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0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_王小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67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0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_王小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0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_王小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0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_王小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粮食作物 2023.2小麦是内蒙古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口粮作物。小麦生产在内蒙古社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国北方春小麦的40%以上,居全国春小麦各省区之首。从种植区划上来看,内蒙古属一年一熟制春麦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6.7万hm2。内蒙古小麦生产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全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小麦种植范围广,全区12个盟市均有种植;生产优势:内蒙古具有小麦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中强筋优质小麦产区和强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小麦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内蒙古小麦种植面积约670万亩

2、,旱地种植面积约560万亩,水浇地种植面积约110万亩,全区平均单产237 kg/亩,主产区水浇地亩产约400 kg/亩,旱地亩产约135 kg/亩。内蒙古地区有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种植区域总体上分为三大块,即西部河套和土默川平原灌区;中部阴山山脉南北辐射区及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东部大兴安岭沿麓地区。内蒙古小麦单产水平低,品种缺乏,严重制约着小麦产业发展,生产中急需要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是促进内蒙古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农麦016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北育,经过连续多年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3、的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组合是“农麦2号/宁春42号”,202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水地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抗倒伏,成熟落黄好,丰产性好。本文作者介绍了农麦01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1选育过程1.1母本农麦2号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育成的高产、强筋小麦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1.2父本宁春4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利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通过穿梭育种途径培育的春小麦品种,该产量高、抗病、抗逆、优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 016 及其高产

4、栽培技术王小兵叶君吴晓华张海斌赵轩微刘娟崔思宇于美玲李元清崔国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摘要:农麦016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农麦2号为母本、宁春42号为父本,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北育,经过连续多年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株型紧凑,抗倒伏,抗条锈病和叶锈病,成熟时落黄好,丰产性好,于2022年通过内蒙古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农麦016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农麦01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基金项目:

5、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89);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GG340、2021GG0373);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NMKJXM202013、NMKJXM202111);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2021CG0031);内蒙古农牧业创新基金项目(2021CXJJN01、2022CXJJN05)。作者简介:王小兵(1974-),男,本科,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通讯作者:崔国惠(1962-),男,硕士,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171-2023.2 粮食作物质、适应性较强,稳产性较好。1.3选育

6、经过2011年11月在云南元谋南繁基地配制组合,2012年3-7月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种植F1代,2012年9-12月在云南元谋基地南繁F2代,2013年3-7月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种植F3代,2013年9-12月在云南元谋基地进行南繁F4代,2014年3-7月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种植F5代,选择性状优良的稳定穗行(编号:1450016)出圃。2015年在穗行鉴定中表现突出;2016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17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2018年参加多点试验;2019-2020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2021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

7、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22006号)。2特征特性2.1生物学特性幼苗直立,叶片、叶鞘均为绿色,叶姿态半披散。成株株型紧凑,生育期9296 d,株高80 cm左右,穗长9.5 cm左右,穗粒数35.6粒,千粒重45.7 g,容重804.5 g/L。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白色、硬质、饱满,无穗发芽,总叶片数8片,农艺性状稳定,成熟落黄好。2.2品质性状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2019-7112),容重822 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23%,湿面筋含量28.7%,沉降值32.2 mL,每100 g吸水量618 mL,面团形成时间4.

8、0 min,稳定时间5.6 min,弱化度95 F.U.,最大拉伸阻力264 E.U.,延伸性184 mm,能量64 cm2,面条评分81.0分。2.3抗病性2021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检测,农麦016对条锈病(0,IM)和叶锈病(0,IM)免疫,中感白粉病(6,MS)和黄矮病(3.93,MS),中感高感赤霉病(3.29,MS4HS)。3产量表现3.1产量水平2016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产量657.1 kg/亩,比对照增产4.80%;2017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525.6 kg/亩,比对照永良4号增产11.80%,产量居第1位,同年参加小麦多点试验,5点平均产量442.4

9、kg/亩,产量居第4位,较对照增产2.94%;2018年多点试验:5点平均产量481.6 kg/亩,比对照永良4号增产2.29%,产量居第4位;2019年和2020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525.7 kg/亩和518.8 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7.80%和6.30%,6个试点全增,产量居第1位;202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2.1 kg/亩,比对照增产8.70%,产量居第1位,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3.2高产稳产性农麦016在2019-2021年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22.2 kg/亩,增产幅度为7.6%,3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18个试验点全部增

10、产,增产点次100%,充分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4高产栽培技术适宜种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和赤峰市等地,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在2 100以上的地区种植。其具体高产栽培技术如下。4.1选地整地选用中等以上肥力、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上一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结合秋季耕翻整地,每亩施入农家肥1 0001 500 kg或成品有机肥100150 kg。土地在封冻前进行汇地,来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耙耱整地,要求土地细碎平整、上松下实,便于机械播种。4.2适时播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2、土壤表土层解冻510 cm即可播种小麦。内

11、蒙古中西部灌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密度基本苗45万50万/亩。采用小麦分层播种机播种,小麦行距10 cm,播种深度35 cm。播种质量要求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行垄匀直、边头种满,播后及时镇压。4.3肥水管理在播种时每亩施入种肥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2 kg。小麦生育期灌水34次,在小麦34叶期时浇好分蘖水,并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0 kg。在小麦生长到7叶露尖时适时浇好拔节水。在小麦灌浆期灌水,要根据天气情况,在无风天进行,大风天杜绝灌水,灌水以浅水为主,防止小麦发生倒伏和贪青晚熟。172-粮食作物 2023.24.4病虫草害防治对于经常发生的病虫害要做到提前调查预报,及早防治。(1

12、)田间杂草:小麦在35叶期浇头水35 d后,防治田间杂草。双子叶杂草,每亩用苯磺隆干燥悬浮剂(75%)1 g兑水30 kg,或2,4-D丁酯30 g兑水30 kg喷雾;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每亩用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50 mL兑水30 kg喷雾。小麦拔节以后严禁使用除草剂,中后期人工拔除田间大草。(2)锈病和白粉病:当小麦田孕穗期病叶率达到20%、扬花期倒3叶病叶率达到10%时要及时防治,每亩用20%三唑酮40 g兑水30 kg喷雾。(3)蚜虫:当小麦田百株蚜虫量达到500头时及时进行防治。每亩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 g兑水30 kg喷雾,或用0.6%苦参碱植物农药60 mL兑

13、水30 kg喷雾。注意要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4.5叶面喷肥在小麦生长灌浆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 kg、尿素0.5 kg兑水50 kg喷洒。一般在抽穗至灌浆期每隔710 d进行叶面喷施1次,可以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小麦植株抗性,增进干物质的运转和积累,提高品质和产量。4.6适时收获当小麦生长到蜡熟末期时及时进行机械收割,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抢收,晒干扬净。小麦籽粒水分在13%以下,贮藏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雨及其他生物危害。参考文献1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等.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5(10):19-20.2李元

14、清,崔国惠,吴晓华,等.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19,131.3于美玲,李元清,崔国惠,等.春小麦新品种农麦4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6):106.4王小兵,于美玲,崔国惠,等.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农麦5号J.麦类作物学报2015,35(9):封三.5王小兵,崔国惠,于美玲,等.高产抗病弱筋春小麦新品种农麦730、农麦482J.麦类作物学报,2020,40(6):769.6王小兵,叶君,吴晓华,等.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农麦300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22(2):245-247.度较大,由于种子、

15、地力、肥水、病虫为害及营养条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地产生小株、弱株。小株、弱株既占据一定空间,影响田间通风透光,消耗肥水,又不能形成相应的产量。因此应及早拔除小株、弱株,以提高群体质量。4.6.4重施穗肥高产栽培追施穗肥应占氮肥总追施量的50%60%,一般每亩追标准氮肥40 kg。氮素化肥作追肥应深施盖严,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利用率。氮肥施用过浅和过深均不好,以深施10 cm左右的产量最高。穗期追肥一般距玉米行1520 cm,条施或穴施,缺墒时应施后随时灌溉,提高肥效。邦玉667抗倒伏能力强,穗肥可于7月2025日(植株1214片叶)追施。4.6.5及时浇水和排灌山东省夏玉米生长期正逢雨季,一般不

16、用浇水。玉米穗期及灌浆期虽需水量较多,但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也会影响根系活力,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多雨年份的积水地块,特别是低洼地,遇涝应及时排除。4.6.6适期收获玉米收获早晚对产量影响很大。生产上应在耕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晚收。以苞皮干枯、籽粒干硬、乳线消失、籽粒表现出品种固有的光泽、脐部出现黑色离层后收获为宜。适当推迟收获期可提高产量。参考文献1陆伟婷,于欢,曹胜男,等,近20年黄淮海地区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132-3145.2陈捷.我国玉米穗、茎腐病病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5):393-4

17、01.3蒋竹英,李丽立.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及其对畜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2(8):9-11.4肖淑芹,李国福,路媛媛,等.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条件及化学防治效果研究J.玉米科学,2017,25(3):144-147.5文成敬,陈晓娟,陈文瑞.玉米镰刀菌性穗腐及其抗病性测定方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321-323.6杨李梅,苏建明,雷红宇,等.伏马毒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3):97-100.7王志国.玉米抗茎腐病种质资源鉴定及相关抗病生理响应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1.8高志辉.黑龙江玉米穗腐病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21,39(24):66-67.9杨衍,田丽波,刘昭华,等.苦瓜白粉病抗性遗传与QTL定位及抗病品种培育Z.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2016.(上接170页)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