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向海图强逐浪高_王海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30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海图强逐浪高_王海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向海图强逐浪高_王海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广西2023年第1期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三千亿级”临港临海产业集群领航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向海图强逐浪高本刊记者/王海波通讯员/杨晓佼21世纪是海洋世纪,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是战略要地。2017 年 4 月和 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广西,分别提出“打造好向海经济”和“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向海图强。广西持续深入实施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组织44个部门和14个设区市,全力推进“向海产业壮大、向海通道建设、向海科技创新、向海开放合作、海企入桂招商和碧海蓝湾保护”等六大行动,向海经济综合实力不断

2、增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的向海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经略海洋、逐梦深蓝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前三季度,我区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约7.2%,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市GDP为7129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区GDP增速。向海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发展向海经济,产业是基础,也是核心。在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唯一临海的钦州港片区,国投钦州电厂 3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顺利投产,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钦州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生产热火朝天,中马产业园内全国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成功构建从绿色化工

3、到新能源材料,从海上装备制造到生物医药,从粮油食品到电子信息,钦州向海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其2022年上半年以9.3%的GDP增速领跑广西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钦州市紧紧围绕“一港两区”建设,即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发展向海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实施“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发展工程,重点布局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目前,钦州市向海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以中石油、华谊、恒逸、桐昆为龙头的万亿2022年6月,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北部湾钦州港区正式启用。广西北

4、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供图时政热点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382023年第1期当代广西元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及以中伟、格派、中船、见炬为龙头的 500亿至 2000亿元级新能源电池材料、海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临港特色的向海产业链。提及广西沿海经济的发展,北海是一座先行先试的城市。从 2000 多年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至今,北海始终向海图强、向海而兴。近年来,北海市坚持走好“工业兴市、向海图强”发展之路,临海产业从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三家鼎立格局发展成为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向海工业体系。2022年上

5、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1231.7亿元,增长 18.4%,增速排全区第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058.7亿元,增长21.5%。环视广西沿海,“蓝色粮仓”“海洋牧场”和渔港经济区建设加速推进,传统的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全球最大高端锂电池前驱体制造基地落户钦州等向海经济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三千亿级”临港临海产业集群领航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北部湾经济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 7798亿元,同比增长10.8%,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向海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向海产业对全区 G

6、DP 的贡献率逐年增大。”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林昆勇认为,近几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广西向海产业逆势增长,已成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引擎。海铁联运畅通向海图强通道2022年12月31日,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在钦州港东站装车完毕并发往柳州南、贵阳改貌、兰州东川等站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全年累计开行量突破了8800列,同比增长44%,再创历史新高。从 2017 年的 178 列增长到 2022 年的88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牵引作用越来越凸显。为进一步推进陆海统筹,畅通向海通道,2022年以来,北部湾港集团利用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RCEP等重点政策,积极推

7、动海铁联运外贸班列开行。“阿联酋钦州兰州”进口汽车海铁联运班列、“印度钦州兰州”原糖班列、“成都钦州泰国”新能源车班列等外贸进出口班列成功开行,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共发运外贸进出口货物约 14.89 万标箱,同比增长 33%;RCEP 成员国经通道发运外贸货物约 6.74万标箱,占外贸发运量的45%。截至目前,通道班列已覆盖 17 个省(区、市)的60市、113站,较2021年新增21个站点,实现我国西部 12个省(区、市)全覆盖;通道目的地拓展至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运输品类增加至640多种。强化向海通道支撑,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是重中之重。2022 年

8、6 月 28 日,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北部湾港钦州港区正式启用。项目通过开发海铁联运自动化系统,打通铁路及港口的信息壁垒,实现海运、铁路运输方式之间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联运一体化服务能力,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以“硬实力”为广西向海图强提供强力支撑。近年来,广西在全力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作为,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钦州港东航道一期扩建工程、防城港20万吨级401号泊位工程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建成使用,打通了制约陆海新通道畅达的瓶颈。值得一提的是,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已于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这条被称为“世纪工程”的江

9、海联运战略大通道将开辟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林昆勇认为,平陆运河的建成,将有机衔接“一带一路”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完善国家高等级航道布局、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新一轮向海经济三年行动向海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广西海岸线长1628.59公里,拥有海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海岛643个,与东盟隔海相望。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广西与东盟 10国的合作不断升级扩大。特别是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广西抢抓开放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向海开放合作行动,推动向海经济迈向更

10、广阔的天地。2022年,广西组建外资工作专班,走访涉外商协会,召开各类外资企业座谈交流会 80 多场次,推动外资企业加快进资增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助推利用外资实现“V”型反弹。同时,坚持引资与护商并重,聘任首批广西自贸招商大使,与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13个海外招商合作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搭建外资招商平台,打造外资集聚高地。据统计,2022年110月,广西共备案或核准境外(非金融类)投资企业及机构1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3%。2022年前三季度,广西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2001.9亿元,占全区外贸总额的 46%,对日本、韩国出口分别增长95.1%、

11、80.4%。东盟是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已由 2018年的 2061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2821 亿元,增长 36.88%。目前,广西与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持续加强海洋特色产业合作,国际合作园区增至 20多个。向海开放合作的扩大,有力促进了外资外贸发展,近年来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吹响了向海图强的号角。广西也将实施新一轮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推动陆海产业联动发展,构建现代向海经济产业体系,不断加快推动海洋强区建设,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