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研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_高金柱.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31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研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_高金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研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_高金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研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_高金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5卷 第1期2 0 2 3年 2月海 洋 湖 沼 通 报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O c e a n o l o g ya n dL i m n o l o g yV o l.4 5 1F e b.,2 0 2 3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高金柱1,张坤珵2,3*,何广顺1,田士政4,赵雨寒5(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 0 0 1 7 1;2.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教学部,山东 青岛2 6 6 1 0 0;3.广西科学院 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5 3 0 0 0 0;4.中国海洋大学 海

2、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2 6 6 1 0 0;5.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 高密2 6 1 5 0 0)摘 要:我国目前海洋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国家、省级角度出发进行区划与规划,选择省级管辖海域以及大范围的重点海域进行区划,但在小尺度、精细化的海洋空间规划上,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本文借鉴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构建适用于小尺度海洋空间的分区适宜性评价方法,将海洋空间分为“三区一线”(海洋生态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建设用海空间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进行验证,提出合理的大连金普新区海洋空间规划方案,为区域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提供策略指导和管理参考,并

3、为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的分区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关键词:海洋空间规划;海洋功能分区;适宜性评价中图分类号:P 7 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3-6 4 8 2(2 0 2 3)0 1-1 6 4-1 0D O I:1 0.1 3 9 8 4/j.c n k i.c n 3 7-1 1 4 1.2 0 2 3.0 1.0 2 2引 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海洋空间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受到高强度甚至高负荷的开发利用,但在以往海洋管理中,海洋空间与资源没有很好地予以优化配置,造成了海洋自然资源与空间资源大量流失,导致其开发利用需求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究其根本,是缺乏对

4、海洋空间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以及未全面地摸清海洋空间本底条件,只做到了广而泛的国家层面海洋空间规划,未做到小而精的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而分区适宜性评价是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合理制定和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在小尺度分区研究方面,西方学者着重于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空间规划分区研究。如G i l l i-l a n d1-2(2 0 0 8)研究制定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方法和步骤。S h u c k s m i t h3等(2 0 1 4)以生物分布的地理信息等要素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出各类空间划分的边界与范围。M a r y(2 0 1 6)4探讨了海洋空间规划(M S P)在空间多尺

5、度管理和环境管理中的优势。相较而言,我国海洋功能区划是理论与技术方法最为成熟的海洋空间规划,国内学者以此开展了相关分区研究。何广顺5等(2 0 1 0)提出综合考虑海洋自然地理、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和行政区划等区域特点为要素划定海洋主体功能空间评价单元。颜利6等(2 0 1 2)通过海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提出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规划分区体系。周连义7等(2 0 2 1)重点分析大连用海活动之间以及用海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冲突性和兼容性,初步划定大连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并制定管制规则。总体来说,我国海洋空间规划注重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逐步由大尺度、高层次的海

6、洋空间性规划向精细化、中小尺度、中低层次延伸。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2 1 D S H J 1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 0 2 1 1 3 0 1 1);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合同编号:G X K L HY 2 1-0 4);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 0 2 0 0 1 0 0 1)第一作者简介:高金柱(1 9 8 8),男,山东人,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空间规划、评估及海洋经济。E-m a i l:6 3 0 8 2 6 6 4 9q q.c o m*通信作者:张坤珵(1 9 9 0),男,天津市人,理学博士,讲师

7、,从事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研究。E-m a i l:z k c o u c.e d u.c n 收稿日期:2 0 2 1-0 3-2 81期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1 6 5 2 0 1 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明确建立包含海洋在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8,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海洋空间规划分区方面主要面临三个主要问题:(1)海洋生态环境本底与空间地理发生变化。尽管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止,但重点海湾海域污染仍较为严重,逼近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上限,近岸空间地理变化显著。由此

8、造成现行海洋功能区划分区与当前陆海边界不对应,生态重要性与脆弱性需要重新进行评估,识别丧失基本生态功能的部分生态空间、高污染风险区域等。(2)近岸空间利用效能低下,行业用海矛盾突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向高效可持续逐步转变,但仍然存在近岸海域开发呈明显过度、近海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海洋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意味着原有海洋功能区划的分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即使按照区划更加严格实施用途管制,但分区的空间容量、布局等无法保障行业用海发展与新需求,行业用海矛盾难以彻底有效解决。(3)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对海洋空间分

9、区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原海洋功能区划等涉海规划是基于当时的海域本底与发展现状进行分区,一方面无法满足新时期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关系的新要求,如 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 明确提出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要求。另一方面原海洋功能区划分区方法不能满足基于“双评价”的规划分区技术要求,同时“双评价”中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缺少海域相关评价内容,且在小尺度海洋空间应用上仍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借鉴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9,构建适用于小尺度海洋空间的分区适宜性评价方法,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海洋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并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基于区域生态本底与发展特点,

10、开展地区分区适宜性评价,划定了海洋空间规划“三区一线”分区方案与具体功能分区布局,提出分区管控要求。1 方法研究1.1 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是在借鉴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三类功能的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针对海洋自身特点,通过基础数据处理、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评价单元计算与定级等过程1 0,最终确定管辖海域的海洋生态空间、建设用海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同时结合分区判定标准,明确“三线一区”分区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海洋功能区划、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区域现状与发展需求,明确小尺度海洋空间分区体系(表1),研究提

11、出海洋功能分区的具体布局。表1 小尺度海洋空间分区体系T a b l e1 T h es y s t e mo f s m a l l-s c a l eM a r i n es p a c ez o n i n g海洋生态空间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游憩用海区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渔业用海区建设用海空间交通运输用海区矿通信用海特殊用海区预留区海洋生态空间指具有海洋自然属性,以承担生态服务、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为主体功能的海洋空间。建设用海空间指以承担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海洋开发建设活动为主体功能的海洋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指海洋环境质量较好,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可用于海水产品、

12、海洋生物医药原料等供给的海域。主要以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和捕捞生产等渔业利用为主要功能导向的海洋空间,包括海洋水产品增养殖、海洋牧场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空间。1.1.1 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从海洋空间分类与区域海域条件角度,根据各空间不同属性与特点,借鉴“双评价”指标分类1 1,构建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1 6 6 海 洋 湖 沼 通 报2023年表2 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 a b l e2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s y s t e mo fM a r i n es p a c ep l a n n i n gz o

13、 n i n gs u i t a b i l i t y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海洋生态空间(G 1)海洋生态系统(A 1)生态重要性(B 1)对受保护海域重要性、海洋典型生境保护重要性、海洋地形地貌保护重要进行综合评判。海洋生物多样性(B 2)H*=-si=1pil o g2pi,Pi:第i物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s:物种总数1 7。生态环境健康状况(B 3)C EHi n d x=piI NDXi,I NDXi为第i类指标健康状况,P为评价指标类群数。海洋生态环境评价(A 2)海洋环境承载指数(B 4)符合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的海域面积/海域总面积。海洋生态承载指数(B 5)近

14、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海洋环境质量(A 3)海水水质(B 6)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B 7)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海洋生物质量(B 8)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建设用海空间(G 2)海洋空间资源评价(A 1)岸线开发强度(B 1)PA=lm BqB+lm TqT+lm GqG+lmHqHl总,l总为海岸线总长度,lm B、lm T、lm G、lmH分别为围塘坝岸线、防护堤坝岸线、工业与城镇岸线、港口码头岸线,qB、qT、qG、qH分别为四种人工海岸类型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赋。海域开发强度(B 2)PE=ni=1(Sili)S,n为海域使用类型数;Si为第i中用海类型的面积;S为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

15、海域总面积;li为第i种用海类型的资源耗用系数。资源环境约束条件(A 2)海域开发利用潜力(B 3)采用岸线资源利用潜力与滩涂资源利用潜力作为评价指标,选取两者最小值。D1 1=1-Lr+LpLz,Lr为已开发利用岸线长度;Lp为海洋类保护区内的岸线长度;Lz为岸线总长度。D1 2=1-Sr+SpSz,Sr为已开发利用滩涂面积;Sp为海洋类保护区内的滩涂面积;Sz为滩涂总面积。围填海存量资源(A 3)-存量围填海资源=围填海造地成陆面积-为围填海项目用海确权面积。交通优势度(A 4)距居民点距离(B 5)距港口距离(B 6)距道路距离(B 7)离岸(岛)距离(B 8)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建设用海空

16、间各类交通因素的重要性,取值居民点距离0.1、各级道 路距离0.2 5、各级 港口距离0.3 5、离 岸(岛)距 离0.3。确定交通因素距离评价单元的网格中心点的距离,采用极值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出评价单元与交通因素的相对距离。海洋灾害风险(A 5)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9)海冰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0)海浪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1)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等级(B 1 2)海啸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3)海洋灾害风险评价=M a x(风暴潮灾害风险,海冰灾害风险,海浪灾害风险,海平面上升风险,海啸灾害风险)。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海浪

17、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1期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1 6 7 续表2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G 3)海洋渔业资源评价(A 1)海洋渔业资源承载指数(B 1)F=F10.6+F20.4,游泳动物指数(F1)、鱼卵仔稚鱼指数(F2)。F1=E S+T L2,E S为渔获物经济种类比例;T L为近海平均营养级指数。F2=FE0.2+FL0.8,FE为鱼卵密度;FL为仔稚鱼密度。海洋环境质量(A 2)海水水质(B 2)同上海洋沉积物质量(B 3)同上海洋生物质量(B 4)同上

18、海洋生态系统(A 3)生态重要性(B 5)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B 6)同上生态环境健康状况(B 7)同上海洋灾害风险(A 4)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8)同上海冰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9)海浪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0)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等级(B 1 1)海啸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2)海上交通优势度(A 5)距渔业基础设施距离(B 1 3)离岸(岛)距离(B 1 4)距排污口距离(B 1 5)距港口距离(B 1 6)取值渔业基础设施距离0.2 5、排污口距离0.2 5、各级港口距离0.3 5、离岸(岛)距离0.1 5。1.1.2 权重设置本文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基于AH P与熵值法的主客

19、观合成方法,即D-S证据理论,既可以有效消除数据中的极值所造成的偏差,又可以避免多位专家给出意见可能偏差太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评判结果的准确性。(1)主观赋权法 层次分析法AH P1 2-1 3本文邀请了2 0位在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和空间规划等领域的专家为二级指标打分,采用1-9打分法,并使用P y t h o n工具进行一致性检验,C R均小于0.1(如表2-4所示)。C I=m a x-nn-1(1)C R=C IR I(2)式中,C I为一致性指标;R 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1);C R为一致性比率;n为判断矩阵阶数。(2)客观赋权法 嫡值法若系统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ii=1,2,

20、n(),信息嫡可以定义为:E=-kni=1pil npi其中k0,k=1l nn()(3)若某个指标的E值越小,表明在综合指标中评价作用越大,权重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1 4(3)主客观权重合成方法 D-S证据理论设U为样本空间,函数m:2U 0,1,满足m()=0,AUm(A)=1,称m A()=0为A的基本赋值,m(A)称为概率分配(m a s s)函数。信任函数B e l:2U 0,1,B e l A()=BAm B()=1(AU),B e l函数表示对命题A为真的信任程度1 5-1 6。似然函数P l:2U 0,1,p l A()=1-B e l A-(),其中A1 6 8 海 洋 湖

21、 沼 通 报2023年U。似然函数表示对A为非假的信任程度。设m1,m2mn是n个m a s s函数,D e m p s t e r合成规则为和M=M1M2Mn为:M()=0(m1m2mn)A()=k-1Ai=A1inmiAi()(4)其中k为归一化因子,1-k反映了证据的冲突程度:k=1-Ai=1inmiAi()=Ai1inmiAi()(5)(4)权重结果海洋三类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具体权重设置如表3所示。表3 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T a b l e3 T h ew e i g h t s e t t i n g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s u

22、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e sa b o u t t h r e ek i n d so fM a r i n es p a c e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AH P权重熵值法权重D-S最终权重海洋生态空间(G 1)生态重要性(B 1)0.2 0 100.1 9 580.2 8 02海洋生态系统(A 1)海洋生物多样性(B 2)0.0 6 330.1 0 050.0 4 53生态环境健康状况(B 3)0.1 3 450.1 0 600.1 0 15海洋环境承载指数(B 4)0.1 7 450.1 6 800.2 0 87海洋

23、生态环境评价(A 2)海洋生态承载指数(B 5)0.1 7 450.1 5 390.1 9 12海水水质(B 6)0.1 3 160.1 0 750.1 0 07海洋环境质量(A 3)海洋沉积物质量(B 7)0.0 6 040.0 8 430.0 3 63海洋生物质量(B 8)0.0 6 040.0 8 400.0 3 61建设用海空间(G 2)海洋空间资源评价(A 1)岸线开发强度(B 1)0.1 6 560.1 2 580.2 1 88海域开发强度(B 2)0.1 6 560.1 2 040.2 0 94资源环境约束条件(A 2)海域开发利用潜力(B 3)0.1 5 430.1 1 670

24、.1 8 91围填海需求程度(A 3)围填海需求(B 4)0.0 9 800.1 0 340.1 0 64围填海存量资源(B 5)0.0 9 800.0 9 200.0 9 47交通优势度(A 4)距居民点距离(B 6)0.0 2 040.0 4 170.0 0 89距港口距离(B 7)0.0 3 570.0 2 030.0 0 76距道路距离(B 8)0.0 5 710.0 8 060.0 4 83离岸(岛)距离(B 9)0.0 5 190.0 7 670.0 4 18海洋灾害风险(A 5)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0)0.0 3 520.0 6 590.0 2 44海冰灾害风险区划等

25、级(B 1 1)0.0 3 520.0 5 660.0 2 09海浪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2)0.0 3 130.0 4 970.0 1 63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等级(B 1 3)0.0 2 040.0 2 670.0 0 57海啸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4)0.0 3 130.0 2 350.0 0 77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G 3)海洋渔业资源评价(A 1)海洋渔业资源承载指数(B 1)0.1 3 980.1 2 570.2 2 45海洋环境质量(A 2)海水水质(B 2)0.1 1 490.1 0 950.1 6 08海洋沉积物质量(B 3)0.0 6 600.0 6 430.0 5

26、 42海洋生物质量(B 4)0.0 6 600.0 6 900.0 5 82海洋生态系统(A 3)生态重要性(B 5)0.1 1 410.1 0 840.1 5 80海洋生物多样性(B 6)0.0 5 290.0 5 610.0 3 79生态环境健康状况(B 7)0.0 8 390.0 8 510.0 9 12海洋灾害风险(A 4)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8)0.0 4 190.0 4 660.0 2 49海冰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9)0.0 4 190.0 4 670.0 2 50海浪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0)0.0 3 760.0 3 910.0 1 88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等级(B

27、 1 1)0.0 1 890.0 1 380.0 0 33海啸灾害风险区划等级(B 1 2)0.0 3 900.0 3 770.0 1 88海上交通优势度(A 5)距渔业基础设施距离(B 1 3)0.0 4 290.0 4 540.0 2 49离岸(岛)距离(B 1 4)0.0 4 290.0 4 660.0 2 55距排污口距离(B 1 5)0.0 6 750.0 6 950.0 5 99距港口距离(B 1 6)0.0 2 980.0 3 650.0 1 391期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1 6 9 1.1.3 评价单元计算与定级首先,明确评价单位尺寸。评价单元是进

28、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本空间单位1 7,需要根据规划范围设置合理的栅格单元尺寸作为基本评价单元。本论文采用主导因素判定法为主,叠置法和动态网格法为辅1 8,从数据可获取性出发,将海域底图划分为1k m1k m的网格单元。根据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收集数据进行图层分析运算。其次,对各指标层评价因子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各评价因子层的栅格数据1 9,部分以网格中心点处的值代表评价单元的分值。本文采用极值法等方法进行相应的标准化处理,公式为:Bi=Ai-m i nAim a xAi-m i nAi(6)式中,Bi为第i指标的评价值;Ai为实际值,m a xAi与m i nA

29、i为实际值的上下限。将标准化处理的各评价单元指标分值和各层栅格数据与对应的指标权重加权求和与叠加运算,得出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和评价结果图层。最后,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判定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值计算2 0,公式为:Yi=nk=1WkYi k(7)式中,Yi为i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Wk为k项指标权重;Yi k为i评价单元k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n为评价单元个数。在A r c g i s中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依据分值分布情况进行级别划分2 1。根据各评价单元分值确定定级结果,按“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聚类分级,并将具有连续属性值的海洋空间划分成几个具有均匀属性的区域,从而得到适宜性

30、评价结果。对归并后的区域的边界进行平滑处理、边界规整2 2,按适宜性的“高”“中”“低”分别提取为矢量数据,形成各适宜性评价图。表4 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判定标准T a b l e4 E v a l u a t i o nc r i t e r i a f o r 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o fM a r i n es p a c ez o n i n g海洋生态适宜性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适宜性建设用海适宜性建议类型高*海洋生态空间中高*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中中高建设用海空间中中中海洋生态空间中中低海洋生态空间中低高建设用海空间中低中海洋生态空间中低低海洋生态空间低高

31、*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低中高建设用海空间低中中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低中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低低高建设用海空间低低中建设用海空间低低低海洋生态空间 注:*代表任一评价结果。1.2 分区划定方法研究1.2.1 分区判定标准基于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的评价结果分析,按以下具体标准形成初步分区方案(表4)。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结果中仅有一项适宜程度为高的区域,划分为该种类型空间。有两项适宜程度为高的区域,若其中一项是海洋生态空间适宜程度高,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原则上应划分为海洋生态空间;否则可优先划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三项适宜程度都为高,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可划分为海洋生态空间。对于以上

32、未划定的区域,海洋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结果中海洋生态适宜性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适宜性仅有一项适宜程度为中的区域,划分为该类型空间。有两项适宜程度为中,若与其主体功能定位对应的空间类型适宜程度为低的区域,一般可按照海洋生态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建设用海空间的优先级次序进行确定,也可按照空间类型的空间集中原则进行确定;否则按照贯彻主体功能定位原则,划分为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一致的空间类型。三项适宜程度都为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原则,划分为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一致的空间类型。对于功能适宜性均为低的区域,按照生态1 7 0 海 洋 湖 沼 通 报2023年保护优先原则,一般可划分为海洋生态空间。由于小尺度

33、海洋空间适宜性评价从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单元完整性看,进行的是局部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局限性,因此海洋空间分区判定的最终结果需要进一步核查,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与海岸带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海洋空间分区结果进行调整,避免冲突。三区方案划定后,依据海洋空间分区体系,提出海洋功能分区的具体布局。1.2.2 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海洋生态红线依据“双评价”,识别生态极重要区与脆弱区,参照 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划定海洋生态红线2 3。本文的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是采用双评价现有成果与原海洋生态红线进行综合考虑与空间叠加得出。2 结果与讨论2.1 金普新区分区适宜性评价结果大连金普新区地处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东

34、北部,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土地面积10 4 3.5 5k m2,可利用的海域面积1 7.5 9万h m2,其中黄海1 2.0 1万h m2,渤海5.5 8万h m2,海岸线总长3 3 2.7 2k m,其中大陆岸线长2 7 2.9 3k m2 4,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等2 5-2 6。结合金普新区禀赋与发展特点,根据上述海洋空间规划分区技术方法,分别对金普新区所辖海域进行适宜性评价,数据来源主要有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大连海域使用确权数据、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大连统计年鉴、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等官方公布数据。图1 海洋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图F i g

35、.1 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s p a c e2.1.1 海洋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主要考察评价单元的承载力,综合海洋环境承载指数、海洋生态承载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价。海洋生态系统评价注重生态重要性评价,以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并考虑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价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环境质量是直观体现海域当前状况,主要用海水水质等指标作出综合评价。主要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评价,得出海洋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见图1。2.1.

36、2 建设用海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海洋空间资源评价、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围填海需求程度、海洋灾害风险等指标,重点考虑单元与围填海建成区的空间距离、居民点与海洋产业集聚区的空间位置特征临近港口条件、交通主干道等因素,避开高坡度海岸等难以作为围填海或建设用海的地形限制区,对全海域进行建设用海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价(图2)。研究发现,建设用海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大连保税区(南区)的大窑湾、金州经济开发区沿岸地区。另外,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同海洋功能区划相比较,现有的用于建设用海的海域有些并不是很适合作为建设用海空间。对于当前海洋功能区划中已有的区域较小、未来拓展潜力不大的海洋建设用海,应当逐步退出。另外,根据最

37、新的围填海管控措施,渤海围填海项目、计划等应予以取消,在建的围填海项目和工程,根据国家政策予以停止或者调整。2.1.3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从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灾害风险、海上交通优势度等方面,综合评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适宜性(图3)。研究发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的适宜空间主要集中在杏林街道的黄海沿岸,拥有杏树水产园区、杏树屯港冷链物流中心。金普新区西部的金渤海岸服务业发展区沿岸1期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1 7 1 海域及以西区域,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的发展条件也比较好。总体来看,金普新区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适宜性空间分渤

38、海、黄海两大区域,从海域空间区位上无法衔接,难以实现大规模、衔接连片的水产养殖区,不易统一管理。图2 建设用海空间适宜性评价图F i g.2 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o fM a r i n es p a c e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图3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价图F i g.3 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o fM a r i n es p a c e f o rb i o l o g i c a l r e s o u

39、r c e su t i l i z a t i o n2.2 金普新区“三区一线”与海洋功能分区划定方案根据海洋生态空间适宜性评价建设空间、建设用海空间适宜性评价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价,结合海洋空间“三区”判定标准,得出金普新区海洋“三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划定海洋功能分区布局,如图4,5所示。图4 金普新区海洋“三区一线”图F i g.4 M a r i n e“t h r e ed i s t r i c t sa n dt h r e e l i n e s”i nJ i n p u图5 金普新区海洋功能分区布局图F i g.5 L a y o u to fM a r i

40、n eF u n c t i o nZ o n e s i nJ i n p u2.2.1 建设用海空间建设空间功能定位分别为(按图中左上到右的顺序):青岛村沿岸 三道湾村沿岸海域、北海村沿岸海域、于嘴社区沿岸海域、松木岛近岸海域、友谊街道沿岸 金州湾南部部分海域、小窑湾海域、青云河河口海域、登沙河河口海域以工矿通信为基本功能;大连湾海清沿岸 大连湾大孤山沿岸海域、小山岛 南三辆车岛海域、大窑湾海域、松木岛离岸海域、范家村沿岸 马坨子岛海域、杏树港海域、陆海村和后海村沿岸 安子山海域以交通运输为基本功能。严控新增围填海,加快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建设用海空间内优先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用1 7

41、 2 海 洋 湖 沼 通 报2023年海,实施据点式集约开发,控制开发活动规模和范围,统筹规划港口、桥梁、隧道及其配套设施等海洋工程建设,提高集约节约用海用岸水平。2.2.2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定位为:长山群岛周边海域、杏树屯海域以海水养殖为基本功能,长山群岛和黑岛至领海外部界线海域以海洋捕捞为基本功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重点保障沿海渔民海上养殖生产作业活动,维护渔区稳定,支持集约化海水养殖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集中布局在长山群岛周边海域和黑岛至领海外部界线海域。禁止围填海,严格限制非渔业工程建设,非渔业工程建设应坚持“点上开发”。在传统渔业区,要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

42、促进渔业资源逐步恢复和合理利用,加强重要渔业资源保护,科学开展增殖放流。2.2.3 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生态红线海洋生态空间功能定位分别为(按图中左到右的顺序):大连斑海豹海洋保护区、成山头海洋保护区以海洋特别保护区为基本功能;鹿鸣岛海域、兔岛周边海域、长岛周边海域、金石滩沿岸海域、杏树街道中段沿岸海域、红星村沿岸海域、黑岛周边及北部海域以海洋旅游休闲娱乐区为基本功能;金州湾北部近岸海域、北海湾海域、普兰店湾离岸海域、空驼子-南坨子海域、大刘家沿岸海域、东三辆车岛至领海外部界线海域以保留区为基本功能。在海洋生态空间内,禁止开展对海洋生态功能有较大影响的开发活动,严格限制不符合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43、的开发活动,不得擅自改变海岸、海底地形地貌及其他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在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禁止以建设实体坝方式连接岛礁,严格限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和改变海岛自然岸线的行为;根据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依据海洋生态空间的不同类型,依据海洋生态红线实行分区管控措施。3 结论本文借鉴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构建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评价指标及海洋功能分区划定方法。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开展海洋生态空间适宜性、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适宜性、建设用海空间适宜性评价,提出大连金普新区海洋空间的“三区一线”划定方案,从方案最终结果看,金普新区生态空间较大,建设用海空间基本分布在黄渤海近岸,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分布在

44、相对较远的黄海东部海域。同时结合原海洋功能区划、区域现状与发展需求,细化海洋功能分区的具体布局,提出分区管控措施。参考文献1 G I L L I L AN DPM,D ANL.K e ye l e m e n t s a n ds t e p s i n t h ep r o c e s s o f d e v e l o p i n ge c o s y s t e m-b a s e dm a r i n e 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J.M a r i n eP o l i c y,2 0 0 8,3 2(5):7 8 7-7 9 6.2 C R OWD

45、E RL,NO R S EE.E s s e n t i a le c o l o g i c a l i n s i g h t sf o rm a r i n ee c o s y s t e m-b a s e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dm a r i n es p a t i a lp l a n n i n gJ.M a r i n eP o l i c y,2 0 0 8,3 2(5):7 7 2-7 7 8.3 S HU C K S M I TH R,G R AYL,K E L L YC,e t a l.R e g i o n a lm a r i n e

46、s p a t i a l p l a n n i n g-T h ed a t ac o l l e c t i o na n dm a p p i n gp r o c e s sJ.M a-r i n eP o l i c y,2 0 1 4,5 0(1):1-9.4 G E O R G E M,S A B A RUD D I NJSH,V I N GCC.M a r i n eS p a t i a lP l a n n i n g:Wh a tD o e s I tH a v e t oO f f e rM a l a y s i a?J.T h e I n t e r n a-t

47、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M a r i n ea n dC o a s t a lL a w,2 0 1 6:1-3 7.5 何广顺,王晓惠,赵锐,等.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 0 1 0,2 9(3):3 3 4-3 4 1.6 颜利,王金坑,蒋金龙,等.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规划分区体系构建及其在泉州湾的应用J.应用海洋学学报,2 0 1 2,3 1(2):2 3 8-2 4 5.7 周连义,周丹,陈梅,等.大连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2 1,3 8(8):1 9-2 5.8 李艳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

48、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 0 2 0.9 谭琦川.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 0 2 0.1 0 P R E S S E YRL,C A B E Z A M,WA T T SME,e t a l.C o n s e r v a t i o np l a n n i n g i na c h a n g i n gw o r l dJ.T r e n d s i nE c o l o g y&E v o l u t i o n,2 0 0 7,2 2(1 1):5 8 3-5 9 4.1 1 马品,高也,付开宇,等.“双评价”分析及其在自

49、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 0 2 1,3 4(0 3):4 4-5 0.1 2 C HE N GC,Z HOUY H,YU EK W,e t a l.S t u d yo fS E AI n d i c a t o r ss y s t e mo fu r b a ng r e e ne l e c t r i c i t yp o w e rb a s e do nf u z z yAH P1期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分区适宜性研究 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1 7 3 a n dD P S I Rm o d e lJ.E n e r g yP r o c e d

50、 i a,2 0 1 1,1 2:1 5 5-1 6 2.1 3 孙伟.层次分析法应用研究J.市场研究,2 0 0 8(1 2):3 5-3 9.1 4 张赟.珠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 0 1 4,3 9(7):2 6-3 0.1 5 夏冬,吴俊勇.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研究C.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 0 1 1:1-5.1 6 李大伟,唐和生,姚雯,等.结构固有频率不确定分析的证据理论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 0 1 7,3 0(6):9 0 4-9 1 2.1 7 C A L D OW C.,MO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