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版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42310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版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版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版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版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八年级备课组 主题:新版教材解读 主备人:郑敏 2017年5月9日一、教材修订的依据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修订情况简介三、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修订情况及结构分析四、贯穿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的相关理论问题说明(一)、教材修订的依据(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三)、近年来学术界的新研究成果,本版教科书在十多年使用过程中所得各方面专家、老师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一、(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四大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强调历史课程

2、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里需强调的是有两点,一是人文性,即要以人类历史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综合性,即要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才能对历史和现实社会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的革新,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强调“点线”结合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点”即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突出

3、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课程目标更加完整明确:在基本知识上,提出“知道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用历史线索和文明成果来贯串初中历史学习的过程,更为完整准确;在学科方法上,层次更为分明,提出了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学习表述方法和研究方法。如历史学科思维方法,既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也包括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等历史思维。一.(二)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4、设者和接班人。 2014年,教育部据此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任务。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学科学习基础上的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也就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5、面的综合体现,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 以上构成了我们修订教科书的基本依据,此外还吸收了历史学学术界和学科教育 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等。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修订总体情况简介1、坚持师大版教科书以单元及其主题划分和统领教学内容,学习主题突出与历史时序性相统一的特色。同时,本教材文献、文物材料丰富,并展开适度深入的论述,凸显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点,为学生高中阶段以及以后研习历史打下坚实基础。2、依据新版课标要求,通过增删知识点位、调整单元课目的标题和顺序等,更加强调和完善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如,增加文景之治、东汉的兴亡、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对峙、东晋南朝政局、安史之乱等点位,使中国历史发展的时空线索更加

6、明确。如上册第一单元,单元题目由“中华文明的起源”改为“史前时代”,更为鲜明地标示史前时期与历史时期的区别和联系。第三单元,由原来先概述秦亡汉兴、再展开讲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国家基业,调整为先讲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国家基业、再讲秦亡汉兴,更合乎历史的时序性。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修订总体3、更加突出教科书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强化知识点位之间的过渡和勾连,乃至跨单元、跨课之间的衔接,以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综合性。3、更加突出教科书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强化知识点位之间的过渡和勾连,乃至跨单元、跨课之间的衔接,以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综合性。4、遵循新版课标突出主干、精简内容的原则,删减、化解部分

7、“繁”、“难”、“偏”、“旧”的点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删除编钟、郦道元和水经注等点位和“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活动课、“设计奥运圣火传递路线”探究课。5、更加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树德育人观念的渗透,自觉落实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6、更加突出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基本技能、历史思维方式及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式、对话式行文和多样化的栏目设计等,倡导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学习。7、呈现方式上,文字叙述追求简洁生动流畅,遴选典型性史例展开描述,体现历史的鲜活性;选用精美的历史文物照片、图表和地图等,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8、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拉近历史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一单本单元标题,依据课标提法,由“中华文明的起源”改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历史,区别与有文字记载以来即有史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这样,历史的时序性更明确,同时也能涵盖原标题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第2课课题,由“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改为“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突出原始农业之于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性,落实课标“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提法。第1课,增加“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山顶洞人“迈入人类进

9、化的新阶段”即晚期智人的概念和描述,突出了古人类进化的时序性。保留“元谋人”的内容,也是为了人类进化过程的完整。“旧石器时代”的概念改为正文,一则使得人类进化的进程更完整,二则与下一课的新石器时代形成对比。增加“化石”的概念,落实课标“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的提法,突出历史学习的方法。第四,“每课一得”由“考古测年方法”替换为“为什么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直接落实课标“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提法,也突出了历史学习研究的方法。第2课,除课题之外,在内容上,其一,新增“新石器时代”的概念,并将“聚落”、“氏族”的概念由导言位移至正文,新增一段解释

10、原始农业与氏族聚落关系的内容。其二,保留“大汶口原始居民”这一目并改为大字正文,新增“阶级已经萌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向早期文明时代过渡”,说明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社会阶层分化、文明起源的逻辑关系。同时与后面的第3课、第4课的内容进行铺垫和勾连,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第3课,第一、第一目新增第一段“文字出现以前的人类历史通常称为史前史。远古时代世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与传说,间接反映了史前时期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的历史”,落实课标“史前时期”的提法,总领全课内容。新增“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一句话,落实课标的提法。第二、保留第二目“尧舜禅让与大禹治水”的内容,以体现历史的时序性。同时

11、,又新增和强调了大禹治水导致“国家管理机构发育成长”和大禹“树立起号令天下的权威”的表述,承上启下,为下一单元“国家的产生”做铺垫。三、中国历史本单元三课内容,依据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即远古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从旧石器时代攫取性经济到新石器时代生产性经济的飞跃,从共同生产、平等生活的氏族聚落到私有财产和阶层分化形成,中华文明萌芽的历史。第一课: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体质进化过程和人类生产技术的缓慢进步。第二课: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起源导致人类旧石器时代攫取性经济到新石器时代生产性经济的飞跃(从狩猎采集到农耕畜牧为主的营生方式,从居住在天然洞穴或岩厦到营建房屋、形成聚落),并因为生

12、产进步而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进而导致贫富分化、社会分层,阶级萌芽。第三课: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华先民向文明时代的跃进,在神话传说中的积淀和反映。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二单元第6课,第一、合并老版“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两目而为第一目“诸侯争霸”,将老版第三目“合纵连横”改为“战国七雄”,分别对应课题“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历史的时序性更明确。第二、第一目,新增周王室东迁而日趋衰弱、宗法分封制秩序被破坏的内容,既承上又启下,扩展解释春秋争霸的原因。第三,第二目,新增“战国初年,宗法分封制进一步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而强大的卿大夫

13、逐渐瓜分、取代原诸侯权位,执掌国政”,既承上又自然过渡到战国七雄的出现。新增本课最后一段,一方面强调东周时期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回应单元标题;一方面启下,勾连后面第7课的内容。第7课,第一目,增加一小段解释性文字,“凭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这些私田的主人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田租,形成新的生产管理方式极大地激发起个体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补充解释了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单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随之产生,登上历史舞台。第二目,第一段新增“地主阶级强烈要求打破由旧贵族世代控制军政大权的传统体制”一句,承上而来。新增最后一段“战国七雄的变法革新,进一步

14、推动东周社会向建立在个体农耕基础上的地主经济经济转型”,则是经济基础导致上层建筑变革,上层建筑革新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战国各国的变法革新反过来促进了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第8课,新组成一课,导言新增“文字与金属铸造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大型水利工程则是以农立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的象征。”,统领全课内容,并将都江堰从原来单纯讲述反映先民智慧的定位提升到关乎文明起源发展和中华文明特色的高度。第二,“每课一得”新换“你知道古代汉字的造字特征吗?”,密切配合和扩展正文首次提到文字和甲骨文已具备六种构字原则、奠立了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第9课,第一,依据课标,将老子的点位独立成目,新增扩展内

15、容。第二,第二目,新增孔子的一个生动事例,反映其政治思想。第三,百家争鸣,各家主张变成宋体正文,并大加扩展内容,表述更生动。 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二单元正如单元标题所示,“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本单元六课内容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大部分,一是“国家的产生”,包括第4、5、8课,讲述夏商西周的早期国家、社会和青铜文明(都江堰尽管是战国晚期的工程,但是作为水利工程的代表而言的,其实大禹治水也反映了水利工程,也可划入早期文明);一是“社会变革”,包括第6、7、9课,讲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生产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总之,本单元六课之间纵横开合,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

16、整体。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三单元第11课,第一目“陈胜吴广起义”,秦朝暴政由楷体小字改为宋体正文,突出历史的因果关系。农民起义斗争及其失败改为小字,予以简化,简省负担。新增“陈胜吴广起义给后代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承上启下,有利于历史时序的培养。第二目,“西汉的建立”改原题“楚汉战争”而来,第一段改为大字,突出秦朝的灭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新增项羽残暴而刘邦“约法三章”的内容,加强对历史过程的解释。第三目“文景之治”,新增知识点,从汉初经济凋敝、刘邦休养生息到文景之治及其效应,“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勾连下一课。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

17、局”,第一目,增加“凭借汉初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联系上一课的文景之治,凸显历史发展的线索。第三目,目题由“强化监察制度”改为“强化集权的举措”,更符合历史事实,内容有所扩展。一是“中朝”“外朝”的内容改为宋体大字,明确提出“中朝”“外朝”的概念。二是,新增本课最后一段,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和统一货币铸行权,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提法,并强调与文字的关系。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老版为“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更恰当,不只是开拓西域,也不必加“秦汉”。同时,课前导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还突出表现在开疆拓土以及”,加强了与前面课文的联系,自然过渡。第一目,目题由“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18、改为“汉匈和战”,更简明扼要。本页随文图片由“玉门关西汉长城”换为“秦长城”,更合适,也避免与后面活动课的重复。重要段落改为大字正文,更合理,突出要点。第二目,首段改为大字,西域的概念成为需掌握的内容,强化了历史空间的意识。新增“公元前133年以后,汉朝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打通了连接西域的要道”,必要的增加,可与前一课西汉疆域图联系,强化了历史空间的意识。删除与下文“丝绸之路示意图”有重复之嫌的“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更合理。第三目,新增“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及其评语。课后“每课一得”,更换为“你会识读历史地图吗?”(本为“你知道汉族名称的来历吗”

19、),落实课标有关对历史时空的要求。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目,新增一幅长沙马王堆汉墓“导引图”,跟正文所讲述的“五禽戏”比较贴合。第三目,新增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落实课标的提法。新增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珠算也是从汉代开始出现、是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成就。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比原课题“昌盛的文化”,显然更为恰当,更有时代特征。调整目次顺序,将司马迁与史记改在第一目,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为第二目,更符合历史时序。第二目,删除原有“佛教东来路线图”,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不只一条路线。新增“三家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

20、和更新,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在促使社会和谐安定方面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了三家对社会影响的论述。第三目,内容有所增加,文字更为生动。课后材料阅读,更换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评语,补充和拓展材料,与正文联系更密切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三单元 正如标题“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所示,秦汉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政治上的大一统。而大一统国家的开创和发展,是建立在汇聚先秦时期所出现的先进文明成果并加以升华的基础上的,又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单元承前启后,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学习中占有突出地位。本单元包括七课正课和一个探究活动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

21、中,前面五课依历史发展的时序展开:第10课讲述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第11课讲秦朝的暴政、短命而亡和西汉的建立;第12课讲大一统国家的发展;第13课作为第12课的补充,讲述大一统国家在开疆拓土、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上的体现;第14课讲述汉朝的重建和衰亡。后面的两课,分别讲述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兼容进取的文化成就,是对单元学习主题的横向展开。第10课、第12课是本单元两个最重要的节点;第11课项羽和刘邦大行分封可视为对秦始皇高瞻远瞩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反动,第12课汉武帝才是真正全面“汉承秦制”,第14课光武帝中兴则是对西汉国家体制的重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秦始皇所开创、汉武帝所发展的君主专制中央集

22、权的国家体制,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和发展、巩固。秦皇汉武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方向,从此中国以一个大一统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与古罗马帝国东西交相辉映。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也与此密切相关,即学生全面深入理解秦始皇是如何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的,汉武帝又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这套国家体制与夏商的部落联盟、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什么区别;秦皇汉武的诸项政略对后世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四单元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第一目改为“边疆民族的内迁”,去掉“少数”二字。部分内容改为大字正文,分段,新增“多数内迁民族成为国家编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新增一

23、段小字“少数民族政权普遍认同中原文明、不同程度仿效汉魏以来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内容。这就将课题坐实,也为下一目孝文帝改革张本。第二目,目题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文增加“政治体制、礼仪、典章等一律仿行汉制”,并新增一段解释性文字。课文最后增加一段小字,补充说明北方民族交融、儒家礼仪隆盛的局面,可谓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效果的证据。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合并老版第23、24课、删除郦道元与水经注而来。课前导语重写,增加“这一时期社会动荡、礼教崩解,催动一批独立特行的士人觉醒,他们冲破思想羁盼,张扬个性,把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补充说明社会背景,勾连与前面课文的联系,突

24、出历史的综合性。第三目,“书法与绘画”,新增一段补充解释何为书法艺术的内容。第四,“每课一得”更换为“历法与二十四节气”,直接落实课标“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历”的要求。三、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修订及结构分析 第四单元(二)单元结构分析本单元只有4课,紧扣单元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相互联系紧密,构成有机的整体第17课,概述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形成到西晋兴亡、南北朝的对峙,作为本单元政权更迭和南北分立的概貌,总领下文。第18课,分述东晋南朝的政局和南方经济的发发展。第19课,则分述北方的民族汇聚、交融。第20课,讲述本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同样与前面的课文有紧密勾连。如贾思勰齐民

25、要术与北方的民族交融有关,书画艺术的成熟也与社会动荡、礼教崩解、政权分立有关。正如单元题目所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有二:一是政治上的分裂和南北对峙,这是与之前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和随后的隋唐时期相比较而言的;二是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表现在北部边疆民族的内迁、交往、交融,北方汉族人口的南迁。而北方的民族交融和南方的经济开发,为之后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因而成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贯穿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的相关理论问题说明关于单元主题和单元结构的问题依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特色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来确定对应

26、课标各个时期的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也就是说,单元主题是内生于历史本身的,并非人为设定的。依照单元主题,来编排和组织每一单元之下的课目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贯通一气的有机整体。单元之下的各课,首先按照历史时序性讲述该时段纵向的政权更迭流变,然后再从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横向展开。学生在对关联互动的社会各层面逐次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升华,加深对本单元历史主题的理解。要重视利用单元前言、课前导语。单元前言,简略勾勒本时段历史演进的轮廓、线索、发展大势,概括本时段社会各层面之间的递进互动关系,从而阐释导致这一时期历史变化的原因,实际上是对本单元各课分别展示的内容进行总体整合。而

27、课前导语,一则重在建立本课与前面课文之间的过渡和联系,突出历史的综合性,便于学生从已学内容转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如第3、 5 、 9 、11、12 、13、20课 ;一则简洁概括本课主线,用生动活泼的设问提示主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如第4、7、10、15、17课。 关于在世界历史大势中进行中国历史分期和定位的问题本教材放弃“五种社会形态”单线演进的分期模式,将中国古代史置于全球人类文明史采集渔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大时代的宏观分期框架中来讲述。如第一单元,第1课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采集渔猎时期,第2课为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此后各单元为中国古代进入农业文明之后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最后一单元

28、“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则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角度对明清时期审视定位。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但“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虽然诸种新因素的发育成长“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却由于“明清时期专制集权极度膨胀,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镇压人民、钳制思想”而导致“近代前夜的清中期,陷入深刻的危机”。 本教材在讲述各时段中国历史时,更注重将中华文明与同时期世界其他主要文明进行比较和定位,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意识和视野,真正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主要体现在单元前言和课文相关历史问题的评价上。关于历史发展动力

29、问题新教材将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历史发展最重要的终极动力,而不再把阶级斗争视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动力。如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等课的标题,以及隋唐时期“先进的犁耕与水利灌溉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段论述和下册第3单元“前言”关于“明中后期,江南等局部地区工商业市镇勃兴,商品流通扩大,在经济、社会、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这些因素的发育成长,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等表述。 新教材同时认为,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反复爆发的大规模农民战争,确实为调节旧生产关系落后环节扫清了障碍,对制约新王朝政策产生积极影响,“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教

30、材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以及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上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从根本上引发、制约着价值追求及其导向,促进生产发展、技术改进、制度创新,不断推动历史前进。新教材大量增加科技、文化和普通民众社会生活、时代风貌的内容,展现历史丰富多彩的全貌,目的即在于此。关于民族关系问题新教材坚持以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为本位的辩证的发展的疆域观和开放、平等、多元(多民族)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民族观。中国的历史主要是活动在今天中国疆域(包括近代帝国主义掠夺的土地)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正是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熔铸创新,才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成为

31、牢不可分的整体。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或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同属中华民族范畴内的中央政权与地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隶属关系,有时也演变为不同民族政权之间互相对峙的关系)。我们反对沿袭汉族本位的观念,但也实事求是地承认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还看到一些少数民族也曾在某些历史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在某些区域的开拓发展中占有独特地位。新教材对历史上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乃至战争,回避便用“侵略”、“爱国”一类的概念;同时对争战双方鲜明地作出正义和非正义、进步与倒退的性质判断。对岳飞、文天祥等反抗民族压迫、恪守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给予高度赞扬,对两宋军民抗击辽、金、元等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以及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征服者改变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的进步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那些推动本民族社会发展或促进民族融合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世祖忽必烈等,也都具体分析、给予历史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