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_曲翃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92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_曲翃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_曲翃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_曲翃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2 No.2(Gen.No.122)Mar.,2023第22卷第2期(总第122期)2023 年 3 月DOI:10.19329/ki.1673-2928.2023.02.002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曲翃佼1,杨利英2*(1.郑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郑州 450001;2.安阳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自身历史进程、历史价值以及使命前途的高度肯定,是凝聚全党奋斗热情与奋斗希望的精神力量。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现实问题,坚

2、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强大政党、把握历史主动、完成历史使命、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坎坷磨砺、历史成就、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持树牢历史思维,不断增强历史担当,才能在更高境界、更广视野中进一步坚定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关键词:历史自信;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人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23)02-0006-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1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

3、历史进程、历史价值以及自身使命和前途的高度认可,包含对自身历史所彰显的精神价值和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坚定的历史自信是党勇毅前行的精神底蕴,是对党百年奋斗的艰苦历程的肯认、对党历史使命与历史目标的高度重视、对唯物史观和党的人民立场的一贯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重要方式。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相关理论问题,对把握历史主动、增强历史自觉,开辟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定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是必然更是使然,在步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重申坚定历史自信,是党基于自身建设目标、奋斗动力、奋斗使命做出的必要选择,是面对历史

4、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的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1.1 坚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强大政党的必然要求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彰显。坚定历史自信,是对党执政地位的高度肯定,是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底气。中国共产党人要将自己锻造成强大政党,离不开历史自信的精神滋养。一方面,建设强大政党需要以历史自信维护政党权威和展现良好形象。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共产党强劲的发展势头遭到资本主义强国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坚定历史自信,才能守好本根,筑起防御外敌干扰的屏障。苏联解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丢掉了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自信。苏联解体的教训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坚定历史自信。

5、另一方面,建设强大政党需要以历史自信夯实强大政党的理想信念根基。坚定历史自信是共产党人认同党的历史价值的真实写照,内在包含着对理想信念、思想觉悟、意志品格等精神方面的自信、对科学理论的自信。一个先进的政党必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历史自信作为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统一共产党人的思想认识、筑牢其理想信念从而凝聚强大历史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1.2 坚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前提“历史主动是一个政党的觉醒”2,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动改造社会历史的精神风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要想抓住机遇,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握历史主动。一

6、方面,坚定历史收稿日期:2022-12-20基金项目: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政治认同研究”(22AKSO13);郑州大学党 的建设研究中心 2022 年度招标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社会记忆建构”(ZZUDJ2101104)。作者简介:曲翃佼(2000),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通信作者:杨利英(1975),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建设。第二期7自信才能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地位,找准历史主动的依靠力量,不折不扣地将“人民之问”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

7、将人民合力作为推动历史演进的不竭动力,进而从人民内部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创造历史的强大主动力量,把人民的历史合力转化为历史前进实效。百年历程已经证明,要想把握历史主动,必须依靠历史创造者来落实,人民才是历史主动的真正依靠力量。另一方面,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抓住历史主动的关键钥匙。如何从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中抓住机遇,创造发展的机会,是党能否把握历史主动的现实呈现。历史主动离不开历史自信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我党发展大势的总体自信,在这样的历史自信浸润下,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必然性规律,为增强开拓党的事业新局面的主动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1.

8、3 坚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由途径“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3。使命的长期艰巨性,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历史自信,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投入到实现历史使命的奋斗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需要以历史自信夯实决心。新时代,人民对于幸福的追求有了新的定义,对国家富强有了新的发展期盼,对党的民族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新的赶考路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国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发展任务艰巨,前进道路还有很多不可知。坚定历史自信,可以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有发现问题的智慧、也有承认问题的勇气、更有处理问题的能

9、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担当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世界使命需要以历史自信坚定信心。党的历史自信,对推动世界的发展同样具有意义。我们刚刚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的大门,还要走很长的险路、难路,还要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4,继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坚定历史自信,才不会轻易被外界嘈杂的声音所干扰,才能在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中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4 坚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其娱乐化、碎片化的特征否定历史,解构人们的历史认知,危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唯心史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虚无主义,需要用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历史

10、自信来击破。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的个人主义假面需要依靠历史自信立足的人民立场来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惯以“如果”“假如”等虚拟化语境设置噱头,打着学术研究探析、挖掘历史真相的名义刻意放大某一历史人物的荣耀或失误,忽视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坚定历史自信,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迷障需要依托历史自信坚持的整体论断来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借用死扣某一时间节点、某一历史细节,掐头去尾、牛头虎身式的人为虚构方式,拼凑起杂乱无章的历史总和企图改写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就是坚持整体性原则,最大程度尊重历史事件的

11、本来面貌,坚持从系统中探寻历史事实,以充分获取精神力量夯实历史责任感。坚定历史自信,不折不扣贯彻整体性原则,才能有效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迷障错误。除此之外,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需要依赖历史自信遵循的实事求是原则来打击。从内在本质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史观,它往往从否定政党以及普世价值的抽象概念宣传入手,阐发预设的错误思想。坚定历史自信能够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从历史事实出发,从根本上揭开历史虚无主义伪科学的面纱。2 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能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艰辛探索和反复锤炼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坎坷磨砺、历史成就、历史经验

12、、历史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2.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坎坷磨砺是历史自信的资本“奋斗”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百年征程的生动体现。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不仅是一部重大成就和重要贡献的创造史,更是一部为创造重大成

13、就和重要贡献而与困难、牺牲和失败作斗争的拼搏史、奋曲翃佼,杨利英: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2023 年安阳工学院学报8进史。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找寻“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才旧貌换新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无论是烽火战争时期,还是燃情建设岁月,掝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一路上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可以说,我们党百年来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几代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探索史、奋斗史。这些奋斗历程和在艰难困苦中的磨砺使党在各种考验和风险挑战中锤炼了政治品格,提升了领导能力。这些磨砺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

14、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珍贵资本。2.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是历史自信的基础底气源自实力,实力催生自信。“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实践,是一个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6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的新民主主义时期诞生,经过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挽救了民族危机,使中国人民摆脱了痛苦命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前进,取得了确立社会主义体制、建设新生政权的制度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开创中国道路,着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5、创造了人民生活有保障、社会生产有富裕的物质成就。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加快推动生态、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创新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获得了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经济富强的繁荣成就。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结束分裂,建立起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还有力地表明,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持续地带领人民群众追寻光明未来,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主动精神、创造精神。这份成就辉煌的百年成绩单,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2.3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

16、经验是历史自信的底蕴注重并且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总结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反思、把握历史规律、获得科学认知,其目的是解决过去是如何获得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重视总结、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把握规律并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大历史观系统概括和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党对这些历史经验所蕴含思想伟力的坚定信心。历史已经证明并且不断证明,与时俱进的经验积累是党引

17、领中华民族屹立于时代潮头的制胜法宝,它滋养了历史自信的生长。2.4 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历史自信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7等在内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的全面形成与坚持发挥,保证了党伟大事业的有效推进。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这一命题的提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深切感知自身历史主体性,全面认知历史轨迹并充分肯认自身历史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来说,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把握前进方向,鼓舞了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确

18、保了全党始终保持统一意志;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铺就了全国上下同心协力的政治自信;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严明的组织纪律有效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较之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组织自信;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切实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度和利益实现度作为评判事业的根本标准,厚植了历史自信的人民根基。从外延看,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还包括勇于自我革命的独特优势、敢于斗争的独特优势等等。进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的运作在党的百年历程中不断制度化、规

19、范化,使得党的治国理政按照自身的逻辑有效推进,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积淀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等,熔铸成历史自信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3 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第二期9握就越主动。”8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新论断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着力点。3.1 坚持树牢历史思维,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认知“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9。历史思维是历史认知的基本形式,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要从坚持树

20、牢历史思维入手,捋清党的历史演进过程,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认知,以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从历史视角出发把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视,相继出台的三个“历史决议”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事实求是,把被动的历史传承转变为主动的历史研究,注重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思维养成的历史见证。坚持树牢历史思维,要不断深化历史认知。首先,要坚持以大历史观筑牢历史认知的总体格局。大历史观是一种以宏观总体的历史思维来认识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空间上,大历史观将民族、国家或地区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局中来考察,是一种拥有宽广眼光的世界史观。在时间上,大历史观将历史放在长远的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是一种具有宏观目

21、光的长远史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树牢大历史观,要在深刻把握世界大潮和时代风云中来系统考察历史发展的内在机理。其次,要坚持以科学方法指导认知深化。正确的历史认知要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形成,即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方法为核心来指导历史认知。在科学历史思维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要自觉运用联系发展等观点来认识党的发展历史,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历史思维、强化历史认知。最后,要坚持以问题导向拓宽历史认知视野。历史思维的养成不能止步于意识层面,还意味着一定的历史责任。要在历史问题的解决中拓宽历史认知,在历史实践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历史应变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把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作为抓

22、手,把难题大题作为历史思维能力深化的垫脚石而不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就一直把党的事业放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社会发展的宽度、世界发展的广度,用历史思维发现并解决党的发展问题,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认知,以正确全面综合的历史知识造就了一种深深的历史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总之,坚定历史自信需要坚持树牢历史思维,不断深化对历史的科学认知,进一步夯实坚定历史自信的思想基础。3.2 深化把握历史规律,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历史规律体现了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的内在统一性,其内在隐含的鲜明预见性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升历史自觉提供了可能。对历史规律的理解,能够使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社会历

23、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抓住社会前进的必然因素,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10人的意志不能也不会干扰规律的走向,但历史规律并非是不可认识和探索的。深化把握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一方面要认识和尊重历史规律,为提升历史自觉开辟道路。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只有尊重规律,才能不被规律反噬。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认清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前进的主要方面,要自觉从党的历史进程表象中看到党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进而在认清社会主义历史趋势的基础上坚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运用历史规律,践行历史自觉。历史规律本身具有客观性,规律要在历史主体的头脑

24、中得到主观映射,才能发挥规律价值,也就是对历史规律施加主体性影响,把历史规律的预见性提前一步变为现实,从而抢占历史先机,赢得历史发展主动权,加快历史进程。十八大以来,党基于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性认识和探索,不断推进政治、经济、生态等社会各方面的创新,开创了人类减贫奇迹、改革开放奇迹、生态文明奇迹,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赢得了主动和先机。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中需要继续把握历史规律,在自觉变革社会的时代活动中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3.3 持续增强历史担当,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并不是在丰功伟绩前停滞不前,而是要在历史新起点上保持勇毅前行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人要担当、

25、敢担当、能担当,才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坚定历史自信,贵在知行合一。中国共产党人是历史担当的领导者和践履人,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起的初心使命。立足新的时代定位,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增强肩负历史担当的本领,付出更为艰苦的巨大努力。首先,站稳人民立场,是强化历史主动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将人民作为党的事业根本所在,党的各项事业必须紧紧依曲翃佼,杨利英: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理论思考2023 年安阳工学院学报10靠人民落实。中国共产党只有明确历史担当的服务主体、依靠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报效人民、造福人民的担当责

26、任感,才能在植根人民、惠泽人民中进一步强化历史主动。其次,锻造有担当的政党,是强化历史主动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要不间断地进行自我革命,在革命中深化对于历史担当的认识,锻造一支有意识担当、有能力担当、有信心担当的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后,做好战略机遇期的规划,是强化历史主动的关键。战略上谋划的科学,大局上才能赢得主动,才能赢得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探索过程中得出的重要历史结论。总之,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增强历史担当,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历史主动力量,将建立在历史回顾与现实研判基础上的自信进一步转化为对未来预期的历史自信,在更高境界、更广视野中进一步坚定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参考文献:1 习近平.弘

27、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N.人民日报,2021-12-29(1).2 邵维正.以历史主动精神创造历史 N.学习时报,2022-01-03(1).3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1-07-02(2).5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M/中国共产党两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2.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3-12-27

28、(2).7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15):1-5.8 人民日报评论部.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N.人民日报,2022-01-20(5).9卡尔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10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N.人民日报,2013-03-24(2).Theore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ical Confid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sQU Hongjiao1

29、,YANG Liying2(1.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2.School of Marxism,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455000,China)Abstract:The historical confid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s is a high affirmation of their own historical process,historical va

30、lue and the future of their mission.It is the spiritual power that gathers the enthusiasm and hope of the whole party.Sticking to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focusing on practical issues and strengthening historical confidence ar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Communists to build a strong poli

31、tical party,grasp the initiative of history,fulfill their historical mission and curb historical nihil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PCs development process,the hardships of its century-long struggle,it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its unique advantages are important sources

32、of the historical confid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s.To promote deeper and more solid confidence in history,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adhering to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to deepe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wareness of history.Key words:historical confidence;implementation path;Chinese Communists(责任编辑:陈丽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