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国培计划( )”——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 “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陕教〔 〕177号)、《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公布 “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暨下达培训计划的通知》(陕教〔 〕270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围绕“基于重难点的教学能力提升”主题,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网络研修为支持,针对陕西省长安区、陇县、岐山县、眉县、淳化县、旬邑县、彬县、长武县、印台区、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十三个项目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有提升/学前教师活动实施能力有提升。
学校(幼儿园)校(园)本研修有改进。
骨干教师引领全员研修有常态。
区域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有体系。
(二)具体目标
1.教师课堂教学在研修中走向优化
【提交一个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以“学科重难点”为抓手,聚焦学生学习难点,掌握学科重难点的教学技能,能够运用重难点学习指导策略,在课前、课中、课后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难点问题;同时,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研究方法,能够提交一个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案例,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设计一次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应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理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掌握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能够设计一次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
【掌握一项信息技术应用新技能】聚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深度整合,掌握一项课堂教学新技能,能够运用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或转变学习方式。
【优化一项校(园)本研修方法】结合日常教研实际,掌握课例研究、主题研修或微型课例研修等方法技能,提升校本教研能力,养成认真参与、乐于展示、积极分享、团队协作的习惯。
2.学校(幼儿园)校(园)本研修质量提升
【培育校(园)级团队】以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整合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建立校(园)级培训者队伍,提升校(园)级培训团队的校(园)本研修管理力和指导力。
【提升校本研修质量】充分发挥网络研修优质资源分享,深度交流研讨、专业引领和研修工具运用等优势,提升校(园)本研修质量,提高专业发展实效。
【形成校(园)本资源】建立校(园)本研修生成性资源库,聚合一批教学重难点解决优质妙招案例(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案例等等。
3.区域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区域团队】整合本区域教师培训资源,着力培养县校两级培训团队,建立县级培训者队伍,在组织指导混合研修的实践锻炼中提升培训团队的研修管理力和指导力。
【沉淀本地资源】经过“组推校赛—校推县赛—县推国展”的形式,为各区县各学科沉淀一批教学重难点解决优质妙招案例(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案例等。
【培育典型示范】遴选并培育一批混合研修示范学校(幼儿园),在“互联网+教育”上形成创新的经验,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区域示范课研究教学基地。
二、研修对象与时长
研修对象:面向陕西省长安区、陇县、岐山县、眉县、淳化县、旬邑县、彬县、长武县、印台区、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13个项目县的项目学校中小幼教师,共19480人,其中中小学教师16980人,幼儿园教师2500人。
研修学时:120学时
三、研修形式
本次培训采取推行混合式研修形式,将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现场实践相结合,研修网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线上线下研修指导。
网络研修重在“学”——项目组提供丰富的课程和资源、有粘性的研修活动、精准的成果(作业)要求,帮助参训学员利用网络和移动学习解决工学矛盾,研习理论、研磨案例、分享经验、提炼方法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校本研修重在“研”——学校结合网络研修及教学实际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如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观课议课,做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在时间、内容、考核上同步,实现减负增效。
现场实践重在“用”——学员在学校中实践,巩固深化研修所学,不断反思、总结、提炼自身经验,形成个人特色。
四、研修阶段
(一)管理培训者集中面授
1. 培训对象
项目县区管理者各1名;
校级管理者:每学校或片区1名,为学校或片区主管教学校长或副校长;
2.集中安排
项目管理培训者集中培训6天,分段开展,分别安排在培训前和培训后期。
第一次集中 明任务 订计划
培训对象
项目管理培训者
核心任务
明确研修任务,落实行动计划
研修安排
安排在网络研修前,研修时长:4天,
计划时间: 9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集中研修安排
研修方式与要求
师资团队
预期成果
校级管理者
1.解读实施方案
2.诠释核心素养
3.创立团队文化
4.分享成功经验
5.掌握研修工具
6.确定研修主题
7.制订实施计划
8.交流实施策略
体验:边学边做+
分享:提炼反思+
教练:言传身教+
协同:借鉴创新+
通关:任务驱动+
项目专家
省级导师
本地优秀管理者、指导者
本校/片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方案
第二次集中 展成果 享经验
培训对象
项目管理者
核心任务
展示研修成果,分享管理经验
研修安排
安排在培训后期(网络研修第五阶段),研修时间2天
计划时间: 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集中研修安排
研修方式与要求
师资团队
预期成果
校级管理者
1.展示精品研修成果
2.分享特色教研方法
3.探索混合研修模式
4.建立资源入库模型
展示:展品站台展板
分享:经验分享点评
建模:常态研修推动
项目专家
省级导师
校本资源库
混合研修经验模式
(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研修安排
阶段
研修内容
混合研修活动
课堂应用
(实践作业)
网络研修(学员)
校(园)本研修
第一阶段
借鉴经验善反思( .10.11-
10.31)
1.方案解读、平台操作
2.师德、心理健康
4.学科素养类
5.教学重难点妙招示例
学习学科素养类课程、教学重难点妙招示例,借鉴她人经验,完成一份研修单
1.制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计划,确定研修主题;
2.组建校级坊,教研组确定研修主题;
3.召开动员大会
加入问诊课堂,确定校本课题,突出共同需求。
作业1:研修单
第二阶段
提炼经验磨设计
( .11.1-
11.25)
1.教学重难点妙招示例
2.信息技术素养工具类
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案例类课程
4.校本研修类课程
学习技术工具及案例,提炼自己的经验,应用技术工具完成一个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
校级坊(学校教研组)开展活动,组织集体备课、研课磨课
教研员能够参与其中,突出实效性。
作业2:设计单
(中小学)选定重难点,设计解决方案。
(学前)选定一个游戏主题,设计游戏活动方案。
第三阶段
改组经验出优课
( .11.26-
12.10)
1.基于数据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工具示例
2.课例研究、主题研修类课程
课堂实施,参与课例研修活动,研磨提交自己的重难点解决妙招案例。
课堂实施,校级坊(学校教研组)组织听评课(线下实践测评),校级坊(学校教研组)推选组内“优品”;
作业3:妙招案例
(中小学)研磨一节应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的微课案例。
(学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做一个游戏活动案例。
第四阶段
分享经验绽精彩
( .12.11-
12.31)
生成性成果案例
参与“优秀微课或课例大赛”活动
1.学校社区建设
2.支持学员参与“优秀微课或课例大赛”活动及区域的精品展示活动
鼓励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活动
/
五、组织保障
1.组织方式
学校(幼儿园)网络研修社区:以学校(幼儿园)或片区联校为单位建立学校(幼儿园)网络研修社区,教师规模在50人以上的独立建制学校可独立组建学校社区,教师规模在50人以下的学校、村小、教学点可采用中心校带周边校建校际联片社区方式,每学校(幼儿园)或联校配备1名校(园)级管理者,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
校(园)级工作坊:以学校(幼儿园)或片区教研组为单位,由校(园)级管理者线下实际教研组织结构组建校(园)级工作坊,教研组组长为校(园)级坊坊主。
2.县区管理者职责
(1)政策保障。结合本区县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组织管理、考核激励、推优评优等制度和办法,提供必要保障。
(2)组建团队。确定每个学校(幼儿园)/片区负责人,主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担任校级管理员,并对本项目负责。
(3)活动支持。对项目组组织的骨干培训、线下指导、总结表彰等活动给予活动场地、组织推动等支持
(4)督促学情。了解项目进展和学情数据,培训前期确保所辖县区参训率、学习率;培训中后期,督查各校实践测评情况,督促合格率及在课堂中应用的实践成效。
(5)培育典型。注重挖掘典型,示范引领;确定项目组评优方案,督促学校上报各类优秀成果及名单。
(6)资源建设。引导学校教师参与项目的“优秀微课或课例大赛”活动,沉淀一批优秀微课或课例,区域进行沉淀积累,形成本区域优质资源。
3.校级管理者职责
(1)制订计划。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本学校(幼儿园)/片区实际情况,制定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计划。
(2)完善制度。完善校(园)本研修制度,明确校内各方职责,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3)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幼儿园)/学区实际教研组织情况,建立校级工作坊,确定教研组长为校级坊坊主,支持本学科线下研修活动。
(4)监督管理。做好对教师研修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
(5)实践测评。组织推动教研组、学校(幼儿园)/学区内赛课、评优课活动,根据各级坊主的评价对学员作品集进行实践测评,成绩上传至平台。
(6)汇聚成果。注重培训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组织本校(幼儿园)/学区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做好成果提炼、推优与积淀工作,建好学校社区,做好本校研修成果的宣传推广。
4.校(园)级坊主职责
(1)制订计划。结合本校(园)教研工作及本组教师的实际需求,确定研修主题,制订本教研组研修计划。
(2)活动组织。根据研修主题,结合网络课程,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活动,如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研课磨课等。
(3)成果推送。对本教研组的成果进行实践测评,推荐优秀成果。
5.参训教师职责
(1)根据校本研修规划与实施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认真参加常规研修,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3)认真参加专题研修,切实解决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
(4)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建好“个人空间”,养成网络学习习惯。
(5)学以致用,完成培训实践任务,提交实践成果
六、考核评价
1. 学员
任务学习
必修内容
(100分)
研修阶段
课程学习
(25分)
研修活动
(12分)
实践任务
(33分)
实践测评
(30分)
借鉴经验善反思
300分钟 10分
3分
8分
针对线下研修活动及各级坊主的评价,校级管理员给坊员赋分:满分30分
提炼经验磨设计
300分钟 10分
3分
10分
改组经验出优课
90分钟 3分
3分
15分
分享经验绽精彩
60分钟 2分
3分
/
拓展学习
(不设上限)
说明:
1.拓展学习积分包括:贡献积分、活跃积分和魅力积分,每15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
2.学员每天的积分有上限,最多为40积分/天。
3.学员在项目期间的总积分无上限。
贡献积分
写作业:2个积分/1篇
传资源:2个积分/1篇
写日志:2个积分/1篇
发问答:1个积分/1篇
活跃积分
看课:1个积分/20分钟
评分(作业、资源):1个积分/1次
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个积分/1次
关注同伴:0.1个积分/1次
参加活动(答疑):1个积分/1次
魅力积分
作业、日志被评论:1个积分/1次
作业被推优:20个积分/1次;
资源被推优:2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10分);1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8分);
资源被下载:1个积分/1次
2. 校(园)级管理员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分值
工作方案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网络研修内容与本校/片区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工作方案。
10
研修简报
提交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简报,能够是本校/片区研课磨课活动或赛课评课活动简报
20
组织管理
1.学员参训率达到100%:计10分;95%-99%:计8分;90%-94%:计6分;85%-89%:计4分,84%以下不记分。
20
2.学员合格率达到100%:计10分;95%-99%:计8分;85%-94%:计6分;75%-84%:计4分;74%以下不得分。
实践测评
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30分,否则不得分。
30
研修总结
以简报的形式提交一份研修总结
10
资源建设
督促校级坊主组织研磨评优,推荐15%优秀作品集至项目组:15%以上计10分;12%—14%计8分;8—11%计6分;8%以下不得分。
10
满分100分
3. 校(园)级坊主考核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分值
个人学习力
看课
观看网络课程达到300分钟,得20分。
20
研修组织力
简报
上传三期简报,一期研修计划、一期本坊研课磨课活动简报、一期线下实践测评简报。
30
研修指导力
评价
为本坊学员作品集评分(按照线下实践测评量表评价分数),完成100%,计20分;完成70%以上计10分;完成50%—69%计5分;低于50%不计分。
30
推优
推荐本坊20%个人作品集,20%:计20分;10%-19%:计15分;6%-10%计10分5%以下不计分。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