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163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二八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第一节 太湖流域概况1一、自然概况1二、社会经济概况2第二节 水环境状况5一、污染源现状5二、水质状况11第三节 供水危机概况18一、事件发生过程18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19第四节 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20一、治污措施及成效20二、主要经验27三、主要问题和教训29第五节 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31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31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
2、证32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和维系太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紧迫任务32四、是积极探索新路子,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的现实需要33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34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4一、指导思想34二、基本原则34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36第三节 总体目标37一、水质主要控制指标38二、近期目标38三、远期目标39第三章 保障饮用水安全40第一节 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40一、水源地建设40二、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41三、加快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41四、建设饮用水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体系41第二节 供水危机的防范与应急41一、拉网式排查污染源,采取必要的限
3、排措施42二、开展蓝藻打捞作业42三、适时“引江济太”,扩大水环境容量43四、完善自来水应急处理和净化措施43五、增加水体监测断面和检测频次43六、制定周密的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44第四章 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45第一节 污染物总量控制45一、综合治理区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46二、综合治理区限制排污总量47三、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48四、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制度49第二节 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产业、城乡布局49一、调整产业结构49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52三、优化城乡布局53第三节 强化工业点源污染治理54一、严格控制工业点源54二、治理船舶污染,提高事故应急能力55第四节 统筹城
4、乡污水和垃圾处理55一、城镇污水处理55二、城乡垃圾处理56三、乡村生活污水处理57第五节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57一、绿色农业工程58二、畜禽养殖58三、水产养殖58第六节 加强生态修复及建设59一、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59二、岸线治理60三、生态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60四、科学清淤60第七节 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60一、扩大引江济太工程规模61二、提高出湖过水能力61三、加强“引江济太”调水管理61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62一、倡导农业节水62二、推进工业节水62三、建设节水防污型城镇63第九节 制定严格的标准与制度63一、提高废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3二、建立、健全工业企业环保准入制
5、度64三、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标准65第十节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65一、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66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66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66第十一节 完善监测和执法体系66一、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67二、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68三、湿地监测能力建设68四、水环境预警系统建设68五、完善执法体系69第五章 重点治理区项目和工程70第一节 饮用水安全项目70一、水源地改造和水源地保护项目70二、多水源供水和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项目71三、区域联合供水项目71四、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项目72第二节 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项目72一、整治、淘汰落后企业72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73第三
6、节 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项目74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项目74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75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75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项目75五、村庄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75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76一、种植业治理项目76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77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78四、乡村清洁工程79第五节 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80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和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80二、太嘉河(太湖嘉兴)工程80三、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81四、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81五、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81六、望虞河后续工程82第六节 生态修复项目82一、湿地保护、修复与重建82二、生态保护带建设84
7、三、水体生态修复85四、西太湖综合整治工程86五、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86第七节 河网综合整治86一、环太湖河道整治工程86二、河网清淤87三、船舶污染控制88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项目89一、农业节水重点工程89二、工业节水示范工程89三、城镇生活节水重点工程89第九节 监管体系建设项目89一、国家级站网建设90二、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平台90三、地方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92四、省市区站网和能力建设92五、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93六、湿地监测能力建设93第十节 科技支撑研究项目93第六章 一般治理区主要项目和工程96第一节 饮用水安全项目96第二节 点源污染治理项目97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及
8、垃圾处理项目97一、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97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98三、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98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98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项目99一、种植业治理项目99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99三、水产清洁养殖工程100四、乡村清洁工程100第五节 提高水环境容量(纳污能力)引排工程100第六节 生态修复项目101一、湿地保护与修复101二、生态林建设101三、湖泊清淤101第七节 河网综合整治项目101第八节 节水减排建设项目101第七章 投资匡算与工程占地102第一节 投资编制依据102第二节 总投资103一、总投资及构成103二、筹资渠道103第三节 重点治理区投资107第
9、四节 一般治理区投资109第五节 治理项目用地111第八章 综合治理效益分析112第一节 环境效果分析112一、生态系统功能增强112二、污染物量削减112三、污染负荷预测与削减能力综合分析114第二节 投资效果分析115一、饮用水安全项目115二、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116三、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116四、面源污染治理项目116五、提高水环境容量引排项目117六、生态修复项目117七、河网综合整治项目117八、节水减污项目117九、监管体系建设项目117十、科技支撑研究项目118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118一、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118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节水减污1
10、18三、完善城镇治污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19四、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9五、积累经验,为河湖综合治理起示范作用119六、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120第九章 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121一、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121二、严格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124三、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124四、利用价格杠杆,完善收费制度125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127六、引入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机制128七、加强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128八、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129九、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130附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治理项目汇总前 言
11、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虽然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5月底,由于太湖蓝藻暴发等原因,导致无锡市水源地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近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无锡市供水危机和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6月1日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请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江苏等地方、水利、环保、建设等部门,认
12、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6月份,国务院先后在无锡市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和“太湖、巢湖、滇池污染防治座谈会”,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更有力、更坚决的措施,预防三湖再次发生污染事件,坚持不懈地把三湖整治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启动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 6月份,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发
13、展改革委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订了总体方案编制的“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7月初,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原环保总局、原建设部、原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国务院法制办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以及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召开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启动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组和专家组,明确了总体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内容,明确了部门和地方的任务和组织分工,正式启动了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半年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两省一市按照任务分工,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针对重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十年来太湖治理经验,广泛借鉴国际湖泊治理经验,先后完成了十多份专题调研报告。
14、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网上建言献策、召开多种类型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并先后七次召开会议,召集有关部门和两省一市重复磋商、多次协调,加快推进编制工作。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为主体的工作组,承担了总体方案的具体编写工作,先后组织100余位专家,认真分析各部门和地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在消化提炼和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完成了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12月8日,总体方案领导小组召开了专家评审会,15位评审专家对总体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根据专家、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工作组又对总体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总体方案认真总结
15、了以往太湖污染治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处理大量基础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厘清了太湖污染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强调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体方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提出了到 和2020年的分阶段治理目标;坚持综合治理、科学治理,明确提出了治理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提出了治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坚持体制创新、落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政策建议。总体方案确定了综合治理区范围: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个市共30个县(市、区),浙江省湖州、嘉兴、杭州3个市共20个县(市、区),上海市青浦区的练塘
16、镇、金泽镇和朱家角镇,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鉴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重、投资大、涉及面广,总体方案还根据对饮用水水源地、太湖湖体、入湖河流的污染程度,确定了重点治理区,范围包括江苏省22个县(市、区),浙江省10个县(市、区),上海市3个镇,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占综合治理区总面积的61.64%。总体方案分两期实施,近期为 ,远期为 2020年,基准年为 。总体方案编制的法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
17、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城市排水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 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批复。总体方案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和两省一市要根据总体方案分别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治理任务和措施,将治理任务落到实处。总体方案涉及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深化前期工作,履行报批手续;具有不确定性的项目需先期做好试点。总体方案执行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国家将于 组织全面的中期评估,对
18、总体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范围(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示意图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节 太湖流域概况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平方公里,太湖流域物华天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国家财赋重地,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被誉为“人间天堂”。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自然概况(一)地形地貌和气象太湖流域西部山丘区面积7338平方公里,中部平原区面积19350平方公里,沿江滨海平原区面积7015平方公里,太湖湖区面积319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湖滨陆地)。平原区河网交织,
19、水流流速缓慢。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14.916.2,年日照时数18702225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22毫米。(二)水资源概况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77.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98立方米和727立方米。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334亿立方米, 沿长江口门引水量81亿立方米。(三)湖泊与河流水系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面总面积约555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湖泊共有189个,湖泊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的6个。主要湖泊特征见表1.1-1。表1.1-1 太湖流域大中型
20、湖泊形态特征湖泊名称湖泊面积(km2)湖泊水面(km2)湖泊长度(km)平均宽度(km)平均水深(m)总容蓄水量(亿m3)太湖2425.002338.1168.5534.111.8944.30滆湖146.50146.5024.006.121.071.74阳澄湖119.04118.931.431.67淀山湖63.7363.7312.884.951.731.59洮湖88.9788.9716.175.50.970.98澄湖40.6440.649.884.111.480.74流域内河道总长约12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公里。出入太湖河流228条,其中主要入湖河流有苕溪、南溪和洮滆等;出湖河流有
21、太浦河、瓜泾港、胥江等;人工调控河道主要有望虞河等。二、社会经济概况(一)基本情况 ,太湖流域人口453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流域内分布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8个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3%。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21221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1.6%;人均生产总值达4.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全流域财政收入6609.1亿元,约占全国的22.1%;单位国土面积经济收益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流域总耕地面积2213万亩,人均耕地近0.5亩,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5.7%。(二)产业结构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生产总值1
22、18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7%、61.3%和35.0%,见表1.1-2。表1.1-2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产业结构情况治理范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江苏省部分(亿元)208.6 5324.0 2857.1 8389.7 产业结构(%)2.5 63.5 34.0 100.0 浙江省部分(亿元)213.0 1784.5 1296.8 3294.3 产业结构(%)6.5 54.2 39.3 100.0 上海市部分(亿元)12.6 187.4 200.0 产业结构总计(亿元)434.2 7295.9 4153.9 11884.0 产业结构(%)3.761.335.0100.0
23、太湖流域涉及的各市 、 产业结构比例,见表1.1-3。2、工业结构现状据江苏、浙江两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综合治理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0.95万家,其中江苏10.40万家、浙江10.55万家。工业总产值为24395亿元,其中江苏15144亿元,浙江9251亿元。表1.1-3 太湖流域各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城市名称 镇江4.4:60.6:35.04.1:60.4:35.5常州4.3:61.1:34.63.8:61.0:35.2无锡1.6:59.7:38.71.6:59.7:38.7苏州2.0:66.8:31.21.9:65.4:32.7嘉兴7.1:58.9:34.06.5:60
24、.0:33.5湖州8.6:57.2:34.28.6:57.2:34.2杭州5.0:50.9:44.14.5:50.6:44.9上海0.9:48.9:50.20.9:48.5:50.6六大重点污染行业的企业共计5.57万家,其中江苏2.46万家、浙江3.11万家。六大重点污染行业企业总产值6149亿元,其中江苏3937亿元,浙江2212亿元,分别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26%和24%,见表1.1-4。(三)交通太湖流域交通发达,沪宁、沪杭铁路和沪宁、沪杭、宁杭、沿江等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流域快速交通网络;京杭运河贯穿南北,沟通长江和钱塘江航运;内河航运网络通航里程达1.2万公里,内通三省市、外联长江。表
25、1.1-4 太湖流域六大重点污染行业情况省份行 业企业数(个)占省工业企业总数比例(%)产值(亿元)占省工业总产值比例(%)江苏省纺织业1307512.5714769.75造纸及纸制品业25062.412321.5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080.392661.7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2646.9814219.38医药制造业6020.582001.32化学纤维制造业7890.763422.26江苏合计2464424393726浙江省纺织业2151520.40110011.89造纸及纸制品业25232.391761.9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50.11590.64化学原料及
26、化学制品制造业59755.664685.06医药制造业4770.451461.58化学纤维制造业4610.442632.84浙江合计3106629221224第二节 水环境状况一、污染源现状根据地方上报污染物排放数据汇总,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3.14亿立方米。其中:江苏省25.55亿立方米,占77.1%;浙江省7.47亿立方米,占22.6%;上海市1150万立方米,占0.3%,见表1.2-1。表1.2-1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废污水量统计 (万方/年)行政分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合计江苏17940476119255523浙江359653871074675上海14310
27、071150总计215512115836331348 ,COD、氨氮、总磷、总氮排放总量分别为85.03万吨、9.18万吨、1.04万吨、14.16万吨,见表1.2-2及空间分布图。表1.2-2 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吨/年)行政分区分类CODNH3-NTPTN江苏工业2057262636541635066城镇生活14464312295154616353农村面源23560825560382646742小计58597764220578898161浙江工业588814865926417城镇生活499607818114410308农村面源14223312847270723992小计2510
28、7425530394340717上海工业1191823城镇生活6969551165733农村面源618214694541953小计1327020386192709综合治理区工业2647263124850841506城镇生活 7220664285527394农村面源38402339876698772687总计8503219178810350141587注:农村面源污染排放量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位于农村的小型企业。二、水质状况(一)水质现状1、太湖水质现状 太湖水质为劣类。总磷除东部沿岸区为类外,其余湖体均为类或类;总氮除东部沿岸区为类外,其余湖体均为劣类,见表1.2-3。表1.2-3 太湖各
29、湖区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毫克/升)湖区名称高锰酸盐指数TPTN浓度水质类别浓度水质类别浓度水质类别五里湖6.30.145.6劣梅梁湖60.114.7劣西部沿岸区5.50.13.8劣湖心区4.40.062.2劣东部沿岸区4.50.051.72、河流水质现状 太湖流域12个省界断面中,类和劣类占66.7%,见表1.2-4;在28个环湖河流监测断面中,类和劣类占42.8%,见表1.2-5。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COD。梁溪河、直湖港、武进港、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等河流水质污染严重。表1.2-4 太湖流域省界水质类别统计断面类别个数比例(%)433.3216.7劣650表1.2-5 太湖流域环湖河
30、流断面统计断面类别个数比例(%)517.91139.327.1劣1035.7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太湖流域26个主要地表水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中,有14个监测点达不到水质要求,超标指标有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氨氮、石油类及大肠菌群等。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类或劣类,其中6个分布在嘉兴市、1个在苏州市。(二)水质变化情况1、太湖水质变化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太湖平均水体水质由以类水为主下降到以类水为主;从90年代中期至今,全湖平均水质下降为劣类。从1997 监测数据看: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高于其它年份, 间,有所下降。氨氮 低于其它年份, 急剧上升。 ,各
31、项指标均趋于稳定,仅呈小幅波动,见图1.2-1至图1.2-4。图1.2-1 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变化图 (毫克/升)图1.2-2 太湖湖体氨氮年均值变化图 (毫克/升)图1.2-3 太湖湖体总磷年均值变化图 (毫克/升)图1.2-4 太湖湖体总氮年均值变化图 (毫克/升)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已由 前的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升至中度富营养化水平,见表1.2-6。中度富营养化面积 比1998年增加近1600平方公里。表1.2-6 太湖富营养化评价湖区评价面积(km2)评分值富营养化程度五里湖5.868中度梅梁湖12468中度竺山湖56.770中度贡湖14761中度湖心区102965中度西部
32、沿岸区187.866中度南部沿岸区36361中度东部沿岸区26859轻度东太湖156.754轻度全太湖233863中度2、环太湖河流水质变化情况1998 环太湖地区河流入湖水质平均浓度均为劣类,常州河流入湖水质最差,无锡次之,苏州、湖州河流入湖水质较好,见表1.2-7。直湖港、武进港、漕桥河、太滆运河、陈东河、南溪等河流入湖水质最差,带入太湖的污染物量较大,是今后治污重点区域。表1.2-7 环太湖地区河流入湖水质多年平均浓度值 (毫克/升)地区常州无锡苏州湖州高锰酸盐指数8.056.934.304.51TP0.2700.1960.1140.136TN5.685.752.573.05从近年环太湖
33、地区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来看,常州地区河流各项水质指标均呈恶化趋势;无锡地区河流总磷浓度略有下降,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相对稳定,年际间略有波动;苏州和湖州地区河流各项水质指标在年际间略有波动,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基本在类水质标准范围内,总氮有恶化趋势。根据1998 环湖河流水量水质监测资料,入湖各项污染物量多年平均值为:高锰酸盐指数5.66万吨,总磷0.16万吨,总氮3.93万吨;出湖各项污染物量多年平均值为:高锰酸盐指数3.61万吨,总磷0.048万吨,总氮1.26万吨。3、水生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叶绿素a是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太湖叶绿素a含量逐年上升,月均值范围为每升1.64216微克,年均值
34、范围为每升836.6微克, 间全湖均值增长了137%,且近年有加速增长的趋势。从1998年至今的监测情况看,夏季每升水中藻类数量在250万1亿个之间。其中梅梁湖相对较多,每升水中藻类数量在450万2亿个之间。藻类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2-5所示。图1.2-5 1998- 夏季太湖藻类数量变化趋势(三)各省、市水质变化情况1、江苏省从1998年5月起,在主要出入湖河流和行政交界河流设立了71个监测点进行定期跟踪监测, ,断面调整至66个。各年度断面水质类别个数及比例见表1.2-8。表1.2-8 太湖流域江苏省水质变化情况年份断面数断面水质类别(个)所占百分比(%)II、IIIIVV、劣VII、II
35、IIVV、劣V19987113263218.336.645.11999729333012.545.841.7 71430375.642.352.1 6513183420.027.752.3 66615459.122.768.2 6514143721.521.557.0 6510173815.426.258.4 668203812.130.357.62、浙江省从1998年5月起,在杭嘉湖地区东西苕溪、泗安溪、运河和杭嘉湖河网设立了42个监测点进行定期跟踪监测, 增加至44个断面。各年度断面水质类别个数及比例见表1.2-9。表1.2-9 太湖流域浙江省部分水质变化情况年份断面数断面水质类别(个)所
36、占百分比(%)II、IIIIVV、劣VII、IIIIVV、劣V1998421282228.619.052.419994211121926.228.645.2 421552235.711.952.4 441662236.413.650.0 441682036.418.245.4 441682036.418.245.4 4413102129.522.747.8 441472331.815.952.33、上海市综合治理区内主要河流有太浦河、急水港、拦路港、大蒸港等。监测数据显示, 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但从 起污染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第三节 供水危机概况一、事件发生过程 4月底,太湖梅梁湖
37、蓝藻水华大规模集中暴发,比往年提前了近1个月。根据太湖流域管理局对小湾里水厂、锡东水厂、贡湖水厂水源地的监测,5月6日梅梁湖小湾里水厂水源地叶绿素a含量达到每升259微克,位于贡湖湾和梅梁湖交界的贡湖水厂水源地达到每升139微克,贡湖湾锡东水厂水源地达到每升53微克,叶绿素a在太湖西北部湖湾全部超过每升40微克的蓝藻暴发临界值。到5月中旬,梅梁湖等湖湾的蓝藻进一步聚集,分布范围扩大,程度加重。5月28日,据无锡市报告,贡湖水厂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氨氮指标上升到每升12.7毫克以上,溶解氧下降到接近零,导致无锡市自来水恶臭,引发了供水危机。5月29日,水利部启动应急预案,增加“引江济太”的流量至
38、每秒240立方米,促进太湖水体流动。同时,建设部组织专家紧急进行自来水除臭研究,采取应急措施。省市政府组织紧急调运大量饮用水,保证了饮水供应。无锡市采取人工打捞蓝藻、人工增雨等措施改进水源地水质。经过应急措施,6月1日自来水厂出水基本达标,6月6日全面恢复正常供水。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污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富营养化趋势不断加强,蓝藻几乎年年不同程度暴发。每年春末至秋初间,梅梁湖中的藻类数量在每升450万2亿个之间,超出了自来水对高藻水的处理工艺标准,对自来水的供应屡屡产生影响。长期以来,太湖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为蓝藻大规模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气象、水
39、温等条件成熟,蓝藻随时可能暴发。可是在 以前,从未发生过水质黑臭现象。这次蓝藻暴发引起的生态灾害,既有 气温偏高、光照充分、降雨偏少等易暴发蓝藻的气候因素,也有出现严重缺氧的污水团因素,最终导致水质黑臭,形成供水危机。从当前掌握的基本情况和认知程度来看,导致 无锡供水危机的内因是蓝藻暴发,诱因是污水团,根本原因是长期污染。这次供水危机充分表明太湖水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必须痛下决心、加大力度,对太湖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第四节 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从“九五”计划期开始,国家把太湖流域治理列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关部门会同地方分别制定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
40、计划和“十五”计划。“九五”期间,太湖水污染防治计划投资129.5亿元,完成100亿元;“十五”期间计划投资220.1亿元,完成168.7亿元。一、治污措施及成效(一)“九五”期间治污工作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 规划确定“九五”期间治理的重点为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要求建设96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后因行政区划调整改为54个。截至 底,已完成或部分完成29个项目,建成规模日处理污水量118.7万立方米,其中江苏26个,日处理污水量75.2万立方米;浙江3个,日处理污水量43.5万立方米。(二)“十五”期间治污工作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增加了治理措施、加大了治理力度,共安排了255个项目。到
41、 底,已完成项目220个,在建项目35个,见表1.4-1。表1.4-1 “十五”期间太湖治污项目投资完成情况项目类型计划项目(个)已完成项目比例(%)在建项目比例(%)计划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完成比例(%)城镇污水处理厂9383.916.1107.3107.199.8城镇垃圾处理1376.923.112.613.2103.4工业点源治理8797.72.31.11.4122.7湖滨带及生态修复475.02520.86.631.5河湖清淤工程757.142.939.815.539.0生态示范工程1485.714.323.015.065.2饮用水源地保护1283.316.714.06.345.0特殊行业防治810000.92.0219.6环境管理能力建设1758.841.20.61.8301.7按行政区汇总江苏省1768911132.390.2680浙江省7579218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