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环保 管理手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培训教材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培训教材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环保管理手册(2012 版)中粮集团质量安全教材编写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中粮集团质量安全教材编写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环保管理手册 编写人员 编委会主任:于旭波 主 编:殷建豪 副 主 编:陈志刚 编 写 人 员:刘结友 曹高峰 张晓刚 王宇航 陈攀 唐生 祝勃 黄国伟 周进军 王志伟 王京航 毕继东 编委会顾问:庞继栓 张国顺 费学威 柳长森1序 序 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稳定粮油食品市场、服务“三农”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国有大型粮油食品加工企业,中粮集团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 年,集团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全服务链城市综合体”战略,未来几年,集团经营规模扩大,产能快速增加,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上马,据测算,预计在今后几年内,集团上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总数超过 200 项,总投资近千亿元,项目建设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集团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项目建设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从外部看,近年来,国内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2010 年建设项目事故同比增长 30%,项目建设成为矿山采掘之后的第二大危险行业。从内部看,作为项目投资方和管理方,集团各单位项目建设团队建设较晚,项目安全管理力量相对薄弱,近几年,集团建设项目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害和工期延误,打击了团队士气,影响了集团品牌形象,有的建设项目由于设计或施工缺陷进一步传递至生产阶段,给生产运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隐患。2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粮集团面临着形象公众化、管理透明化、监督社会化的新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以利润为主要指标的经营业绩,更要肩负起保障员工、保一方平安的社会责任,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事关集团生产经营能否正常发展,事关全产业链战略能否落地,意义深远。为规范和指导各单位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降低事故风险,打造本质安全化企业,集团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组织编制了中粮集团建设项目安全环保管理手册,这项工作十分必要,标志着集团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手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设计系统,手册针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到项目正式投产各个主要阶段的不同特点,逐项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节点,提出工作标准,确定职责分工,规范资源配置,为建设项目做好安全环保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二是重点突出,手册以近年来大量的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为基础,提炼出建设项目安全环保管理 10 个关键要素,即项目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制度标准体系、安全培训教育、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参建单位的监督管理、施工过程监督管理、试运安全、项目的合规性、应急与事故管理,厘清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主线;三是定位准确,手册自始至3终牢牢抓住建设单位如何履行好自身职责这一关键问题,做好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同时又对建设项目各相关方做好各自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指引;四是合理继承和创新,手册既充分借鉴各行业,特别是建筑施工行业多年形成的最佳实践,又结合中粮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实际,做到合理取舍,扬长避短;五是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按照设计思路,手册着力解决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边界、内容和流程等方向性问题,不在细节上做太多的纠结,而是把此类任务交由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软件来完成,真正起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大纲的作用。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专业性管理范本。手册编写过程历时数月,十易其稿,凝聚了集团及中粮地产、中国粮油、营养健康研究院、油脂部等单位安全环保及项目管理人员的心血,过程中多名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在此由衷表示感谢。各单位要以手册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指针,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服务全产业链战略,为集团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 于旭波 二一一年三月 1目 录 第一部分 总则.11.目的.12.依据.13.适用范围.14.术语.1第二部分 项目安全环保基础管理.41.目标.42.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42.1.项目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42.2.施工单位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52.3.监理单位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要求.63.制度体系.73.1.项目部制度体系.73.2.施工单位制度体系.73.3.监理单位制度体系.84.教育培训.94.1.基本要求.94.2.安全教育培训内容.104.3.学时要求.115.安全环保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115.1.危险源辨识.115.2.隐患排查.116.对各参建单位的监督管理.126.1.勘察单位.126.2.设计单位.126.3.施工单位.136.4.监理单位.1727.施工过程安全管理.207.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207.2.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施工措施.207.3.人员的安全管理.257.4.物料、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277.5.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287.6.危险作业过程.338.试生产(试营业)安全管理.388.1.试生产(试营业)前应具备的条件.388.2.安全管理要点.399.安全环保合规性.419.1.工作原则.429.2.合规性控制分类.429.3.合规性控制流程.4910.应急与事故管理.5110.1.应急管理.5110.2.事故管理.5211.安全环保资料、记录管理.55第三部分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56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561.1.现场大门、围挡及区域化管理.561.2.安全警示标志.581.3.材料码放.601.4.卫生防疫.611.5.职业健康.621.6.环境保护.622.临时安全防护管理标准.672.1.基槽、坑、沟、大孔径桩、扩底桩工程安全防护.672.2.“三宝”、“四口”和“五临边”防护.712.3.高处作业防护.7933.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标准.803.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803.2.起重机械.813.3.土方机械.903.4.桩施工机械.923.5.混凝土机械.933.6.钢筋机械.943.7.高处作业吊篮.973.8.其他中小型机械和施工机具.98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标准.1004.1.总则.1004.2.TN-S 接零保护系统和防雷.1004.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1034.4.外电线路防护.1044.5.配电室.1054.6.配电线路.1064.7.配电箱与开关箱.1085.消防安全管理标准.1185.1.火灾分类和危险分级.1185.2.消防标志的设置.1185.3.灭火器管理.1185.4.消防设施及消防道路的管理.1205.5.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1205.6.临建设施消防管理.1215.7.保温材料安全管理.1225.8.明火作业的安全管理.1235.9.防火检查和巡查.1246.临时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标准.1256.1.模板施工.1256.2.卸料平台.13546.3.脚手架.137第四部分 附则.1481.解释单位.1482.实施日期.148 1第一部分 总则 1.目的 为规范集团下属各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避免事故,特编制本手册。2.依据 本手册依据国家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集团有关安全环保工作的规定,借鉴外部先进的安全环保管理经验,结合集团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制定。3.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集团及下属各单位投资并负责管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用于指导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4.术语?集团:指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指建设单位成立的建设工程项目部。?施工单位:直接与建设单位、项目部签订合同的负责施工的承包单位。?三同时:指项目的安全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2?四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以下简称“四不放过”)。?五同时:指在在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工程建设项目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考核、总结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环保工作(以下简称“五同时”)。?旁站: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在一旁守候、监督作业人员施工操作。?安全交底:指一方对另一方就安全相关的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让信息接收方在工作中予以实施。安全交底的内容主要有作业环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及相应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三交:指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三查:指查衣着、查防护用品、查精神状态。?变更管理:指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改变原使用功能、改变设计方案、改变施工方案、增加设备或原材料、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增减附属工程等引起的相关安全环保设施、设备、工艺或措施的改变的管理主体、管理程序和管理职责等,具体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范围变更、工期变更和现场变更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指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环保合规性:指建设工程项目取得各类与安全环保相关的报批、报建、验收、评价等合法性手续的情况。3?禁止标志:指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警告标志:指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指强制人们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提示标志:指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指深度超过 2 米的槽、坑、沟的周边;在施工程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面)和框架结构楼层的周边;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上下跑道和斜侧道的两侧边;尚未安装栏板、栏杆阳台、料台、挑平台的周边;在施工程的楼梯口的梯段边。?工作接地: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重复接地:就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零干线的一处或多处用金属导线连接接地装置。4第二部分 项目安全环保基础管理 1.目标(一)安全生产目标:(1)不发生四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不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的机械、设备事故;(3)不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或过火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火灾事故;(4)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二)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不发生四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2.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2.1.项目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 2.1.项目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一)安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建设工程项目部在开工前应成立安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项目参建单位现场负责人组成。(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1)生产型改、扩建项目,由生产单位的安全环保专职部门负责项目安全管理;(2)凡达到以下任一规模的项目,应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5?单项工程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的;?单项工程超过14层的;?建筑物跨度超过24米的(轻钢结构除外);?小区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的。(3)凡达到以下任一规模的项目,应设立独立的安全环保管理机构,至少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单项工程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的;?单项工程超过28层的;?建筑物跨度超过36米的(轻钢结构除外);?小区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的;?机电安装工程投资额达到1亿元的;?商业运营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三)建设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不得随意更换,更换需向上级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更换。2.2.施工单位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 2.2.施工单位安全环保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要求(一)施工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1)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按照工程合同价配备:?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6?5000万1亿元的工程不少于2人;?1亿元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分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1)专业承包单位应当配置至少1人,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危险程度增加。(2)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200人的,应当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0人及以上的,应当配备3名及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员总人数的5。(三)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更换,更换需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更换。2.3.监理单位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要求 2.3.监理单位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要求(一)在一级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阶段和施工高峰阶段,监理单位应至少配备 2 名专职安全监理人员(其中 1 人为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其余时段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不少于 1 人。(二)在二级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不少于 1 人;在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的主体施工阶段和施工高峰阶段,监理单位应配备 1 名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三)在三级工程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监理人员 1 人。(四)建筑工程的分级标准参照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7(建设部 158 号令)中的“专业工程类别和等级表”。(五)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不得随意更换,更换需向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更换。3.制度体系 3.1.项目部制度体系 3.1.项目部制度体系 为促进项目安全环保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项目部应依照国家法规标准和集团的相关规定,至少建立、完善如下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一)安全环保责任制;(二)安全环保奖惩制度;(三)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制度;(四)安全环保工作会议制度;(五)安全环保风险辨识、评价制度;(六)安全环保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七)危险作业许可制度;(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九)事故报告与调查管理办法;(十)安全环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一)安全环保工作档案、记录、台账管理制度。(相关方管理制度)3.2.施工单位制度体系 3.2.施工单位制度体系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的管控,预防各类事故,项目部应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环保工作制度的建立、实行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推行行业安全管理8标准化,施工单位至少应建立如下安全环保工作制度:(一)安全环保责任制;(二)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制度;(三)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制度;(四)安全技术措施审核、交底制度;(五)安全环保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六)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七)安全环保奖惩与考核相关制度;(八)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九)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十)机械、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十一)消防管理制度;(十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十三)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十四)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制度;(十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十六)生活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十七)危险作业许可制度;(十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3.3.监理单位制度体系 3.3.监理单位制度体系 为发挥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项目部应监督检查监理单位安全环保工作制度的建立、实行情况。要求监理单位至少建立如下安全环保工作制度:(一)监理规划;(二)监理实施细则;9(三)安全技术资料、文件审查制度;(四)旁站制度;(五)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制度;(六)安全环保工作例会制度;4.教育培训 为了使员工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熟悉工程项目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紧急避险、自救与互救方法;具备与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特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培训的要求。4.1.基本要求 4.1.基本要求(一)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编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覆盖所有员工。(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由安全环保管理部门牵头,人力资源部门应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的总体计划。(三)项目部的上级单位应组织对项目经理、项目部分管安全环保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四)项目部应在项目开工前就集团、公司的安全环保工作规定、制度、标准、要求对承包方、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交底。(五)各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国家安监总局 30 号令)。(六)项目承包方、监理单位各自负责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安全环保管理人员、监理单位须对承包方开展安全教10育培训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安全教育培训满足法规和项目安全管理要求。4.2.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4.2.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一)项目施工准备阶段(1)安全环保法律法规(2)安全环保规章制度(3)安全管理知识(4)本项目的特点、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二)项目施工阶段(1)本项目的状况(2)各项工作任务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3)事故案例分析(4)安全技术知识(5)不同工种、专业的安全技术标准、要求(6)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7)安全工作/操作规程(8)个体防护、急救知识(9)机具、设备的特性及操作要领(10)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及应急演练(三)项目试生产(试营业)阶段(1)涉及试生产(试营业)设备的安全工作规程、标准(2)涉及试生产(试营业)设备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3)试生产(试营业)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4)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方案 114.3.学时要求 4.3.学时要求(一)项目部员工上岗(换岗或复岗)前全教育培训不得少于16 学时,每年继续安全教育培训累计不得少于 16 学时。(二)承包方、监理单位对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须在其上岗前组织进行不少于 24 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在项目后续建设过程中每月组织下属全体员工进行不少于 8 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5.安全环保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 5.1.危险源辨识 5.1.危险源辨识(一)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组织危险源辨识,辨识每项作业活动中的所有危险,组织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确定危险源辨识清单,根据风险的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报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后组织实施。(二)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危害源辨识清单及控制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三)项目部应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上述要求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计划进行备案。5.2.隐患排查 5.2.隐患排查(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制定隐患排查或安全检查计划,明确隐患排查或安全检查的频次、方式、内容和责任人。(二)发现隐患后,检查单位应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三)整改单位整改完成后应填写、上报 隐患整改反馈单,由检查单位组织复查、确认、销项。12(四)按照中粮集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的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组织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级和分析,追查隐患原因,确定系统整改措施。重大事故隐患应由建设单位上报一级经营单位和集团备案,集团对重大隐患实行督办制度。6.对各参建单位的监督管理 6.1.勘察单位 6.1.勘察单位(一)安全资质审查 建设单位在与勘察单位签订合同前应对勘察单位安全资质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1)营业执照;(2)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及许可范围。(3)勘察技术人员资格证书。(二)明确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应在与勘察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安全协议中,明确勘察单位如下安全责任,并实施过程中监督其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1)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2)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6.2.设计单位 6.2.设计单位(一)安全资质审查 建设单位在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前应对设计单位安全资质进13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1)营业执照;(2)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及许可范围。(二)明确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应在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安全协议中,明确设计单位如下安全责任,并实施过程中监督其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1)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3)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4)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6.3.施工单位 6.3.施工单位(一)选用(1)编制招标方案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方案的编制必须对投标人的安全资质提出明确要求,相关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2)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审查 建设单位应按照招标方案要求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比对施工单位的安全业绩和诚信记录。建设单位对不能提供资质证明、或不符合要求的投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能参与建设工14程项目的招投标。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意外伤害保险证明;?近 2 年安全业绩表现资料(包括事故情况);?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情况。(3)招投标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时必须明确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严格评标。(二)合同签订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环保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权利、义务和责任,并明确以下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禁止和应注意的事项;?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要求;?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事故报告的要求;?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额度及返还的约定(风险抵押的金额金按合同总额的 1%-2%或双方另行约定)。(三)合同执行 施工单位是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应做好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安全交底、作业许可、协调管理、监督15检查等监督管理工作。(1)安全交底?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如下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要求施工单位制订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在发生重大的设计变更、作业变更或其他变更,以及作业环境的危害发生变化时,建设单位应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2)作业许可?施工单位要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并严格执行。?对需要由建设单位许可的危险作业,建设单位要明确范围和具体要求,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对危险作业许可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3)协调管理?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与项目相关的安全例会和其他与安全有关的会议,了解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及安全工作安排。?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单位交叉作业有可能危及对方安全时,建设单位必须统一协调管理,督促双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建设单位应协调各方采取应急16处置措施,配合施工单位开展应急救援。(4)监督检查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安全环保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是否符合本手册2.2 的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是否齐全。?设备设施日常安全管理情况。?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编、审、批及交底情况。?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监督检查、整改情况。?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情况。(5)工程款的拨付 建设单位必须明确工程款拨付的流程,拨付工程款必须经过安全管理部门的确认。(6)安全保证金的返还 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返还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抵押金。若施工单位发生重伤 1-2 人责任事故,建设单位扣罚该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抵押金总额的 20(重伤 1 人)、60%(重伤 2 人);若施工单位发生死亡 1 人及以上或重伤 3 人及以上责任事故,建设单位扣罚该建设工程项目全部风险抵押金,并根据事故影响大小处于相应处罚措施。(四)考核与评价(1)内部考核 17建设单位应把安全工作纳入整体绩效考核,对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相关的各部门、各责任人进行考核。(2)对施工单位的评价 工程结算、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建设单位根据安全绩效评价的结果,将施工单位列入合格或不合格名单,并形成记录存档。评价内容应包括:?合同期间的事故和伤害情况;?执行安全制度和程序的不符合,以及不符合程度;?安全隐患整改的速度和有效程度;?对分包的安全管理情况。?合同期间获奖情况。6.4.监理单位 6.4.监理单位 凡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建设部 86 号令)中已明确的必须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应按照本 手册对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一)选用(1)编制招标方案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方案的编制必须对投标人的安全资质提出明确要求,相关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标准。(2)安全资质审查 建设单位应按照招标方案要求对监理单位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比对监理单位的安全业绩和诚信记录。建设单位对不能提供资质证明、或不符合要求的投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不能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对监理单位的安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18?安全管理机构、监理总监及监理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和培训等信息;?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证明;?近 2 年安全业绩表现资料(包括事故情况);?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情况;?针对本建设工程项目提交的安全环保管理方案。(3)招投标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时必须明确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严格评标。(二)合同签订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环保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权利、义务和责任,并明确以下对监理单位的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禁止和应注意的事项;?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要求;?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事故报告的要求。(三)合同执行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建设单位应对监理单位履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配备是否符合本手册2.3 的要求。?是否为现场监理人员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用具。19?是否按照相关规范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是否及时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技术方案及现场总平面所涉及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及时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并签署审查意见。?是否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各类起重机械安全准用证、安装(拆除)资质证、人员操作证,监督检查施工机械安装、拆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是否严格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分施工单位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重大施工建设工程项目、重要工序、危险性大的作业和特殊作业实施旁站监督情况。(四)评价(1)对监理单位的评价 工程结算、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对监理单位安全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建设单位根据安全绩效评价的结果,将监理单位列入合格或不合格名单,并形成记录存档。评价内容应包括:?安全监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制度体系的建立情况;?执行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不符合,以及不符合程度;?合同期间的事故和伤害情况;?合同期间获奖情况。207.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7.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7.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一)建设单位已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及安全协议书。(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已到位。(三)施工单位已提交经审批的所承担工程范围内的安全文明施工策划方案。(四)施工单位已提交经审批的所承担工程范围内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五)监理单位已提交经审批的所承担工程范围内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已制订了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七)施工单位已清除施工区域及其受影响的区域内地下障碍物或采取了对周围道路管线的保护措施。(八)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体检工作已实施完毕,施工单位已依法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九)施工单位已为作业人员配备了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十)施工单位对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已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经过了监理单位的确认。7.2.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施工措施 7.2.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施工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事故,项目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须保证施21工过程中安全资金的投入和施工作业方案的安全可靠性。7.2.1.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建设单位应根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2006 年 478 号】的规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取依据,房屋建筑工程工程为 2.0%,机电安装工程为 1.0%。),确定保证项目建设安全所需资金,并按照合同及时拨付。(二)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根据国家和项目所在地有关工程安全费用提取的规定及项目安全施工的实际需要,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列明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费用预算。(三)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按照编制、审核、批准的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保证所需资金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应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79)劳总护字 45 号】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 2006 年 478 号】的规定,以改善施工作业条件,防止工伤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的一切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以及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技术开发研制、试验所需的器材、设备、工具、资料等。施工单位应保证以下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投入:(1)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绳、安全防护棚、临时安全通道、安全防护栏、孔洞盖板等)(2)临时消防设施(包括临时消防器材、临时消防水系统)(3)安全标志、标识(4)个体防护用品(5)安全教育培训所需费用 22(6)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及其整改的费用(7)安全卫生辅助设施的费用(8)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及演练(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注:项目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施工机具等则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开支的项目。(五)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应对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投入,对未按照计划落实的情况,建设单位可按照合同或双方协议的约定扣款。7.2.2.项目安全施工措施 安全施工措施是施工技术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施工技术文件一般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一)一般管理要求和要点(1)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并制订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报审、批准、交底的管控流程。(2)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有关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措施的审核、签署意见,并监督方案、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3)项目部应监督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措施的日常管理情况,使其符合要求。(4)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切施工活动均应有书面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5)施工技术文件中的施工组织总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23重大项目施工方案、危险作业施工方案应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并报建设单位备案。(6)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技术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针对项目施工的特点指明危险点和重要控制环节,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明确作业方法、流程及操作要领。?根据人员和机具的配备,提出保证安全的措施。?针对环境、卫生条件,提出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明确出现危险及紧急情况时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与应急措施。(7)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文件编制人员、所有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8)作业过程中如需变更措施和方案,应经原措施审批人同意,并签字确认。(9)对于相同施工作业项目的重复施工,施工单位应重新根据人员、机械、机具、环境等实际情况,完善措施,重新审核、批准,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字。(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1)危险性较大工程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2)项目部应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如下:?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 3m(含 3m)或虽未超过 243m 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 3m(含 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5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0kN/m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15kN/m 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kN 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搭设高度 24m 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吊篮脚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人工挖扩孔桩工程。?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25?预应力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7.3.人员的安全管理 7.3.人员的安全管理(一)项目现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二)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所有新进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和考试。(2)对从事危险作业(如登高作业、带电作业、场内机动车驾驶作业等)的新进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经相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危险作业必须持证上岗。(3)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4)每日安排工作任务前进行安全交底,并签字确认。(5)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个月安全教育不少于 8 学时。(三)现场人员安全行为规范:(1)严禁未经体检、安全教育和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2)进入施工现场应着装整齐,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4)严禁随意拆除、破坏脚手架,严禁随意移动、损坏、拆除安全设施和临时支撑、悬挂系统的部件。(5)严禁非司机在施工现场驾驶机动车辆,机动车在现场施工限速 10km/h,严禁机动车超速行驶。26(6)严禁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作业。(7)严禁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追逐、打闹。(8)严禁擅自穿越安全警戒区。(9)严禁在禁火区私自动火作业。(10)高处作业时,须佩带工具袋,严禁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