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社会思想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0607下A)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2、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3、统一化4、亲亲、尊尊5、敬天;明德;保民6、立德;立功;立言7、劳动;社会生活的基础8、理9、命;赏罚10、顾炎武二、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宗法制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其他诸子则转为诸侯;诸侯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别子另封;别子也是嫡长子继承制。以此类推。这种社会组织系统称为宗法制。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特点。(5分)2、“明分使群”这是荀子提出的命题。在荀子看来,要建立作为社会意义的“群”,首先必须对人
2、群进行必要的社会角色定位与职业分工,使每个人在社会中有其固定的位置,这也就是“分”。“分”是“群”的前提与基础。(5分)3、“生人之意”这是柳宗元提出的概念。意指御寒、饥渴、性、自卫等人类的社会生活需求。(3分)柳宗元把“生人之意”看作是人类社会不断变迁、进化的依据。人们的衣、食、住、行、性等社会文化,都是满足“生人之意”的结果,是因为其“利于人、备于事”才被人们发明和接受的。(2分)4、“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人性假说,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1分)。天命之性是“理”之在人者,是人化了的“理”,是至善的;“气禀之性”是气之在人者,有善
3、有恶。天理赋予的人性皆善,且无论圣凡,皆同;气禀则(因天地之气、父母之气不同而)不同。(4分)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1、在孔子的社会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何关系?在孔子看来,“礼”是行为规范,是外在的;“仁”则是道德要求,是内在的。(2分)但二者又有密切关系:严格地遵守“礼”,也就是仁。遵守礼的行为,体现在心理上,即其内心体验,就是仁;仁的道德体现在行为上,就是 “复礼”、守礼。(3分)“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没有内心的仁,礼将失去意义;但仅有内心的仁,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则仁也不能落实。仁与礼,一内一外,相辅相成。(3分)2、简述孟子性善论的内容。性善论
4、的主要内容有:(1)人性中皆有“善端”。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3分)(2)强调人所独具的向善的可能性。认为人心向善是人区别于动物而独具的高贵的一面,所以人应该努力向善,不可自暴自弃。(3分)(3)按照孟子的观点,个体的人之间确有善恶之分,但若从人文历史演进的大趋势来看,自然是趋向善的。(2分)3、韩非是如何看待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的?韩非像他的老师荀子一样相信人性是恶的。但是他又与荀子不同、荀子强调人为,以之为变恶为善的手段,韩非则对此不感兴趣。在韩非和其他法家人物看来,正因为人性是人性的原样,法家的治道才有效。法家提出的治国之道,是建立在假设人性是人性的原样,
5、即天然的恶,这个前提上;而不是建立在假设人会变成人应该成为的样子,即人为的善,这个前提上。(3分)由于利欲之心是出乎人们的本性,所以韩非认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自利自为。人人都在为自己打算,以“计算之心”,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待人和事的。韩非看来,普天之下,都是为自己的利欲而奔波的人,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人们的“自利自为”作为基础的。可以说,两千年前的韩非,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社会交换论者。(5分)4、韩愈排斥佛、道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韩愈排佛的原因之一,是他看到了佛、道特别是佛教势力发展到了影响唐代社会经济的程度。既影响了政府的税收,也给人民造成负担,从而引起社会动荡。(3分)韩愈排斥佛、道的
6、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关注佛教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冲击和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目的是为了给儒家社会思想争地位。所以韩愈反对佛老,但重点是反佛。对道教则不像对佛教那样激烈。他认为孔孟之道是中国正统思想文化,佛教是外来的“夷人之教”,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等级和伦理纲常,必然造成“人道乱”。(5分)四、文献解读题(共2小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下面是南宋思想家叶适所著习学记言序目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这段话简述应如何理解叶适的“道义”观。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7、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然举者不能胜,行者不能至,而反以为垢于天下矣!。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到,叶适认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意思是古代仁人把利益让给别人,自己不居功,因而使“道义光明”。而朱熹等人却不解其真正含义,而脱离“功利”,偏执“道义”,而使“道义”成为空洞的虚名。(3分)可见,在叶适看来,功利是道义的基础。为天下兴利建功,而又不自利居功,这就体现了道义。反之,没有为天下兴利建功,而宣称道义,就是徒有虚名,不能实现真正的道义。比如空谈性命之学,而富国强兵收复失地的道学家的“道义”,就是如此。(4分)2、下文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8、这一思想有何历史意义?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到,顾炎武明确地地将“国”和“天下”作了区分,所谓“国”,就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政权,所谓“天下”,则是指整个社会、文化秩序。天下的范围显然大于国家,天下是属于全体民族或社会成员,国家则属于当权的君臣。天下是国家的基础,懂得保天下,才懂得保国。(5分)顾炎武关于天下和国家思想,对传统“家天下”、“私天下”的社会权力合法性展开的质疑,表现出在十七世纪启蒙者眼里,维护
9、易姓改号的那种存亡变革不再是最高正义。公天下的思想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但其天下观具有强烈的华夷之辨色彩。(3分)五、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13分)1、试述朱熹对传统社会等级和伦理纲常合理性的论证,并作简要评价。朱熹用“理一分殊”的理论和方法论证了社会等级差别和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1)“理一分殊”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普遍道理。“理”和万物的关系就是“理一分殊”,“理”是同一的,但体现(“分”)则千差万别。而且,“分”不是均等、平等的,而是有高下品别之不同。愈见得高下品别不同,就愈见得“天理”安置得妥当。(3分)(2)对传统社会等级和伦理纲常合理性的论证朱熹认为,自然是一种品级的存在
10、。而自然和社会是由同一的“理”来主宰支配的,“人道”和“天道”是对称的。按照这种天人合一的逻辑,社会就与自然同理,即也是理一分殊的品级的存在,朱熹认为这种“等级差别”是“得其所当然”。只要每个人各安其分,得其所当然,即各得其“理”。理的体现就在于人人能各守其分,守分的准则就是伦理纲常。“理一分殊”的原理如果能够实现,就达到一种“和”的状态。因为“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封建纲常也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纲常不但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早已被“理”所规定的伦理原则,谁也不能逃避,这个“和”的状态是朱熹的社会理想。(5分)(3)评价朱熹为社会等级和伦理纲常找到了一个普遍的依据,即“理一分殊”。这就大大强化了社
11、会等级和伦理纲常的合理性。“理一分殊”论转变为封建社会生活秩序的伦理规范与行为规范了。他的结论是,只有“各得其宜”,才能达到社会关系真正的和谐与安定,人们只要恪守“三纲五常”的道德及行为规范,社会就会安定与和谐。这显然是为封建社会的既得利益阶级制造理论依据,是保守的社会理论。朱熹以“理一分殊”为依据的社会伦理说教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很大作用。(3分)逻辑清晰、文字流畅(2分)。2、试述黄宗羲的社会批判和社会治理思想及其意义。(1)社会批判思想黄宗羲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很尖锐的批判。批判君主,宣布君主为“屠毒”者、“敲剥”者,天下之大害者。他更有一个否定的假言“向使无君”,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批
12、判官吏制度,指责封建臣仆是参加“敲剥”的奔走服役者,官僚制度是镇压人民的一套工具,它的任务是统治人民。批判法律制度,指出,社会无公法,“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论封建公私之不分,权利义务之不平,现存的法律,那所谓非法之法,即权利义务没有法权平等的分界。(3分)(2)社会治理思想君主和官吏应是社会的公仆“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认为,要想治理社会,就必须摆正君与臣的社会角色,即君主当为人民的公仆,是一心为民兴利而不享其利的,臣僚当是为服务于人民而帮助君主治理社会的,群臣的工作应该是为天下为万民,而不是为君主为一姓的。只有君主与臣僚们同心协力,为天下万民而治理社会,才能有所成就,帮能实现
13、理想的社会生活秩序,最终实现黄宗羲的理想社会构想。法治重于人治“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所谓“法”,泛指社会控制的所有方法、措施及规范制度。他重视法治,并认为,社会的法令规范,应该是为社会兴利除害使万民受益而设定的,而不是为君主的利益而设定的。他否定“一家之法”,而主张“天下之法”。学校议朝政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发挥议政的作用,对君主进行舆论监督。(5分)(3)意义黄宗羲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提出的社会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因而具有时代的超前性,成为中国启蒙思想的先驱;他提出的君主和官吏应是社会公仆、重法治以及学校议政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特色;他强调了社会控制的措施与规范的重要性,否认了人治的可靠性,这无疑是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一大进步。黄宗羲的社会思想对近代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逻辑清晰、文字流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