptides powder 来源:玉米蛋白粉 ≤4.5克/天 32 磷脂酰丝氨酸 Phosphatidylserine 来源:大豆 ≤600毫克/天 33 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种属:绿藻门、团藻目、红球藻属 ≤0.8克/天 34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 来源:绿茶叶 ≤300毫克/天(以EGCG计) 35 翅果油 Elaeagnus Mollis Diels Oil 来源:翅果油树种仁 ≤15克/天 36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Calcium β- hydroxy -β- methyl butyrate (CaHMB) ≤3克/天 37 低聚木糖 Xylo-oligosaccharide 木二糖—木七糖 来源:小麦秸秆 各类食品≤1.2克/天(以木二糖-木七糖计) 38 透明质酸钠 Sodium Hyaluronate 来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us equi subsp. zooepidemicus) 保健食品原料≤200 毫克/天 39 叶黄素酯 Lutein Esters 来源:万寿菊花 化学名称: 叶黄素二棕榈酸酯 焙烤食品、乳制品、饮料、即食谷物、冷冻饮品、调味品和糖果,≤12 毫克/天 40 L-阿拉伯糖 L-Arabinose 来源:玉米芯、玉米皮等禾本科植物纤维 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41 短梗五加 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来源:人工种植 食用部位:茎、叶、果 饮料类、酒类≤4.5克/天 42 库拉索芦荟凝胶 Aloe Vera Gel 来源:库拉索芦荟叶片 食用部位:凝胶肉 各类食品≤30克/天 43 玛咖粉 Lepidium meyenii Walp 种属:人工种植的玛咖(十字花科独行菜属)食用部位:根茎 ≤25克/天 44 元宝枫籽油 Acer truncatum Bunge Seed Oil 来源:元宝枫树种仁 ≤3克/天 45 牡丹籽油 Peony Seed Oil 来源: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和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的籽仁 ≤10克/天 46 菊粉 Inulin 来源:菊苣根(拉丁学名:Cichorium intybus var. sativum,Asteraceae) ≤15克/天 47 多聚果糖 Polyfructose 来源:菊苣根(拉丁学名:Cichorium intybus var. sativum,Asteraceae ) ≤8.4克/天 48 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 来源: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 种属:子囊菌亚纲、麦角菌科、虫草属 ≤2克/天 四、 保健食品原料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五、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   名称 拉丁学名 一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1 青春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2 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ifidobacterium lactis) 3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4 短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5 婴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6 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二 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1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2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3 卷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4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5 德氏乳杆菌乳亚种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6 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ium 7 格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gasseri 8 瑞士乳杆菌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9 约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10 副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11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2 罗伊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13 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14 唾液乳杆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三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1 嗜热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注:1.传统上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菌种允许继续使用。名单以外的、新菌种按照《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执行。 2.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按现行规定执行,名单另行制定。 六、 可用于婴儿食品的菌种 菌种名称 拉丁学名 菌株号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动物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12 乳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Bi-07 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HN001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