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713415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第一章 绪论建筑节能的含义: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源效率。建筑节能的意义:提高了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CO2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 是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的必由之路。常用的建筑能耗:采暖 ,空调,照明。降低建筑能耗可采取的措施: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找出工作重点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 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 建立科学的能源利用评价体系 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怎样理解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原理:

2、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起源于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在一种气候条件下节能成功的建筑在另一种气候条件下不一定适应。建筑起因于气候 建筑热工性能与气候密不可分 建筑设备的性能和能耗大小与气候紧密相关 第二章 建筑节能气候学建筑节能设计气候主要要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等。太阳常数:在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随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活动情况而变化,其范围为1.82.0卡/厘米2分,平均值为1.97卡/(厘米2分),此值称为太阳常数。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高度的变化也会使气温变化。当一起团上升的时候,气压陡高处下降,气团膨胀而变冷:反之,当气团下降时,则因压缩而升温,属于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过程。

3、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约为1/hm。温度直减率:在自由大气中,空气温度随高程增加而降低,直至同温层的高度。这种降低称为温度直减率。随着季节与昼夜时间而改变,平均值约为0.6/hm。在同一地区内,风的分布与特性取决于若干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因素。其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压的季节性的全球分布,地球的自转,陆,海加热和冷却的日变化,以及该地区的地形与其周围的环境。热岛现象: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不同于自然原野,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造成城市内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温度分布复杂。如果绘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相似。人们把这种现象成为“热岛”。气候分区:西方学者柯本剔除的全球气候分区法

4、一起问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气候分为6个气候区:赤道潮湿性季候区(A),干燥型气候区(B),湿润性温和型气候区(C),温润性冷温型气候区(D)和极地气候区(E),其中ACDE为温润气候,B为干旱气候。根据柯本的理论和气候分区图,我国被分为C,D,B,H四个气候区,和我国的热工分区有部分是重叠一致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是根据建筑热工设计的要求进行气候分区,所依据的气候要素是空气温度。建筑热工设计分类用累年最冷月(即一月)和最热月(即七月)平均温度作为分类主要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将全国划分成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

5、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分区名称主要指标设计要求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tpj在010,最热月tpj在2530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tpj 10,最热月tp在2529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不兼顾冬季保温。温和地区最冷月tpj在010,最热月tpj在2530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与冷热耗量有关的气候要素:太阳辐射 气温 空气湿度 高温持续时间和低温持续时间。气候指标:采暖度日数(HDD18):一年中,当

6、某天的室外平均日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摄氏度数乘以1d,并将此乘积累加,单位为d,其公式为:空调度日数(CDD26):一年中,当某天的室外平均日温度高于26时,将高于26的摄氏度数乘以1d,并将此乘积累加,单位为d,其公式为:城市节能建筑分类指标:根据指导性原则将作为一级分类指标:根据综合性原则将最冷月平均温度,冬天太阳辐射和夏季相对湿度作为二级分类指标。第四章 调节阳光调节阳光的措施:窗口活动外遮阳技术是关键 屋面、墙面和阳台的遮阳日照标准:日照设计中,哟一个衡量日照效果的最低限度的指标作为设计的依据,这个指标就称为日照标准。太阳能采暖的利用方式分类:1.主动式:优点:控制、调节方便,

7、灵活,人处于主动地位;缺点:初投资大,技术复杂,维修管理工作量大,需消耗常规能源。2.被动式:优点:无动力设备,缺点:冬季平均供暖温度偏低,需补充辅助能源间接得热式 间接得热式直接得热式。特朗伯集热墙原理:利用阳光照射到外面有玻璃罩的深色蓄热墙体上,加热透明盖板和厚墙外表面之间的夹层空气,通过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入室内向室内供热,同时墙体本身直接通过热传导向室内放热并储存部分能量,夜间墙体储存的能量释放到室内;另一方面,集热墙通过玻璃盖层等将热量以传导、对流及辐射的方式损失到室外。集热墙式太阳房非常适用于我国北方太阳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它将大大改善该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减

8、少这些地区的采暖能耗。遮阳系数:是指在采用不同类型或厚度的玻璃,以及玻璃窗内外具有某种遮阳设施时,对标准太阳的热量的修正系数。其定义为:遮阳的基本方式:水平式:适用于接近南向的窗口,低纬地区的北向附近的窗口。 垂直式遮阳: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 综合式遮阳:适用于东南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挡板式遮阳:适用于东西向附近的窗口。第五章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合理要求与技术墙体内保温层结构包括:墙体结构层 空气层 绝热材料层 覆面保护层。墙体内保温层的特点: 设计中不仅要注意采取措施(如设置空气层、隔汽层),避免由于室内水蒸气向外渗透,在墙体内产生结露而降低保温隔热层的热工性能,还要注意采取措

9、施消除一些保温隔层覆盖不到的部分产生“冷桥”而在室内产生结露现象,这些部位一般是内外墙相交的节点、外窗梁、外窗过梁、窗台板等处。 施工方便,室内连续作业面不大,多为干作业施工,较为安全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保温层的施工可不受室外气候(如雨季、冬季)的影响。但施工中应注意避免保温材料受潮,同时要待外墙结构层达到正常干燥时再安装保温隔热层,还应保证结构层内侧吊挂件预留位置的准确和牢固。 由于绝热层设置于内侧,夏季晚间外墙内表面温度随空气温度的下降而迅速下降,可减少烘烤感。但要注意,由于室外热空气中水分向墙体迁移,在空气层与结构层之间凝结。 由于这种节能墙体的绝热层设在内侧,会

10、占据一定的使用面积,若用于旧房节能改造,在施工时会影响室内住户的正常生活。当不能统一地进行外墙保温隔热改造时,愿意改造的住户可以结合家装,用内保温提高自家外墙的热工性能。 不同材料的内保温,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要点是不相同的,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墙体外保温层的特点: 利于消除冷热桥。 减少进入墙体的太阳辐射热。 保护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 施工难度大,质量风险多。 抹灰面层:厚度必须适当。 基层处理 :固定保温层的基底应坚实,清洁。 保温层施工。热桥:指处在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梁、柱、肋等部位。因这些部位传热能力强,热流较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故称为热桥。如何消除热桥:龙

11、骨部位的保温:龙骨一般设置在板缝处,以石膏板为面层的现场拼装保温板内,可采用石膏板复合保温龙骨。丁字墙部位:在此处形成的热桥是不可避免的。可保持有足够的热桥长度,并在热桥两侧加强保温。 拐角部位:外墙拐角部位温度与外墙内板面温度相比较,降低率很大。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保温隔热层与防水层“颠倒”。则将保温隔热层设在防水层上面,即为倒置式屋面。通风屋面用在:适用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通风屋面设计施工中应考虑的问题: 通风屋面的架空层设计应根据基层的承载能力,架空板便于生产和施工,构造形式要简单; 通风屋面和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5m,空气间层以200mm左右为宜; 通风屋面基层上面应有保证节

12、能标准的保温隔热基层,一般按冬季节能传热系数进行校核; 架空隔热板与山墙间应留出250mm的距离;第六章 改善通风通风按动力可分为: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混合通风。穿堂风:即利用建筑两侧的风压差产生穿过建筑内部的室内外空气交换。烟囱效应:即热空气上升,从建筑上部风口排出,室外新鲜的冷空气被吸入建筑底部,当建筑温度分布均匀时,室外空气温度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强。居住小区总平面布置应遵照的原则: 建筑群体的布局:宜采用有利于建筑群体间夏季自然通风的布置形式。如兼用错列式,斜列式,结合地形特点的自由式和“高低错落”的处理方式。 适宜的建筑间距: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的要求

13、,尚应满足居住者对环境视野及卫生标准的要求。 居住建筑应采用本地区建筑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等自然能源,减少住宅小区的水泥地面,种植植被绿化。选择建筑朝向应考虑的因素 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 炎热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 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 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 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确定建筑物体形系数要考虑哪些因素:确定建筑物建筑体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控制体形系数 考虑日射得热量 设计有利于避风的建筑形态.第七章 冷热源利用冷热源的评价指标:环境友好型与社会允许性评价 冷热源品味的

14、评价 冷热源的容量 冷热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从冷热源获得冷热量的技术难度 冷热源的经济性太阳能利用的技术途径: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太阳能作为冷热源的评价指标:存在可靠性类 品味稳定性类 容量稳定性类。夜空辐射器的安装 要通过辐射散热器换热方式从夜空获得冷量,要有足够的表面敞向夜空。因此这类换热器面积较大,一般将辐射散热器水平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辐射散热器对天空的敞开角越大,制冷效果越好。夜空辐射散热器工作原理:在夜空辐射下,辐射散热器的换热管表面与夜空进行辐射换热,将夜空的冷量传递给管内的传热流体(水或者空气)。将辐射散热器与空气换热设备或者储能设备连接起来,传热流体降温后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或者强

15、迫循环(泵或者风机循环)的方式将冷媒供给室内降温或者储能设备。夜空辐射散热器安装时要注意: 每个建筑都在同一高度设夜空辐射散热器,并且每个散热器都能整个夜空(180空间角)散热。一般将换热器置于建筑楼顶。利用夜空作为冷源的关键问题: 与太阳能利用争夺空间 只能通过辐射换热方式从夜空获得冷量 建筑内部怎样向夜空散热,建筑怎么样内翻向外 夜间采集冷量的蓄存与调节。空气作为冷热源的原理:通过空气的状态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获取冷热量。空气作为冷热源的技术关键:品味低,甚至是负品味,需用热泵 空气源热泵供冷、供热能力、能效比都与建筑需用冷、热量的变化规律相反。热泵处的空气容易形成局部涡流。 5 左右,湿度

16、大时,热泵换热器容易结霜,影响连续性供热。 噪声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地表水的温度表化大 地表水是一种很容易采集的低位能源 要注意和防止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服饰,生长藻类等问题. 性能系数高.由于冬季地表水的温度会下降,因此在冬季可考虑增加地表水的水量.第八章 暖通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第一种效率: 在第一热力学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揭示能量在数量上的传递,转换,利用及损失情况,确定出某个系统的能量利用或转换效率,即第一种效率.一次能效比:设备或系统的输出制冷量或制热量与其所消耗的一次能源量的比值.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式:热气除霜(即将系统按冷模式运行,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吸热,经压缩升温的高温

17、制冷剂刘静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根据霜层的实际增长厚度和速度除霜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除霜.建筑冷热源三联供:通过燃气或燃油同时解决建筑物内的供电,供热,供冷的需要,称为建筑热电冷三联供.第九章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技术冷却塔免费供冷的原理: 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时,关闭制冷机组,利用流经冷却塔的循环水直接或间接地向空调系统供冷,提供建筑物所需的冷量,从而节约建筑能耗.离心式冷水机组免费供冷原理:根据冷凝剂会向流向系统最冷部分的原理,若流过冷却塔的冷却水水温低于冷水水温,则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压强高于其在冷凝器中的压强,此压差导致已蒸发的制冷剂从蒸发器流向冷凝器,被冷却的液态制冷剂靠重力从冷凝器流向蒸发器,完成免费供冷的循环.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原理: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空调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从而避免热湿联合处理的损失,且可以同时满足热湿要求.泵与风机节能途径的基本措施: 通过输配系统的精心设计和运行调试较好的实现系统的水力平衡. 根据管网特性和动力装置的性能,运用工况分析方法,合理匹配管网输配动力. 合理采用变流量调节控制技术,减小泵与风机的工作流量和压力,使其工作在高效区.空调冷凝热回收方案: 冷却水热回收 排气热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