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与教学Good Parents64文 赵志英优化课程游戏 回归儿童本真幼儿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充满了新奇并由此不断发问、讨论、操作和探究,这是幼儿学习的直接方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能为幼儿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完善独特的个性。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游戏课程,回归儿童本真,努力构建完善的课程游戏化体系。本文探究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一些实践方法。一、关注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求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主题符合幼儿成长和学习的发展需求,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又要依托幼儿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构,
2、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促进幼儿渐进式发展。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持续的、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整理材料、参与活动、解决问题、相互交流等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体验,尝试提出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或者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设计活动内容,与教师合作完成游戏探究。最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以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发挥组织者身份的角色效果,适当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创建新型游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户外活动时,大班幼儿在草地上发现了很多红色小果子,非常兴奋。他们还想把树枝上挂着的果子摘下来,尝试了不少办法,如站在
3、椅子上摘、用竹竿敲下来、爬到梯子上摘这棵挂满果实的果子树,成为幼儿的新课堂。教师将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的环节纳入课程,完善课程设计,满足了幼儿的成长需求。二、注重课程融合,突显主体地位在游戏化活动设计中,教师要符合幼儿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例如,教师利用幼儿园灌木丛,模拟森林开展“奇趣探秘”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的主题设计和场地创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森林的认知创建游戏。幼儿自己组队、取队名,如气象小虎队、野菜瓜瓜队、探虫胜利队、标本小花队、苔藓孢子队等。在“奇趣探秘”活动中,幼儿的发现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
4、也逐步提高。课程与教学 Good Parents65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生长点,做好游戏和课程的充分融合,不断构建新的游戏内容,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不断创新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将游戏与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相结合,将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中秋节主题探究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故事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鼓励幼儿扮演绘本中的人物,给予幼儿充分的展示机会,在深度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三、释放幼儿天性,鼓励自主探索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课程游戏化要满足幼儿真实的需求,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快速成长。课程游戏化的自由
5、性强调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参与和创造。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自由发言、提问、创新的权利,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开展主题游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开发游戏材料、创新游戏形式。幼儿可以用沙子、碎布等材料制作体育游戏中使用的沙包或者用纸板、木棍等设计户外拓展游戏的障碍标记。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突出课程的原则,以推动幼儿深度学习为目标,又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设计游戏内容并鼓励和指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设计、准备和实施工作,给予幼儿充足展示和发展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自由成长。同时,
6、教师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以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升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展示自己,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四、加强亲子互动,转变教育理念根据调查研究,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持不同看法。有的家长认知较差,他们认为幼儿太小,接受能力较差,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的家长认为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出现“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基于这两种情况,多数家长对幼儿教育认知和理解存在缺陷。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渗透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推进亲子活动、家园合作。我园特别重视家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探索特定节日与亲子活动相融合的活动模式。例如,3 月 5日,我园开展“童娃知雷锋、童眼寻雷锋、童娃颂雷锋、童娃学雷锋”系列活动;端午节,开展挂菖蒲、挂艾草、画鸡蛋、斗蛋、画龙舟、做龙舟、赛龙舟、粽子大调查、包粽子等系列活动;“六一”儿童节,幼儿有的玩泡泡、打水仗,有的唱歌、跳舞我园从幼儿的需要出发,通过参与式活动、体验式传承,帮助幼儿建立知识框架,了解节日文化。(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