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班钢筋2008版软件培训教材重庆XX软件有限公司2006年9月 图形法功能详解一、 图形法主界面的介绍:(1)1. 工程设置按扭,点击进入后可设置整体属性,如图:2. 保存工程,点击对工程进行保存。3. 快速另存,对工程进行快速备份。4. 工程设置修改,进入可修改以上设置好的属性,并对其随时进行修改。5. 进入报表,进行报表查看、定义或输出。6. 楼层复制,可以将构件同时或选择性的复制到目标层上。7. 界面转化,点击进入可以进行构件法界面。8. 回退和前进命令,操作过程中可连续回到上一步重新操作。9. 楼层切换。注:所有图标均可将鼠标放在上面看到此按扭的功能!(2)1.构件属性定义: 1-1
2、. 构件属性定义,修改各类属性钢筋参数的定义:选择楼层:选择构件所在的楼层属性层间复制:属性层间复制,详见第二节选择构件小类:对应所在大类的小类选择构件大类:切换大类构件列表:所有构件属性在此列出构件查找:输入构件名称,即时查找普通属性设置:包括标高、抗震、砼等级、保护层、街头形式、定尺长度、取整规则、其他。这些属性与工程总体设置图元属性相关,可以设置为私有配筋、截面的设置:配筋截面无总体设置,在此给出初始默认值,并且属于一个构件属性的图元的配筋、截面信息必定相同。锚固搭接、计算设置、箍筋设置:这三项为弹出对话框的属性项,也有对应的总体属性设置与图元属性,可以设置为私有“构件属性定义”中私有属
3、性的概念:以上的第7、9项为可以设置为私有属性的项。私有属性的定义为:这些项目在工程总体设置中有对应的默认设置,在“构件属性定义”中也可以将这些默认设置修改,修改项变红表示,表示这一项不再随总体设置的修改而批量修改;其他未变红的项目仍然对应总体设置,随总体设置的修改批量修改。恢复私有属性为共有属性的方式:选择项选择“按工程设置”;填写项选中对应的项,回退删除,确定即可。1-2. 构件属性层间复制点击进入构件属性复制界面,如下图:可以分层、分构件对定义好的属性层间复制1.源楼层:选择哪一层的构件属性进行复制2.目标楼层:将源楼层构件属性复制到哪一层,可以多选3.选择复制构件:选择源楼层的哪些构件
4、进行复制,可以多选4.复制方案:选有覆盖、增加两个单选项,下面有各项具体含义5.复制:点击此按钮,开始复制6.关闭:退出此对话框,与右上角的“”作用相同注:三种复制方案:覆盖:相同名称的构件被覆盖,不同的被保留,没有的增加。例如,源楼层选择为层,墙有、,目标楼层选择为层,墙有、,覆盖后,则层中的墙体变为、。被覆盖、被保留、原来没有的、为新增构件。引用:只增加不同名称的构件,遇到同名称时,不覆盖原有构件属性。例如,源楼层选择为层,墙有、,目标楼层选择为层,墙有(与层不同),增加后,则层中的墙体变为、。保持不变、原来没有的、为新增构件。新增:直接在目标楼层增加构件属性,在复制过去的同名构件后加-n
5、。例如,源楼层选择为层,墙有、,目标楼层选择为层,墙有(与层不同),增加后,则层中的墙体变为、。选择好要复制的源楼层、目标层、要复制的构件后,点击复制,软件提示如图4-1-3完成后关闭界面即可。2. 构件名称更换。3. 格式刷。如图:对公共属性和私有属性进行设置。4. 构件删除,点击构件后点击此命令可删除此构件。5. 构件属性调整,可调整选择的构件属性。6. 轴网锁定,避免进入轴网编辑,对轴网进行锁定。7. 带基点平移,输入坐标值移动到定点。8. 旋转,输入角度可任意旋转构件。9. 镜向,对构件进行镜向。10. 相对坐标绘制,绘制时可选择需要定点的精确位置。 11. 偏移对齐,选择基准点,对构
6、件进行对齐。12. 显示全部,点击显示全部图形。13. 动态坐标居中,在图形中显示坐标。14. 构件显示控制,对隐藏的显示的构件进行任意打开或关闭。15. 构件搜索,对图形中指定的构件进行快速查找。16. 工程量计算,对布置好的构件钢筋进行运算。 17. 查看单个构件钢筋计算后的结果。 在对构件进行计算好以后,点击,可对但构件进行查看。如图双击左键,可对表中的“注释、级别、直径、简图、根数、弯钩、弯曲、”。在表格的上方有构件名称的信息、该构件的单个重量。:新增单根钢筋,可在表格内手工增加钢筋。:复制,选择某根钢筋,点击复制,可对该钢筋进行复制。:删除,选择某根钢筋,点击删除,可对该钢筋进行删除
7、。:向上移动,选择某根钢筋,点击向上移动,可对该钢筋进行向上移动。:向下移动,选择某根钢筋,点击向下移动,可对该钢筋进行向下移动。:设置,点击设置如图显示:可对其进行顺序的排列及是否显示。颜色:可谓对字体和背景进行颜色的更改。点击“恢复默认颜色”,软件自动更改为默认的颜色。 菜单栏:数据共享:菜单中-工程-,如图:可导入并导出到算量软件。柱表:CAD转化:选项:点击工具选项,软件弹出“选项”对话框,如图1不允许拖动构件选择“不允许拖动构件”,在布置好构件后,不能随意的移动构件;不选择“不允许拖动构件”,在不使用移动命令的前提下,也一样可以对构件进行移动。2不允许拉伸构件选择“不允许拉伸构件”,
8、在布置好构件后,不能随意的拉伸构件;不选择“不允许拉伸构件”,可以对构件随意的进行拉伸。3用shift键添加到选择集选择“用shift键添加到选择集”,若同时选择多个构件,应按住shift键进行加选。不选择“用shift键添加到选择集”,直接用鼠标点击构件即可进行对构件的多选。4框选时,鼠标按住并拖动选择“框选时,鼠标按住并拖动”,在框选的时候,必须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框选;5自动保存选择“自动保存时间”,输入需自动保存的时间。每次保存时创建备份:相当于快速保存功能,每次保存文件时,把时间记录在文件名上面。关闭时自动保存:在关闭软件时,软件不再提示“是否保存到*”,直接对该文件保存。6相同构件合并
9、计算相同的构件只计算一次,并在“相同构件数”中注明相同构件的个数。7调色板如图可对轴网、辅助线、剪力墙、墙洞、框架柱、框架梁、暗柱、基础、底筋、负筋、支座负筋、支座分布筋、双层双向、圆形钢筋、撑脚、连梁、基础梁、暗梁、现浇板、板洞、跨板负筋、构件布置栏、构件选中,进行颜色的调整。恢复默认:点击“恢复默认”其颜色恢复为软件默认的颜色。二、 新建轴网、修改轴网的讲解直线轴网1创建直线轴网:总尺寸预览区点击进行切换设置角度选择主、辅轴鼠标左键点击“直线轴网”的图标,弹出如图话框。创建轴网左键点击“高级”选项,设置轴网的界面2如下图所示。修改轴网属性预览区显示直线轴网,随输入数据的改变而改变,“所见即
10、所得”上开间、下开间图纸上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图纸下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左进深、右进深图纸左方标注轴线的进深尺寸、图纸右方标注轴线的进深尺寸自动排轴号根据起始轴号的名称,自动排列其他轴号的名称。例如:上开间起始轴号为s1,上开间其他轴号依次为s2、s3轴名可以对当前的轴网进行命名,例如zw1,zw2等,构件会根据轴网名称自动形成构件的位置信息主轴、辅轴主轴,对每一楼层都起作用;辅轴,只对当前楼层起作用,在前层布置辅轴,其他楼层不会出现这个辅轴高级轴网布置进一步操作的相关命令。轴网旋转角度输入正直,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逆时针旋转;输入负直,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顺时针
11、旋转;确定各个参数输入完成后可以点击确定退出直线轴网设置界面。取消取消直线轴网设置命令,退出该界面。注:将“自动排轴号”前面的勾去掉,软件将不会自动排列轴号名称,您可以任意定义轴的名称。【高级】轴号标注:四个选项,如果不需要某一部分的标注,点击鼠标左键将其前面的“”去掉即可。轴号排序:可以使轴号正向或反向排序。调用同向轴线参数:如果上下开间(左右进深)的尺寸相同,输入下开间(左进深)的尺寸后,切换到上开间(右进深),左键点击“调用同向轴线参数”,上开间(右进深)的尺寸将拷贝下开间(左进深)的尺寸。初始化:相当于删除本次设置的轴网。执行该命令后,轴网绘制图形窗口中的内容全部清空。调用已有轴网:左
12、键点击,如图所示,可以调用以前的轴网并进行编辑,如下图调用已有轴网*浮动轴号:如果将图形放大,看不到轴网的轴号时,软件会自动出现浮动的轴号,便于识别操作,如下图所示:浮动轴号2修改直线轴网:增加一条轴线左键点击选中轴网,右键点击要增加的轴线(开间或进深,软件会自动识别),增加的轴线名为1/,如在C轴上增加一条开间轴线,则增加的轴线名软件自动命名为1/C 轴线编辑删除一条轴线左键点击选中轴网,右键点击要删除的轴线(开间或进深,软件会自动识别),标注会自动变化。在直线轴网中,修改轴网的数据:双击已建好的轴网,进入到轴网编辑图,可对已建好的轴网的数据进行修改。 2.弧形轴网1 创建弧形轴网:鼠标左键
13、点击“弧形轴网”的图标,弹出如图对话框, 点击进行切换设置角度预览区选择主、辅轴弧形轴网预览区显示弧线轴网,随输入数据的改变而改变,“所见即所得”圆心角图纸上某两条轴线的夹角进深图纸上某两条轴线的距离高级轴网布置进一步操作的相关命令内圆弧半径坐标X与Y的交点0与从左向右遇到的第一条轴线的距离主轴、辅轴同直线轴网确定各个参数输入完成后可以点击确定退出弧线轴网设置界面取消取消弧线轴网设置命令,退出该界面【高级】轴号标注:两个选项,如果不需要某一部分的标注,用鼠标左键将其前面的“”去掉。轴网对齐:1轴网旋转角度,以坐标X与Y的交点0 为中心,按起始边A轴旋转;2终止轴线以X轴对齐,即轴与X轴对齐;3
14、终止轴线以轴对齐,即轴与轴对齐;轴号排序:可以使轴号正向或反向排序。初始化:使目前正在进行设置的轴网操作重新开始,相当于删除本次设置的轴网。执行该命令后,轴网绘制图形窗口中的内容全部清空。调用已有轴网:操作步骤与直线轴网相同。3修改弧形轴网,修改方式与直线轴网的修改方式相同。3.辅助轴网执行该命令,出现对话框,可以增加不同形式的辅助轴线。1可绘制直线、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画法参见直线、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的画法介绍,绘制完毕后输入轴线的轴号即可。2 增加平行的辅轴:选择辅助轴网的第一点(相对的轴线),选择辅助轴网的第二点(确定增加的轴线的方向),输入偏移距离,再输入轴号即
15、可。4.自由画线1自由画线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2创建直线:鼠标左键点击“直线”的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区相应位置左键布置;如图。3可以连续布置直线,也可以分段布置,点击鼠标右键退出“直线”命令。4修改直线:点击要修改的直线,出现两个控制手柄以及到参考坐标的距离。如图,可以通过移动直线的某个控制手柄或修改到参考坐标的距离来修改直线尺寸位置。5在布置直线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正交”功能,使直线横平竖直,并用数字控制线的长度。 布置直线 修改直线5.矩形1矩形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2创建矩形:鼠标左键点击“矩形”的图标
16、,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区相应位置左键布置。3矩形的定位:点击选择按钮,单击矩形,会出现两个控制手柄,如图示。确定矩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两点,绘制一个矩形。双击矩形,输入矩形的长和宽及角度。6线组1线组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2创建线组:鼠标左键点击“线组”的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区相应位置左键布置,最后一点,点击鼠标右键封闭图形。3其它操作方式与“直线”相同。7圆形1圆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2其他操作方法与“直线”相同。3双击圆可精确填写圆的半径值8三点弧1三点弧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
17、同的封闭区域。2鼠标左键点击“三点弧”的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区相应位置分别点击三点确定弧线。4其他操作方法与“直线”相同。9弧线(圆心、起点、终点弧)1弧线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2鼠标左键点击“弧线”的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绘图区相应位置低一点确定圆心,第二点确定半径大小,第三点确定夹角,如图。3单击弧线,上面会出现三个控制手柄,如图示。中间的为弧的圆心,另外两个为端点,两个数值是对圆心的定位标注;双击弧线可以修改相应参数,如图示。 弧形 弧形定位提示:两个夹角的含义:起始角从X轴算起,起始角为“0”度,是表示与X轴重合,夹角“
18、90”度,是表示弧线的另一个端点与Y轴重合。两个角度都是按逆时针方向布置的。10两点、夹角弧1两点、夹角弧的作用:a确定可以捕捉的某些点;b形成不同的封闭区域。确定第1点,第2点后,弹出对话框输入角度值,确定弧线,如下图。2单击弧线,上面会出现2个控制手柄,如图。两个点为端点,两个数值是对圆心的定位标注;双击弧线可以修改相应参数,如图示。3其它操作与弧线相同。三、 剪力墙属性的设置和修改讲解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墙”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连续布墙”、“轴网变墙”、“墙洞”、“连梁布置”、“墙上暗梁”、“洞口连梁”。1连续布墙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连续布墙”图
19、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同时弹出如图中的绘图工具条,默认为“直线”状态,还可以选择“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直线点加绘制等绘制方式。2布置墙时,弹出输入左半边宽的浮动框,即时输入墙的左半边宽度,如上图。左半边宽的定义如下:按绘制方向,鼠标指定点(经常是轴线上的点)与墙左边线的距离。3.弧形墙的绘制方式:参考轴网中弧线的绘制方式,可以用“三点弧”“2点夹角弧”“圆心弧”三种方式绘制。绘制完成的弧线墙,不能重新再修改其弧线图形信息。4.点加绘制方式:绘制墙提供“点加绘制”,即根据方向与长度确定墙的位置,主要用于绘制短肢剪力墙。操作方式:选择“点加绘制”绘制墙体选择墙体的
20、第一点,确定,软件自动弹出“输入长度值”对话框,如下图分别输入“指定方向长度”和“反方向长度”的数值。确定后,软件按照用户给定的数值,确定墙体的长度。5.相对坐标绘制:在绘制墙时可以按住shift,跳出对话框,确定所点位置的相对坐标,详细操作详见本章介绍6.垂直绘制:F8或绘图区下方可切换垂直绘制模式,用于限定墙的方向。7连续布墙后,如果是同类型的墙体,只有第一个布置的墙体显示配筋情况(其它构件相同),其它墙体只会出现墙体名称,如上图。8属性定义,参见剪力墙属性定义。可以先布置构件,也可以先定义属性。9图形的修改、编辑:更换已经定义好的其他类型的墙体,可通过“构件名称更换”命令实现,操作方式详
21、见“第4节 构件编辑”中该命令的介绍,如图所示。 单击某一段墙体,墙体两段出现控制点,光标放在任何一个控制点内,可以拉伸、缩短、旋转该构件,如下图所示;同时,为确保绘制好墙体不易被误操作修改,也可以控制不允许拉伸与拖动,详见本章说明。 选中某段(某些)墙体,可以执行常用工具栏中的“删除”、“带基点复制”、“带基点移动”、“旋转”、“镜像”等命令,如图所示镜像后的图形。 选中某段(按住shift键,可以多选)墙体,也可选用直接选取的方式,详见详见本章关于“选项”的说明。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执行右键菜单中的相关命令,2轴网成墙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轴网成墙”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
22、字形,再到绘图区内框选相应的轴网(轴线),被选中的轴网(轴线)即可变为指定的墙体。2框选的范围不同,生成墙体的范围也不同,如下图所示:框中是四条轴线,就会生成四段墙体,右图框中的只有一段轴线,只生成一段墙体。 3如果选中的轴网(轴线)已经布置上了墙体,或画线布置的墙体与已有墙体重合,软件会给与提示:有墙体与以有构件重叠,没有墙体的部位依然会布置上相应的墙体。3墙洞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墙洞”图标,再到绘图区剪力墙上相应位置点击左键布置洞口,如图所示。布置洞口2洞口布置完成后,点击右键退出命令。3洞口的属性定义与剪力墙相同。4选中某个洞口,只能执行常用工具栏中的“移动”命令。5选中某
23、个洞口,点击鼠标右键,右键菜单中的“删除”、“属性”命令有意义。4连梁布置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连梁布置”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再到绘图区内相应位置点击左键布置连梁,所示。连梁布置2可以布置弧形连梁,方法与布置弧形墙体一样。3其他的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方法相同。5墙上暗梁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墙上暗梁”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再到绘图区内剪力墙相应位置点击左键布置暗梁,图所示。墙上暗梁墙上暗梁2暗梁属于寄生构件,寄生在剪力墙上,长度跟随剪力墙的长度变化,剪力墙的变化将会影响到暗梁。3其他的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方法相同。6洞口连梁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
24、置栏”中的“洞口连梁”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的洞口,即可布置洞口连梁。2洞口连梁属于洞口的寄生构件,与暗梁的操作方式相同。四、图形法梁的布置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梁”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连续布墙”、“轴网变梁”、“自动识别梁”、“编辑支座”、“平法标注”。1连续布梁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梁”按钮,选择“连续布梁”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的位置,即可布置框架梁。梁的基本操作与墙的操作方法相同,参见“连续布墙”的介绍。注意:板筋扣梁的判断条件为该钢筋布置方向与梁平行,不平行则不扣减。2智能布梁方法与
25、轴网成墙相同。3支座识别:刚刚布置好的梁为暗红色,表示未识别,即处于无支座,无原位标注的状态。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支座识别”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在“构件布置栏”上方出现,选择了识别方式后,再到绘图区依次点击或框选需要识别的梁,已经识别的梁变为蓝色(框架梁)或灰色(次梁),如下图。注:未识别的梁不参与计算!“单个识别”梁只能一根一根进行识别,“批量识别”可以实现区域梁一次识别。可识别框架柱、暗柱、梁及直形墙为支座。未识别的梁识别后的次梁识别后的主梁自动识别支座4编辑支座当软件自动识别的支座与图纸不一样时(如上图),可使用此命令,对已识别的支座删除或增加。方法是:在命令状
26、态下,对支座位置点击,切换是否为支座。如下图:支座编辑5平法标注 需要一根一根梁进行平法原位标注。在平法标注状态下可以进行原位标注、跨的镜像与复制,原位标注格式刷,跨属性设置等修改。原位标注的方法:选中某根梁,在原位标注框内根据图纸填写的原位标注数据。光标在输入框内将变为“”形,可以在此输入上部支座配筋、架立筋、下部配筋、吊筋、高差、截面类型、加腋筋、腰筋、箍筋、拉钩筋及跨偏移等信息,并支持构件法里的所有输入格式,如下图:平法标注梁跨格式刷:可将梁跨数据镜像或平移复制到其他梁跨。操作步骤:A在编辑某一根梁的平法标注时(该梁一定被选中状态),此时单击选中其中某一跨,该跨即变红显示,表示选中。B用
27、鼠标将该被选中的跨拖出,鼠标变成或形状。表示平移复制,表示镜像复制。两种方式在梁外用鼠标左键切换。C将鼠标悬浮在其他梁跨上,其他梁跨会立即变色表示待选择。左键点击其他梁跨,即按照指定方式将梁跨数据一起复制。跨属性设置:左键双击某段梁,该梁变为红色,同时弹出“跨高级”对话框,可用于修改每跨梁的上部钢筋伸出长度及箍筋加密区,如下图所示:编辑跨高级 原位标注数据格式刷:在输入每根梁的原位标注时,快捷鍵“F6”开始弹出原位标注数据格式刷,并配有格式刷记录卡片。可保存当前数据、可快速地刷新原位标注的数据,加快用户的输入速度,如下图所示。操作方法:AF6进入格式刷编辑状态,并同时配有格式刷记录卡片跳出。B
28、鼠标左键点击某一个原位标注数据,该数据即被保存至卡片中,点击其他原位标注数据,该数据即可刷至其他标注位置。C当刷过多次之后,这些数据均被记录在卡片中,并可手动切换原来刷过的数据刷至新位置。D右键退出格式刷编辑状态平法标注格式刷右键退出平法标注状态四、 框架柱的布置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柱”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点选布柱”、“框选布柱”、“自适应暗柱”。1框架柱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柱”按钮,选择“点选布柱”图标,“属性定义栏”中选择“框架柱”及相应柱的种类,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的位置,即可布置柱。2可利用带基点移动、旋转、相对坐标
29、绘制等命令绘制、编辑单个柱的位置,详见本章第四节的命令详解。 3选中某个柱,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执行右键菜单中的相关命令,若执行“偏移”命令,则会出现如下图的“偏移”对话框。作用与“移动”命令相同。偏移框4其他的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方法相同。2暗柱1根据剪力墙的不同形式,定义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等。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柱”按钮,选择“点选布柱”图标,“属性定义栏”中选择“暗柱”,根据剪力墙的具体形式选择相应暗柱,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剪力墙的位置,即可布置暗柱,如图所示。暗柱3根据剪力墙的不同形式,定义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
30、等,具体参见暗柱属性定义中的内容。4墙柱布置好以后,可以使用柱墙对齐命令,将柱与墙对齐或墙与柱对齐。5其他的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方法相同。3框选布柱 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框选布柱”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再到绘图区内框选轴线交点,被选中的轴线交点即可布置上指定的柱。4柱表1利用柱表功能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柱的相关信息输入完成,执行属性 柱表,弹出如下图对话框:2可以将输入完成的柱的信息应用到柱的属性定义中。柱表增加柱增加不同类型的柱,如果先点击某一根柱,在执行该命令,相当于复制该类型柱删除删除多余或错误的柱、删除已经增加的柱层中的柱增加柱层不同楼层有相同名称、不同截面的柱,可
31、以使用柱层的方法,见上图复制复制一个相同属性的柱应用柱表可以将输入完成的柱的信息一次性的应用到柱的属性定义中CAD转化可以将输入完成的柱的信息导出到EXCEL表格中,方便下一次工程的使用5自适应暗柱自适应暗柱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类存在。点击“自适应暗柱”,框选布置暗柱的剪力墙,软件自动弹出“输入暗柱长度”对话框,对应图上红线延伸的墙肢。如图依次分别输入暗柱的长度。暗柱形状沿墙走,可以为任意形状。若剪力墙为“F”字型的,暗柱将自动识别为“F”字型暗柱;若剪力墙为“十”字型的,暗柱将自动识别为“十”字型暗柱,如下图可在自适应暗柱属性中添加钢筋,见下图主筋:点击截面中的“主筋”,输入该暗柱的主筋根数及规
32、格,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单根法箍筋设置:点击截面中的“单根法箍筋设置”,软件弹出“单根钢筋设置”对话框,如图:点击“增加”,软件根据默认的钢筋增加一根箍筋,左键双击“钢筋信息”、“简图”可对其进行更改。“钢筋信息”的格式为:级别直径间距。“简图”的输入方式同单根法。:选择要复制的钢筋,点击“复制”,软件将增加一根与所选钢筋一样的钢筋。:选择要删除的钢筋,点击“删除”,软件将以选择的钢筋删除掉。:选择要向上的钢筋,点击“向上”,软件将该钢筋依次向上移动。:选择要向下的钢筋,点击“向下”,软件将该钢筋依次向下移动。.*自适应暗柱的其他设置同一般暗柱的设置。五、板的绘制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
33、栏”中的“板”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快速成板”、“自由绘板”、 “板洞”、 “坡屋面”。1快速成板1根据轴网、剪力墙、框架梁布置完成后,可以执行该命令,自动生成板。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板”按钮,选择“自动成板”图标,弹出如图对话框,选择其中的一项,自动生成板,如图所示。 自动成板选项框按墙梁轴线生成按照墙、梁轴线组成的封闭区域生成板按梁轴线生成按照梁轴线组成的封闭区域生成板按墙轴线生成按照墙轴线组成的封闭区域生成板2框选布板1根据轴网、剪力墙、框架梁布置完成后,可以执行该命令,选择不同区域生成板。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板”按钮,选择“框选布板”图标,弹出如图对
34、话框,选择其中的一项,根据墙梁范围,框选不同区域,按照范围最大原则生成板,如图所示。框选 成板 框选 成板3点选布板点选布板的原理与框选布板相同,只是点选布板去寻找墙或梁或轴线所形成的最小封闭区域。4轴网成板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轴网成板”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在绘图区内框选轴线形成的区域,被选中的区域即可布置上指定的板。2如果框选的区域已经有板存在,软件会提示:自动形成的板与已存在的板重叠,不能再生成板。3如果框选的区域部分存在楼板,部分没有楼板,软件会提示:自动形成的板与已存在的板重叠,不能再生成板;同时没有楼板的区域自动形成板。5自由画板自由画板的原理、方法布置
35、墙体相同,可以绘制直形板,也可以绘制弧形板,板绘制到最后一点,点击鼠标右键闭合该板。6多板合并1应用以上几种方法生成楼板后,可以将其中的某几块边线连接的板合并成一块板。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板”按钮,选择“多板合并”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形状,按住shift键,绘图区内左键选择需要合并的楼板,选择完毕后,松开shift键,点击左键确定,弹出如图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多块板合并为一块,合并前、后如图所示。 合并前 合并后7板洞布置1应用以上几种方法生成楼板后,可以在楼板上生成板洞。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板”按钮,选择“板洞布置”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十”字形
36、,弹出如图对话框 ,选择生成板洞的方式。板洞布置框矩形板洞相当于轴网中矩形的绘制异型板洞相当于轴网中线组的绘制六、板筋的布置板筋的布置必须是在板生成以后。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板筋”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见下图。1、点击“布受力筋”后在“构件布置栏”上部会出现11 横(X)向布筋动态参考坐标X方向布置钢筋,可布置底筋、负筋、跨板负筋及双层双向钢筋。如图所示。1.2 纵(Y)向布筋动态参考坐标Y方向布置钢筋,可布置底筋、负筋、跨板负筋及双层双向钢筋。如图所示。 1.3 XY向布筋图形界面中,动态参考坐标XY双向布置钢筋,可布置底筋、负筋及双层双向钢筋。1.4平行板边布筋1可以快
37、速地按板边平行方向布筋,主要用于有转角板或弧形板里钢筋的布置2布置时左键选择板的某条边线,板的边线变为灰色后,左键点击所在板内布置即可。1.5单板布筋与多板布筋(1).单板布筋操作步骤:直接点击x向布筋(y向布筋或xy向布筋)在对应板上,即时布置。可以继续选择其他板继续布置(2)多板布筋操作步骤:在单板布筋的基础上,布置之前按住shift多选板,选好之后松开shift,直接左键在所选区域内布置钢筋。右键为退出多板布筋状态。2、点击“布支座筋”后在“构件布置栏”上部会出现2.1按墙梁布(支座钢筋)快速地按墙或梁布置支座钢筋,执行命令,选择相应的墙或梁(浮动选中),点击左键布置。2.2按板边布(支
38、座钢筋)能快速地按板边布筋,主要用于有角度的板或弧形上布置支座负筋。执行命令,选择相应的板边(浮动选中的板边),左键点击,如图所示。板边布筋2.3画线布置两点一线快速地布置支座负筋提示:以上三种布置支座负筋时,支座负筋可在图形界面上输入尺寸,图形自动变化,并记忆上次数据。只要点击一下某一种类的支座负筋,再次布置支座负筋时的数据与刚才点击的支座负筋的数据是相同的,类似格式刷的功能,如下图所示。支座负筋布置3.放射筋主要用于放射钢筋的布置4.圆形筋主要用于圆形钢筋的布置,默认仅为底筋5.楼层板带主要用于楼层预制板间现浇板带钢筋的处理。6.撑脚主要用于基础底板、超厚楼板的受力钢筋的支撑。7.绘制板筋
39、区域主要用于CAD文件转化后,板钢筋布置区域的绘制。8.智能布置选择需布置钢筋的类型,点击“智能布板筋”,软件弹出图板筋类型:按照之前选择的板筋类型,软件自动默认。板筋布置方式:钢筋的布置方法,根据需要选择X、Y、XY方向的布置方式。手动选择板筋类型:勾选“手动选择板筋类型”可以在“智能布置板筋”内重新选择板筋类型,而不是按照之前设置的板筋类型,软件默认。9.板筋原位标注点击已布置好的钢筋的名称,软件弹出,在名称属性内输入要该的名称,确定即可。在名称属性内可以输入格式为:“名称*级别直径间距”。确定后,该钢筋的属性也随之改变,如图可以把名称输写为中文,但是在屏幕上不显示,在属性内有此名字的编号
40、。七、基础的布置仅在基础层可以布置基础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基础”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独立基础”、“基础联梁”。1独立基础布置独立基础的方法与布置柱的方法相同,详见柱的布置。2基础连梁布置基础连梁的方法与布置梁的方法相同,详见梁的布置。布置好的独立基础、基础连梁如图:构件法详解在操作界面下点击快捷按钮栏中的“”切换至“构件法”界面单根法学习: 具体操作举例: 箍筋,一级钢,直径为10,两个方向长度分别为720mm、 320mm(1) 点击屏幕上方的“新增钢筋” 按钮,出 (2) 输入钢筋的级别1、直径10,(3) “简图”栏由四位参数组成,第一个参数表示折数,第二个参
41、数表示弯勾个数,后两位数表示序号。箍筋为4折带2个弯勾,在简图栏输入42,则左边跳出4折带2个弯勾的所有钢筋,找到箍筋序号为09,则用鼠标直接选择或在简图栏输入09均可。(4) 在屏幕下方的参数栏输入钢筋长度的参数720mm,320mm 即完成箍筋的单根输入(5) 输入钢筋根数将下列钢筋用“单根法”输出(假设各段长度均为500mm) 3、构件法学习之一:平法梁钢筋计算练习(图纸见图1)具体操作:以KL1的输入为例:(1) 点击“新增构件向导” 按钮,在“构件向导选择”里选择梁框架梁-直形框架梁,点击确定(2) “构件属性”对话框里点击小三角形按该图纸的结构说明选择相关的搭接类型,混凝土等级以及
42、搭接锚固值等,如图在“梁构件属性”对话框中的集中标注栏按图纸上集中标注处的参数输入,图纸上未说明的其他参数按软件默认的处理。如图:注意:、软件里用A、B、C、L、N代表、冷扎带肋和冷扎扭钢筋,大小写均可。 、鼠标指向集中标注处的任一参数,都会显示描述栏,提示该参数的输入格式。(3)点击“箍筋属性”对话框,选择2肢箍,设为默认确定。如图:(4)若图纸上有左挑梁,在“左挑梁”对话框中若存在左挑梁则在打勾,按照图纸上的原位标注在软件的相同位置输入。小窍门:软件中绿色的参数都是可以修改的参数;这些参数都需要改成跟图纸上一致,如果图纸上没标注,那就不需要修改,软件会自动按照默认的处理。如图:(5)在“梁跨中”对话框中先输入第一跨的参数,按KL1第一跨的原位标注在软件的相同位置输入各参数。图纸中KL1上没有表明的参数按软件默认的处理。如图:(6)点击“梁跨中”对话框中的“增加”即增加一跨,软件默认增加方式为“镜向”,增加完毕,再对第二跨进行修改。如图:后面的几跨梁与第二跨一样输入!(7)在“右挑梁”对话框中的设置方法和“左挑梁”的一致。(8)若无右挑梁,直接点击完成,即回到钢筋主界面,屏幕上显示所有抽取出来的梁的钢筋。光标自动跳到梁名称处,可以自由定义梁名称,也可以按软件默认的梁名称直接回车即可。如图: 定义梁名称此结果即为KL1梁的部分钢筋量。(9)如果需要对构件修改直接双击构件名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