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53903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6-名句名篇默写答案 语境理解式默写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 (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 名句的默写要准确,不能有错别字。注意“纶”“樯橹”等字的写法。 2.(2018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尔”不能写成“而”,“蹴”也容易误写。(2)对于《琵琶行》的考查,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经典名句,对于这些文章的备考,一定要背熟全篇。(3)要注意“斗牛之间”的书写,不要把它和《滕王阁序》中“牛斗之墟”记混。 3.(2018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提供的情境。(1)注意“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2)注意“回顾汉代历史”,(3)注意“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无尽愁绪”等关键信息。还要注意“博”“颓”“似”等字的写法。 4.(2017全国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答案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注意“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提示,这里出现了“海水”和“峰峦”两个意象,据此得出答案。注意“澹”“竦”等字的写法。(2)注意位置上的提示,需填写的句子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注意“递”不要误写。 5.(2017全国Ⅱ·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抓住“大年”“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等关键信息来确定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遗漏“乃”字,注意“匹”的写法。(2)抓住“借指自己的陋室”“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等关键信息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庐”“蜀”的写法。 6.(2017全国Ⅲ·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空缺部分是解释“积累的重要”,并且属于“观点”句,据此可得出答案。注意“焉”的写法。(2)“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是对横线处意义的解释,还原诗句即可。注意“俄顷”“漠漠”的正确写法。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改编自2018湖北武汉4月调研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自然神奇秀美,令人惊叹,杜甫在《望岳》中以“            ,            ”两句气势磅礴地展示了自然的伟力。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答案 (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2)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所填内容是解释“自然的伟力”,注意“晓”的字形。(2)注意“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提示,注意“箪”“携”的字形。(3)注意感叹“人生短暂”的提示。 2.(改编自2018陕西宝鸡第三次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两句表现他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抱负。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词人登临北固亭,慨叹眼前景象,又担忧当前时局的词句是:          ,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答案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注意“不论身处何地”“忧国忧民”的提示。(2)注意“慨叹眼前景象”和“担忧当前时局”的提示,注意“榭”的字形。(3)注意“行路”“积累”的提示,注意“跬”“至”的字形。 3.(改编自2018河南4月适应性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借用魏尚典故,抒发了渴盼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之所以能不被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是因为他能“             ,             ”。  答案 (1)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2)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3)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典故”和“情感”的提示。(2)注意“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提示,还要注意“呕哑”的字形。(3)填写的句子是阐述“不被外界的赞誉或非议所动”的原因,注意“辩”的字形。 4.(改编自2018四川绵阳三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记载,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  (2)《诗经·氓》中表现男女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诗句是“                ,                ”。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答案 (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2)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3)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所填写内容是曹刿的乡人对他求见国君献策的质疑。(2)注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提示,注意“晏”的字形。(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达的意思是“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努力,学习超过前辈”,根据此意可以得出答案。 5.(改编自2018四川成都二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有阔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               ”。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借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规模宏大,秦始皇生活纷奢。  (3)《琵琶行》中,以鸟兽啼鸣表现诗人谪居之地荒僻的诗句是“             ?             ”。  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身处逆境仍有阔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提示。(2)注意“钉头之多”的提示,还要注意“磷”“庾”的字形。(3)注意“鸟兽啼鸣”的提示。 6.(改编自2018广东广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以“               ,               ”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决心。  (3)杜甫《登高》中“              ,             ”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答案 (1)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出师表》中,与“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相对应的句子是“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效果就是这几句话之后的两句。(2)注意“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坚守正义”的提示,注意“伏”“兮”等字的字形。(3)注意“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提示。 7.(改编自2018河北唐山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对潭中鱼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静态时,呆呆地静止不动;动态时,“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答案 (1)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此时的动态和静态构成了对比,还要注意“俶”“翕”的字形。(2)注意“黄鹤”“猿猴”的提示,注意“猱”“援”的字形。(3)注意“军容之盛”的提示,注意“舳舻”“旌旗”的字形。 8.(改编自2018陕西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引用渔者歌词“              ,               ”写出了三峡峡长猿鸣的特点。  (2)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我们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               ,               ”的感喟。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答案 (1)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峡长猿鸣”的提示。(2)要注意诗句出自《琵琶行》,还要注意“沦”的字形。(3)注意“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提示,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9.(2018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       ”三句表现出作者心系国家安危、渴望赴边建功的豪情壮志。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           ,            ”。  答案 (1)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2)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诗句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还要注意“心系国家安危、渴望赴边建功”的提示。(2)所填写诗句是解释古代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注意不能漏掉“其出人也远矣”的“也”。 10.(2018安徽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粗重的特点,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            ”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先对比自身与同学之间巨大的物质差距,接着表明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然后点出原因所在:“           ,               。”  答案 (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以具象写抽象的写法,还要注意“嘈”“间关”的字形。(2)所填写的诗句是解释自己毫无艳羡之意的原因,注意不能漏掉句中的虚词。 11.(2018甘肃兰州第二次实战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客由眼前山水环绕、林木苍翠的自然美景发问,追思三国时代英雄人物曹操的句子是:“         ,        ,                。”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以“             ,            ”两句,引用故事,来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答案 (1)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山水环绕、林木苍翠”和“追思三国时代英雄人物曹操”的提示,注意“缪”“苍”等字的字形。(2)注意引用的典故和情感。 12.(2018湖南长沙统一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荀子在《劝学》一文中,通过先设风雨兴起、蛟龙产生这两个比喻,引出了一个观点:“          ,            ,          。”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人只要努力学习,甚至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答案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自然时序交替”的提示。(2)要注意“注意积累,人只要努力学习,甚至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的提示。 13.(2018山东济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即使学生挤满屋子,先达也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紧接着说:“          ,         ,            。”  答案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提示,注意“鬓”“潦”的字形。(2)注意所填写的应是“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后面的句子,还要注意“侍”“援”的字形。 14.(2018河北石家庄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刻在变动,然而,“             ,             ,          !”  答案 (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画面特点的提示,注意“璧”字的字形。(2)注意“然而”的提示,前后构成了对比,注意不要遗漏虚词。 15.(2018广西南宁毕业班适应性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结尾处发出了“         ,          ,            ”的长叹,让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叹息。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中用“            ,            ”两个名句描写了“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势。  答案 (1)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2)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要注意“《蜀道难》结尾处”的提示,注意“咨嗟”的字形。(2)注意“沙场秋点兵”的提示,还要注意“麾”“炙”的字形。 4.【2018年高考北京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答案】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说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所给出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从这些提示中把握确定所要默写的语句的具体内容。正确书写是保障。在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语句中还要把握书写,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别字。不要多写,也不要少些。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如果字写错了,那么就会前功尽弃了。 5.【2018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 (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7)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先进》) (8)    ,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 【答案】  (1)载笑载言  (2)无以至千里  (3)秋月春风等闲度  (4)高低冥迷  (5)锦鳞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风乎舞雩  (8)铁肩担道义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江苏高考卷名句的考查与全国卷不同,全国卷是语境型默写,而江苏卷一直是句子默写,即根据前或后提供的句子写出另外与之相连的句子。从八句的来源来看,有四句出自高中必背的14篇,有二句源自初中课本,有二句源自课外。比如2018年,高中的四句主要源自《诗经》《劝学》《琵琶行》《阿房宫赋》,这四句中有两句源自古文,有两句源自诗歌;初中的二句源自《岳阳楼记》《破阵子》,一句源自古文,一句源自诗词;课外的二句,一源自《论语》,一源自名人对联。 6.【2018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       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       ②       ,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       ,       ④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       ⑤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⑥       ,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答案】①风萧萧兮易水寒  ②周公吐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  ⑥休说鲈鱼堪脍 【解析】 【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萧”“哺”“事”“惟”“脍”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2018年的天津卷在名句的考查上已经向全国卷靠拢,即考查“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 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7.【2018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