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试卷测试卷(含答案)1读拼音写词语。ji zhungpi lizhn bigun chlng dngsh xinyo biyo yu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弟弟一本正经地站在讲台上,好像一名老师。B早读课上,同学们正在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C他看见这惊险的场面,吓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D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写起作业来。3查字典填空。“洁”是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再查_画。用拼音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可以组词_。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填序号)乱糟糟兴冲冲懒洋洋(1)她( )地对我说,明天她要去海边玩。(2)小猫在
2、阳台上( )地晒太阳。(3)他冲进屋里到处乱翻,弄得屋里( )的,却什么也没找到。5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ch)理B喷(pn)香C假(ji)期D海参(shn)6下列词语中不表示“看”的是()A凝视B注视C重视D瞻仰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是()A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B只见松林里的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C龙似乎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D这本书我很熟悉,好像在图书馆看过8按要求完成句子。(1)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换种说法,句意不变)_(2)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缩句)_(3)他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修改句子)_(4)八月,天真热。热得_。(把句子写具体)
3、(5)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加点词说句话)_9课文直通车。这个学期,我们随着课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当我们从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便会吟诵_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_”诗中“中断”意思是说_。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描绘的是_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我们与诗人刘禹锡欣赏秋夜月光下的_,别有一番情趣。还有南海的_,北国的_,都是那样_、_,连广东的海滨小城,也是个可爱的地方。课文让我们认识了破缸救人的_,不懂就问的_,炮火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_。当我们一起做事情遇到困难时,会用“_”这句谚语来激励我们自己,战胜困难。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4、永不凋谢的玫瑰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娇艳欲滴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同学们感到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 孩子 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 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
5、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慢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10、短文讲了一个小女孩_,被大家误会,当校长知道她摘花的原因后,_的故事。11、给文中划“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1)给“感”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感:感谢,对他人的好意表示谢意;情感,感情,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感觉,觉得。A同学们感到惊讶极了,有
6、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 )B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娇艳欲滴:_赞不绝口:_1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1)同学们感到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同学们为什么会感到惊讶、气愤,甚至想要拦住他?)_(2)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为什么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_14、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
7、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洁白无瑕,芬香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喜。(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 )没有一天不在猜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浓郁与温馨让我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的。我就是在这栀
8、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内。害羞( )表露( )16、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1)文中“洁白无瑕”一词中的“瑕”是什么意思?( )A毛病B斑点C缺点(2)“我”收到的栀子花是谁送的?( )A妈妈B开杂货店的邻居C那位老人17、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1)古怪孤僻。多用于形容人的脾气性格等。( )(2)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 )1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划线句的()中。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C因为所以D如果就19、联系上下文
9、填空。(1)生日里的栀子花让“我”感到_,也让“我”感到了自己_。(2)第自然段中妈妈连续问问题,从中可以知道,其实妈妈在引导“我”在生活中_。20、习作。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一篇作文。字数240左右。(1)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如公园、田野、小河、树林把你看到的美景介绍给小伙伴吧。以“这儿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2)写一篇日记记下这学期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活动,题目自拟。1假装排列准备观察冷冻视线摇摆遥远【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装、备
10、、察、摆、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A项,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B项,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C项,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D项,七嘴八舌:人多口杂,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D选项错误,“七嘴八舌”与“安静极了”矛盾。3 左右 氵 六#6 J jie 清洁【详解】考查查字典。“洁”左右结构的
11、字,左边是部首“氵”,笔顺啊点,点,提,横,竖,横,竖,横折,横,去掉部首还有六画。读音为“ji”,首字母大写为J,可以组词洁净、整洁。4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作答时,学生要先理解所选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平时要多做题。乱糟糟:形容杂乱或烦乱。兴冲冲:形容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高涨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1)句中指她因为要去海边玩很开心,因此用“兴冲冲”最合适;(2)句中指小猫舒舒服服地晒太阳,因此用“懒洋洋”最合适;(3)句中指他将屋里翻乱,变得乱七八糟,因此用“乱糟糟”最合适。5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
12、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不正确的是C项,假期jiji6C【解析】C本题考查词语解释。A项,凝视:不眨眼地看;B项,注视:注意地看;C项,重视:认为很重要而认真对待的意思。D项,瞻仰:恭敬地看,所以选C。7B【解析】B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项,小明和他的爸爸都是人,且小明长得像爸爸是一般事实,故该句未使用修辞。B项,结合“斗笠像蘑菇一样”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13、法,把“斗笠”比作了“蘑菇”。C项,句中“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D项,句中“好像在图书馆看过”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8 没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 影子摇晃。 他的作业全部完成了。#他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 像蒸笼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有趣的故事!【解析】(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可分为四步:将反问句中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反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将句子梳理通顺。将句中肯定词“还有”改为“没有”,反问助词“吗”去掉,问
14、号改为句号,句子改为:没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句就是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找出句子主谓宾,去掉修饰性词语,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句中的主语是“影子”,谓语是“摇晃”,故句子缩写为:影子摇晃。(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句中“基本上”和“全部”语义矛盾,删除其一即可。句子可修改为:他的作业全部完成了。或者他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4)本题考查补充句子。“得”后面的内容是补充说明前面内容达到的程度,更具体形象生动地描述情形。天气热的时候会怎么样,比如:直流汗、睡不着觉。句子可写成:八月,天真热。热得直流汗。(5)本题考查造句。用“多么多么”造句,可以形容一个事物的特征
15、。比如:多么红的苹果!多么香甜的草莓!9 李白 碧水东流至此回 从中间断开 西湖的晴天和雨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洞庭湖 西沙群岛 小兴安岭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司马光 孙中山 白求恩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解析】(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
16、,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诗中欲把西湖比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把西湖比喻成西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两句写了雨后和雨中的景色。(3)、本题考查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唐代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还有南海的(西沙群岛)是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作者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17、。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司马光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不懂就要问通过描述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因为不明白书里讲的是什么,大胆向私塾先生提问,不怕先生责罚的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体会孙中山先生宝贵的求知精神,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
18、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意思是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A【解析】10、 摘下了最大的玫瑰花 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另外摘了两朵花分别送给她和她的妈妈102:“,?”103 意思是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比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意思是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104 因为小女孩把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了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因为小女孩是为了给奶奶看一看花,并不是想据为己有,她的内心充满爱
19、,纯洁善良。105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掌握。解答本题时,先熟读短文,知其内容,根据关键词句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短文写了苏霍姆林斯基担任一所学校的校长时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校园里盛开着美丽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摘下了最大的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训斥她,而是亲切地询问小女孩摘花的原因,当得知是为了给重病的奶奶看而且看后她会还回来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批评她,而是另外摘了两朵玫瑰花分别送给她和她的妈妈。11、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主要是引号的运用。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即: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
20、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12、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及词语意思的掌握。(1)本题考查学生对“感”的意思的掌握。解答本题时可结合汉字所在的语境来选择正确的意思。A:结合语境“同学们感到惊讶极了”可知,感在这里的意思是感觉,觉得。B:结合语境“感谢”可知,感在这里的意思是感谢,对他人的好意表示谢意。(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娇艳欲滴意思是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比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赞不绝口意思是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1)从“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
21、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拦住那小女孩。”可知,同学们感到惊讶、气愤,甚至想要拦住他是因为小女孩竟然在大家的注视下,摘下了那朵大家喜爱的最大的玫瑰花。(2)从“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可知,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是因为小女孩是为了给奶奶看一看花,并不是想据为己有,她的内心充满爱,纯洁善良。1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熟读文章后可知,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
22、是指一颗善良、纯洁、懂得去爱他人的心灵。B【解析】15、 羞涩 透露227 B A228 怪僻 推波助澜229A230 自己是可爱的 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 多帮助别人【分析】15、本题考查近义词。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近义词有:害羞、羞怯、害臊。透露:泄漏或显露消息、意思等。近义词有:显露、暴露、泄露、表露。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洁白无瑕:没有其它颜色污染的白色,文中指栀子花白得很干净。“无瑕”,指没有瑕疵(斑点)。故选B项。(2)由文中最后一段“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可知,栀子花是妈妈送的,因为妈妈去世后,“我”再也没收到栀子花,故选A项。
23、17、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怪僻:奇怪而罕见;古怪孤僻。多用于形容人的脾气性格等。(2)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18、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没法查明”和“没有一天不在猜想”是转折关系,说明作者虽然找不到送花的人,但一直在猜想是谁,因此用虽然但是这样的关联词进行连接,故选A项。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由文中第段“而栀子花的浓郁与温馨让我感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护的。”可知这让作者感觉自己是被爱和关心的。(2)文中第段,妈妈一直在问“是不是我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
24、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可知妈妈通过我平时做的好事来引导“我”可能因此接受到善意,希望“我”能继续多多帮助别人,给别人温暖,也是给自己温暖。20、这儿真美家乡有一株樱花树,永恒地印在心底,常常唤起我那美好的记忆。挺拔的树木,高壮而魁梧。长长的枝条上粉嫩而娇美的花瓣,优美而单薄。樱花树像一位娉婷袅娜的少女,雍容、娇媚又多情;又像一位所向披靡的勇士,高大、强壮又挺拔。就是这样的一棵树,守了我7年,陪伴了我7年。春夏秋冬,你用那变化万千的身姿来告诉我时间的变迁,人生的哲理。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四月份,是你青春焕发的时候。一朵朵樱
25、花,带着点生命的喜悦,犹如一个个音符在树上欣喜地绽放。整个空间顿时充满了春天的欢快,唤醒缩在大衣下的疲惫的人们。夜雨过后,当天真的我带着希望和快乐来到你面前时,我才发现一切已变。花落满地。我呆呆地站在你面前。自然界多情又残酷。春天吹醒了你,一夜之间,花朵绽放。而暴雨却打落花瓣,使花朵变得残缺不全。但你却似乎如愿以偿。当看到落花静静地躺在地上,你那么坦然,那么安宁,毫无后悔,似乎还带着一丝满意,我的心震颤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在我眼中曾是如此悲哀。但是我的想法被这落花壮景完全改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与落花可谓相通。落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樱花,生命如此短暂,如此
26、渺小,却能把她的美丽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被她的高尚深深打动。夏天来了。那满树的花变成了满树的绿叶,我无法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在你的遮盖下,尽情奔放。花落了,但绿叶遍满了整棵树。在叶子的间隙里,阳光是那样耀眼。秋季已到,万物成熟。满树的绿叶终于也迎来了生命的句号。当我在放学后,依偎在你身旁,观赏夕阳时,我却感到一片叶子悄悄落下。我抬头一看,只见你那碧绿的叶子已化为了金黄色的光芒,在夕阳照射下,那么壮观,那么耀眼,使我发出一阵阵感叹。当时满树弱不禁风的花朵,如今却是一片片金黄色的叶子,美丽的光环围绕着你,你似乎镀上了一层金,美得让我无法形容,无法描述,甚至无法想象。一片片叶子仿佛是为它们的一
27、生欢呼,使它们的一生有一个完美无憾的结局,宛如是在齐声高唱生命的赞歌,向我坦白生命的美好,在枝干中酝酿新的生命!一个人,在广阔无边的宇宙中,就像这樱花树上的一朵花一般,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这花朵、这叶子一样,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让这个世界新陈代谢,永葆青春的活力,变得更加美好。这里的风景真美。当感动的泪水从我眼角流出的时候,我似乎成熟了许多。啊,心底的那株樱花树【详解】习作一、本题为命题作文。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如公园、田野、小河、树林把你看到的美景介绍给小伙伴吧。以“这儿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
28、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提纲:开头:直接点题。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学习过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结尾:可再次点题,表达对这处景物的喜爱之情。习作二、本题考查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日记;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日记的写作格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写一篇日记。写一篇日记记下这学期中你最喜欢的一次活动。日记格式:第一行年月日,周几,天气如何,格式居中;第二行下来写正文,写什么都可以,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记录,真实最可贵。日记的正文是日记的主要部分,写在星期和日期的正下方,可以顶格写,也可以内缩3至5个字母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