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青岛市上海路小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1.根据语境,写出词语。
大自然就是一本qí miào 的书:书里有悄悄sǎ luò的雨滴,有刚刚sū xǐng 的小草,有偷偷打开小伞的mó gu ,有忙忙碌碌的mì fēng ,你可以请tòu míng 的露珠给你拍照;请洁白的làng huā为你唱歌。
你可以请chí táng 铺开明镜般的信纸,一起记录下gǎn dòng 的画面;还可以吹泡泡,请它带你寻找宇宙另一边的mì mì。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崇高(chóng) 纤细(qiān) 距离(jù) 支援(yuán)
B.挣钱(zhèng) 尊敬(zūn) 拱形(gōng) 重叠(dié)
C.檀木(tán) 掀开(xīn) 陌生(mò) 优雅(yǎ)
D.罢工(bà) 泄气(xiè) 联络(luò) 伤痕(hén)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B.寓言故事中一般会蕴含着道理。
C.复述课文不需要用自己的话,可以把课文背诵出来。
D.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点。
4.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5.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只填选项。
A.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B.用、耗费 C.受伤 D.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1)虽然战士们都挂花了,但总算赢得了战斗。( )
(2)秋天,菊花傲然开放,芳香扑鼻。( )
(3)一朵朵浪花在欢快地舞蹈。( )
(4)我们要学会节省,不能随便乱花零用钱。(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瞧.庙门前的石头狮子多么威武。
B.小船儿在水中轻轻漂荡。
C.小燕子唱着轻巧的歌曲。
D.姐姐的手真灵巧,会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7.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王老师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A.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B.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C.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D.王老师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8.
按要求写句子。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____________不光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
(2)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进公园,就看到了那一池荷花和一阵清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婆婆说:“唉!管他娘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传统文化是深厚的。“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是___________节;“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是__________节;“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__节。我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节、___________节等;我还知道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__________,雅人四好是___________。
(2)、多彩童年是快乐的。溪边所见是一种快乐: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___________。知错就改也是一种快乐: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
(3)、寓言故事是深刻的。读了《陶罐和铁罐》,我明白了__________。读了《鹿角和鹿腿》,我明白了__________。一些八字成语中也含有深刻的道理:不入虎穴,_________。近朱者赤,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chú zhuō)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yàn yè),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子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被(解放 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0、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1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中有两个“我们”, 其中第(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第(2)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我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
1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对短文的“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吹糖人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一会儿几个孩子换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5、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知道了第一自然段中“脚板下生风”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孩子们吃糖人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能借助关键词语来梳理过程。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围、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我能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8、文中画“﹏﹏﹏”的句子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读着读着,我就忍不住发出感叹:糖人师傅_________________。
19、“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表达
习作。
每一篇童话故事里都有个性鲜明的主角,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小猪唏哩呼噜等,如果你成了某个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会有什么神奇的经历呢?请把“我变成了——”的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奇妙 洒落 苏醒 蘑菇 蜜蜂 透明 浪花 池塘 感动 秘密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在解此题时,我们首先要读拼音,然后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最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关于汉字的书写,我们首先要注意汉字的偏旁以及结构,注意难写的字的部分以及注意汉字书写的笔画,在田字格中,我们要注意书写工整,端正,注意田字格的占格。
在上述词语中,我们要注意以下词语:
词语“洒落”,注意“洒”字的书写,要与“酒”字有所区分。
词语“蘑菇”,我们要注意“蘑”字的书写。
词语“蜜蜂”我们要注意蜜蜂是一种虫类,因此与“虫”相关。
词语“池塘”,我们要注意“塘”字的书写。
2.D
【解析】D
【详解】考查汉字的读音。
A项纤细(qiān) 应为(xiān)
B项拱形(gōng) 应为(gǒng)
C项掀开(xīn)应为(xiān)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注意平时对相关常识的积累。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复述课文时不能直接背出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D
【解析】D
【详解】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
5.C
【解析】 C A D B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根据词组的不同含义以及语境的内容,选择词组的正确解释即可。
(1)这句话中“战士们都挂花了”的意思是战士们都负伤了。“花”是受伤的意思。选C。
(2)这句话中“菊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花”指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选A。
(3)这句话中“浪花”指波浪互相冲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花”指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选D。
(4)这句话中“乱花零用钱”的意思是没有计划、胡乱使用零用钱。“花”是用、耗费的意思。选B。
6.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A 词语“威武”的意思是:威力强大,有气势。结合语境可知本词语在句子中运用恰当。
B 词语“漂荡”的意思是:在水上浮动。结合语境可知本词语在句子中运用恰当。
C 词语“轻巧”的意思是:轻便灵巧。结合语境可知本词语不能与“歌曲”搭配,歌曲不能说“轻巧”,应改为“欢快”才适合。
D 词语“灵巧”的意思是: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结合语境可知本词语在句子中运用恰当。
综上,选C。
7.C
【解析】C
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即: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
8. 小红 学习好 很勤劳 秋天来到了。 我一进公园,就看到了那一池荷花和闻到了一阵清香。 老婆婆说,唉!管他娘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用加点字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要先读一读句子,明白加点字是一组关联词,“不光……也……”是一组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可以写的句子为:妈妈不光长得漂亮,也很贤惠。
(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的能力。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其方法为: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的”前修饰都删去、“地”前限制要删去;“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数量词语照样删、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本句应删去“金黄色的”“神奇地”“带着光辉”,故答案为:秋天来到了。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指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本句就是搭配不当,清香是闻到而不是看到。故答案为:我一进公园,就看到了那一池荷花和闻到了一阵清香。
(4)本题考查句子变换的能力。
此题要求改为转述句,方法:把句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把第一称改为第三称。答案为:老婆婆说,唉!管他娘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9.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 端午节 元宵节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焉得虎子 近墨者黑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写的是清明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也叫文人四友,指的是琴棋书画。琴是古琴;棋,专指围棋;书指书法;画是说国画;是古时候风雅人士修养身心的艺术爱好。
(2)、“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出自《童年的水墨画》之《溪边》。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3)、《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道理:价值不能用外表来衡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以外表来取决于他们的价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0.10、zhuō 由来 yàn 即使 解救 147. 一点希望都没有,失去信心。 不同于一般的。 148.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同学们 一个感人的故事 149.秦沫沫和两个阿姨在废墟下的求生经历。 150.两位阿姨,你们在绝境中对秦沫沫伸出援手,用爱的唾液让这个小女孩得以生存,对你们耐心、舍己为人地付出表示感谢。
15、孩子们听到卖糖人的锣鼓声跑得飞快 192.端详一会儿 让给别人 咬碎 193. 睁 转 看 好奇、期待 194.真了不起,手艺真好 195.糖人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让“我”难以忘怀。所以说糖人在“我”心中没有融化。
【分析】
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根据词语的积累,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作答。
“脚板下生风”形容人走路走得很快。在文中指孩子们听到卖糖人的锣鼓声跑得飞快。
16、本题考查学生情节的梳理与筛选。解答此题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确定所需填写词所在的段落,然后从中筛选词语即可。
结合文中第三自然段“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可知,孩子们吃糖人首先是“推让猜拳”,然后是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再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小心地舔舔”;最后是谁也“不想咬碎糖人”。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与情感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通过阅读画横线句子“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从“围、睁、转、看”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可以感受到他们好奇又期待的心情。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阅读感悟能力。结合句子具体内容揣摩作答。
通过阅读句子“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从四个“一会儿”可感受到糖人师傅技艺纯熟,是一位技术高超的手艺人。据此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可以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答。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从作者对吹糖人、买糖人、吃糖人的事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糖人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所以说糖人还没有“融化”。据此整理作答,有类似答案也可。
20、范文:
我变成了白雪公主
爱生气的生日快到了,我准备做一个草莓派给他。 “噢,天呀!连一个草莓都没有了!”我围着果园转了三圈,大叫到。除了发现一个篮子之外,我一无所获。 我空着手回到小木屋,不知为什么,小矮人们正在斥责糊涂蛋。
第二天,我又去果园,依然没有收到草莓,地上洒落了许多草莓叶,篮子被人碰倒了。不过,里面有许多鲜花。几天以后,始终没有发现草莓。“怎么办呢?”我开始发愁了。 生日到了,我只好把那只篮子提回小木屋。我看到小矮人们手里捧着一个大大的草莓派。“哦!原来是你们把草莓采光的呀!” “我们还留了一些呢!”小矮人们说。 “可是果园里没有啊?!”我摸了摸脑门。
还没等我把篮子的事情说完,糊涂蛋就冲了出来喊道:“这是我的篮子!”他从篮子里取出贺卡,对爱生气说:“祝你生日快乐!” “呀!”从篮子里蹦出一只小兔子,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小兔子吃光了剩下的草莓。 爱生气看到大家都为他精心地准备生日礼物,高兴极了。我们脸上也都挂满了笑容。 “醒醒!醒醒!要迟到了!”
唉,我被妈妈叫醒了。我睁开迷迷糊糊的双眼,回忆着刚才的梦,心想还真有意思。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想象作文。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严格遵守题干要求,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写作,千万不要偏离题意。同学们平时要多给自己留一点“想象”的空间,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同学们还应该多阅读一些书籍,积累文学知识,不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我们写起话来就会非常容易。
本题中,我们要想象自己变成了某个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所发生的神奇经历。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