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改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研组教学教研能力,搭建学科组内教师交流、探讨、研究新课程的平台,加快新课改推进步伐,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发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校本教研和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要求,学校决定本学期开展全校课改优质课评比活动。望各教研组开展宣传和发动工作,动员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组内的初评活动,以本次优质课评比为载体,在全校掀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的高潮。
二、评比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校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
评委:
计分:(待定)
三、评比程序
1、第一阶段:报名,全组教师人人都可报名参与。
2、第二阶段:教研组内评比,在教研组组内开展评比活动,教研组组织人员进行量化评比,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
3、第三阶段:校内公示评比评比结果(公示期一周)
4、第四阶段:推荐量化分数最高的两位教师到教育局参加全县高中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五、评比活动工作安排
1、报名时间
2、评比时间:
3、校内公示时间:
4、比赛地点:上课班所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5、上报时间:
六、参赛课题:高中数学 必修3 (人教A版)第一章算法初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第一节 算法的概念 第一课时 第二小节 程序框图与算法基本逻辑结构的第一课时。
七、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
本次评比将采用评委在教室课堂听课打分,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根据教研组制定的《优质课评比细则》,最后评出课改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并推荐一等奖的两名教师参加教育局优质课评比。
八、参赛要求
1、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各教研组推荐代表本组的参赛教师教龄须在10年以下.
2、各备课组认真组织组内评选、听课。一节优质课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提倡备课组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共同为上课教师出谋划策,在集体研讨中提升自己,在集体研究中彰显本备课组的团队精神。
3、凡参赛教师上完优质课后,把教案,教学思路、教法、学法等写成书面材料交教导处,教导处统一打印,择优下发给全体教师进行学习,作为教学经验材料(评分依据之一).
4、各备课组教师要通过互相听课、评析、共同切磋、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实现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5、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为了凸现该课的推广性,效仿性和可操作性,主张在教室上该优质课。
6、未尽事宜或情况有变,另行通知。
数学教研组
2011年8月25日
中学优质课评分细则
班级: 学科: 题目:授课教师:
评价内容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
(15 分)
1、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体现专业特点
5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休,教学理念新;
5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增长和潜质的发展。
5
教学内容
(25 分)
1、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容量适中,课堂结构合理、有序,深广度适宜;
9
2、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8
3、课堂训一练设计精、新、活,举一反三,突出重心。
8
教学过程
与方法
(30 分)
1、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边互动,密切配合好;
10
2、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导学、置疑、释疑好;
10
3、以学生为本,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
10
教师专业
素质(15
分)
1、教态自然,仪表端庄,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5
2、方法多样,因材施教,讲究教学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善于组织学习的高潮,收放自如;
5
3、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板书设计合理文字规范,肢
体语言规范得体
5
教学效果
(15 分)
1、全体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感;
5
2、课内检测、反馈训练效果好,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高;
5
3、学生参与率面广,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都有学习体验.
5
评价
意见
总得分
中学优质课评分细则
班级: 学科: 题目:授课教师:
评价内容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
(15 分)
1、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体现专业特点;
5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休,教学理念新;
5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增长和潜质的发展。
5
教学内容
(25 分)
1、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容量适中,课堂结构合理、有序,深广度适宜;
9
2、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8
3、课堂训.练设计精、新、活,举一反三,突出重心.
8
教学过程
与方法
(30 分)
1、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边互动,密切配合好;
10
2、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导学、置疑、释疑好;
10
3、以学生为本,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
10
教师专业
素质(15分)
1、教态自然,仪表端庄,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5
2、方法多样,因材施教,讲究教学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善于
组织学习的高潮,收放自如;
5
3、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板书设计合理文字规范,肢
体语言规范得体
5
教学效果
(15 分)
1、全体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感;
5
2、课内检测、反馈训练效果好,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高;
5
3、学生参与率面广,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都有学习体验。
5
评价
意见
总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