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之问__文化汇流——评...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_黄宗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66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之问__文化汇流——评...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_黄宗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之问__文化汇流——评...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_黄宗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乐之问__文化汇流——评...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_黄宗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音乐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之问文化汇流 评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黄宗权 摘 要 文章通过对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一书的评介,意图探究美国著名华裔作曲家梁雷的成长背景、个人经历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分析这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海外作曲家如何在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中保持、彰显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思考中国文化对其作品特色所具有的影响。关键词 音乐创作梁雷中西文化作品特征多年前,笔者曾有幸采访过周文中先生。在那次访谈间隙的闲聊中,很自然地谈及了梁雷。周先生对梁雷的评价并不让我觉得意外,只是当时多少有些好奇:一位世界闻名的乐坛名宿,为何会对一位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年轻同行如此

2、赞誉有加?对同行后辈几近于毫无保留的赞赏总会有一些别的理由,而不仅是“音乐写得好”这么简单吧?在此之前,我和梁雷业已结识,对他的音乐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还算熟悉,但我认为,周先生一定有着我的目力无法企及的洞见。不久,梁雷的文集 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 出版了,我在序言中读到了周先生的一段话,让我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周先生写道:“我们所需要的老师们必须有又中又西、又古又今的基础和远见。梁雷是我所识而又少见的有此精神的一位年轻作曲老师。”在这篇序言的最后,周先生还说道:“按照梁雷在此十年中的进展来看,我深信他对中国音乐之复兴定有可观的贡献。”印象中,梁雷很少谈他自己(虽然在讨论音乐、艺术

3、等话题之外,我们也偶尔会聊到家人)。所以,读完厚有寸余的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以下时用简称“文集”),掩卷之余的一个强烈感受是:这本书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完整的梁雷;对他的音乐作品、创作观念也有着极好的解读和诠释。也正由此,笔者认为,洛秦先生主编的这本约 万字的新文集,是迄今对梁雷最完整的文字呈现。它的出版有着重要意义 它翔实地记录了这位杰出的“新生代”作曲家的成长之路、艺术之路。文集中收录的梁雷自己的文选,以及众多名家、同行对作曲家其人其作的评价,甚至包括附录(含有“个人简历”和“作品目录”等内容),都为我们理解、研究梁雷及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资料。然而,百川汇流的声景

4、: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主题有关梁雷,但绝不仅指向了作为个体的“梁雷”,而是通过不同角度,在字里行间的细节中,“提出”了对诸多深层音乐问题的思考。十几年前,洛秦和梁雷曾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 中国与西方:一种新音乐的诞生 的书,在书最后的“出版人后记”中,洛秦先生这样写道:“一种新音乐的诞生 所涉及的是中国音乐创作走向何方,中国新音乐在国际文化大舞台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作曲家个人与民族文化及国家意识在音乐中的全新表达等论题它选择和关注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与创作思想显然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它的核心议题即是 华人作曲家何去何从?(周文中语)也许,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引发我们

5、思考,当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崛起的时候,我们的新音乐创作表现了什么?国DOI:10.16230/ki.yyxb.2022.04.016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粹化,还是国际化?中国化、西方化,还是人类性?”在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的序言中,洛秦先生再次引用了这段话。这显然不是无意之举,而是体现了本书主编洛秦富于远见的思考:以代表性华人音乐家为窗口,眺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未来。一、文集 对梁雷成长经历的细腻描绘整本文集收录了数十篇文章,全书有四个主体部分(“附录”不计),分别为:“名家评论”“艺术之路”“专家评述集锦”“梁雷文选”。除了梁雷本人和主编洛秦先生以外,文集一共有 位

6、作者(包括梁雷的双亲梁茂春、蔡良玉)。尽管这些作者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专业身份各异,然而,作者群有两个特点:一是,都对梁雷极为熟悉,除了亲友以外,均为朋友、同事和艺术合作者;二是,都是名人或业内专家,均有着独到的专业视角和判断力。正是由于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作者,让这本文集具有了两个重要特征:()史料丰富、内容翔实可靠;()分析精准、观点独到且有说服力。通过对“艺术之路”的阅读,一定会对梁雷何以成为国际作曲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着全新的认识。而通过其余几个部分,则对理解和研究梁雷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幅多彩的拼图。如果说,“艺术之路”部分的文字内容,勾勒出了梁雷成长过程中每一瞬间的素描“肖像”,

7、那么其余三个部分,则像瞭望风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景致,而细心的读者则能从这些不同的景致中,感受到曼妙多样的万象世界。梁雷的父母梁茂春、蔡良玉写的 从未知到立志:梁雷的学习之路 和裘陵维女士写的近十万字的 桥上的风景:梁雷的音乐人生,配上了大量的历史图文资料,以充满温情的笔触记录下了梁雷的学习成长足迹。从未知到立志:梁雷的学习之路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梁雷从出生到赴美留学,再到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之后发生的故事。梁父梁母的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笔下充满了鲜活温馨的情节,读来令人感动。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工作的裘陵维女士写的桥上的风景:梁

8、雷的音乐人生 则大致按照作品的创作演出为线索,以重要事件为切入点,用抒情而富于文采的笔调、夹叙夹议的陈述方式,讲述了梁雷的音乐人生历程,文中有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为梁雷写的最完整详尽的音乐传记。不同的读者对这些叙述必定会有非常不同的观感和体验,也许会被不同的内容所打动。就我而言,我从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叙述中,看到了一位杰出作曲家非凡的成长之路,让人难以忘怀。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有两个细节的描述。一是,梁雷美国读书期间,有一阵子在餐馆里打工,因为买不起鞋,捡了一双不合脚的鞋,把脚磨破到流血,工作繁重还遭到餐馆老板的刻薄呵斥,与在后厨帮忙的偷渡的华工成为了朋友,亲眼目睹了他们艰辛逼

9、仄的生活。二是,梁雷对长期患病的妻子的精心呵护。裘陵维女士写道:“由于妻子身体上的原因,梁雷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孩子的任务,从端奶瓶、换尿布,到给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觉,他尽可能地承担,同时还要做饭、打扫卫生,每天给她按摩,减轻疼痛”对这两个细节的描述印象深刻,并非因为它们展现了梁雷生活的某些“不易”,也并非因为它们与生于音乐世家、书香门第的梁雷一贯顺风顺水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反差。而是因为,第一个细节让我理解了梁雷为何在其作品中 尤其是像 温切斯特(,)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 展现了强烈的人文和社会关怀。窃以为,也许正是因为梁雷丰富而别样的经历,促使他在音乐中,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关注不同人群的生存处境,并让

10、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而第二个细节,则让我看到了梁雷的“另一面”作为他的友人,我见到的梁雷,总是展现出灿烂的笑容和温文尔雅的关切。书中对他与家人和孩子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位谦谦君子的大爱。除了家庭还有工作。赛斯勒尔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与人文学院的荣誉院长,也是梁雷的同事,他这样评价梁雷:“梁雷是北美立足于中国音乐传统创作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从广义来说,也是当代作曲领域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是才华横溢的作曲家、有献身精神的同事,以及非常成功的导师。”总之,书中满是这样让人感佩的语言和细节。这些生活和工作的事例让人禁不住联想到梁雷的音乐创作。在这方面,陈鸿铎教授做了极好的解

11、读。他在 赤子情怀 文人精神:解读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音乐创作 一文中,从“赤子情怀:梁雷音乐创作的精神基础”“文人精神:梁雷音乐作品的情感之源”两个角度解读了梁雷的音乐创作。而后者,又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对故土艺术的赤诚之爱”“对人性善恶的真诚直面”“对家庭亲情的珍爱呵护”。陈鸿铎是梁雷多年的朋友,也是国内作曲理论的知名专家,我认为他的解读是独到而深刻的。文集的第四部分收录了梁雷的 篇文章(其中 篇是访谈)。这些文章时间跨度将近 年(),从一个局部侧面呈现了梁雷长期以来的艺术态度和创作观念。我相信作曲家写下的这些文字对理解其音乐“何以如此”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正如梁雷在“庆祝周文中教授九

12、十华诞”而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说那样:“一个人的音乐作品和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的人生分量。其生命的厚度、思想的深度、人文的关怀,都会从他写下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文字中闪现出来。”毫无疑问,梁雷的成长经历无疑影响了他的音乐之路。梁雷出生 个月后,直到 岁之前,梁雷和父母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宿舍里。彼时,那里也住着杨荫浏、曹安和等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通过亲友的回忆和梁雷自己讲述,幼年的这种音乐环境对他之后的创作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出国以后的种种经历同样如此,与他的创作密不可分。比如,对蒙古长调和民间艺人色拉西的关注,让他写出了 色拉西片断(,),在赵如兰家的古琴学习经历又让他在 听景(,)中

13、出色地应用了古琴音乐的元素。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看起来像故事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是故事,它背后隐含的深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故事本身。二、梁雷的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立场 年,对于梁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凭借 千山万水 获得了格文美尔大奖()。格文美尔大奖有“作曲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由于种种原因,梁雷获奖的消息在国内反响不够热烈,但在美国本土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因笔者当时写了一个简短的评述,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美国媒体对此事的重视,当然,还有他的合作者、同事们那份掩饰不住的骄傲。千山万水 的获奖,让我们再一次思考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些问题被国内以不同形式讨论了很

14、久。简单表述就是:“华人作曲家如何走向并影响世界?”具体到梁雷,其背后的思考是,作为还算年轻的华人作曲家,梁雷何以能在西方世界获得如此殊荣?这其中,个人的天赋和才华当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然而,仅仅是如此吗?中国文化是否起作用?起何种作用?又如何起作用?作曲家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看法是非常明确的,获奖之后,梁雷明确表示 千山万水的写作灵感来源于黄宾虹的画作,黄宾虹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接受 波士顿环球 的采访时,梁雷说:“我对黄宾虹绘画与著述中展示的真谛着迷,他在我的心目中如同一根蜡烛,他是引导我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伴侣。”何以花费笔墨来谈 千山万水?是因为这首作品具有一定典型

15、性 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梁雷的创作总体特征: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为主体,融合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又有着极富个人的创造。而这些特征,在“文集”中,诸多专家给予了大量精辟的评价。诗人叶维廉说:“百余年来,中西文化无可逃避地进入复杂的冲突、对峙、争战、协商、调整。这种我称之为异质争战的共生()一面深深触扰了中国本源的感受、秩序观和价值观,一面引发了弓张弦紧的文化对话。其实,梁雷所有的作品都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也就是要从东西、古今的异同的磨合中激放出一个有文化之根的新起点。”应该说,叶维廉的这一视角是独特而合理的。正是在中西文化对置的张力中,才产生了音乐创作的各类议题。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对梁雷而言

16、,文化立场伴随着其艺术成长的全程。在其 年出版的个人文集 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 中,梁雷提到了音乐文化异同对其创作的影响,他说:“作为一位生长在中国,岁时又到美国接受教育的音乐家,我逐渐对音乐文化之间的异同产生兴趣,各种音乐文化对时间和节奏的观念、对音色的敏感性、对声音空间的利用,结构设计、比例安排、对演奏家在诠释和即兴演奏时起到的作用,等等,都在向我们提出问题。”在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这本文集中,音乐学家班丽霞教授接过了梁雷在 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中提出的几个核心问题。在对 幽光 参变潇湘 等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以梁雷的追问 “音乐可以表达

17、情感,但可以借音乐来提问吗?这本身是不是一个问题?让谁去回答?”为切入点,借助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展开,并以此阐述回应“音乐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和“音乐的内涵与价值问题”。作曲家贾达群教授则从四个维度解读梁雷的音乐“表达”:即,“有内涵的声音选择、有文化的音色技巧、有逻辑的节奏安排、有智性的织体造型。”“文集”中的西方作者则更加注重从个性的角度来解读梁雷的作品。苏拉米特冉认为梁雷的音乐不可预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叹为观止的创造让音乐“极具个人特色”。I1持相同看法的还有乐评人詹姆斯舒特,他认为梁雷“在大量东方与西方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他形成了不拘一格的独特风格”。I2诺曼瑞恩说:“梁雷的所有音乐都充

18、满了令人着迷的惊喜和创新元素,这些元素在演化过程中从未让人感到僵硬或机械化。”I3埃托尔加尔齐亚在分析了梁雷的创作历程,结合作品与风格,总结道:“梁雷赢得了他的独立性,走出了一条新的创作思路。他的思路借鉴了他在中国度过的童年记忆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蕴交织在一起。在音乐中,梁雷以自己国度的场景、意义作为元素,丰富了新的西方音乐构成形式,反映到约翰凯奇()和 世纪 年代纽约学派的部分音乐理论中。”I4除了从整体上阐述梁雷的创作特征,“文集”的作者中不少是从个案入手解读梁雷的创作特点的。裘陵维在 桥上的风景:梁雷的音乐人生中写道:“萨克斯协奏曲 潇湘 进一步提高了梁雷对整个人性思考

19、的强度,这是一种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着他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性史的历程有着更多的思考和体会。带着这种信念,梁雷更加关注热点、直面现实,同时也更注重对人性的发掘。”I5保罗千原通过对 潇湘 五季 等作品的细致解读。认为:“梁雷最有个性的音乐通常是为来自不同音乐传统的异常乐器组合而创作的令人感到亲切的作品。这些往往是他最优秀以及最具原创性的音乐。”I6如何在音乐创作中坚持独立性,对处于双重文化规约的作曲家而言也许并非易事,但梁雷的作品恰恰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独立品格。这无疑与他的创作观念有关。梁雷自己说:“我努力在一个缺少东方文化的大环境里,独立地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独立性很重

20、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独立性,我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模仿、追随西方文化,而丢掉自己文化根基的学生研究中国文化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支持,给我一种思辨、判断的框架,让我感到我是个有家园、有归属的人。我的精神上有了依靠,在面对现代音乐的时候,可以坚持 不入流,在任何地方都不入流,在各种流派和时尚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I7三、文化传统与华人作曲家的创作在前文提及的那篇写梁雷获得格文美尔大奖的短文中,结尾有一句话,窃以为,放在这里是合适的:“梁雷的获奖首先是其个人天赋和才华的产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产物。梁雷与另一位作曲家,年不幸逝世的周文中先生一样,在西方获得巨大声誉,同时在创

21、作理念上,又都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I8的确,当我们论及梁雷的时候,另一位重要的华人作曲家周文中先生似乎不能不提到。不仅是因为他们深厚的友谊,而是因为二者具有太多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的相似代表性。梁雷曾经主编过一本周文中先生的集子 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在这本文集中,有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标题是:华人作曲家何去何从?I9。这个问题自然是令人深思的,至少过去百年来,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中国音乐界。周文中先生在梁雷的 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 的序言中写道:“新 亚洲作曲家令人看重的是他们既有本文化的传统教育或研究,又有现代的西方音乐的知识和创作技术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指示:将来的亚洲艺术家

22、必须有至少两个文化传统 自己的和交流的学识,才能达到 世纪中叶以来的创作贡献。”20同样在这篇序言中,周文中还写道:“中国急切需要的人才不只是文艺或科学专家而更是文艺师资!要既有深入地了解西方文艺之来源、发展过程和目前的理论以及将来的趋向,而更必要的是对中国数千年的文艺之发展、演进,以及综合的历史观点有所了解,才能谈到中国悠久的文艺传统如何与西方近百年迅速转变的潮流互动或融合。”21周文中先生所言的核心指向了中西文化的传统,这绝不只是他们这一代作曲家所面临的问题。对梁雷这一代华人作曲家而言,如何面对文化传统同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从 岁离开故土远赴异国他乡求学不久,梁雷就真正开始思考和母语文

23、化的关系。梁雷曾坦言:“年时,我离开中国十年,和她柴米油盐的关系越来越淡,精神关系却越来越加深,而这种精神关系是靠线装书,靠做梦,来建构一个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国。”22如前文所述,梁雷的创作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印记。在这本“文集”中有多处提到,齐如山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京剧美学,以及“一切声音都有音乐表现的潜能”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观念,对梁雷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梁雷的许多富于个人色彩的作曲技法也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的长调、中国古琴的曲调包含音高和音色,让梁雷发展了“一音多声”()的创作技术,用于其为琵琶和弦乐四重奏而作的 五季(,年)等作品中。在弦乐队 境(,)等作品中,使用了

24、“影子”()技术,即,让不同功能的声音线条不断产生变换,类似中国传统支声复调,声音线条彼此独立,在时间上形成错位,同时,将这一理念从选题方面拓展到音色、节奏、和声等要素当中。此外,还 有“呼 吸”()和 变 化(),前者,是让声音线条的起伏流动,具有某种不确定的“自由”,但又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性。如在萨克斯与电声作品 潇湘的记忆(,)等作品中使用的创作手法。后者则是让声音蕴涵的能量,在变化中形成渐变和裂变,形成动力和活力。如在 记忆的弦动(,)等作品中使用了这一技法。然而,梁雷显然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 无论是中国传统还是西方传统 是不够的。如果说,周文中和梁雷两个相差数代的作曲家具有不同之处的

25、话,我认为,身处他文化的语境之中的周文中逐渐意识到,音乐创作如果依据某一传统(尤其是西方传统)的演变来评判创作的价值,是完全不合适的。周文中说道:“纵览我的全部创作生涯和梁雷近来的创作成绩清楚地表明,如果没有从西方传统中独立出来,并发现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谁都不可能创作出我们已经写出来的音乐。无论一个中国作曲家如何有才能与天分,即使他模仿现代时尚的西方体系和风格再多,学习西方本世纪音乐再多,也不能够帮助他作为中国作曲家真正地独立。”23对于如何处理文化传统的问题,周文中先生和梁雷似乎有着某种默契的共识,周先生说道:“梁雷和我年龄相差几乎是整整两代或者半个世纪之久!然而,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

26、点以及前途似乎颇有类似的观点:继承发展而不滥用。当然,我们所继承的已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的发展也必有其修改之需要!”24梁雷正是如此实践的 吸收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多元并蓄,使用“现代”手法让传统的精神在音乐中出新。在多年前的一次对谈中,梁雷曾说:“我比较认同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不中不西、不古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不今。我认为如果将多元的文化都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总比只有一元的好。不因为根植于中国文化就用它贴标签;也不因为接受西方文化就依赖它。要能在中、西之上提出个人的新解,发出独特的声音。”25梁雷还表示:“我把作曲当作一个向现有文化标签挑战的手段,一个以自由想象突破各种文化认同束缚的途径

27、。为此,我发展了几个核心观念,每一个观念都建立在跨越了历史、文化、技术与学科界定的丰富元素上。”26正是这些深思熟虑的创作观念,锻造了今日的梁雷!总之,当仔细读完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笔者坚持认为这本文集是研究梁雷其人其作的重要文献,但它的重要作用,绝不仅于此 梁雷的成功,不单是其个人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的成功。而通过站在时代浪潮之巅的梁雷,为我们思考华人音乐家的创作何去何从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前推动梁雷的文集 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 出版的,也是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的主编洛秦先生。在读完两本书之后,笔者似乎更加能体会出版

28、者的用心。二者似乎隐隐约约地存在某种呼应关系。梁雷的“提问”既是面向自己,亦是面向众人。当然,不同读者兴许能从中读出不同的答案。注 释班丽霞主编: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年,第 页。亦收入 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 之中。爱德华格林主编:中国与西方:一种新音乐的诞生,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年,第 页。副主编是梁雷,洛秦以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的身份写了“出版人后记”。裘陵维:桥上的风景:梁雷的音乐人生,见“文集”第 页。赛斯勒尔:拓宽我的音乐视野的同事,见“文集”第 页。梁雷:周文中的启示:庆祝周文中教授九十华诞,载 音乐艺术 年第 期。亦为

29、 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 之序言。黄宗权:新晋格文美尔大奖得主梁雷和他的 千山万水,载 音乐生活 年第 期。叶维廉:进出于梁雷记忆的弦动,见“文集”第 页。同,第 页。梁雷:借音乐提问,载 人民音乐 年第 期。贾达群:梁雷的“表达”及引发的思考,见“文集”第 页,原文发表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第 期。I1苏拉米特冉:一位引路的作曲家,见“文集”第 页。I2詹姆斯舒特:我们需要梁雷的音乐,见“文集”第 页。I3诺曼瑞恩:梁雷:作曲家、教育家、人道主义者、我的朋友,见“文集”第 页。I4埃托尔加尔齐亚:聆听没有边界的音乐,见“文集”第 页。I5裘陵维:桥上的风景:梁雷的音乐人生,见“文集”第 页。I6保罗千原:一位属于世界的作曲家,见“文集”第 页。I7梁雷:墨积层染:与作曲家梁雷的对话,见“文集”第 页。I8同。I9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年。20同,第 页。21同,第 页。22梁雷 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演讲的记录稿,见班丽霞主编:借音乐提问:梁雷音乐文论与作品评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年,第 页。23同,第 页。24同,第 页。25李西安、谢嘉幸、梁雷:贴近自心的音乐:梁雷近作三人谈,载 人民音乐 年第 期。26梁雷:对我深有影响的几个体验和一些创作想法,载 人民音乐 年第 期。作者简介 黄宗权,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