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5 卷 第 12 期2022 年 12 月北 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Vol.45 No.12Dec.2022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朱元利1,赵皎卉1,蔡勇2(1.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2.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5)摘要:全民健身智慧化催生了智慧健身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场景的涌现,探索智慧健身服务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价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对智慧健身服务的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展开研究。
2、研究认为:智慧健身服务在时代背景、时代要求、时代使命方面富有深刻内涵,在智能场景、服务内容、共建共享视角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物理空间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空间的新载体,社会空间开创政府主导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数字空间提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认知空间赋予新时代全民健身的新使命;四元空间面临的关键问题分别是标准均等与高效可达的资源优化问题、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的机制创新问题、闭环赋能与安全可控的数智驱动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动健康观培育问题;通过智慧健身服务物理空间的资源配置、社会空间的关系重构、数字空间的闭环赋能、认知空间的价值重塑,让健康中国更具活力。关键词:智慧健身服务;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
3、征;理论框架;全民健身A Quaternary Space Model for Smart Fitness Services: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Framework,Key Problems and SolutionsZHU Yuanli1,ZHAO Jiaohui1,CAI Yong2(1.Xi 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 an 710068,Shaanxi China;2.Shaanx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Xi
4、an 710065,Shaanxi China)Abstract:Smart National fitness promotes the emergence of new patterns,new business forms and new scenes of smart fitness services,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exploring its theoretical model.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framework,key problems,and solutions o
5、f smart fitness services were studied by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The research holds that:smart fitness services have profound connotation in the background,requirements and mission of the times,and hav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6、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lligent scenes,service contents as well a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physical space serves as a new carrier for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social space constructs a new pattern of co-construction,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led by the government,digital space provides a new
7、 path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and cognitive space undertakes the new mission of national fitness in the new era;the key problems faced by the quaternary space are the resource optimization problem between standardization-朱元利,赵皎卉,蔡勇.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 J.北京体
8、育大学学报,2022,45(12):43-55.doi:10.19582/ki.11-3785/g8.2022.12.005投稿日期:2022-09-20 修稿日期:2022-11-2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部地区智慧健身服务综合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2006900);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数智驱动的西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TY136)。作者简介:朱元利,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公共体育治理。通信作者:赵皎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4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5 卷第 12 期equality and efficien
9、cy-access,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problem between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multi-participation,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oriented problem between closed-loop empowerment and safe control,and the cultivation problem of active health concept centered on people.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will be giv
10、en more vitality through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physical space,the relationship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pace,the closed-loop empowerment of the digital space,and the valu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gnitive space.Keywords:smart fitness services;Quaternary Space Model;connotation&character
11、istics;theoretical framework;national fitness全民健身事关全体人民的福祉。2020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为“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根 本 遵 循 和 行 动 指 南2。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从多个维度诠释了何以成为“更高水平”的内涵3。2022年 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将“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明确
12、列入“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4。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5。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网民规模达 10.32亿,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4.75亿户,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网络6。“互联网+”和 5G 蓬勃发展,为全民健身赋能、赋智作用日益凸显。全民健身呈现出从信息化、网络化到数字化、智慧化的整体转向:体育界、产业界、学术界、政府合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将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AI、VR/AR、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着力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信息交互、深化公共服务、拓
13、展应用场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不断交叉融合,加速迭代组合,引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跨领域、多维度、系统性、革命性的突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逐步演化为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综合体,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即智慧健身服务。目前各级各类主体围绕智慧健身服务大胆尝试、主动作为,在实践领域取得一定进展,而智慧健身服务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但更偏重于应用性的开放性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多、概念庞杂,理论研究成果尚未系统化。因此,构建其完备理论体系是体育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如何以创新驱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以何种方式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
14、高效化”时代命题的学术回应。鉴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将智慧健身服务的研究主要分为3个方面:1)对智慧健身服务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与分析;2)提出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理论框架;3)分别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认知空间提炼关键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在中外各类数据库中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民健身智慧化”“智慧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数智驱动”“数据赋能”等为关键词搜索,从多学科的学术视角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智慧健身服务的研究现状,这有益于厘清其深刻内涵和时
15、代特征、构建其四元空间理论模型、提炼其关键问题。此外,国家和省市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与智慧应用实践,为本研究的解决策略提供了参考。1.2专家访谈法本研究对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体育科学研究所、信息中心)、部分省(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上海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的群众体育领域专家、西安交通大44第 45 卷朱元利,等: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第 12 期学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陕西省大数据局的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领域专家等进行访谈(访谈人员构成见表1),以了解智慧健身服务的实践理念、应用场景、体系建设、运营情况及发展趋势,征求对智慧健身服务
16、中焦点、重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1.3实地调查法紧盯智慧健身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场景,历时一年半对上海、浙江、陕西等3省市的部分市(区)智慧健身服务的建设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实地调查的基本选择原则是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能够集中体现某一类智慧健身服务的共性和亮点。调研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中型智慧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全民健身中心、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5分钟健身圈、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智慧体育社区、体育社团及健身活动组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实地调查既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智慧健身服务的内涵特征,也有益于构建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理论模型,并为解决策略提供借鉴。2智慧健
17、身服务的深刻内涵与时代特征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提出:“要强化要素创新驱动,支持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运用,打造智能健身场景,加快相关产品开发。”7具体到全民健身服务领域,汇聚整合多源异构体育数据资源,探索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应用创新,使人工智能在全民健身领域落地生根,涌现出体育场馆智慧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响应模式敏捷化、健身服务高效化、全民健身治理精准化等一系列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这一过程即为全民健身智慧化。全民健身智慧化与智慧健身服务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全民健身智慧化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意指全民健身正在转向数字化
18、、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而智慧健身服务则是全民健身智慧化的目标达成和最终归宿。因此,智慧健身服务是由全民健身智慧化催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场景,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平台为支撑,整合各类全民健身体育资源,打造形成的智能化服务与管理的全民健身新形态,以不断满足不同应用主体多层次、多样化、动态化的全民健身服务需求。从智慧健身服务典型案例(表 2)可知,智慧健身服务既是推进全民健身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前沿”,又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末端”,更是推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也必将成为全民健 身 治 理 体 系 和 治 理 能 力 现 代 化 的 集
19、中体现8。2.1智慧健身服务的深刻内涵2.1.1时代背景:智慧健身服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历史交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9。所谓“更多的可能”,从根本上讲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和提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民健身新形态,有助于“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7。从历史进程的视角看,这一过程将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向同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发表1访谈专家结构Table 1L
20、ist of Interviewed Experts类型体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总计工作岗位/主要研究领域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省(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公共体育服务群众体育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指导老年人体育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数22262222222445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5 卷第 12 期展、动态演变、曲折前行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时期全民健身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交汇,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从业态演变角度看,其所引发的全民健身服务方式变革与锻炼人群健身方式调整正在绘制全民健身发展新蓝图;从多元主体协同角度看,其所推动的服务供给多元化和创
21、新体系协同化正在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新能力;从产业融合角度看,其所催生的体育场馆智慧化、健身器材智能化、体教医旅融合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正在拓展全民健身发展新空间;从社会治理角度看,其所倡导的资源利用集约化和管理模式精细化正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新格局。2.1.2时代要求:智慧健身服务是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智慧化赋能,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1。“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对“更高水平”的确切含义主要包括8个方面:“体制机制更灵活、要素支撑更强大、资源分布更均衡、健身设施更便捷、赛事活动更丰富、体育组织更
22、健全、健身指导更科学、群众参与更广泛。”7所谓“时代要求”,可理解为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中表2智慧健身服务典型案例Table 2Typical Cases of Smart Fitness Services调研地点SH市PD区游泳馆STJK科技有限公司SH市JA区体育馆ZJ省HL体育中心ZJ省HZ市XH区文体中心ZJ省JX市WD镇全民健身中心SX省XA市体育大管家SX省WN市体育中心HJHL科技有限公司关注焦点区游泳馆智慧化健身场景“老龄化”人群的智慧化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区级公共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省级大型综合性公共体育智慧化场馆区(县)级体育服务综合体运营管理乡镇级
23、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市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体育健身类手机APP智慧健身服务内容“随申码 健申码”一码通行;“四合一”管理(入场身份登记、测温、健康码、游泳健康承诺卡);游泳馆智能安全管理辅助系统体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平台、产品和服务;适老化运动器械、智慧化健康检测设备等区级智慧体育场馆、社区共享健身服务中心;“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平台集体育场馆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提供会展、娱乐、青少年活动等综合服务,引入明星团队,具备“体育+”模式下的专业服务水平“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平台集成多种
24、健身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去哪健身,和谁健身,如何健身”等问题提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赛事活动、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指导等综合服务实现各类体育资源,特别是健身设施的互联互通智慧健身服务亮点缩短入场时间,为市民提供便利;用“人防+技防”,破解高危运动项目公共安全痛点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载体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体养融合探索“治未病”基于公共体育服务配送平台,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立关于智慧体育场馆的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商业综合体经营模式、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智慧场馆领先技术紧密结合,让体育融入生活破解公共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痛点对全市体育资源、体育信息实现精细化分类和动态实时管理大型体育场馆信
25、息化监管系统,实现与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全民健身与旅游、户外、休闲实现跨界整合46第 45 卷朱元利,等: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第 12 期明确的2个“主要目标”:“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 全 民 健 身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基 本 建 立”“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3。无论是“更高水平”还是2个“主要目标”,必须借助于数字生产力实现全民健身的优化升级,转变其供给方式,丰富其服务体系,革新其价值模式。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化赋能完成数字化转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创新
26、、重构,不断增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在人民群众幸福度和满意度提高的同时不断拓展出新的增量空间、获取新的价值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提到的“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10因此,智慧健身服务是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2.1.3时代使命:智慧健身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执政理念的当代呈现智慧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提质增效和迭代升级,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高级
27、阶段”必定含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之意,但其重点并不在于信息技术是否更先进,决定其根本性质的是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如何战略性地运用这些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是由谁提供、为谁服务的。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明确将“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健康逻辑链已然形成,全民健身成为健康逻辑链的重要环节11。同时,这也意味着智慧健身服务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担纲起更为重要的时代使命。向上追溯至更高层次,在习近平关于体育健康的重要论述中寻求智慧健身服务的时代内涵:“以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
28、融合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健康中国为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的体育健康新理念、新思路、新实践。”1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无论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都需要发挥并彰显智慧健身服务独特的时代价值。因此,当有关全民健身的宏大叙事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多元化需求、个性化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时,智慧健身服务作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窗口,隐藏其背后的表达方式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转向了生动的生活感受,于是智慧健身服务便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执政理念的当代呈现。2.2智慧健身服务的时代特征智慧健身服务与传统的全
29、民健身服务有所区别,下文从智能场景、服务内容、共建共享等3个视角分析其时代特征。2.2.1智能场景视角:跨领域、多维度、系统性、革命性的突破智慧健身服务属于典型的智慧场景化应用,即针对线上线下特定场景,通过场景抽象和技术加持对用户所在场景进行状态感知,智能匹配用户需求与场景相关服务的一体化应用。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当前智慧健身服务的用户触点类型主要分为4类:可穿戴设备、APP、小程序以及智能手机内置功能服务。智慧健身服务以智能场景为抓手,以丰富数据资源为支撑,可将其概括为5类:以万物互联、全面感知为特征,实现体育场馆、体育赛事、体育组织、器材设施、锻炼人群、健身空间等要素的全面连接;以跨域协同、
30、融合发展为特征,推进跨区域联动、跨部门联合、跨组织联手、产业上下游延伸、“体育+”旅游、教育、医疗的多元模式融合发展;以个性推荐、精准供给为特征,基于用户画像、分群分层、协同推荐、智能推送实现健身服务的按需订制;以系统集成、智能运营为特征,集成体育场馆的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等功能于一体,形成新型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以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示为特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4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5 卷第 12 期2.2.2服务内容视角:均衡化、便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从服务内容视角看,全民健身智慧化
31、着力于提供更优质的全民健身服务。结合智慧健身服务典型案例,“更优质”意指在需求端即时感知,在供给端增量提质,力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供需平衡。服务内容主要涵盖2方面:1)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实现大中型体育场馆或者健身器材设施的自助化和智能化,加强场馆开放服务与信息监管、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为公众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好群众“在哪健身”的问题;2)综合运用AI与大数据技术,对锻炼人群的健身健康信息(如身份认证、体质监测、运动实时数据、健身消费、社交互动)、健身资源和服务内容信息(如场馆设施、运动风险筛查与监测、运动效果评价、赛事活动、健身指导、
32、讲座培训)进行搜集和清洗、处理和分析、理解并挖掘,尽可能地将锻炼人群与健身场景、服务内容、服务资源连接起来,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的全民健身服务,着力解决“如何科学健身”和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例如SH市JA区“体育公益配送”“你点我送”公共体育服务、“共享市民球场”管理模式组成了“互联网+体育”服务平台,根据市民需求配送体育场地、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赛事活动、体质测试等公共服务。2.2.3共建共享视角:全地域、全周期、全社会、全人群的定位共建共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必由之路13。智慧健身服务在服务内容视角表现为“更优质”,而在共建共享视角体现为“更全面”。信息
33、技术与健身需求交互建构,为现代人的健身实践开拓了一条“移动互联+全民健身”的全新路径14。强化智慧健身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数据流通应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通互联,提供面向应用的数据共享。在空间维度,全民健身智慧化的技术和产品可以覆盖到基础薄弱地区、欠发达地区,实现全地域覆盖;在时间维度,健身与健康信息服务有力推进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应对“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总卫生支出费用逐年递增”的困境,逐步改变“生活方式疾病致死率逐渐上升”的趋势15;从参与主体看
34、,政府部门作为智慧健身服务的供给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区自治、创新管理体制,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提高健身服务供给质量;从“互联网+”的普惠性看,智慧健身服务成果由全人群公平享有,尤其是针对老龄化社会、弱势群体、以残疾人为代表的特殊人群服务不足等突出问题9,努力实现智慧健身服务“适老化”以及保障特殊人群基本体育权利。3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理论框架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信息技术的数智赋能形成合力,使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阔步迈向智慧健身服务,其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从传统的“物理社会”二元空间,拓展为在“物理社会数字认知”四元空间中展开的复杂系统。信息技术快速迭
35、代,使得物理空间中场馆设施、器材装备、健身人群、典型场景等通过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互;海量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形成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空间,实时交互、精准服务、智能决策彰显其独特价值。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已有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信息茧房”“数字鸿沟”问题引致了新的“不平衡”和“不充分”16。物理空间具有客观性和自然性,社会空间更富于主观能动性和人文性,而数字空间正在“野蛮生长”,使得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耦合关系越发深刻。在认知空间,以体育运动和健身团体为媒介,促进体育交流,发展健身文化,树牢主动健康观15;通过运动聚焦强化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团
36、结,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国内围绕智慧健身服务的实践如火如荼,若要透过林林总总的智慧化场景揭示其本质特48第 45 卷朱元利,等: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第 12 期征,提炼其关键问题,找准应对策略,则需要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视野审视智慧健身服务。借鉴类型学分析方法,智慧健身服务在不同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物质性、社会性、可计算性和精神性,从而建构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和认知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理论框架(图1)。3.1物理空间:全民健身活动空间的新载体物理空间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空间载体,特指全民健身
37、所处的物理环境及其所需的物质系统。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而言,基础设施的好坏至关重要。同理,优质高效的智慧健身服务也离不开其物理空间的坚实基础。智慧健身服务物理空间可分为2类:一类是经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传统健身空间,一类是“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首次提出的“体育新空间”。与传统健身空间不同的是,在智慧健身服务物理空间中,海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传输、交换设备必不可少,智能设备和自助终端广泛应用,如自动手环机、智能门禁闸机、智能客流监测、智能安防监控、智慧灯控、智能储物柜等。其突出特点是实现物理空间中人、机、物、环境的状态感知,构建数据自动流转系统并与数字空间打通。作为空间新载体,其承
38、载业务更多面向“体育+”:户外健身空间更趋向于将体育、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高度融合;室内健身场所更趋向于提供复合功能,例如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提供科学健身、体质监测、测试评估、运动干预等综合服务,体育服务综合体不仅仅是运动健身场景,更重要的是娱乐休闲空间。围绕物理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空间供给和智慧化转型方面,例如公共体育空间供给现实窘境与发展对策17,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18-19、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慧化建设20等。3.2社会空间:政府主导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社会空间的概念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上,其空间秩序体现了多元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智慧健身服务社会空间是指与智慧健身服务相关
39、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社会活动和政府、企业、体育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的社会关系所占据的非物质空间。智慧健身服务高度契合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关键与核心:共建、共治、共享。共建体系主要解决智慧健身服务“依靠谁”的问题。政府对智慧健身服务的建设担负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区域限制和部门隔阂,利用其主导性地位,构建智慧健身服务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模式多元化的格局21。共治体系主要针对智慧健身服务“如何管”的问题。对智慧健身服务的治理绝非政府单向行动过程,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平衡多元主体间的权责问题,重塑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激励社会各主体围绕政府进
40、行协作治理或整体性治理16;加快促进现代科技嵌入治理全过程,构建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识别、网络化行动协作的智慧健身服务治理平台。共享体系主要回答智慧健身服务“为了谁”的问题。树立全龄友好理念,兼顾地区发展平衡,致力于智慧健身服务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4。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和全民健身服务已经成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22,政府在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方面扮演着关键角数字空间数据、模型、算法、软件社会空间政府、市场、企业体育组织、公民物理空间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中心、器材设施认知空间主动健康观、集体观念、共同体意识、政府信任度特性:可计算性新路径
41、特性:精神性新使命特性:物质性新载体特性:社会性新格局图1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理论框架Figure 1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Quaternary Space for Smart Fitness Services49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5 卷第 12 期色:既要完成“规定动作”,切实履行好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兜底保障责任,保障公众的基本体育权益;又要做好“自选动作”,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智慧健身服务需求,推动普惠性智慧健身服务提质扩容、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21。社会空间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展开,例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成与标准化23、
42、精准化供给24、整体性治理16、智 慧 化 治 理25、全 民 健 身 治 理 现 代化26等。3.3数字空间: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数字空间是由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驱动,以信息革命和数字技术为依托,贯通虚拟与现实搭建而成的全新生活空间。虽然数字空间如同社会空间一样,是虚拟的非物质空间,但是智慧健身服务基础设施可在其中被感知、处理和控制,多元主体可在其中交流、交易和协作,健身服务可在其中被生产、分配和消费。因此,数字空间是有意义、有规则、数字化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智慧健身服务数字空间是指聚焦智慧健身服务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各类组织、锻炼人群所构建的、与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平行且深度耦合的数
43、字驱动型信息空间。其中,“数字驱动”由数据、算法、模型和软件共同完成,推动全民健身数字化转型与整体性变革,全面深刻地影响了全民健身的发展进程:开启健身信息传播的新渠道、驱动健身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拓展健身活动的新空间、丰富健身文化的新载体、构建健身治理的新平台、加强交流协作的新纽带总之,数字空间重新配置了物理空间的各类资源,大大激活了社会空间的主体参与热情,有效推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关于智慧健身服务数字空间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体育场馆智慧化18-19、全民健身智慧化27-28、科技赋能25、数据赋能16,26 等展开。实践方面成
44、果斐然,例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局面下,2022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的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加强数字化平台服务供给,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提供内容丰富的科学健身指导,满足了群众居家科学健身的需求;截至2022年8月,上线90余天共推出100余个赛事活动,有39个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1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10个省(区、市)、50余家互联网平台参与,直接参与人数高达1 160万人29。3.4认知空间:新时代全民健身的新使命认知空间指的是人类认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反映人的情感、意志、信仰和价值观等内容的虚拟空间30。认知空间并不是被动或消极地、镜像般地投射
45、客观现实所形成的空间,而是人的身心与客观现实互动的产物。认知空间具有个体、群体、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性质,例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由全社会所有个体的认知空间叠加而成31。智慧健身服务认知空间是指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身份的公众对于智慧健身服务的相关事物、现象的感性认知和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的思维空间,其典型表现为主动健康观、集体观念、共同体意识和政府信任等方面。其中,主动健康观是指借助健身服务多样化,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推进公民健康意识向健康行为转变15。关于集体观念,身体既是体育运动最直接的载体,又影响着体育参与者的身份构建32;“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46、遵守规则、注重团队在锻炼过程中不断内化和养成。智慧健身服务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中汲取智慧,鼓励主体参与,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族际互动33。此外,智慧健身服务有利于强化公众对政府系统或者政治系统致力于服务公众利益的信念和认知,即政府信任;依照绩效理论,改进政府绩效将带来更多的政府信任34;公众的评价与监督是不断增强对政府和体育社会组织信任度的重要方式1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智慧健身服务四元空间高度融合,是一个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讨论智慧健身服务时,不仅要独立考察4个空间的特性,2个及多个空间之间的50第 45 卷朱元利,等:智慧健身服务的四元空间模型:内涵特征、理论框架、关键问题与解
47、决策略第 12 期交互方式及其影响也不容忽视。考虑到交互的双向性,仅做两两之间的交互分析,共需探讨12种交互关系,更进一步,每种交互关系至少存在2种具体的、不同的单向作用机理,一共需要讨论24种作用机理,且每一种机理有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抑制,甚至是中介或衍生。限于篇幅,智慧健身服务四元空间的交互关系另文阐述。4智慧健身服务的关键问题与解决策略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依然存在简单的技术“移植”和“嫁接”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全民健身智慧化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效能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和释放5。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高度认识到智慧健身服务的角色和
48、作用,4 个空间宜齐头并进、各有侧重,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特别需要强调整体观和体系化,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顶层规划,以更加完备的技术手段切中问题要害,以更加综合的软硬措施提供解决方案。下文着重阐明智慧健身服务四元空间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图2)。4.1智慧健身服务四元空间的关键问题4.1.1物理空间:标准均等与高效可达的资源优化问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作为一项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政策,追求标准化、均等化、普惠性和可达性35-36,亟需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3。另一方面,智慧健身服务绝不等同于物理空间的简单汇聚,而是锻炼人群
4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的休闲空间,是城乡休闲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37,需要追求即时性和灵活性,在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地满足公众需求上下功夫。因此,如何破解资源优化问题,以协调标准均等和高效可达之间的平衡,是智慧健身服务物理空间必须予以重视的根本问题。在资源优化的微观层面,考虑如何将用户画像和大数据分析更好地应用于物理空间的资源配置优化过程;在资源优化的宏观层面,研究如何将与智慧健身服务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中通盘考虑,从而在国家“新基建”和“东数西算”战略中占得一席之地。4.1.2社会空间: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的机制创新问题对应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三
50、阶段,机制创新问题涉及到需求机制、供给机制、跟踪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等,3种机制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社会协同、数智赋能嵌入其中(图3)。在政策制定阶段,首要问题是如何将公众的偏好和满意度引入公民参与环节,确保智慧健身服务需求征集的渠道顺畅,弥合需求端与供给端的信息不对称缝隙36。在政策执行阶段,着重关注智慧健身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效率,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从单一供给主体到多元供给主体变迁,如何从“大水漫灌”到精准化供给,提高供给效率与效益。在政策评估阶段,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全方位的跟踪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全程化、动态化跟踪评估并有效监督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