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880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_王利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研究王利伟 程 艺内容提要 开放型经济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性开放条件,在衔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对接国内外制度规则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够起到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功能。根据开放特征,本文将开放型经济地区划分为综合开放型、贸易开放型、要素开放型、口岸开放型四个类型,分门别类研判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更好促进开放型经济地区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地区 新发展格局融入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

2、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并积极推进(韩文秀,)。当前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和探索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黄群慧,)、深刻内涵(高培勇,)、重点任务(张燕生,)等宏观层面研究,二是在新发展格局指引下细分领域的战略转型,比如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祝合良和王春娟,)、科技创新战略(陈劲、阳镇和尹西明,)、消费扩容升级(刘尧飞和管志杰,)等。不同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各地量身定制自身发展方略的重要任务。开放型经济地区作为衔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是构建、服务和引领新发

3、展格局的关键区年第 期DOI:10.16304/ki.11-3952/f.2023.02.011域,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关于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很少,亟需得到重点关注和持续系统研究。一、开放型经济地区的识别及其分类特征开放型经济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聚发展动力,是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区域。识别开放型经济地区并进行科学分类和布局特征分析,是推动其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一)开放型经济地区的界定当前对开放型经济地区的界定和识别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在以往相关文献(程艺等,;高新才和咸春林,)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开放型经

4、济地区的识别方法,并进行科学识别和分类。首先,构建开放型经济地区筛选数据库。以地级以上城市单元为主体,构建了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库(个别城市因数据缺失而剔除),作为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备选库。其次,构建开放型经济地区评价指标。根据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内涵,构建由贸易开放度、要素开放度和口岸开放度 个一级指标和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旅游外汇收入、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占总人次比重、进出口货运量、口岸出入境人员数占总人口比重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第三,利用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熵是物理学概念,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科学中反映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程度的测量,根据熵值大小(各项指标值的

5、变异程度)可以计算不同指标对总指标的贡献度,进而确定不同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指标进行标准化:()()(),为正向指标()()(),为负向指标()式中,为第 年第 项指标的数据原始值,()和()分别为所有年份中第 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二步,计算第 地区第 项指标的比重:()第三步,计算指标信息熵:(),()第四步,计算信息冗余度:()第五步,确定指标权重:()第六步,根据各指标权重和标准化后数值,计算第 城市的开放度为:()在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之下,结合 层次分析法,对熵值法的权重进行优化调整,确定 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表)。第四,识别开放型经

6、济地区。根据中国 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选取 年、年、年三个时间节点,采用自然断裂法将所有城市分成五个层级,依次为开放度高、较高、中等、较低、低五类,选取开放度高、较高两类城市识别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地区,从而确定了开放型经济地区识别结果(图),开放型经济地区的数量分别为 个、个、个,总体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年第 期表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系统层指标层计算公式单位权重贸易开放度进口依存度进口贸易额 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 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万元要素开放度实际利用外资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占总人次比重国际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总

7、人次口岸开放度进出口货运量进出口货运量吨口岸出入境人员数占总人口比重出入境人员数 地区总人口图 年、年、年开放型经济地区的识别结果(二)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分类采取层次聚类法()对已经识别出的开放型经济地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开放型经济地区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型,即综合开放型、贸易开放型、要素开放型、口岸开放型(图)。其中:()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均比较高并且综合实力突出的地区,这类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支撑条件好,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协作的门户区域,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和深圳、青岛、厦门等开放程度高的副省级城市。()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指具有突

8、出的制造产业基础且对外贸易活跃的地区,这类地区主要发挥出口加工制造优势和贸易平台优势,深度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参与国际大循环分工,主要包括佛山、无锡、中山等制造业发达和出口贸易较多的城市。()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指营商环境好、承载能力强、发展基础雄厚的内陆开放高地,这类地区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国际旅游、国际商务、国际交流等要素配置发挥重要作用,是畅通国内外要素配置和交流的重要区域,年第 期主要包括成都、杭州、武汉、西安、郑州、南昌、哈尔滨、洛阳等内陆省会城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指东部沿海或者内陆边境等具有口岸开放条件的地区,这类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是发挥通

9、道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跨境贸易、进出口加工和配套服务,是国内外要素流动的重要通道,主要包括大连、连云港、烟台、日照、湛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 州、伊 犁 哈 萨 克 自 治 州 等 沿 海 或 边 境城市。图 年、年、年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分类(三)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布局总体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向纵深推进,中国开放型经济地区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衰减的特征。一是开放型经济地区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型经济地区迅速由 个增加到 年的 个。二是开放型经济地区范围不断扩大,从改革开放初期以东南沿海为主的开放型经济地区格局逐步演变为东部沿

10、海、内陆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为主的立体式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三是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地区开放型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从 年的 逐步提升到 年的。四是开放型经济地区由东向西呈现衰减特征,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起步早、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贵州等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并不高,由东向西开放型发展水平呈现衰减特征。分阶段来看,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型经济经济范围和开放程度均呈现快速扩大和提升态势,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从开放度较低地区跃升为开放度中等地区,重庆、成都、郑州、武汉等内陆省会城市则跃升为较

11、高开放度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年,中国东中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杭州、九江、惠州等城市跃升为开放型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西部沿边地区开放程度明显提升,黑河、牡丹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边境口岸地区隆起为内陆沿边开放发展带。但在这一阶段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年第 期平出现普降态势,除长春、沈阳、哈尔滨等省会城市外,其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多呈现不同程度下降态势。二、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价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型经济地区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在新发展格

12、局中发挥开放高地优势,打造成为引领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一)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是组织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锋引领中心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往往处于中国甚至全球城市体系“金字塔”的塔顶位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城市,也是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要承担超大城市的先锋引领和组织辐射功能,一方面在前沿科技、国际交往、航运枢纽等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体现全球竞争力,在金融、数据、技术、人才等高端资源领域承担全球配置能力的战略功能;另一方面更大力度发挥对国内大循环的组织辐射功能,推动不符合未来定位的产业向国内有条件的地区有序转移,在科技

13、孵化转化、关键要素交易、科技文化交流、交通网络组织等方面承担对国内大循环的组织和辐射功能,客观上成为组织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锋引领中心。(二)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是畅通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枢纽和贸易枢纽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山东半岛和部分边境地区,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嵌入国际大循环的前沿地区,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发挥衔接国内外循环的产业和贸易串联功能,一方面在促进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衔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内外贸产品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在优势产业领域加大技术攻关

14、突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在双循环格局中的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在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时局复杂多变带来的贸易挑战和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引领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转换能力,在衔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枢纽和贸易枢纽。(三)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是衔接国内国际的高水平要素配置窗口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大多是内陆省会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是国内大循环的内陆“动力源”,是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配置中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综合配套服务优势、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往往承担着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成为国内外人口、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

15、流动的配置中心,既是国际资源要素进入内陆地区的首选地,也是内陆地区资源要素链接国际大循环的重要窗口。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资源要素双向合理流动高效集聚的能力,是衡量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的核心功能。(四)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是沿海沿边地区衔接国内外双循环的国际大通道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口岸地区,是衔接国内外大循环的大通道地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往往是中国“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沿海和边境地区,承担着中国油气、矿石、农副食品等大宗商品进出口重要通道功能和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地的功能,是

16、中国与邻国经济、教育、医疗、金融等多领域紧密合作的门户地区,也是两国或多国跨境合作的试验田,成为衔接年第 期和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三、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开放型经济地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既面临复杂国际环境冲击、常态化疫情防控挑战、衔接国际市场规则和环境不畅等共性问题,也存在不同类型的个性问题。本文将兼顾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识别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和难点。(一)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在国际大循环中控制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不足,在国内大循环中“动力源”作用亟待提升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问题主要是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不足,

17、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动力源”作用仍亟待提升。从对国际大循环的作用来看,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日趋复杂国际竞争中对关键“卡脖子”技术突破不够、在国际前沿科技领域的控制力不强,国际管理组织和机构总部极少、在国际管理和交往中的话语权不多,在关系到国际产业组织重点领域的金融、航运等决策力和影响力都亟待提升,尤其是在全球高端要素市场的配置力有限。从对国内大循环的作用来看,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对周边及外围的地区优质要素吸聚能力很强,但在辐射、组织和引领国内其他地区作用仍有待提升。(二)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在国际大循环中抵御冲击韧性不强,开拓国内市场的堵点障碍多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国际

18、大循环中,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经济发展韧性不强、容易受到国际经贸规则变化造成的短期巨大冲击、抗冲击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程度不高、关键技术和材料受制于人的问题依然突出,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层次和水平都有待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都需要结合新的形势提升质量。在国内大循环中,引导企业和产品融入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仍然面临质量标准不一致、市场开拓迟缓、产供销衔接不畅等不少障碍和堵点,尤其是在产品贸易渠道、规则制定等方面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有待强化,与国内其他地区在产业科技协同融合发展方面仍然亟待提升,链接国内外的服务贸易平台、对外开放平台等重大开放型平台建设亟需密实和加强,贸易便利化水平仍需

19、尽快提升。(三)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国际化软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对国内要素配置呈现“大而不强”问题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着力点失衡造成的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普遍重视对外联系密切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但对国际化制度环境和服务配套环境营造方面相对滞后,造成对创新要素、资金、重要商品和服务、人才等高端优质生产要素吸引力不够。二是重物轻人,设施建设和制度设计大都围绕货物进出口通行速度和效率而配置,但对国际化人才和国际游客吸引的设施配置和制度设计不够,尤其是疫情条件下国际人才和游客进入成本更高,造成融入国际大循环的

20、程度不高。三是大而不强,要素配置以交易、流通、集散等基础环节为主,虽然要素配置规模普遍比较大但总体不强,尤其是高能级要素配置平台缺乏,对要素配置的创新性、控制性和决策性功能较弱,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辐射广度和支配力度都亟待提升。(四)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在国际大循环中功能过于单一,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组织能力弱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是口岸通行便利化水平仍有年第 期待提升,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需求大,口岸建设和运行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国内外大通道的通行效率。二是口岸地区辐射带动作用需加快提升,对进出口资源要素的加工利用和转化服务不够,仅是通道功能

21、对经济和腹地带动有限,对畅通国内外大循环的战略支撑功能偏于单一。三是口岸地区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同质化竞争、孤立式运行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尤其是智慧化协调联动能力建设滞后,亟需尽快破除小循环、融入大循环。四、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径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出发,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突出分类施策原则,制定不同类型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战略着力点和战略实施路径,为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指引。(一)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以全面提升全球影响力、要素配置力、科技支撑力和辐射组织力为目标,更好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全面提升综合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全球影响力、要素配置

22、力、科技支撑力和辐射组织力为目标,提升开放发展能级,更好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一是建设世界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和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机构,吸引、发展和培育国际性组织、国际性总部等国际总部型功能机构,尤其是要重视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总部型经济,吸引和鼓励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和全球总部落户设立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研发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国际功能性机构。三是构建高标准开放型经济,强化和提升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等全球要素配

23、置力,加快建设更高能级的金融、科技、贸易等领域的国际门户地区,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体现高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开放型经济。(二)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以有效增强经济抗冲击性、贸易便利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为目标,建成畅通国内外大循环的战略支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贸易枢纽以有效增强贸易开放型经济地区的经济抗冲击性、贸易便利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为目标,提升国际国内产业和贸易协作传导能力,建成畅通国内外大循环的战略支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贸易枢纽。一是坚持内外贸“两条腿走路”,加快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内外贸在质量标准、经营资质、监

24、管体制等领域的衔接,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产品标准制修订,促进内外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现内外循环衔接,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有效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二是打造国际化贸易枢纽,建设集散功能强劲、有形无形贸易统筹发展、高效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国际化贸易枢纽,健全集商品进出口、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展示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贸易服务链。三是统筹推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吸引更多全球“链主”企业,主动承接国际新一轮高端服务业转移;以传统优势行业和新兴比较优势行业为重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探索跨国并购、境外设立园区、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等高水平“走出去”形式。四是深入

25、开展国内多层次区域合作,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设,重点加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保障关键材料和原材料稳定供给,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供销有机衔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年第 期运行。(三)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以着力强化国内国际要素资源配置的平台支撑、制度支撑、环境支撑为目标,建设成为国内国际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以着力强化要素开放型经济地区对国内国际要素资源配置的平台支撑、制度支撑、环境支撑为目标,提升对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效率,全方位拓展对外对内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建设成为国内国际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一是全面

26、提升开放平台支撑功能,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创新能力和承载能力,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外交主场城市,积极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数字服务进出口基地、国际金融服务示范区等特色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对货物、人才、数据、金融服务的配置能力。二是强化开放性制度支撑,创新资金进出管理、数据跨境流动、境内外融资、人员出入境、通关便利性等方面的政策支撑,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国内外要素流动的配套政策支持,拓展市场标准制定、要素价格指数发布等功能,形成一批在大宗商品、数字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指数,加快提高要素自由流动便利性和高效配置中心性。三是优化开放环境支撑,建

27、设“类海外”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和通行经贸规则,实施国际政务服务环境优化计划,布局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和国际化学校,推进城市道路标牌、公共场所国际语言标识,推动国际友好城市结对交流,申办承办综合性国际赛事活动以及国际马拉松、国际网球公开赛、国际足球品牌赛等赛事活动,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四)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以安全和便捷为目标,建设成为口岸枢纽地位稳固、集疏运体系协调高效、服务品牌效应突出、治理体系融入全球的开放型地区以统筹推进口岸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安全和便捷为目标,着力提升风险预警能力、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

28、率、降低合规成本、改善通关服务,全力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建设成为口岸枢纽地位稳固、集疏运体系协调高效、服务品牌效应突出、治理体系融入全球的口岸开放型地区。一是筑牢口岸地区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口岸地区安全联合防控制度,加强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加快推进以疫情防控为主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强化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提高信息情报共享、风险研判预警水平和联合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建设功能复合国际大通道,以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统领,统筹口岸、通道和各类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强化货物、人口等通关能力建设,完善供应链物流支撑体系,提升口岸联动发展水平,建设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互联互通的国际大通道。三是构建口

29、岸特色经济体系,打造以跨境贸易、进出口深加工、保税物流、离岸金融、国际旅游、国际医疗等口岸特色经济体系,营造对接国际的高标准营商环境,吸引优质经济要素集聚,全面打造国门开放型经济体系。四是建设双向开放高地,加快释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的政策效应,探索与口岸紧密联系通道沿线地区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构建对外对内双向开放的平台支撑体系。五、促进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年第 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强化顶层设计,着力系统提升,推动分

30、步实施,促进开放型经济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强化顶层设计,将开放型经济地区作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抓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建议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作用,将开放型经济地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抓手,切实发挥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扩大内需、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潜力和战略价值,赋予开放型经济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领域先行先试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聚力攻克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

31、关键卡点,构建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体系。(二)着力系统提升,着重增强开放型经济地区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充分考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和开放型经济地区的自身需求,重点突破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促进,重点增强开放型经济地区引领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能力,在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化国内外大通道建设、强化营商服务环境配套、强化制度规则创新、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高效畅通循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发力,系统谋划和重点部署增强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三)推进分

32、步实施,明确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工作的轻重缓急,研究制定近中远期的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压茬推进战略部署扎实落地。近期应该着力部署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保障物流通道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口岸功能正常运转和国际交往整体顺畅等工作,确保国际国内双循环正常运转。中期应该聚焦强化开放型经济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提升在国内外要素配置、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进出口贸易和教育医疗合作等领域的组织辐射能力,切实在新发展格局中起到“动力源”和“传动轴”的战略价值。远期应该着力增强开放型经济地区的全球影响力、决策力和控制力,开放窗

33、口、战略枢纽和门户联通功能更加强大,形成与全球无缝衔接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制度环境,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参考文献:陈劲、阳镇、尹西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当代经济科学 年第 期。程艺、刘慧、公丕萍、宋涛:中国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经济地理 年第 期。高培勇: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前行,经济研究 年第 期。高新才、咸春林:开放型经济:一个文献综述,经济问题探索 年第 期。韩文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民日报年 月 日。黄群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经济研究 年第 期。刘尧飞、管志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消费扩容升级研究,当代经济管理 年第 期。张燕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年第 期。祝合良、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对策,财贸经济 年第 期。(作者单位:王利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程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责任编辑 曹议斤年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