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开心过冬至
快乐过冬至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依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快乐过冬至作文,欢迎大家共享。
快乐过冬至作文1
杜甫《小至》有言,“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说的便是冬至了。次日之后,白昼渐长、积雪覆盖的疆域渐远。山脚下结冰的湖面、板结的泥土、城市玻璃幕墙里腾起的雾气无一不在提示人们:静谧的初冬时光已如约而至。
冬至节气源于周秦,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秦时代,以冬至为岁首,算作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强,意味着下一个循环即将开始,是大吉之日。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初人们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汉朝时期又称“冬节”,这天人们祭祀天神人鬼,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冬至和岁首并重,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前后的落雪是古城不行多得的美景。择放晴的冬日,随车行进在路间,远处雄伟的秦岭被阳光照亮,山脉下被积雪覆盖的麦田闪着晶莹的光。融化的雪水流进瓦砾间,坠落在古刹的钟鼎上,滴滴答答地敲打着前朝的轶事,顺着屋檐、窗棂看去,处处充满着长安的模样。又或是从信远楼开始漫步,深吸一口湿冷的空气,将秋日的愤懑与烦躁印在雪地间。那些长在竹园餐厅外的竹子同深秋的飞黄、初夏的嫩绿一道,静静掩盖于这大地间,保守着一个关于春日的隐秘。走不多时,回头望去,大地间干洁净净、白茫茫一片。当然,倒也不是全部的素白萧瑟,那些偶尔掠过的灰雀儿,低矮的冬青,穿着艳丽的少男少女都平添了些许的活泼。
“冬至到,吃水饺。”小时候,冬至吃饺子是族里户面的大事,加上饺子本身冗杂的制作工艺更道出了年幼时代对冬季最大的满足。和面,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两级的意蕴。面粉和面盆互相碰撞,并随着水、蛋清的流入渐渐变得粘稠,趋于胶着,显得弹性十足且兼具美感。选鲜嫩的韭菜和猪前腿肉作为馅料,加些许姜末和葱末,在案板上剁好、窜成团。迷人的馅儿配上薄皮,用力篡紧后丢入锅中。管不得热烫,蘸着酸辣的酱料,一口咬下去,流进嘴里的馅儿裹着一年头的酸甜苦辣。
“少小离家老大回”已经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事情。奔波于异乡异地,咬一口饺子,家乡那曲折的小径、鸡鸣犬吠的屋舍、甚至于攀爬在桑树上的天牛,此时都随着浓郁的汤汁清楚地出现在眼前。冬日的肃穆由此变得温情,而对来年春日的期盼也越来越浓了。
快乐过冬至作文2
今日,刺骨的寒风就像一根根针刺在脸上,天气变的非常冷。
来到学校,同学们个个被衣服包得像一只只摇摇摆摆的企鹅,我也不例外。而老师们呢?就像刚刚从南极俄罗斯站回来的人们一样。下课后,我来到操场上玩耍。可是如今,同学们个个都没有以往那样活跃了,他们也许是被冷空气“降服”了吧!“呼——”,突然吹过一阵北风,冻得我打了个冷战,一溜烟儿跑到了教室里的.暖气边,好让暖气烘走我身上的凉气。
中午放学,来爷爷家吃饭,一进门,一股扑鼻的香味就立即钻到我的鼻子里面不愿出来了,始终把我引到了桌边,它却还勾住我的鼻子不放,我睁大眼睛一看,哇!一个个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饺子,好像在眨着它那双淘气的眼睛等待我的品尝呢!我也顾不上和那些固执的细菌娃娃做抗争了,撸起袖子、张开大嘴,用手抓起刚出锅的饺子就往嘴里塞呀!我囫囵吞枣地把饺子吞到了肚里,几乎没尝到什么味道。弟弟也不甘示弱地与我抢起了饺子。在这“危险时刻”,我的手和嘴忙个不停,生怕被那贪吃的表弟占了廉价。虽然我的手和腮帮子都累麻了,但当我俩以惊人的速度将一盘饺子一扫而光时,我那不争气的肚子还是没有填饱。唉,谁让那小家伙老跟我抢呢!
没方法,我和弟弟又开始“侵袭”第二盘饺子了。这次的“斗争”更加激烈。餐桌都变成了战争桌。不仅如此,由于我俩只顾着吃饺子,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脸上就像摊馅饼一般,要是我们旁边有小动物的话,脸上的美味都可以当它们的美餐了。吃着吃着,我突然觉得今儿的饺子比以往好吃的多。虽然是同样的陷,同样的面,而味道却截然不同。今日饺子的味道,就像一般饺子加了十袋香精那么香。我细细的品尝着最终进食管的每一个饺子,又看看窗外刮着寒风的天,心生怀疑,咦?莫非今日是冬至吗?
事也巧合。第二天体育课上,在做预备活动的时候,只听见有人在暗地里议论纷纷,“昨天俺老妈出其意料地让我吃了好多饺子,真怪!”“咦?莫非你还不知道吗?昨天是冬至啊!据民间流传下来的风俗,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呢!”“谢天谢地,幸好我昨天吃饺子了,怪不得昨天的饺子非常香呢!原来是这样啊!”听了他们的话,我也不禁被吸引了,回过头来,饶有兴味地与她们聊了起来。
冬至啊!你有什么法力,才能让那一天的饺子变得非常香呢?
快乐过冬至作文3
二十四个节气中哪个节气最温馨?这当然数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了。在我们南方,冬至象征着团团聚圆。这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与家人团聚是最美好的事了。
教室外面寒风习习,冻得人直打哆嗦,而教室里却暖和如春,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美好暖和的笑容。这时,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我们每个冬至都会吃汤圆,可是北方人却不同,他们冬至吃的是饺子。虽然吃的食物不同,但汤圆和饺子同样象征团团聚圆。“我有些惊异了——同在一个国家,同在一片土地,节日风俗竟有差异!老师打断了我们的商量:“在冬至这天,太阳正好到了南回来线上,所以这天的白天是一年之中最短的。”这使我们更加期盼接下来的搓板汤圆活动了。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各路“人马”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教室。
全部人都想着马上能搓汤圆,就以最快的速度把手洗洁净,“嗖”的一声又冲回教室。只见我们的桌子被分成了五组,每组都铺好了桌布,预备好了面团,有白、红两个颜色。先到达“战场”的同学已经开始搓了。我急忙抓起一把面团搓了起来。家长们都把面团搓成条状,再把它分成很多小段,后沾点面粉,便开始搓了。我也按着他们的方法搓。两个颜色的面团混在一起就能搓出“双色汤圆”。我只听“叮叮咚咚”的几声,汤圆们顽皮地跳入了铁盘。接着,几个家长抬着一个大锅上来了,哇,原来是食堂阿姨们煮的汤圆——有包着芝麻、花生馅的大汤圆;有和我们搓的一样白、红小汤圆;有胡萝卜做橙色汤圆;还有玉米做的金汤圆;菠菜做的绿汤圆……当然,还有我们最喜爱的芋圆,那可是用木薯粉做的,吃起来那是很有劲道的。
家长们见我们搓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煮汤圆了。他们先把汤圆倒入沸水中过一遍,再把汤圆盛回带有面粉的铁盘中,不断重复这一系列动作,这样煮出来的汤圆才有嚼劲,而且不会粘锅。几分钟后,汤圆最终正式入锅了,家长们在锅中加入桔皮、生姜。据大人们说,吃了这样的汤圆,冬天才不会感冒,始终暖温和和的。
在大家的期盼中,汤圆出锅了。吃着自己亲自做的汤圆,心里暖滋滋的。
回到家里,我发觉餐桌上摆着一盘饺子。我立刻感到惊奇了,我们不应当是吃汤圆吗?怎么回事?妈妈说,如今北方的风俗与南方融会贯通了,我们也学北方人吃饺子吧!是啊,同在一片土地上的人当然要相互学习!吃了汤圆和饺子,冬至原来如此温馨!
这样平凡的一天,竟然这样不平凡。冬至——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让全部人收获了爱和亲情!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