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_牛世保.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98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_牛世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_牛世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教育2 0 2 3.0 2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要求。基于这一原则,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时,要立足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让教师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深度融合,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让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信息技术结合科学实验活动,能收到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效果,从而全面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目标。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内涵融合指的是融合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起到延伸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空间的作用,而不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小

2、学科学教学。通过网络信息的补充,能更好地拓宽小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路径。运用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对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更便捷地理解科学知识,真正让学生“走近科学”。教师运用网络资源,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或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实验。二、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方法(一)设计丰富有趣的导入环节在小学教育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办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步。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

3、顺利开展对本节课知识的主动探究。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事半功倍。例如,在“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画面并制作成图片。这些让学生眼前一亮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呈现的是什么内容。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是显微镜下的图像,是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这种生动的引导方式,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开展探究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书本中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

4、这是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运用信息技术,真实还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化抽象为形象,能有效解决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例如,在“生命科学”这一知识内容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观看动植物的变化。相比文字描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直观。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特征,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及繁衍特征,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借助信息技术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命活动,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认识人类的身体结构,实现对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知识的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周口市闫庄小学牛世保课题研讨57D

5、OI:10.16586/ki.41-1033/g4.2023.02.020教师教育2 0 2 3.0 2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都会采用相应的景观树木作为行道树。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一元素引入课堂。学生观察银杏树的树体特征及生长变化,通过信息技术对银杏树的季节变化信息进行记录加工。教师结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观看银杏树结构的动画,让学生对银杏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银杏树的树叶进行加工,制作成美丽的叶画。这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展开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融合的原则教师要秉承新课标理念,开展信息技

6、术和小学科学的融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实验探究等方式开展新的知识学习,以此深化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实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目标。在五年级上册“光”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光的利用,比如楼房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或路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描述太阳能热水器或电池板的功能,引导学生认识光的作用和性质。此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件,深度解构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原理,带领学生分析不同部分的功能,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推测探究能力。教师带领

7、学生讨论热水器的位置布置及布置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热板可以吸收阳光捕获热量,完成对冷水的加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对科学知识的本质进行探索,落实科学教育。新课标中对学生各项能力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独特体现,是保证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实现终身学习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素养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基础素质,对其终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立足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结合信息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认知阶段的发展,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

8、开展教学工作。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充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落实学科素养教学,实现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两者的统筹结合,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阶段性发展。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融合教材内容,同时设计相应的留言板,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在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的信息作为讨论交流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落实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工作中,教师要把控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立足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大纲开展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而不是盲目滥用信息技术。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在完成信息搜集之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而不是让学生直接将网页保存下

9、来。最后,在搜集信息资料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思考,通过结合已有的知识或开展实验探究的方式,对信息资料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是为小学科学课程服务的,而不是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教师只有围绕小学科学课程大纲开展教学工作,才不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出现断层。另外,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落实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总之,在小学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融合,应以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深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相应的学习场景,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是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能起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相融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进阶式培养。(本文系2022年周口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ZKYBL142)课题研讨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