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7#地块)A、B座工程测量专项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 期: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1.1 工程整体概况1第2章 编制依据4第3章 测量控制方法53.1 主控对象及测量内容53.2 测量控制重点53.3 控制目标53.4 测控精度要求53.5 平面总控制网53.6 高程总控制网63.7 楼层轴线投测及标高抄测63.8 测量总体规划63.9 技术准备73.10 测量器具及人员的准备7第4章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94.1 建立三级控制网94.2 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94.3 施工二、三级控制点布设94.4 三级控制网的向上引测13第5章
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工作165.1 地下室及裙楼测量定位165.2 核心筒测量定位165.3 柱脚预埋件测量定位175.4 核心筒劲性钢柱与剪力墙预埋件安装测控175.5 钢柱的测量校正185.6 对倾斜钢柱的测量校正205.7 钢梁的安装测量205.8 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及注意事项21第6章 焊前焊后轴线偏差测控24第7章 测量注意事项257.1 测量仪器注意事项257.2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57.3 测量中安全事项25第1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整体概况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位于厦门市、海沧CBD的最南端;西邻东屿南路,东临海沧大道,南侧隔沧桐路和鼓浪屿隔海相
3、望。项目用地东西方向约127米,南北方向约203米,总用地面积约2.49公顷。37地块A楼地上35层、地下2层,B楼地上422层、地下2层。A楼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框架核心筒结构。B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 本项目钢结构工程包括塔楼A、B座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梁、斜撑、钢梁及核心筒墙内钢骨柱等,钢材主材质为Q235B、Q345B,最大板厚为34mm。钢结构概况见下图所示。 A塔楼结构概况B塔楼结构概况第2章 编制依据本工程属于超高层结构工程,高精度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网)
4、的建立及传递是整个工程测量的重要基础。专业的测量人员及先进的测量设备是整个工程测量质量的有力保障。在整个工程测量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主楼外筒钢柱在超高情况下精确控制及内外筒连接钢梁的准确定位。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8、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JSB304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1、业主和厦门市
5、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工程测绘资料12、东南航运总部大厦(37地块)A、B座工程施工图第3章 测量控制方法3.1 主控对象及测量内容序号对象内容1动态平高控制网建立以现场施工阶段性为依据建立动态平高控制网,确保测控与施工阶段拟合,提高测控合理性。2平面控制网竖向传递与复核本工程结构高度高,结构竖向分区复核平高网竖向控制点,确保控制网竖向传递累计误差受控。3构件地面拼装精度控制构件拼装测控单元平面相对坐标与平整度,保证构件高空安装精度可控。4竖向构件累积误差消除构件安装测控绝对坐标,确保竖向构件累积误差受控。5核心筒墙梁埋件预埋测控根据核心筒墙体交叉施工流水化,适时插入核心筒墙梁埋件预埋精
6、度测校、加固及复核。6外框圆管柱安装精度控制地下室柱脚安装精度、地下室、地上圆管柱安装精度,圆管柱平面定位测量、安装标高测量及竖向构件累计误差受控。7桁架层安装精度控制桁架层圆管柱安装测量、伸臂桁架安装测量、带状桁架安装测量,桁架层的定位测量及安装标高测量受控。8钢梁安装精度控制 裙楼钢梁安装测量,钢梁平面定位控制及梁顶标高控制。3.2 测量控制重点本工程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给测量控制提出高标准要求。测量重点是同步控制内外筒标高、垂直引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外筒钢柱的三维坐标放样及计算结构预调值、分析总结恶劣天气条件对测量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3 控制目标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钢结
7、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及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本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3.4 测控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的测量允许偏差如下:3.5 平面总控制网序号项 目允许误差1测角中误差52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3.6 高程总控制网(L为往返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序号等 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二等50m1.0m3.0m0.5m43.7 楼层轴线投测及标高抄测序号楼层轴线投测楼层标高抄测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高度H允许偏差(mm)1相临轴线3每层32L 30 m5H 30 m5330mL60m1030mH60m10460mL9
8、0m1560m90m20H 90m20序号对象允许偏差(mm)1建筑总高度偏差-H/1000eH/1000且-30e302单节柱垂直度H/1000且e103上柱和下柱的扭转e34同层柱顶标高差e55柱底标高-2 e 26钢梁安装平整度L/1000且e107主梁、次梁表面高差(相平时)e38竖向构件累积误差H/1000且e303.8 测量总体规划针对本工程结构施工特征,测量工作分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局部控制三部分,测量工作的展开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其总体思路为:(1)自首级控制网布设二级控制网,然后根据二级控制网布设三级平面控制网。(2)由于地下室共有三层,结合现场条件,地下室施工测量
9、采用“外控法”进行,地上部分采用激光铅垂仪与全站仪相结合的“内控法”进行测量施工。(3)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先测设主控制轴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各建筑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4)A、B办公楼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竖向激光测距,每次从首层楼面起每30-50m引测一次,50m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水准仪、全站仪顺主楼核心筒外墙面往上量测。(5)采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影首层平面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6)采用坐标法对桁架圆管柱钢结构构件进行测量控制。3.9 技术准备(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使用前的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2)向监理提供所用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
10、。(3)对业主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4)对业主提供的起始坐标点(红线桩、楼座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结构施工验收规范,整理施工图纸、结构深化设计图等资料,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楼层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定位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5)明确测量班组职能;由测量负责人对测量工进行技术交底。3.10 测量器具及人员的准备(1)仪器准备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安装质量,而测量仪器的精度又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为了保证测量质量,特准备了以下科学精密的测量仪器:序号简图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莱卡TC402DTM-3521/1轴
11、线引测,三维坐标校正2全站仪索佳SET250RX 1/1轴线引测,二维坐标校正3激光铅直仪11垂直引测4水准仪S3E1标高测量5经纬仪弯管目镜2垂直度校正6对讲机82km7/塔尺5m2标高测量8水平尺8002预埋件测量9反射接收靶100*1004接收反射点10/磁铁线坠0.5kg2预埋件测量11钢卷尺5m5测量放线12大盘尺50m2测量放线13三脚架英制/公制1/4架设仪器(2)测量人员配备人员数量职能要求专职测量员7人要求经验丰富,参加过多项大型项目建设测量工作,主管工程首级平面控制网设测、结构整体定位控制和把握、测量资料的管理。(3)测量方案的拟定在进行本工程测量前,由测量工程师组织、所有
12、测量人员参加,经过讨论拟定初步测量方案,方案应充分考虑现场测量作业条件、明确班组成员职能分工,指导工程具体测量工作的展开实施。第4章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4.1 建立三级控制网序号控制网控制网设置要点1首级控制网由业主委托或勘测院测设在施工地块及附近的红线桩点或城市平面控制点、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 2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网点转换数据,在0.000m楼面布设激光控制点或基坑边提供外控依据的各主要轴线点。主要由加密至基坑周边的地下室二级平高网控制点及和首层楼面以上部分二级平高控制点组成。3三级控制网建筑轴线网,主要为施工时方便加密至轴线交点、门洞、钢柱牛腿、剪力墙和楼层梁位置的平、高控制点,用于
13、局部结构测控及加密测控。4.2 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1)业主移交的道路中心线交点或建筑红线的坐标点,作为首级控制网。(2)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理移交手续,并对移交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3)复测首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测量点位之间的边长和夹角,计算点位误差。如点位误差较大,需进一步和业主、监理核对并确认。4.3 施工二、三级控制点布设(1)控制网布设思路地下室施工阶段:利用首级测量基准点,向建筑物四周引测二级控制点L1、L2、L3、L4、L5、L6、L7、L8(如下示意图),并在基坑四周围堰上加密二级测量控制点,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将测量成果以文件形式,下发各专业
14、测量小组进行测量施工。由于二级控制点位都引测在围堰周边易受沉降影响的位置,所以在地下室施工阶段,每周要定期复测检查坐标,次发现变动,及时修正。二级控制点布置图(1)地上结构三级控制网布设在主楼、裙楼轴线位置偏移1m0.5m位置。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三级控制网(轴线控制网),如下图。三级控制点布置图A楼地下室-地上4层三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5-11层三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12-23层三级控制点布置A楼地上24-35顶层三级控制点布置2)B楼二级控制点示意图B楼B1-B22轴三级控制点布置图B楼B22-B40轴三级控制点布置图4.4 三级控制网的向
15、上引测1)平面控制点引测 a、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各结构部位定位放线,其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采用将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引测到基坑中,布置三级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细部放样。b、当楼板施工至0.000m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二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0.000m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0.000m层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多边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在定位点上架设激光铅直仪c、激光点穿过楼层时
16、,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孔洞,浇筑楼板砼后,将点位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上。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楼板预留测量洞口做法d、为保证塔楼控制点垂准线的垂直度,并最大限度接近施工区,进行测量平台的转换,分别在10层、20层、30层作为阶段传递层,并在传递层闭合控制网,平差点位数据,保证点位精度。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满足角度偏差不大于5,相对距离偏差不大于1/20000的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阶段楼层的投测基准点。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如下: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第一次接收激光点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
17、合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取四个激光点的四边形控制中心点为本次投测的点位2)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用精密水准仪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在首层平面及核心筒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四个高程基准点,经与场区高程控制点以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联测后,标注“”红色油漆标记和建筑标高,如下图:3)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测量引测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竖向激光测距每次从首层开始向上传递。分别在10层、20层、天面层作为阶段传递层。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流程如下:选取气温适中、风力通视条件均良
18、好的时间段,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高程距和平距,加入高差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预备标高竖向传递。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反射镜镜头反射镜定位板放置完成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平台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在投测楼层控制点位设置棱镜,棱镜面向下并固定。在投测基准点位架设全站仪,调整视准轴仰角90度竖直,激光
19、照准楼层反射棱镜测距。视准轴水平(俯仰角0度),照准楼层标高(立标尺),计算仪器高绝对值。综合解算投测点标高作为传递标高。投测层标高控制点组成闭合网平差。首层建立内控网时,在周围临近建筑楼顶做点,作为平高网竖向传递过程中复核和点备份。第5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工作5.1 地下室及裙楼测量定位地下室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进行、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三级控制网(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线放出后,再依据此线放出各细部尺寸。不规则轴线直接测出构件位置,为确保轴线测放时的通视,控制线纵横两边错开柱子0.51米为宜。这样可以避免放线时,因为柱筋引起的视
20、线不通。当楼板施工至0.000m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三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0.000m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0.000m层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多边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上部楼层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首次在0.000m层混凝土楼面激光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以后每隔10层中转一次激光控制点,详见: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
21、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5.2 核心筒测量定位主楼混凝土核心筒施工时,混凝土核心筒采用高位液压爬模体系,使用 “内控点”引测。用全站仪检查上述各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全站仪应进行温度和气压改正;若间距、对角线、角度超限则应重新进行投测。可使用核心筒内部的控制网确定筒内的轴线,并对筒内的墙体进行控制。利用外部矩形控制网对核心筒外轮廓进行控制,保证核心筒的几何尺寸和垂直度。测量员根据图纸定位用全站仪、经纬仪,从测量基线网上引出柱基中心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此控制线经检查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利用轴线测量控制网和在混凝土柱模板上弹设的定位墨线标识,作为对锚栓埋设的测量控制基准
22、。分四步对预埋锚栓进行测量控制:用经纬仪、水准仪和线锤先对定位套板进行安装定位测量。其次待锚栓就位好固定前进行测量,主要测轴线位置、锚栓对角线和锚栓顶部标高。然后在第一次、第二次浇混凝土前后对锚栓进行测量校正。最后在混凝土凝固后进行锚栓埋设成果测量,并在混凝土面弹出定位墨线。5.3 柱脚预埋件测量定位锚栓埋设精度控制标准项 目允许偏差(mm)支承面标高3.0水平度L/1000地脚锚栓锚栓中心偏移5.0锚栓露出长度+30螺纹长度+305.4 核心筒劲性钢柱与剪力墙预埋件安装测控利用爬模系统平台上控制点进行安装测控。(1)核心筒钢柱测量方法内业计算柱顶中心坐标,并在柱顶作好点位标示。在土建提模平台
23、上的二次控制网竖向投点处架设全站仪,测量柱顶中心轴线偏差,检查单节柱垂直度。每根柱测量两个点,检查钢柱扭曲。(2)核心筒剪力墙预埋件的测量定位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对预埋件进行精确校正,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精确校正埋件标高,并排焊接两根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如下图所示:埋件就位安装剖面示意图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包测量人员、监理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5.5 钢柱的
24、测量校正(1)钢柱测量观测点设置本工程钢柱外型有多种型号特点,有箱形柱及圆形柱。应根据钢柱本身外型特点制定不同的测控方法。如箱形采用以下方法,即在柱角四周顶部,用油漆笔做上控制记号,事先在图纸上计算出柱子四角的三维坐标值(x、y、z),在柱子吊装到位后,将全站仪架设到视野开阔的点上,在柱子校正过程中,将小棱镜置于柱子顶部四角逐一测量各点,直到柱子设计坐标值与仪器所测坐标差符合规范要求。不同型号钢柱测量观测点位布置示意图如下:箱型钢柱主要控制点圆形钢柱主要控制点(2)钢柱标高控制测量本工程钢柱的标高控制主要测量控制各节柱顶标高,由于钢材压缩变形、基础沉降及钢材线胀变形(=K*t*H K即为钢材的
25、线胀系数)等的综合影响,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柱顶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柱顶设计标高不能作为钢柱标高控制的标准,此时需要有一个对整个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及结构变形验算的综合考虑,从而近似得出每一节钢柱顶部实际应该控制的目标高度。操作难度较大。故确定钢柱高度采用相对标高控制。为保证整个钢结构的设计标高不受影响,每次标高引测均从0.0米开始,始终按设计标高控制每次吊装的柱顶标高。层高偏差控制目标:5mm。当层间高度偏差超限时可通过加垫板垫高或切割衬板降低上一节钢柱标高的方法来达到对钢柱标高进行控制的目的。(3)钢柱测量校正钢柱柱底就位和柱底标高校正完成后,用经纬仪检查垂直度,在柱身相
26、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照准钢柱柱顶处侧面中心点,然后比较该中心点的投影点与柱底处该点所对应柱侧面中心点的差值,即为钢柱此方向垂直度的偏差值。其值应不大于H/1000且绝对偏差10mm。当视线不通时,可将仪器架设在偏离其所在的轴线位置,但偏离的角度应不大于15度。钢柱测量校正示意图初校完成后,钢柱处于独立状态时用两台经纬仪配合进行钢柱垂直的校正。两台经纬仪分别观测钢柱的X、Y两个方向,经纬仪架设观测角度不超过15度,先通过观测钢柱上下中心轴线得到单节钢柱垂直度偏差值,然后指挥校正人员通过调整千斤顶的伸缩量来校正钢柱垂直度偏差。钢柱的标高校正控制则根据前一节柱顶标高偏差值、本节钢柱的制作长度偏差
27、值、钢柱焊缝收缩值确定本节柱的标高调整值。通过调整固定于钢柱连接板上四个千斤顶的伸缩量来调整钢柱的标高偏差值。如钢柱需调高,则通过调整固定于钢柱临时连接板上四个千斤顶的伸缩量来调整钢柱的标高偏差;如本节柱需降低,则钢柱安装前在地面对钢柱下口作等量的切除处理后再进行安装;钢柱的标高调节量不得超过3mm。两种方法调整时,都要将钢柱对接处临时连接板耳板作扩孔处理。钢柱校正示意图5.6 对倾斜钢柱的测量校正对于倾斜的钢柱主要是控制钢柱的斜率,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序号控制方法控制要点1全站仪测量柱顶坐标法用激光铅直仪从首层控制点垂直投点至已施工完的钢柱的顶层,为了检查控制点的精度每次至少要投23个点,
28、架设全站仪于其中的一个控制点上,当视线受阻时也可以用后方交汇的方法确定新点,结合“全站仪+反射片”测量出上一节钢柱的柱顶坐标,用理论坐标同实测坐标进行比较来确定要校正钢柱的方向和数值。2经纬仪结合水准塔尺的方法来控制柱顶偏差法先用激光铅直仪从首层控制点垂直投点至已施工完的钢柱的顶层梁面,用全站仪将要校正的钢柱柱顶轴线的任意平行线(平行线的尺寸视现场的通视条件确定)的控制点测放到下层柱顶的梁面上,架设经纬仪于控制点上后视另一控制点,然后水平放置塔尺于要校正的钢柱柱顶,尺面朝向经纬仪方向并与经纬仪的方向垂直,测量人员读出塔尺度数来判断要校正钢柱的方向和数值。5.7 钢梁的安装测量钢梁安装测控分为一
29、般楼层钢梁和楼层悬挑钢梁两部分。一般楼层钢梁安装过程主要通过钢柱牛腿、砼结构上预埋件、钢梁腹板连接板等进行定位。将首层的测量控制点引测到悬挑架平台上,对该层被引测的四个平台上的测量控制点闭合平差,符合规范后,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平台上的测量控制点。每次测量,利用平台上的控制点对钢柱进行测量校正。楼层悬挑钢梁安装先安装主梁,然后补充次梁。主梁一端通过核心筒墙埋件、钢柱牛腿连接件定位,另一端与下层构件支撑进行连接。安装过程主控自由端标高及平面坐标。钢梁初步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或用全站仪直接照准棱镜测量三维坐标。平面位置在支撑架操作区用千斤顶进行校正,设卡板使端部平面位置受控。5.8 日照和焊接
30、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及注意事项(1)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日照的影响: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日照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钢结构安装后由于外力约束膨胀受到限制,其实际的伸缩量要小于理论值,所以不能简单的按钢材的线膨胀系数进行计算,我们拟通过增加观测次数来掌握规律。示意如下: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在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时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50mm以上时,梁-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1mm,柱-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左右,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5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对
31、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的影响加以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轴线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2)焊接变形控制注意事项序号注意事项1为保证工程测量精度,减少大风、日照等天气影响,采取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垂直传递工作。2高程及平面控制网在垂直向传递中,每次点位迁移,必须对点位进行的复测闭合,自检合格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平面控制网测放时应对整个控制网进行角度和距离闭合。当测角中误差达到9”,测距中误差在124000,直线度在5”以内,则整个测量控制网满足规范及施工精度要求。已完成的测量控制点分别用记号笔标出,
32、并用防护栏进行围挡防护,避免控制点在施工中的损坏。4建立的标高控制网闭合差应小于4N1/2毫米(N为测站数)。5为了保证激光控制点的准确性,在每次施测之前必须检查激光经纬仪使激光点和仪器望远镜内十字丝中心点重合。另外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及水平轴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90、180、270 四个位置上,观察接收靶上光斑变动情况,并作点的移动轨迹标注,一般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中心点,重复此方法投出其余的激光点。检查无误后可弹墨线,作为放线依据。6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直接用红铅笔标出视线标
33、点。这样能提高精度1-2mm。7测设标高或水平线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8由0.00米水平线向上量距时,所用钢尺应经过计量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9为防止标高偏差积累数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要严格控制各层标高偏差,不得超限。均应以原始起点传距,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绝不能逐层传递,避免积累误差。第6章 焊前焊后轴线偏差测控计算整理资料:根据记录的焊前焊后各点坐标与内业计算的设计坐标相比较,得X、Y二个方向的差值,即偏差值。根据偏差值大小及方向,对于焊前偏差决定是否还需进行局部尺寸调整和确定焊接顺序及方向。焊后偏差作为资料和上一节钢柱吊装校正的依据。
34、测量坐标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纠偏由于外框柱、核心筒劲性柱、桁架层构件节点,每个构件的坐标值都有变化,测控过程必须根据设计坐标值来控制实际坐标值。下表为测量坐标理论值。现场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再进行校正纠偏,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为止。构件中心坐标值记录表P1(坐标中心)坐标理论值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构件编号XYZXYZ各钢柱中心坐标以钢结构深化图中数据为准,深化图分期分批出图,由总包、监理、业主、设计院审核确认后才能使用。第7章 测量注意事项7.1 测量仪器注意事项(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专门机构检测认定为合格仪器。(2)正确使用和精心爱护仪器,每次测量完毕,首先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具备装箱条件方可装进仪
35、器箱,并检查仪器的电池和备用电池的电量,保证仪器随时有足够的电量可以使用。(3)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架设地点坚硬,不致因架设仪器后,发生下沉现象。(4)仪器操作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岗位,以免仪器由于外力而引起倾倒、摔坏。7.2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每个安装过程必须固定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不得随便更换施测人员和测量器具,以保证测量数据相对准确。(2)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精心操作,对中要准确,测角应采用复测法,后视应选长边,切忌以短边定长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基本原则。(3)无论是经纬仪的平面测量,还是水准仪的高程测量,每次测量操作都要进行闭合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时方可进行
36、下一步工作。(4)测量数据要有专人记录,数据处理要保证至少经过两人计算、复核,坚持测量、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5)测控时要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太阳照射、风力等因素,在结构安装尽可能选用早晨时间进行测量。如若不然,次日早晨必须对前一天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6)测量人员要注意做好测量桩位点的保护。7.3 测量中安全事项(1)测量前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保护用品。(2)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领导,做好记录,并报告总承包单位及时处理。(3)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4)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做到“三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