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_郭岩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94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_郭岩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_郭岩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_郭岩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 唐 都 学 刊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专题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逻辑及其世界意义郭岩松,林美卿(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摘 要:道路的选择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的结果;从价值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

2、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了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创,超越了传统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崭新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道路;内在逻辑;世界意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阶段性成果;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阶段性拓展成果作者简介:郭岩松,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林美卿,女,山东栖霞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

3、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救国、建国、兴国、强国的艰辛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开创的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意义重大,概括其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和世界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科学的回应,将理论自觉转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自觉,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胜利。一、理论逻辑: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4、马克思虽然未在其著作中明确使用“现代化”一词,但在研究世界历史、全球化和东方社会等问题时,曾多次涉及现代生产方式、现代工业、现代国家政权等相关范畴,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肯定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对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也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马克思考察和认识社会的基础,并以此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充分地肯定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工业革命“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绝对统治地位,打破了人类孤立、自守的封闭

5、状态,促进了地方和民族的交往与合作,开辟了世界历史新纪元。另一方面,在马克思视阈中,“现代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肯定了它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革命性的重塑。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对现代化进程的破坏作用,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建成的文明体系,处处充斥着野蛮与侵略,并通过全球性的商业贸易将其文明体系强行推向世界,引发了世界变化与动荡,留下了难以弥补的“西方现代化之殇”。(二)明确了不可能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西方社会”与“东方社会”两个概念,指出两个社会在历史文化传统

6、、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和结构、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不可能有一种现代化模式适配于一切国家,甚至在同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国家,每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在马克思看来,西方社会能够实现现代化,前提条件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从这一点来看,东方社会暂不具备走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条件。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终将会实现共产主义,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要走西方现代化道路。特别是在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多次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他论述了俄国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两种途径:一是采用西欧国家的发展先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但要承受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各种

7、灾难;二是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可以“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直接进行社会革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向共产主义社会直接过渡,也可以迈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同时,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形成和运用是有特定的前提和条件的,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三)明确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态度马克思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指出其条件性与局限性。因此,后发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既有必要借鉴西方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成果,也要立足国情,不能盲目地模仿。在马克思看来,西方现代化进程

8、促进了世界市场开拓的速度和规模,有其“文明的一面”。但在资本的主导下,也引发了无节制的资本掠夺和殖民扩张,就像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你们把文明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为的是夺取新的天地来施展你们的卑鄙的贪欲”,这是其“野蛮的一面”。同时,马克思也表明,如果没有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技术管理思想和模式等资本主义积极成果作为基础条件,仅仅凭借农村公社并不可能进入共产主义。可以看出,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落后国家要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才能够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跨越性地发展,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及至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基础。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

9、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条主线,内置于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以时间为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年伊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现代化浪潮之中。为了摆脱被奴役、被侵略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寻救国救民的现代化方案。当是之

10、时,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尝试以革命的手段探索未来出路,但因其设想不契于实际,加之农民自身的思想禁锢而告终;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主张从“器物”层面实现现代化,但其真实意图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最终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而宣告破产;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从单纯的“器物”改革转换到“制度”改革,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君主立宪制和西方现代化道路并不适用于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革命的手段彻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因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而归于失败。这些探索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但最终未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未能给中

11、国和中国人民指明真正出路。中国现代化的希望因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迎来转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一个积贫积弱、战乱频繁的国家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任人欺凌的局面,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上的先决条件。(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固本立基迈入新中国的历史纪元后,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成为国家意志、人民期盼的目标。在中国百废待兴的现实条件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快速制定和规划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

12、,即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齐头并进,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为推进现代化事业夯实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五计划”后期,鉴于苏联模式暴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弊端,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两步走”战略规划。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法治建设、产业改革、制度建设等社会改革举措,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

13、业体系与经济体系等,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稳步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在科学研判中国国情与世界形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导引下,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逐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明确提出了开创“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题,随后明确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小康社会。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把我国

14、“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并以此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国人民描绘出了一副具体而生动的现代化蓝图及时间节点。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奔向小康,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世纪末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性

15、地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世纪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矛盾新问题日益突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成为当时急需面对和解决的时代课题。为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持续推进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概言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

16、力迅速提升,促使中国式现代化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重要目标。”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紧跟时代步伐、灵活应对,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我们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历史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自此以后,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这一伟大变革中,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党的领

17、导下,我们以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以深化党和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以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精神文明发展,以深化收入改革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框架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所在。党的十九大结合时代特点与我国基本国情,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出了全新的“两步走”战略规划,对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顶层设计,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内生产

18、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外交事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步推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集中力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正式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精准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强调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三、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二

19、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既是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最新认识成果,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较之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显著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资本逻辑作为社会运行所依循的准则,以收益最大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逐渐沦落为资本的附庸。受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持续发展的同时,衍生出人的异化、贫富悬殊和社会失序等史

20、实,这在奉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均有反映。自英国的圈地运动以来,在长达六百多年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发展过程中,就一直伴随着剥削、掠夺等野蛮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将能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作为衡量标准。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全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道路,具体的、“现实的人”始终是其哲学本体所在,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这并不排斥和否定物的现代化,而是避免出现人的异化、物的异化现象,以构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相比,

21、这种现代化模式是更高水平、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下,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真正凝聚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大力量。(二)坚持绿色发展,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纵观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完成了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西方现代化“以资本增殖”为主要价值目的和追求,将自然视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量库和资源库,忽视自然的承受力而超限度的开发、利用和生产。久而久之,人与自然有序和谐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征服报复”的异化状态。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都充分证明了人类过分开发和征服自然的这一现代化模式势

22、必不能长久,也势必受到自然的“报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秉承绿色发展,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优势所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两山”理论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再到将“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中国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原则,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是一条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新型现代化路径,推动人类工业文明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台

23、阶。(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回顾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现代化开展都伴随着黑奴贩卖、殖民掠夺和暴力战争,其目的是为了快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是“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为了保障少数国家和少数人的权益。当前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国强必霸”的政治逻辑,以达其统治全球、称霸世界的目的。但现实状况显示,在各国、各区域之间交往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以暴力手段解决利益之争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全球的发展态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

2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反对战争和剥削为前提,弘扬和平、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从属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开创了平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根植于“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之中,具有和平、正义的本质特征,契合于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四、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25、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深刻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的实践和历史经验,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最新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参见多诺拉烟雾事件,载于世界环境 年第 期。参见伦敦烟雾事件,载于世界环境 年第 期。化新道路的世界性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一)拓宽了传统的世界现代化版图,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做出新的贡献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

26、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传统版图。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 年,世界已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总人数还不到 亿,而中国人口有 亿之多,中国实现现代化,将意味着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规模急剧增加,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一大奇迹。其次,百年来,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实现了现代化,而后发国家步入现代化的案例却异常匮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创意味着后发国家的成功追赶,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信心。最后,在传统世界现代化版图中,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汲取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

27、同时,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成就和长足进步。概言之,中国实现现代化这样的伟大创举,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版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已有的文明资源,为人类文明发展开创了新形态西方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现代文明,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工业文明的先发优势,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文明国家进行残酷的掠夺和碾压。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百余年间,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文明方面的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已有的文明资源取得成功的表征。首先,人类文

28、明新形态根植于五千多年来悠久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地把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三个核心要素相融合,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一味照搬苏联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而是反思已实现现代化经济体所遇到的问题,批判性地借鉴与吸收多种现代化文明成果,是在实践与理论相融通的过程中开创了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新境界。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开创,既有世界多种现代

29、化的基本特征,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三)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为后发国家步入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诚然,一批西方国家在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中的确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并不表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适用于所有国家,这一点已被冷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所证实。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选择走哪一条现代化道路,造就何种文明形态,关键在于能否看清自身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能否将人民意愿与现代化建设相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尊重中华儿女意愿的前提下开创的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

30、破浪前行,采用“并联式发展”方式,推动国家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齐驱并进,在仅仅七十来年的时间里追赶上西方二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创造出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后发的现代化模式,不排斥、不否定其他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模式,中国也愿意同各国交流、分享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证明了实现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也证明了实现现代化也可以不依附于任何国家,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国情开创属于自己的新道路,共同丰富世界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参考文献: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31、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张波,孙振威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逻辑及世界意蕴贵州社会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 王银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