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外史料的学习,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3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启发示教学法、模拟体验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橡皮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
2、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朗诵一首有关地球的诗歌:在浩瀚无限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 /岁月匆匆/ 往事悠悠/地球已有亿万年的高寿/ 它默默地/看着人类诞生/看着人类成长/看着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中踽踽行走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地球的好奇与探索。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这一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同学们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探索历程吗?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呢?通过倾听有关地球的诗歌,激发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观察与思考地球的形状多媒体展示人类探索地球形状不同历史时期的四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前人曾得出
3、的结论。 图1图2图3图4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图1,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观点是 。观察图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推测,得出地球的形状是 。观察图3,1519年1521年,麦哲伦船队首次环航地球,环球航海实证了地球的形状是 。观察图4,通过近代人类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人类确证地球的形状是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阅读与探索让学生阅读“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文图资料,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假如你要驾船做一次远洋航行,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还需要携带哪些工具?3、当观察远方驶来的海船时,为什么
4、先是看见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根据探索的问题,小组内交流与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了什么地理事实?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探索的兴趣,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并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够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点拨与发现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迷信学说,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2、还需要携带
5、航海图、指南针、航海表、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话、救生圈衔接与过度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大小是怎样的呢? 认识与学习地球的大小出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学生借助教师编写的口诀来理解识记。地球是个大球体“赤径”长(六三)七八,极径短二一平均半径是(六三)七一坐地(赤道)日行八万里(4万千米)表面(积)就有好几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海总共五点一运用事例比
6、较和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地球的大小。思考与体验1、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不规则球体。)2、要求学生绘制地球的大小示意图。3、用橡皮泥自制一个地球模型。通过思考与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拓展 与延深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广泛采用近似方法。与绝对真理相比较,一切具体的认识以及获得该认识的方法,都是近似的。所以,我们通常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下节课,我们还要接触到科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模型法。学生阅读“地球的形状”文字资料,说说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近似法、模型法,同时也为学习地球仪做好方法准备。
7、梳理与构建板书设计梳理知识体系: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励志激情结束新课师生共同朗诵: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地球究竟有多大/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科学的回答/就为了这一句话/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你们求知的足迹/探索真理的精神与勇气/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你们的追求/你们的发现/我们已经牢牢地记下/记下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心灵深处对崇敬的表达/追求真理最伟大/探究属于你我他/我们正扬帆起航/沿着前人的足迹/向多彩的地理殿堂进发/进发/通过朗诵,升华所学内容,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 )A.麦
8、哲伦环球航行B.地球卫星照片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D.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2.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地球卫星照片 B.天圆地方 C.月食 D.麦哲伦环球航行二、填空题1、从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的照片上,我们看到地球是一个 ,但地球实际上是一个两极_,赤道_的不规则球体。2、经过测算,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_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千米。表面积是_平方千米。3、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证据有_、_、_、_。【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体验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充分地体现新“课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二是本课设计渗透着“诗情画意”,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