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700636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 1、从不同的位置观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从同一位置观测立体图形,不能同时看到立体图形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从不同方向观测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4、从同一位置观测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也许是相同的,也也许是不同的。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因数和倍数   (1)有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找一个数的因数:应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自身(如12的因数有1、2、3、4、6、12共6个);也可以一对一对地找(如12的因数有1、12、2、6、3、4共3对,也就是6个)   (3)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1、2、3、4、…… 如3的倍数有:3×1=3,3×2=6,3×3=9……   (4)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自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自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两类数。 2、2、3、5的倍数特性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其他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 3、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自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2)一个数,假如除了1和它自身尚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9、15都是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第三单元知识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结识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达: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和m³。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达为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达为V=a³。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统一起来,即: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达为V=Sh。  (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5)箱子、油桶、仓库等所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容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1、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提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达。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达,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用字母表达为a÷b=a/b(b≠0) 2、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整数倍时,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整数倍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也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4、约分   (1)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通分   (1)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本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保存几位小数。 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1、旋转 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转动一定的角度,这种运动现象叫旋转。 2、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点 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或轴),也叫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上指针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逆时针方向:与钟表上指针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3)旋转角度 相应线段的夹角或相应顶点与旋转点连线的夹角的度数。 3、旋转的特性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同分母分数连加或连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也可以直接把分子连加或连减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括号里面的。 4、加法运算定律 整数加法的互换律、结合律对分数的加法同样合用;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性质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同样合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变得简便。 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1、折线记录图   折线记录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达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从折线记录图中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复式折线记录图   (1)在计量过程中存在两组数据,又需要在一个记录图中表达这两组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达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的记录图,这就是复式折线记录图。   (2)复式折线记录图不仅能表达出几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且可以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记录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记录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达不同的量,需注明图例。 第八单元知识归纳 1、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同一种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测、猜测、实验、推理等方法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 2、用天平找次品的最优策略(称量次数最少)   在找次品时,把物体提成3份,每份尽量平均,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最少。可以用示意图表达出来:   10——(3,3,4)——天平两边各放3个 平衡:4——(1,1,2) 3次 不平衡:3——(1,1,1) 2次   11——(4,4,3)——天平两边各放4个 平衡:3——(1,1,1) 2次 不平衡:4——(1,1,2) 3次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