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再议“编辑学者化”:含义、局限及匡正_李二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44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议“编辑学者化”:含义、局限及匡正_李二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议“编辑学者化”:含义、局限及匡正_李二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再议“编辑学者化”:含义、局限及匡正_李二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编辑理论与实践0371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辑之友,1984(2):76-82.2王英志.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115-118.3杨焕章.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124-128.46蒋永华.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J.学术界,2004(5):146-155.5何向红.期刊编辑应当是“通才”型人才期刊编辑素质论之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6-69.再议“编辑学者化”:含义、局限及匡正 李二斌摘要: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2、的“编辑学者化”讨论延续至今,但一直没有进入官方的政策文件。本文解析了一般意义上“编辑学者化”的含义,梳理阐述了杨焕章先生所提出的“编辑学者化”的丰富内涵,比较了两者的区别。文章提出,“编辑学者化”存在窄化编辑发展通道、虚化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模糊编辑发展成长路径的局限。可以从重新评估和认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努力为编辑的发展成长赋能、构建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内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匡正“编辑学者化”。关键词:编辑学者化 学术期刊 期刊编辑 编研结合中图分类号:G232一、引言2021 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充分肯定了学术期刊的重要作

3、用,指出:“学术期刊在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办刊人编辑的作用,高水平期刊需要高水平编辑,一流的期刊需要一流的编辑,编辑既是创建、维护高水平期刊的直接推手,也是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编辑人才的培育非常重要,在意见第十二条中,专门提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在这份高规格的文件中,并没有出现“编辑学者化”字样,有关编辑人才的培养,意见提出,“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教育实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与此对应的是,自王英志先生提出“编辑学者化”以来,围绕“编辑

4、学者化”探讨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讨论之热烈、争议之激烈,堪称期刊界的“奇观”。说“持续时间之长”,是因为从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说“范围之广”,是因为这个概念本来属于编辑群体的范畴,却涉及学术界、出版界等;说“讨论之热烈”,是因为广大期刊编辑群体中绝大多数人乐于谈论这个话题且持续不断;说“争议之激烈”,是因为这个概念从一开始便备受质疑,一直延续至今,即便在出版界,对这个概念的看法也不一致,争议颇大。由此,有必要对这个主题再次进行检视。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有关编辑的发展成长,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即“编辑学者化”,以胡光清、王英志、杨焕章先生为代表123,其

5、中杨焕章先生贡献最突出。第二种声音是“编辑杂家化”4或“通才型编辑”5,蒋永华先生指出“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6区别于前两种,第三种观点认为编辑面DOI:10.19393/11-1537/g2.2022.11.0020382022年第11期对的是学术界,只有置身于学术界之中,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而不是划清自己与学术共同体的界限,所以“编研一体”实为包括学报在内的所有学术

6、期刊编辑的宿命。7本文的意图,在于解析“编辑学者化”的含义,阐述“编辑学者化”的局限,针对编辑发展成长的“痛点”,予以匡正。二、何为“编辑学者化”?根据朱剑先生的考证,20 世纪 80 年代,在中国文化艺术界曾有一场历时数年的“学者化”讨论,不久就波及了知识分子占主要成分的多个行业,出版界和高校学报界也不例外。8胡光清、王英志、杨焕章相继提出了“编辑学者化”,其中杨焕章先生影响最大,究其原因在于彼时的杨焕章先生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的主编,同时还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大概率的情形是,在知名学者+名校学报主编+行业协会理事长多重身份的“加持”下,杨焕章

7、先生发出的声音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后来的讨论、争议都以此为起点和靶点。不过,在笔者查找资料时发现,出现在学术期刊讨论中的“编辑学者化”与杨氏所提倡的“编辑学者化”含义差异极大。1992 年 11 月 37 日,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杨焕章先生作了努力开创学报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在报告的靠后部分,杨焕章先生指出:“我们应当努力实现编辑队伍的学者化,并努力加快这一进程。”如何实现“编辑学者化”呢?杨焕章先生提出:“学报工作者,一可以研究学报编辑理论,兼任编辑实践家和编辑理论家;二可以利用工作之便掌握科研动态,研究一些专门学科的新问题,成为编辑家兼一门学问家;三可以同时发

8、挥从事编辑工作和原来所学专业的优势,研究边缘交叉学科,如编辑心理学、编辑教育学、编辑社会学、编辑哲学,如此等等,成为一门新兴分支交叉学科的学问家;四可以兼通百科,做一个真正的博学多才的杂家。”9由此可以看出,杨氏为学报编辑指明了未来发展的多重路径,除了一些专门学科的学问家,还包括编辑实践家、编辑理论家、杂家,在他的话语中,甚至还暗含编辑可以成为“通才”。然而,后来的讨论却把“编辑学者化”与“编辑杂家化”“编辑通才化”等观点并列或对立起来,杨氏所提的“编辑学者化”过去和现在似乎并未被人们全面、准确领会,多数情况下,被人们曲解或者窄化理解了。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编辑学者化”是怎么理解的?

9、以现在的眼光看,“编辑”的含义非常丰富,第一,编辑是一种工作,其中包括策划、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等。第二,编辑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职业。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以“姓+编辑”称呼;有的人在回答别人职业问题时,会回答“编辑”,这些都是明证。第三,编辑是一种职称,对应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这点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政策文件中可以找到,在此不再赘述。第四,从类别上看,编辑有很多种,包括且不限于图书编辑、报纸编辑、期刊编辑、音像编辑、网络编辑等。即便是学术期刊编辑,也有学科、期刊类别、主办单位、定位等差别,工作形式、内容有较大的差别,杨氏当时提的是“学报编辑”,后来泛化至学术期刊的编辑都包括在内。查阅字典

10、,对“学者”的解释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从词性上看,“学者”具有褒义词特征,是对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的尊称或敬称。需要注意的是,“学者”不是一种职业,是学术社群或社会大众对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研究人员的褒奖,这点与作者、编者不同,后者的词性偏向中性,而前者具有肯定、褒奖的意涵。另外,“学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无法量化评价,也不能精确定义,只能作定性评价。从方向上看,从编辑到学者,是一种单向流动,不是两者之间的双向流动。从动机看,“编辑学者化”是为了更好做好编辑工作,“学者化”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以手段为目的。再从句式结构看,“编辑学者化”可以作两种解读,一是编辑向学者的单向流动,编辑成

11、为学者;另一种是编辑具备学者化特征,不仅要编辑,还要研究,而且能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一般情况下,作前一种解读的较多。这样,“编辑学者化”的字面含义就呈现出来了,指的是学术期刊编辑在长期工作中,自身学术水平不断提78 朱剑.编辑家抑或研究者:编辑身份建构的目标分野以1980年代的出版界和学报界为中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110-124.9杨焕章.努力开创学报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1):108-116.编辑理论与实践039高,逐渐成长为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从而更好地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杨氏所提出的“编辑学者化”和一般意义上理解的“

12、编辑学者化”差别极大,从某种意义上看,前者是广义,后者是狭义,前者可以包含后者,但学界讨论的和普通人理解的以后者为主。何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编辑学者化”词语本身进行分析。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概念非常重要,必须做到完整、清晰、准确,否则就会引起歧义和争论,当然也就无法深入研究。而从一开始,“编辑学者化”就不是一个严谨、准确的概念,而是一个“口号”。从上文分析“编辑”和“学者”含义的结果可以看出,两者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无法全面准确定义。最重要的证据是,当“编辑学者化”遭到质疑后,杨氏予以辩护,发表了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中国人民大学

13、学报1998 年第 5 期)一文,标题中明确提到了“口号”一词。从词语本身看,“编辑学者化”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从而埋下了争议的种子。然而,事物的发展变化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天人们所谈论的“编辑学者化”,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自 1992 年“编辑学者化”提出以来,历经 30 年,至今仍不能达成共识,其中的“痛点”是什么?笔者经过提炼,认为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编辑学者化”合法合理吗?第二,“编辑学者化”可行吗?第三,有取代“编辑学者化”更好的发展方向吗?需要明确的是,讨论特定的观点,必须结合特定年代的特定背景,以今况古,往往会偏离事实。30 年的实践和讨论,为我们提供了

14、大量有益的资料,有利于我们抽丝剥茧、认清事实,从而更好地开创未来。第一,“编辑学者化”合法合理吗?在杨氏所处的年代,笔者认为既合法又合理;从当下来看,不合法,也不够合理。合法不合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官方文件的背书,1978 年 11 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对学报性质、编辑部建制、编辑身份作了规定,“学报编辑部一般应相当于系一级或校(院)属研究所一级学术机构按文、史、哲、经、教等专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以及必要的行政人员”。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的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

15、领导,由一名党委书记或校长分管。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学报和编辑的地位得到了官方的确定,学报属于学术机构,编辑等同于教学科研人员,所以说彼时的“编辑学者化”有“法”可依。杨氏提出“编辑学者化”口号,而当这个口号遭到质疑以后,还予以反驳,并且时至今日,这个口号还有很多支持者,可以看出,“编辑学者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时是合理的。成为学者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学报编辑具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相比较自然科学需要“硬件”条件,文史哲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并不需要,他们需要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勤奋

16、的写作等,对应的条件并不苛刻,这些条件学报编辑都能够具备,而且编辑们还具有普通研究人员缺少的优势,即更早、更快涉猎学术前沿,更加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更便捷的学术成果发表等。而且在当时,编辑们的发展通道并不明晰,需要设置特定的目标。这个口号提出后,还得到了自然科学期刊主编和编辑的响应。由此可以看出,“编辑学者化”是合理的。不过,从目前看,“编辑学者化”不合法,尽管“编辑学者化”持续时间长、讨论热烈、影响范围广,但仅仅限于学术讨论,并没有进入政策文件。意见提到,“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探索编研结合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教育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

17、人员双向流动”。其中对编辑的定位与过去差别较大,其中“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不仅不是“编辑学者化”,似乎是“学者编辑化”。再从有关学术期刊编辑的职称评定看,主要看“编绩”和相关编辑论著,而不是所从事学科的论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推动“编辑学者化”,只会让编辑难以在单位立足,遑论发展成长。第二,“编辑学者化”可行吗?笔者认为当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以现在的情况看,基本不可行。在 20世纪 80 年代,学术期刊备受尊崇,编辑也是受学人认可、尊重的职业,编辑成为学者完全可能,杨氏也对此作了阐述。更重要的是官方政策对期刊和编辑的定位,按照当时的教育部政策,学报视同科研单位,编辑视同

18、教学科研人员。但以现在的情况看,编辑成为学者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看得见的情形是,期刊、编辑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0402022年第11期在数字化、国际化的冲击下,相比过去已经下降很多。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重视、投入的增加以及一大批青年人才的汇聚,学术场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竞争性,即便是实力强劲的高校“青椒”,也难以成为学者,遑论期刊编辑。2010年,游俊、胡小洋在论述“编辑学者化”可行性时提到,有自然科学期刊编辑一边从事编辑工作,一边开展学术研究,获得双丰收。10不过,根据笔者的查询显示,这名编辑已于 2016 年转行至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离开了期刊行业。这说明,期刊编辑可以迈向学者化,但并不意味着

19、“编辑学者化”被证实,因为她已经改换了“赛道”,不再从事编辑工作。而且,这仅仅是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再从现实看,经过三十多年,“编辑学者化”效果如何?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但从现在还有争议的“编辑学者化”的文章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有取代“编辑学者化”更好的发展方向吗?笔者认为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一定有。从一开始,“编辑学者化”就具有多种含义,内容丰富,编辑可以“学者化”“杂家化”“编辑家化”等。从社会分工看,学者生产知识,期刊、编辑传播知识,分工明确,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高水平的传播,高水平的传播会促进学术成果的普及,只有互相合作,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这既有利于学者,也有利

20、于编辑。从政策层面看,期刊、编辑所从事的事业得到了认可,这点从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均得到证实。而作为一份职业,有国家的许可,有明确的工作范围,有显著的工作成绩,在社会分工中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不能为其他场域的人员所替代。同时,编辑与其他有前景的职业一样,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既能够吸纳高水平人才,也能够培养高水平人才,不会阻碍人才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回顾过去,有一大批期刊编辑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期刊界、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这说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事编辑工作都有丰富的可能性,不必一定要走“学者化”之路。三、“编辑学者化”之局限上文解析了“编辑学者化”的含义,我们采用一般含义来阐述这个观点

21、的局限。杨氏的“编辑学者化”内涵丰富,难以面面俱到,也无法深入、全面论证。需要提出的是,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编辑学者化”在呼吁提高编辑地位、推动期刊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编辑的发展成长提供了一种可能,我们不能完全按照今天的眼光和视角全盘否定“编辑学者化”的积极作用。当然,若以现在的眼光看待“编辑学者化”,其局限是十分明显的。第一,窄化了编辑发展的通道。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期刊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过去,“编辑学者化”所依存的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今天的编辑入职条件、学术期刊

22、地位和发展前景与科研单位相比有巨大的差别,科研单位拥有比学术期刊更有利的人力资源、政策支持和发展前景。在当下,即便是科研人员,能否成为学者也存在不确定性,遑论期刊编辑。在最新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探索编研结合模式”,此处的“编研结合”中的“研”,主体应该是出版编辑方面,辅之以专业学科方面,而不是相反。如果期刊编辑以学者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势必造成与编辑业务的脱离。即便是学术期刊,也有很多差别,最明显的就是学科差别,对自然科学期刊编辑而言,如果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就必须有一定的政策、平台和硬件设施支撑,但很难实现,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基本是定岗定编,编辑岗位业务量饱满,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

23、从事科研。再者,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不过,借助编辑以前的学科基础,运用知识迁移、学科交叉等方式,进行编辑业务方面的研究,是可能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倘若以“学者化”为目标,无异于缘木求鱼。第二,虚化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虽然期刊界呼吁提高编辑的地位,政策文件也予以确认,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为社会了解和认可。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而是被遮蔽。11这与社会分工有关,也与编辑工作本身的特性有关。相比较文字的创造者、知识的生产者,作为传播者的编辑,其光亮自然无法与学者相比,以学术论文体例为例,作者的位10 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

24、科技期刊研究,2011(3):340-343.11 笔者曾撰文论述“被遮蔽的编辑主体性”,详见:李二斌.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及治理路径兼议编辑主体性的发挥J.出版发行研究,2020(9):41-49,33.编辑理论与实践041置一定是在最显眼的地方,而所有期刊的责编名字都在不怎么显眼的位置。另外,与数量庞大、层次清晰、实力雄厚的学者队伍比起来,编辑队伍的数量、层次、素质并不占优。而就工作本身而言,做好编辑工作,能够得到同事、作者、同行的认可,范围局限于此,难以走入更广阔的社会场域中,当然也就无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如果认可“编辑学者化”,那么就需要对编辑工作的评价和编辑发展前景两个核心问题

25、进行厘清。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首先,如果要走“编辑学者化”之路,那么编辑工作就约等于学术研究,评价编辑的标准即以学术论著来衡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实中,编辑的主要工作是遴选、组织、编辑优秀学术成果,这方面的工作显然更重要。另外,如果说编辑发展的“尽头”是学者,那么成为学者就意味着编辑“上岸”了吗?答案是未必。即便是“编辑学者化”的提倡者杨焕章先生,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到编辑行业中后,几十年来也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期刊编辑和编辑方面的学术研究,发表几十篇文章,作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价杨氏呢?我们苦苦追求“编辑学者化”,而杨氏走的似乎是“学者编辑化”之路

26、。其次,“编辑学者化”暗含地位差别,“编辑”被“化”,而不是“学者”被“化”,学者处于上位,编辑处于下位,也可以理解为在编辑与学者之间,学者为尊位或主位。最后,如果认可“编辑学者化”,那么就意味着编辑工作是学术研究的前期或预科,其价值和意义被虚化甚至消解。第三,模糊了编辑成长发展的路径。一般而言,某个职业的发展路径都是由制度形塑的。一个入职高校教学科研岗的青年教师,其发展路径应该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同样,入职学术期刊编辑部,按照制度的指引,应该是: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这些都是由制度的刚性和约束性所决定的,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都是定岗定编,岗位不同,要求也不相同。如果从编辑岗位转到教学

27、岗位,那么晋升要求主要以教学业绩和学术论著为主;如果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到编辑岗位,那么晋升要求就以编辑业绩和相关编辑论著为主。在这种情形下,编辑与学者、编辑与学术研究两者之间边界清晰、差别明显。倘若以“编辑学者化”为年轻编辑作指引,势必会在其身上产生某种严重的张力甚至矛盾。在这一点上,似乎大多数编辑都遇到过,也都面临着选择。有一些高学历编辑入职以后,在编辑工作之余还发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论著,但这只是少数,也不能代表其工作成就。举例来说,某知名教授在学术研究之余还潜心书画,在当地小有名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能以书画成就评价该教授吗?同样道理也适用于编辑领域。在杨氏所提出的“编辑学

28、者化”内涵中,实际上也点出了编辑成长的路径,即可以发挥从事编辑工作和原来所学专业的优势,研究边缘交叉学科,如编辑心理学、编辑教育学、编辑社会学、编辑哲学,成为一门新兴分支交叉学科的学问家,还可以兼通百科,做一个真正的博学多才的杂家。这些扎根于编辑实践的思路和建议是可行的。一般意义上的“编辑学者化”只会让青年编辑对未来发展感到困惑甚至迷茫,成为学者是梦想,但现实是“骨感”的,制度的约束和规训不允许编辑向“学者化”转向。从现实看,绝大多数编辑都遵从着制度指引,朝制度指引的方向发展,少有例外。即便是一些单位允许编辑在教师职称和编辑职称上切换,但这种灵活性只是所在单位的政策红利,同样也是制度赋予的,也

29、不能说明“编辑学者化”在这些单位得到了认可和实施。总体而言,当下“编辑学者化”在制度层面行不通,不应是编辑成长发展的路径。四、“编辑学者化”之匡正30 年来,尽管“编辑学者化”讨论不曾停歇,无论支持者数量多寡,事实证明,编辑的发展成长并没有“一化就灵”。有多少编辑成长为学者?现实中,成功的事例寥寥无几。但不管怎样,编辑成长发展的进程不会停止,正如社会发展一样,无论人们愿意不愿意,社会总以特定的方式为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样,虽然“编辑学者化”行不通,但基于实践的编辑工作不会停止,也就一定会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需要明确的问题是,编辑的发展成长一定要被“化”吗?而且一定要被“化”为诸如学者、杂家

30、、通才等他者才行吗?笔者无从知晓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在新时代背景下“编辑学者化”口号需要匡正。结合多年的编辑实践和理论研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比较重要。第一,重新评估和认识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编辑学者化”论争之所以持续这么多年,本质在于对编辑工作、编辑职业价值和意义的质疑,认为编辑工作简单、不重要、成绩平平、没前景等。那么反过来看,既然编辑工作、0422022年第11期编辑职业这么不堪,那么采取“学者编辑化”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事实是,在学术期刊成长的幼年时期,确实由学者主导办刊,只是后来慢慢地由专职编辑取代了他们的位置,这是学术期刊专业化、专职化、规范化办刊的必然结果,所以这也就决定了

31、期刊编辑的发展成长只能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特征,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编辑们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也可以说“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小的方面说,就是服务科研,服务学者,为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添砖加瓦。所以,无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编辑工作、编辑职业的内涵都极其丰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比较来看,与过去相比,编辑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举例来说,过去编辑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刊,属于“等米下锅”,后来编辑们主动出击,变“等”为“找”,虽然一字之差,但蕴含的意义却有根本的区别。之后,编辑们又创造性做起了“筛米下锅”工作,再到后面的“晒米”,编辑工作越来

32、越丰富、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有成效。12与过去相比,编辑的成绩也更加显著。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编辑实践的深入,“编辑学者化”探讨越来越深入,有关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较好的总结和参照。而在网络化、数据化的冲击下,面对高校学报“千刊一面”、缺乏特色、沦为“高校学报垃圾”的严峻形势,编辑人在数字传播领域大胆创新,在中国知网平台成立联合编辑部,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推出了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历史学报哲学学报等 12 种一级学科专业期刊,后来又推出了三农问题研究资源环境研究民族问题研究等 7 种专题刊,推动了高校学报数字化、集约化、规模化协同发展。在高校学报特色发展

33、方面,许多学校迈出了步伐,一批特色显著的专题综合刊脱颖而出,在教育部名栏工程、名刊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方面颇有斩获,这些成绩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与过去相比,编辑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对照意见文件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除了要做好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传播思想文化、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还要在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期刊还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学术国际化的冲击和挑战。期刊所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是以往从来没有的,完成这些任务、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一代代编辑们为之不懈奋斗。第二,努力为编辑的发展成长赋能。无论是“编辑学者化”,还是“编研结合”

34、模式,前提是给予编辑发展成长注入持续的、足够的能量。实现任何目标,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或基础,如果是走“编辑学者化”之路,那么就应该给编辑配置相应的学术资源和条件;如果是采取“编研结合”模式,就需要给予编辑从事研究所需的条件。时常听到编辑们抱怨主办单位对期刊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那么什么样的重视程度才能达到要求呢?在高校,有些部门如教学科研院系、教务处、学工处、科技处等从来没有这样的抱怨,因为这些部门的运作效能关乎高校的总体发展,他们也必然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资源。相较而言,期刊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双一流”建设中,属于被“遗忘”的局部,13期刊属于“其他”或“直属”单位,有的还挂靠在科技处、社科处或图书

35、馆等部门名下,编辑与图书、卫生、审计等一起被列为其他系列职称,不在教学科研职称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期刊何以发展,编辑何以发展成长?所以,表面看是“编辑学者化”“编辑杂家化”“编研一体”等观点的争议,实质是争取发展权。为编辑发展成长赋能,这个“能”从何而来?这个“能”不仅包括期刊编辑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资源,还应包括获得主宰自身命运和发展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一切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机会和条件都应该争取,一切不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条件都应该予以规避。另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按照政策指引,走“编研结合”之路,从编辑实践、期刊实践中凝练真知,汇聚学术成果,创造编辑业绩和科研业绩。编辑未必

36、成为学者,但可以像学者一样从事学术研究,取得成果。第二,努力打造学术出版平台,在数字化、网络化、学术国际化冲击下,期刊面临的形势严峻,需要期刊编辑探索创新学术传播新的渠道和路径。第三,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学术期刊建设关乎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12 魏明孔.浅论学术期刊编辑中的“五米”J.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34-136.13 朱剑.被遗忘的尴尬角色:“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学术期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16,201.编辑理论与实践043中国力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期刊编辑的视野不能只关注自己的“

37、一亩三分地”,还要顾及学术界、科技界和国外学术传播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构建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内外部环境。从生态学角度看,环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编辑当作种子的话,除去自身条件外,那么他的发展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适当的光照和先进的田间管理等,这些外部条件都不可或缺。也许有人会说,只要自身条件过硬,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即便是在现在看来,编辑发展成长的环境不理想,不是还有工作出色、脱颖而出的编辑同仁吗?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正如大田种植一样,环境不好,并不意味每一粒种子都不能茁壮成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环境关乎总体植物的高产、丰产、稳产。同样

38、,我们追求的是全体编辑的高质量发展成长,这需要内外部环境的全面改善,所以积极构建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内外部环境非常重要。结合目前编辑发展成长环境中的“痛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努力构建概念清晰、现实可行的编辑发展成长概念。目前看来,“编辑学者化”“编辑杂家化”等都不能作为编辑发展成长的路径,因为这些口号、观点都不够严谨、准确,在业界内部也不能达成共识,争议颇大,官方既不可能认可,也不可能去推进实现一个模糊化的口号或目标。30 年来的探索和研究,使期刊编辑们能够认识到自身发展成长的“痛点”,那么答案也就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所以,期刊编辑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要更加努力地研究

39、,凝练出符合实际、含义清晰、前景明朗的概念,促进期刊界、学术界、政策界达成共识,为编辑成长发展提供理论或学术支持。第二,争创更加显著的出版业绩。当前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界、科研界、出版界面临诸多挑战,期刊也不能独善其身,如何迎接数字化、网络化、学术国际化的挑战,如何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如何打造世界一流期刊,等等,都是摆在期刊编辑面前的难题。而破解难题,真正创新传播体制机制,打造一流的出版传播渠道,在获得显著出版业绩的同时,也会带动编辑地位的整体提升。第三,要积极宣传、倡导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正因为我们群体规模不大,个体及编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被遮蔽,所以就更要积极主动宣传、倡导,使编辑

40、、编辑工作为更广泛的人群所看见和了解,进而认可。第四,在可能和可行范围内,争取一切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条件和环境,不怕慢,就怕站,持续的小微改革有可能会推动理想结果的出现。尽管期刊面临的总体环境一般,但国家政策给予了我们机遇,创建世界一流期刊、推动期刊繁荣发展离不开期刊和编辑,我们要善于借势用力,不断构建有利于编辑发展成长的内外部生态环境。五、结语自“编辑学者化”提出以来,引发了对编辑发展成长的讨论一直持续到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涉及编辑发展成长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那么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就不会停歇。前文已经分析了杨氏所提出的“编辑学者化”口号,按照杨氏所提出的内容,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编辑

41、发展成长的“良方”。杨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编辑学论文,呼吁重视编辑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还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期刊,一定程度上说,已经做到了“知行合一”。但“编辑学者化”口号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含义不严谨、不准确,引发了多种观点的争论,“编辑学者化”也被窄化理解,甚至曲解了。这也是为什么“编辑学者化”不能进入政策文件的重要原因。编辑的发展成长,是否一定要被“化”为他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共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编辑实践工作不会停止,对未来的探索也不会停止。只要期刊人以史为鉴,不断实践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本文并不否定“编辑学者化”等口号和观点,相反,对于这些口号和观点曾经所起的积极作用持十分肯定的态度,因为只有站在历史的立场上积极地实践,才能更加从容、恰当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今天,期刊、编辑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与过去相比更加具有挑战性,创建世界一流期刊,抵制学术不端,建设文化强国,等等,实现这些宏伟的目标,意味着高尚的品德、坚韧的意志、无私的奉献、积极高效的工作、高水平的学术涵养以及显著的成绩等,从这个角度和过程看,编辑是否一定要“化”为学者、杂家、通才等,就已经不再重要了。(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教育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