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盘点】中石油: 工程技术服务板块综述
, 中石油经过优化生产组织管理, 推广应用水平井和欠平衡钻井等适用技术和工艺, 作业效率获得提升, 钻井提速取得明显成效, 地震、 钻井和测井作业工作量均实现增长。
地球物理勘探
中石油全年在国内外市场动用地震队200队次。其中, 二维队97队次、 三维队103队次; 动用VSP队10队次, 重磁力、 电法和化探非地震队34队次。全年完成二维地震采集作业11.4万千米, 同比增长18.2%; 完成三维地震采集作业6.4万平方千米, 同比增长11.8%。
所属东方地球物理勘探中石油承担的塔里木盆地神木-阿瓦特三维地震采集项目, 经过直升机支持作业并详细划分不同钻机和震源施工区域, 取得了优良的三维地震资料。准噶尔盆地玛131井区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6万道G3i地震仪、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同步激发和数字化地震队等新技术, 有效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 最高日效达到12316炮。柴达木盆地英雄岭西三维项目采用宽方位高密度勘探采集技术, 不断优化施工参数, 获得了高精度地震资料。所属川庆钻探工程中石油应用地震导向技术在川东高陡复杂构造勘探和相国寺储气库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物探市场开发取得新进展, 获得爱尔兰深海地震勘探、 台湾中油乍得三维地震等项目。东方地球物理勘探中石油在沙特S69、 S70和S71勘探项目作业过程中, 采用宽方位高密度勘探技术以及观测系统优化等配套技术, 作业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其中, S71项目平均日效达到8812炮, 得到客户高度评价。道达尔乌干达三维地震项目采用无线节点采集设备和无桩号施工方式,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获得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
深海勘探业务持续推进, 全年共完成22个深海作业项目。其中, 完成二维地震56623千米、 三维地震14101平方千米, 同比分别增长85.8%和11.5%。深海作业船队经过与甲方良好的沟通和优秀的分包商管理, 高效完成了挪威国家石油中石油、 康菲石油中石油等客户的勘探项目。马达加斯加二维多用户项目采用深海拖缆船采集资料, 平均采集日效119千米。
中石油还积极推进核心软件和装备研发, 自主研发的GeoEast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功能持续完善, 大数据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成为中石油物探资料基础处理解释平台。G3i地震仪作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能够在多种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下高效作业。
钻井
, 中石油在用钻机1018台, 全年开钻13459口井, 全年完钻13378口井, 累计完成钻井进尺2749.77万米, 同比增长1.1%。钻井提速取得显著效果, 完钻井平均井深1982米, 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短4.8%。完钻4000米以上深井832口, 同比增长29.39%, 机械钻速同比提高6.97%, 钻井周期同比缩短6.19%。水平井在平均井深同比增加223米的情况下, 机械钻速同比提高4.05%。
中石油的水平井施工能力和应用规模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完成水平井2030口, 同比增长19.3%。其中, 国内完成水平井1620口, 国外完成410口, 相比上年均有大幅增长。
中石油所属长城钻探工程中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苏35区块实施工厂化作业, 从井位布置、 钻井、 压裂、 采气等全过程跟踪管理, 实现了批量钻井、 井间提速和集中压裂, 与区块其它水平井相比, 钻井周期缩短24.4%、 机械钻速提高10.5%。水平井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 所属川庆钻探工程中石油完成的四川盆地古205-H1页岩气水平井创国内水平段长1408米、 水平段单趟进尺1167米、 水平段平均机械钻速10米/小时、 储层钻遇率达到100%四项国内新纪录。
中石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在钻井提速和提高单井产量方面作用显著。中石油全年完成欠平衡钻井606口, 同比增长20.7%。塔里木盆地中古5-H2井地层复杂, 属于典型的窄压力窗口地层, 存在多套压力层系, 施工难度大。所属渤海钻探工程中石油在该井施工中采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 成功实现长水平段钻井并穿越多套缝洞发育地层, 控压钻井累计进尺1513米, 且实现了目的层全程零漏失、 零复杂。所属大庆钻探工程中石油在大庆外围油田应用微泡沫近平衡钻井技术完成21口井, 平均钻速达到37.34米/小时, 比常规井提高25.3%。
中石油对钻井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所属渤海钻探工程中石油研发的BH-OBM油基钻井液技术在塔里木、 冀东、 大港等油田以及委内瑞拉深井和超深水平井开发中取得良好应用, 有效解决了油藏储层保护的技术难题。所属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膨胀套管完井技术应用于中国石化塔河油田TH12115CH井开窗侧钻作业, 创造了国产膨胀套管作业井深和井斜度的国内纪录。
中石油不断拓展在国际钻井市场的服务领域, 获得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乍得、 肯尼亚、 伊拉克、 俄罗斯等国家的钻井新项目。与肯尼亚能源与石油部签署了关于促进肯尼亚地热开发和发电的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成立联合体, 在肯尼亚建设地热井口发电机组。所属大庆钻探工程中石油承担的伊拉克鲁迈拉项目38口总包井, 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 受到甲方称赞。
测井和录井
, 中石油动用725支测井队伍共完成测井和射孔工作量10.6万井次, 同比增长6.8%; 完成各类录井13578口, 同比增长16.3%。
中石油采用高温高压油藏射孔、 超长水平段核磁传输测井、 高温高压井测试等技术, 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所属川庆钻探工程中石油研发的针对超高温、 超高压、 超深穿透井的射孔新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多口探井获得成功应用, 为塔里木、 四川等盆地高温、 高压和蠕变盐层的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所属渤海钻探工程中石油在塔里木油田应用无电缆存储式测井技术, 解决了欠平衡井、 大斜度井等复杂井况下的测井资料采集难题。
中石油自主研制的CIFLog一体化网络测井处理解释软件拥有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特殊测井处理解释等一体化功能, 在国内外市场累计推广应用3100井次,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LEAD3.0处理解释软件功能进一步完善, 实现了多井项目管理、 多井绘制、 层位划分和多井取值等功能。
中石油海外测井和录井服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涵盖了苏丹、 哈萨克斯坦、 印尼等20个国家, 在阿尔及利亚、 印尼等国家获得了新的测录井项目合同。所属长城钻探工程中石油在古巴应用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 准确评价了三套油气层段, 获得了项目甲方古巴国家石油中石油的肯定。
井下作业
, 中石油共有1839支井下作业资质队伍为国内外用户开展酸化压裂、 试油测试、 小修、 大修、 侧钻等作业和服务。全年共完成井下作业工作量14.3万井次。其中, 完成压裂1.54万井次, 同比提高9.1%; 试油7558层。
带压作业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作业队伍达到157支。全年在国内完成带压作业4034口井, 同比增长30.3%。作业技术进一步完善, 所属长城钻探工程中石油研发的气动油管桥塞、 高效液体桥塞等压力控制工具, 解决了油管内结垢等技术难题, 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庆油田在杏十三带压作业示范区累计完成76口井, 有效保护了地层压力, 施工后平均压力仅降低0.52MPa。带压作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效果显著, 全年累计减少污水排放263.5万立方米, 节省罐车拉运17.6万台次。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得到规模应用, 全年完成水平井分段压裂1020口, 同比增长31.6%。国内实施分段压裂的水平井占当年完成的水平井总数的63%, 平均每口井分段8.05段。所属川庆钻探工程中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苏东44-20丛式井组和苏东011-136C1丛式井组采用工厂化作业模式, 仅用2天完成7口井压裂施工, 施工周期比常规模式缩短近70%。该中石油还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桥塞多段压裂技术, 在威远地区威205页岩气井实施水平井压裂施工, 取得良好效果。所属渤海钻探工程中石油研发的无级限选择性开关滑套分段压裂工具在鄂尔多斯盆地苏76-16-10水平井分5段压裂现场试验成功。
海洋技术服务业务
中石油具备浅海钻井、 完井、 固井、 试采作业、 井下作业、 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 船舶服务等综合一体化海上石油生产保障能力。
截至 底, 拥有41台( 套) 大型海上装备。其中, 移动式钻井平台10座、 模块钻修机1座、 移动式作业试采平台5座、 各类船舶25艘。全年动用自有船舶23艘, 船舶服务5918航天。
, 中石油所属海洋工程有限中石油在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以及波斯湾等多个海域开展服务。全年完成钻井进尺16.6万米。其中, 开钻76口、 完井52口; 完成井下作业60井次, 试油11层, 酸化压裂96层次。
经过推广应用水平井和大位移钻井技术, 海上钻井平均机械钻速与上年相比提高了6.2%。中油海62平台在胜利油田埕北6D-5井实施修井作业, 使该井原油日产量提高了3倍以上, 获得甲方肯定。该中石油在大港油田埕海34井实施的大型压裂作业, 总液量达到395立方米, 加砂40立方米, 取得良好效果。
海洋工程中石油充分发挥青岛海工建造基地和唐山生产支持基地的生产保障作用, 大型海上钢结构建造和海管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该中石油承担的中海油锦州9-3大型导管架建造项目, 施工合格率达到99.7%。
石油工程建设
, 中石油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作业过程的监控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采用新工艺、 新材料, 使工程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开展施工的重点工程项目共41个。其中, 新开工项目3个, 进入中交和投产的项目19个。
中石油重视高端市场开发, 大型项目运作水平不断提升, EPC总包、 设计和PMC业务收入比重持续上升。所属工程建设中石油、 管道局、 工程设计中石油、 寰球工程中石油4家企业进入 ENR”国际承包商250强”, 中石油总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
中石油陆上油气田产能建设能力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拥有常规油气田以及高含水、 低渗透、 特稠高凝油田和高压、 高产、 高含硫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成套技术, 具备 万吨/年以上原油产能建设能力和100亿立方米/年以上天然气产能建设能力。
, 中石油为稳产和增产的多项产能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塔里木和田河气田产能扩建工程、 新疆油田风城2号稠油联合站一期工程投产, 四川安岳气田、 塔里木塔中油田400万吨/年产能建设工程持续推进, 苏里格气田具备24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生产能力。
中石油所属川庆钻探工程中石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式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EA法脱硫脱碳、 精馏塔法处理凝析油等天然气净化处理工艺技术, 确保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加尔金内什气田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项目按期投产, 实现了超过1亿人工时安全生产无事故、 环境零污染的HSE业绩。
9月, 中石油又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新签署加尔金内什气田300亿立方米/年商品气产能建设工程EPC交钥匙合同, 计划 底建成投产。另外, 所属工程建设中石油承建的伊拉克哈法亚油田地面工程二期项目、 土库曼斯坦麦捷让气田集输系统项目以及工程设计中石油承建的坦桑尼亚气田开发工程等顺利推进。
石油装备制造
, 中石油坚持石油装备制造业务的规模化、 技术化发展,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技术研发, 所属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 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中石油在海外的物资装备产品营销网络和市场布局得到持续优化。
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的钻井装备产品研发取得进展, 自主研制的8000米交流变频钻机在塔里木盆地投用, 有效提高了库车山前区块的钻井效率。研制的自动垂直钻井工具, 工业性试验效果良好, 具有钻压大、 安全性高的特点, 可提高机械钻速50%以上。所属宝鸡石油机械中石油按照合同向阿联酋国家钻井中石油( NDC) 如期交付11套快速移运沙漠钻机后, 与NDC新签了一批钻机出口合同, 将再次为NDC设计制造5套5000米和4套7000米沙漠快速移运钻机。
, 中石油生产制造的石油物资装备产品出口到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 营销网络覆盖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国和地区, 形成了集仓储寄售、 维修服务、 产品租赁、 组装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场营销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