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_翁蓉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75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_翁蓉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_翁蓉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_翁蓉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探究翁蓉蓉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机关干校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更加关注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也已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始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但仍存在教学内容不全面、语文教材中人文知识分布零散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是当前教师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策略,以期做到有的放矢,实现

2、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目标。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策略作者简介:翁蓉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学习人文科学知识过程中逐渐内化和积淀的人文素养与品质,反映出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更加关注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始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以期有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对此,本文从以下几点较系统地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策略。一、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的

3、人文素质教育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可以重点从思维培养、精神熏陶、审美教育和阅读文学作品这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发挥独特的作用。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素养是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力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应格外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入,一方面是渲染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是带领学生初步感知人文知识。另外,教师也要重视知人论世,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生平事迹,从而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的精神世界,获得人文素质教育知识的启迪。总之,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应该

4、尝试从激情导入和知人论世这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运用精妙的导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文情感。比如,在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版)的 离骚这一抒情诗的教学中,教师便要十分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带有激情式的导入,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端午节的景象,让学生得到体验。而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你们对端午节知道多少?能说一说端午节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吗?说一说你记忆中的屈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导入环节可以变得绘声绘色,也因此让课堂变得“活起来”,学生更易感知人文素质教育知识。在完成激情式的导入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进行“知人论世”。在“知人论世”环节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

5、屈原所处的生活环境,简单阐明屈原的生平事迹,以便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屈原的精神世界,更好地理解 离骚 这一抒情诗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向学生讲解一点,即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对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感情,但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同时又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终选择投汨罗江而亡。可以说,教师在导入环节中通过知人论世,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文学常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作者的生平事迹,作者的122人品、学品影响到学生,从而达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二、注重挖掘和运用课文中的人文知识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教师要坚持立足于教材上的课文,深度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在当前中职院校所

6、使用的语文教材中,虽蕴含着较多的人文知识,但这些人文知识分布零散,或未能直观呈现,往往无法达到最佳的成效。为此,教师要格外注重挖掘和运用课文中的人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挖掘出课文中的人文知识,并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与之相关的人文知识,加以整合,最终得到可以系统化呈现的人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至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度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知识,也可以设计“说一说”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人文知识表达出来,互相体悟和鉴赏,以便加深对课文主旨和内涵的理解。比如,在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版)的 短歌行 这一诗歌作品的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这一诗歌作品

7、中所运用到的典故,挖掘其中的人文知识。具体来说,曹操的 短歌行 主要运用了三个典故。第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 诗经 郑风 子衿,本意表达的是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借此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第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曹操化用了 管子 形势解 中的表述,强烈表达出自己想要接纳更多的贤才。第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引用了 史记 鲁周公世家 中的一则记载,所要表达的是自己愿意殷勤地接纳贤才。可以说,曹操的 短歌行 中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这些人文知识可以有效地教育和启迪学生,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多理解和体悟,对其中的一些典故应深度解剖,挖掘其中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有一点,曹操

8、所写的 短歌行,蕴含着深刻的为人之道,当学生可以深度解读诗歌中的典故时,能够达成三个目标,一是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二是可以熏陶学生的修养气质,三是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人生,这对于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成效有十分大的裨益。三、注重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审美教育是强有力的抓手,在审美教育中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鉴赏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鉴赏的对象可以重点放在戏剧、诗歌、小说、诗歌这些上,尤其是诗歌作品,确保学生可以鉴赏出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促进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

9、获得真实性的体验,在沉浸式的审美情境中感知到人文知识,以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在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版)的 荷塘月色 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朱自清先生在行文方面的技巧,带领学生重点鉴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可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第二,引导学生试着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第三,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语言运用技巧,主要是拟人手法、比喻手法的运用技巧;第四,对重点句子进行剖析,体悟语言的抒情性。在此过程中,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学生感受到 荷塘月色

10、 的美。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些句子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写作手法的妙处,最后全面地感知月下荷塘的美景,对朱自清的写作技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当学生在美育中获得熏陶和真实的体验,自然可以接受到一些人文知识,从而顺利达成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又如,在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的 山居秋暝 这一诗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审美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在审美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感知诗美时,教师可以抓住重要的意象,让学生重点剖析“山”“明月”“雨”“松”这些意

11、象,在脑海中努力建构动静、色彩的画面,尤其是要对典型的意象“松”“清泉”做好分析,以便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高洁的志趣。在综合鉴赏和分析 山职业教育12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居秋暝 之后,学生可以感知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并能够因此精炼出诗人的情感,抓住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人文知识和品质,即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边接受审美教育,一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促进了语文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入,教学质量值得肯定。四、注重语文课文中意象和情感的品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要意识到意象和情感的重要地位,应

12、该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品读意象,并升华情感。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根据课文单元设置课堂教学重点,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将四方面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一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古诗词,二是学生要知晓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三是剖析古诗词中的意象,四是理解古诗词的情感态度。以古诗词中的意象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透过古诗词的意象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重点抓住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意象,理解所表达的意味。再以古诗词的情感态度为例,学生要试着先剖析意象,通过意象精炼出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古诗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可以发挥影响和熏陶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中职语

13、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精神,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剖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要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二是表达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人要更多地关注于社会群体长远利益,发挥好个人责任;三是人格的发展要从多方面进行,主要包括知、情、意,坚持做到平衡发展;四是人与人之间要注重相互合作,并同情弱者。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精神,并做好梳理,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以求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以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的 我的母亲 这一课文为例,教师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时可以重点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带领学

14、生学习老舍笔下的“我的母亲”,体会老舍所表达的母子之情,努力获得情感共鸣,体会到其中的人文素养精神。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知识,也可以引入其他作者所写的“母子之情”,带领学生进行对比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视为学生的情意发展过程,一步步帮助他们充实情感和加深情意,同时受到理性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五、结束语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坚持以课堂导入、挖掘和运用人文知识、审美教育、品读意象和情感这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文情感,切实发挥融合作用,助推学生人文养的发展。参考文献:1 张玲.也谈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J.新课程研究,2019(14):71-72.2 朱人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J.试题与研究,2022(11):110-111.3 革奴.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作用 J.长江丛刊,2021(03):136-137.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