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某女,46岁。与丈夫吵架时突然昏厥,从气机失调的角度分析,其病机是
A. 气虚
B. 气滞
C. 气陷
D. 气闭
E. 气脱
【答案】D
2、属于偏阳质的表现是
A. 面白体胖
B. 胆小易惊
C. 性格内向
D. 性欲偏弱
E. 畏热喜冷
【答案】E
3、手阳明经直接联络的脏是
A. 肝
B"
5
D. 肺
E. 肾
【答案】D
4、肝火炽盛证,使用清泻肝火药物的同时,还可用清泻心火的药物,其原理是
A. 虚则补母
B. 实则泻子
C. 阳中求阴
D. 阴中求阳
E. 抑强扶弱
【答案】B
5、某女,27岁。产后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
A. 肝阳化风
B. 热极生风
C. 阴虚生风
D. 血虚生风
&血燥生风
【答案】D
6、“长夏”季节的五行属性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答案】C
7、冬春之际,某小学有腮腺炎散在流行,校医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给予学生服用,所体现的“治未病”原则是
A. 早期诊治
B. 阻截病传途径
C. 先安未受邪之地
D. 药物预防
E. 避其邪气
【答案】D
8、属于急则治标的病症有
北大量出血
B. 剧烈疼痛
C. 频繁呕吐
D. 二便不通
E. 痨病咳嗽【答案】A B C D
9、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津液”生理功能的为
A. 胆
B. 膀胱
C. 胃
D. 三焦
E. 小肠
【答案】D
10、与血液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有
A. 肝
B. f、
5
D. 肺
E. 肾
【答案】A B C D E
11、饮食不洁会导致的病证有
A. 肥胖症
8.肠胃功能紊乱
C. 肠道寄生虫病
D. 肠道传染病
E. 食物中毒
【答案】B C D E
12、某男,52岁。因交通事故大出血,呼吸微弱,汗出不止,神识朦胧,面色苍白,脉微欲绝,其病机是
A. 气血两虚
B. 气虚血瘀
C. 血不养神
D. 气随血脱
E. 血不载气
【答案】D
13、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
A. 督脉
B. 足太阳膀胱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
E. 阳跷脉和阴跷脉
【答案】B C E
14、根据《内经》记载,下焦的生理功能概括为
A. 如雾
B. 如露
C. 如沤
D. 如气
E. 如渎
【答案】E
15、六淫中,最易导致气血凝滞不通的外邪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答案】B
16、疠气指
A. 六淫邪气
B. 异常气候
C. 情志变化
D. 气机失调
E. 乖戾之气
【答案】E
17、某女,40岁。形体偏胖,面色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其体质类型是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痰湿质
D. 气郁质
E. 阴虚质
【答案】B
18、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医家代表是
A. 李中梓
B. 李东垣
C. 陈无择
D. 叶天士
E. 刘完素
【答案】B
19、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
A. 人工免疫
B. 早期诊断
C. 早期治疗
D. 先安未受邪之地
E. 阻截病传途径
【答案】A
20、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是
A. 风邪
B. 暑邪
C. 疠气
D. 风邪
E. 燥邪
【答案】C
21、称为“髓海”的是
A. 脑
B. 髓
5
D. 命门
E. 肾
【答案】A
22、“元气”为万物本原的思想,兴起时期是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E. 两汉
【答案】E
23、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形成的体质是
A. 气虚
B. 阳虚
C. 痰湿
D. 阴虚
E. 气郁
【答案】D
24、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A. 性别年龄
B. 饮食因素
C. 疾病因素
D. 情志因素
E. 地理因素
【答案】A B C D E
25、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用热远热
D. 寒因寒用
E. 热因热用
【答案】D
26、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 胀痛
B. 串痛
C. 灼痛
D. 刺痛
E. 重痛
【答案】D
27、气的运动称
A. 气化
B. 气机
C. 聚散
D. 升降
E. 转化【答案】B
28、与脑髓充盈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 心
B. 肺
5
D. 脾
E. 肾
【答案】E
29、运用阴阳互根理论解释的治法是
A. 阳病治阴
B. 阴病治阳
C. 阳中求阴
D. 阴阳双补
E. 回阳救阴
【答案】C
30、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 /心肺
B. /心脾
5胃
D.脾肾
E.肝脾
【答案】B
31、某女,46岁。鼻咽.皮肤干燥,渴欲饮,尿少,大便干结,舌苔干燥,其病机是
A. 精亏
B. 气虚
C. 血虚
D. 津液亏虚
E. 气血两虚
【答案】D
32、与结石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A. 饮食不当
B. 情志内伤
C. 服药不当
D. 体质差异
E. 气候因素
【答案】E
33、某男,6岁。手足冷,但胸腹灼热,烦渴饮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应使用的治法是
A. 寒者热之
B. 实则泻之
C. 热因热用
D. 寒因寒用
E. 通因通用
【答案】D
34、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
A. 津液
B. 血液
C. 精汁
D. 水谷精微
E. 精气
【答案】E
35、内生五邪包括
A. 寒从中生
B. 暑从中生
C. 湿从中生
D. 津伤化燥
E. 风气内动
【答案】A C D E
36、世界上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来表示,体现的是
A. 阴阳的普遍性
B. 阴阳的关联性
C. 阴阳的规定性
D. 阴阳的相对性
E. 阴阳的绝对性
【答案】A
37、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是
A. /心气
B. 肺气
C. 脾气
D. 肝气
E. 肾气
【答案】A
38、因家庭矛盾冲突,工作失利,心境恶劣,饮食不当,以及劳逸失度等,则易导致正气不足,不利于疾病恢复,且易加重病情,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是
A. 环境因素
B. 生活因素
C. 体质因素
D. 病邪因素
E. 诊治因素
【答案】B
39、某女,61岁。反复胁痛.黄疸十余年,久治不愈,渐成“积”,其发病类型是
A. 徐发
B. 继发
C. 复发
D. 伏而后发
E. 感而即发
【答案】B
40、易出现精虚的两脏是
A. 脾.肺
B. 脾.肾
。.心.肝
。.心.肾
E. 脾.肝
【答案】B
41、中医学构建经脉“子午流注”理论,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A. 整体宏观
B. 天人合一
C. 恒动变化
D. 动静相召
E. 辩证唯物
【答案】B
42、某患者春节期间多次参加宴席,继而出现胃部剧痛,腹胀,呕吐,恶心等表现,其病因最可能是
A. 过劳
B. 暴饮暴食
C. 饮食偏嗜
D. 饮食不洁
E. 酒精中毒
【答案】B
43、不适合运用“通因通用”治疗的是
A. 食积腹泻
B. 热结旁流
C. 瘀血崩漏
D. 湿热尿频
E. 久痢滑脱
【答案】E
44、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 足阳明
B. 足厥阴
C. 足太阳
D. 足太阴
E. 足少阴
【答案】A B D E
45、生命的原始物质是
A. 血
B. 津液
5
D. 气.血.津液等
E. 气
【答案】C
46、经过气街的经脉是
A. 足少阴与足太阳
B. 手少阳与足少阳
C. 手阳明与足阳明
D. 足厥阴与足太阳
E. 足阳明与足少阳
【答案】E
47、“祛邪兼扶正”适用的病证是
A. 气虚感冒
B. 实热伤阴
C. 瘀血崩漏
D. 虫积脾虚
E. 真实假虚
【答案】B
48、某男,35岁。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红润,性格开朗,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其体质类型是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痰湿质
D. 平和质
E. 特禀质
【答案】D
49、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心血充盈
B. M气充沛
。.心神安宁
D./心阳正常
E.脉道通利
【答案】B
50、“通因通用”适用于
A. 脾虚泄泻
B. 肾虚五更泄泻
C. 淤血崩漏
D. 肾虚小便频数
E. 久痢滑脱
【答案】C
51、人体之精生成的物质来源有
A. 先天之精
B. 吸入清气
C. 水谷精微
D. 脏腑之精
E. 生殖之精
【答案】A B C
52、从阴阳失调病机来分析,真寒假热证属于
A. 阴盛格阳
B. 阳盛格阴
C. 阴阳互损
D. 亡阴
E. 亡阳
【答案】A
53、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媵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所体现的治则是
A. 治病求本
B. 未病先防
C. 既病防变
D. 因时制宜
£.异法方宜
【答案】D
54、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关键是
A. 正气的盛衰
B. 邪气的性质
C. 感邪的轻重
D. 禀赋的强弱
E. 邪正斗争的胜负
【答案】E
55、风邪所导致的症状,常见特点有
A. 病位游移,变化迅速
B. 病情缠绵,病程较长
C. 多见阳位症状
D. 多见动摇类症状
E. 多见疼痛类症状
【答案】A C D
56、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阴肺经
【答案】B
57、某男,42岁。经常情志抑郁,且嗜酒,时有右胁隐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
从部位判断形成的是
A. 肝胆结石
B. 肾结石
。.胃石
D.膀胱结石
E. 其他结石
【答案】A
58、与津液不足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外感暑邪
B. 外感燥邪
C. 大汗
D. 脏腑气虚
E. 五志化火
【答案】A B C D E
59、布散体表,渗入血脉,发挥滋润作用的是
A. 气
B. 水
5
D. 津
E. 液
【答案】D
60、内燥多见的脏腑包括
A. 脾
B. 肺
C. 大肠5
E.胃
【答案】B C E
61、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
A. /心肺
B. /心脾
5胃
D. 脾肾
E. 肝脾
【答案】B
62、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区别的是
A. 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
B. 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
C. 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
D. 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
E. 脏属阴而腑属阳
【答案】C
63、不属于扶正的治法是
A. 益气
B. 扶阳
C. 消导
D. 健脾
E. 滋阴
【答案】C
64、中医学以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四海,合于人体的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以十二条主要河流和八个湖泽,合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其思维方式为
A. 形象思维
B. 意象思维
C. 应象思维
D. 抽象思维
E. 逻辑思维
【答案】C
65、食类偏嗜易致的病变有
A. 佝偻病
B. 瘿瘤
C. 消渴
D. 夜盲
E. 胆结石
【答案】A B C D E
66、津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可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
A. 湿
B. 水
C. 饮
D. 瘀
E. 痰
【答案】A B C E
67、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容易发生的病变有
A. 肥胖症
B. 眩晕
C. 消渴
D. 中风
E. 胸痹
【答案】A B C D E
68、劳神过度,临床常见症状包括
A. 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 气少力衰,神疲消瘦
。.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D.纳呆腹胀,食少便溏
E.神志失常,烦躁易怒
【答案】C D
69、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是
A. 寒邪
B. 暑邪
C. 火邪
D. 热邪
E. 风邪
【答案】A
70、不属于“实”的病机所致症状是
A. 壮热
B. 狂躁
C. 声高气粗
D. 脉数有力
E. 神疲乏力
【答案】E
71、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 冲脉
B. 带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维脉
【答案】A C D
72、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
A. 太阳经
B. 阳明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太阴经
【答案】B
73、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有
A. /心
B. 脾
5
D. 肾
E. 胃【答案】B C D E
74、在五神脏中,脾所藏的神是
A. 神
B. 魂
C. 魄
D. 意
E. 志
【答案】D
75、偏阴质者的临床用药应注意
A. 宜温补
B. 宜益火
C. 宜苦寒
D. 宜清热
E. 忌温燥
【答案】A B
76、七情内伤,最容易影响的内脏有
A. /心
B. 肝
5
D.肺
E.肾
【答案】A B C
77、动形养生的目的有
A. 调和气血
B. 疏通经络
C. 调节情志
D. 健身延年
E. 通利九窍
【答案】A B D E
78、属于从治的是
A. 寒者热之
B. 以寒治寒
C. 用寒远寒
D. 阳病治阴
E. 阳中求阴
【答案】B
79、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 足阳明
B.足厥阴
C. 足太阳
D. 足太阴
E. 足少阴
【答案】A B D E
80、痰湿质应慎用的是
A. 肥甘厚味
B. 清淡饮食
C. 生冷之品
D. 甘润生津之味
E. 辛辣燥烈之味
【答案】A
81、不属于“实”的病机所致症状是
A. 壮热
B. 狂躁
C. 声高气粗
D. 脉数有力
E. 神疲乏力
【答案】E
82、与后天之精关系密切的是
A. 肝
B. /心
5
D. 肺
E. 胃
【答案】C D E
83、气的运动称
A. 气化
B. 气机
C. 聚散
D. 升降
E. 转化
【答案】B
84、养生调补五脏的中心环节有
A. 肝
B. 脾
。.心
D. 肺
E. 肾
【答案】B E
85、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的有
A. 天癸的至与竭
B. 肝气疏泄与藏血
C. 肾精肾气充盛
D. 肺气的宣发肃降
E. 脾的运化和统血
【答案】A B C E
86、在五神脏中,肺所藏的神是
A. 神
B. 魂
C. 魄
D. 意
E. 志
【答案】C
87、具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作用的是
A. 十二经别
B. 十二皮部
C. 奇经八脉
D. 十五别络
E. 络脉
【答案】C
88、气化的具体表现包括
A. 精气互化
B. 精血同源互化
C. 血汗同源互化
D. 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
E. 肾精生髓
【答案】A B C D E
89、某男,35岁。前日受凉,自觉恶寒怕冷,浑身肌肉酸痛,鼻塞,喷嚏,咽喉干痒不适。今日又加咳嗽,咯痰,渴,舌尖稍红,脉浮。其病位是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D
90、脾虚腹胀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可称为
A.塞因塞用
B. 通因通用
C. 虚则补之
D. 反治从治
E. 治病求本
【答案】A C D E
91、逸出脉外的血称为
A. 血府
B. 瘀血
C. 离经之血
D. 坏血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2、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的脏腑是
A. 脾
B. 肺
C. 肾
。.心包
E.三焦
【答案】D
9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的是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藏
C. 阴阳互根
D. 阴阳转化
E. 阴阳自和
【答案】C
94、循行环绕唇的经脉是
A. 胆经.胃经.肝经.任脉
B. 肾经.任脉.胆经.冲脉
C. 脾经.肝经.任脉.冲脉
»心经.脾经.肝经.胃经
E.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答案】E
95、世界上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皆可用阴阳来表示,体现的是
A. 阴阳的普遍性
B. 阴阳的关联性
C. 阴阳的规定性
D. 阴阳的相对性
E. 阴阳的绝对性
【答案】A
96、某男,50岁。症见心前区疼痛,痛连左上肢内侧,胸闷气短。其病变相关经脉为
A. 手太阴经
B. 手阳明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厥阴经
【答案】D
97、《内经》概括上.中.下三焦功能特点包括
A. 上焦如雾
B. 中焦如沤
C. 上焦如羽
D. 下焦如渎
E. 下焦如权
【答案】A B D
98、具有“生我”“我生”关系的是
A. 木和火
B. 火和土
C. 水和金
D. 金和木
E. 木和土
【答案】A B C
99、“通因通用”适用的病证有
A. 食滞腹泻
B. 瘀血崩漏
C. 湿热淋证
D. 脾虚泄泻
E. 肾虚尿频
【答案】A B C
1、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答案】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