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控制测量实习
技
术
设
计
书
系别: 建筑工程系
班级: 测量1001
姓名: 陈红磊
小组: 第一组
小组成员: 王中华、 李昌鹏、 杨旭、 贺建立
指导老师: 牛鹏涛、 史俊莉
目录
一、 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3
1.目的要求 3
2.任务范围 3
二、 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
1.地理概况 3
2.气候条件 4
3.交通情况 4
三、 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4
1.实习目的和任务: 4
2.工程资料 4
四、 布网方案 5
1.作业方法 5
2.二级导线测量 5
3.导线测量边和角错误的检查 7
五、 高程控制测量 8
六、 检查验收 10
七、 提交资料 10
一、 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依据本次实习的要求, 结合测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平坦的地势及建筑物的坐落, 选择最佳布网方案, 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时间5月28号-6月10号)。应学院要求, 布设能控制全校区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另外, 还依据布设好的控制网实地埋设钢钉, 并做好标记。
2.任务范围
本测区范围: 北至学校围墙, 南至校南门, 东至校东门, 西至小河。学院西面是村庄任楼村, 东面紧邻健康路, 与许坊村隔路相望再东就是南阳著名河流白河, 学院北面是白塔村, 南面是一居民小区。
二、 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1.1测区外围
紧靠白河……农运会主场馆……独山……
1.2测区内部
本测区大部分都有建筑物, 地势较为平坦, 由于建筑物及树木及花圃较多, 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该地区人口流动多, 而且有风给外业测量工作带来不便。由于在测量期间校园内部正在施工, 导致测区内经常有大型车辆行驶给测量安全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2.气候条件
测区全年气候主要特征为: 气候温暖, 年均气温14.3度, 四季分明, 热量充分, 雨水集中, 年降雨量640毫米左右, 它四季各具特色, 一年中七月最热, 平均气温27.3度, 一月最冷, 平均气温0.2度。
3.交通情况
测区东临健康路, 东门口设有21路15路公交车站牌可直达南阳市区, 南有312国道交通便利, 西有一条小河, 北有大片农业用地。距 全国农运会仅1000米左右。测区内道路纵横交错, 交通便利。
三、 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1.实习目的和任务:
根据测量资料进行二级导线测量, 然后进行二等水准测量, 使其达到精度要求并要求其能更好的为测图工作服务, 熟练掌握二级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的测量方法, 将课堂所学运用实际生产中, 并熟练的掌握全站仪及精密水准仪的操作。
2.工程资料
技术依据:
(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 2)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1001-91)
已有测量成果的利用: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数字平面图( 比例尺: 1:500, 测图时间: 6月, 完成人: 邵向东、 卢文举、 吴凌文、 杨孟强、 陈红磊)
四、 布网方案
1.作业方法
根据电子平面图先进行图上选点, 然后到现场根据测区环境进行实地选点, 布设12个点, 平均边长150米, 每个导线点均以钢钉或木桩标记, 并用油漆做好点之记。
控制点布设概略图
2.二级导线测量
测角测距采用全站仪, 测内角及边长。
人员安排: 一人观镜、 一人记录、 两人架设棱镜剩余一人提箱子及一些杂物。
所需仪器: 拓普康全站仪一台, 角架三个, 棱镜两个, 记录薄一个
内业计算采用平差易软件计算, 导线精度指标应遵循下表。
表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 ≤1/15000″)
测距中误差( 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相对闭合差( ″)
J2
J6
四等
9
1.5
2.5
18
≤1/80000
6
一
±5
≤1/3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4
±10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1
3
±16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1
2
±24
≤1/5000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 ″)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 ″)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
四等及以上
DJ1
1
6
9
6
DJ2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DJ2
一
12
18
12
DJ6
一
18
一
24
注: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 3°时, 该方向的2c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
3.导线测量边和角错误的检查
若角度闭合差超限, 很可能是测角产生错误; 若全长相对中误差超限, 很可能是测边产生错误, 也可能是在计算坐标增量时用错了坐标方位角或边长。
当发现闭合差超限时, 应首先检查原始记录手薄及草图数据有无错误, 然后检查全部计算。
若角度测量出现错误可根据未调整的角度自推算各点的坐标, 然后再自推算各点的坐标, 如果只有一点的坐标极为接近, 而其它各点均有较大差值, 即表示很接近的这一点上有错误。 如果错误较大( 以上) 可直接用图解法寻找错误所在。即先自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按角度和边长画导线, 然后, 再自同法画导线, 两条导线相交处即为测错角的地方。
当角度闭合差未超限, 而全长相对闭合差超限时, 错误可能发生在边长或坐标方位角上。若错误发生在边长上, 则闭合差-将平行于该边。凡坐标方位角或与-方位相接近的导线边, 都极有可能是发生量边错误的边。
五、 高程控制测量
1.所需仪器: 二等光学精密水准仪一台, 尺垫两个, 铟瓦尺两个, 三角架一个, 记录簿一个。观测前应对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进行常规检校, 二等i角不得大于15秒, 自动安平水准仪其补偿误差不应大于0.2秒。二等采用铟钢水准标尺, 每米真长之差不应大于0.1毫米, 制定好观测网图及路线走向。人员分配情况与导线测量时相同。
2.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光学测微法, 往返观测, 其观测顺序如下。
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3.观测记录。外业观测数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手簿中, 所有观测数据的记录文字、 数字要清晰、 端正, 不得潦草模糊, 原始记录不得擦去和涂改。
4.外业验算。当外业测量结束后应进行外业验算, 主要是外业高差和概略高差的推算、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的计算、 闭合路线闭合差的计算、 每千米全中误差的计算。
5.平差计算。当外业验算合格后, 进行平差计算。采用平差易软件进行平差, 输出平差后高差、 高程、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等成果。
表3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路线长度( k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测段、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与已知点联测
平地( mm)
山地( mm)
二等
2
一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5
一
三等
6
≤50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4
DS3
双面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6
五等
15
一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
一
注: L为往返测段、 附和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km) ; n为测站数。
表4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的型号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较差( m)
前后视累积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或黑面、 红面读数较差( mm)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或黑面、 红面所测高差较差( mm)
二等
DS1
50
1
3
0.5
0.5
0.7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六、 检查验收
1.每组如果发现不能处理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及时向测区实习老师牛老师反映, 及时解决。
2.所有检查均应依照测量规范、 依照检查记录表格填写, 检查小组成员应该签名。
七、 提交资料
测区技术设计书。
仪器检定报告、 检查记录资料。
二级导线点测角, 侧边的原始记录手簿, 平差报告。
二等水准原始记录手簿即观测记录, 平差报告。
各控制点成果表。
测区实训报告的总结及检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