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_杨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54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_杨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_杨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_杨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8 2023年第2期(总第418期)当代电视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以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和大型盛会庆典为主的影像成为一个国家展现综合实力、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借助影像的力量。中国故事题材影像不仅要在视听层面为受众带来愉悦的感观体验,还要向受众传达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通过影像进行感观层面的直接传达时,可以是具体的、直白的、外显的,比如某些节目的说教式阐述,但这种说教式阐述往往能指苍白、所指袒露,受众对于意义的接受程度有限,影像不能有效发挥视觉劝服功能。修辞学是一门着眼于语言表达的学科,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

2、服方式的能力”。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将影像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系统,认为这种语言系统可以具体划分为“语言信息”“外延影像”和“内涵影像”,为影像的修辞学分析提供了一个路径。视觉修辞即“以视觉化的文本形态为主要修辞对象,通过对视觉文本的策略性使用和对视觉话语的策略性建构,达到劝服、对话与沟通功能的一种实践与方法”。在中国故事影像生产实践中,把握视觉修辞,使能指丰满、所指深远,充分发挥修辞控制作用以传递中国精神,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一)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谱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同时催生了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成为中国历史

3、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重重困难,卸下封建与殖民的枷锁,建立了新中国,继而引导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一步步迈向伟大新时代。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中国故事,汇聚成内涵丰富、内容多元的中国精神。其中既包含了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也包含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更包含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以杨 凯 张小琴中国精神隐喻:中国故事影像意义生成的视觉修辞分析摘要:中国故事影像是向世

4、界传递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从视觉修辞角度来看,从影像到精神,经历了一个隐喻的修辞过程,中国故事题材影像是对中国精神的隐喻。中国故事影像对中国精神的隐喻表达,以塑造视觉化英雄形象、呈现空间化视觉文本和创新影像表现形式的方式生成。隐喻修辞作为视觉修辞的重要模式,有助于推动中国故事题材影像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对当下中国故事题材影像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视觉修辞 隐喻 中国故事 影像 中国精神DOI:10.16531/ki.1000-8977.2023.02.01549及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这些中国精神以具体的事件命名,但其内涵已超出了故事本身,形成一套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精神谱系。习

5、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进行了界定,认为中国精神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其中,民族精神又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涵。(二)中国故事影像的视觉隐喻机制无数伟大事件已经成为中国故事母题,以不同表现形式反复出现于中国故事影像之中,并在视觉隐喻机制下生成意义。“隐喻”最早出现于西方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之中,多用于文字语言表达之中。中国学者刘涛对隐喻的意义生成模式进行了学理化阐释,认为“隐喻意味着不同意义系统在相似性基础上的转义生成关系,其对应的认知

6、原理体现为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图式借用与语境置换”。也就是说,隐喻的表意过程经历了一次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意义转换,这个转换基于一定的相似性联系。隐喻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比喻关系,即本体和喻体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其本体和喻体又能保持联系。在视觉文本中,本体通常直接呈现,而喻体的生成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文本语境和受众认知等。在中国故事影像生成的诸多意义中,中国精神无处不在:身体成为重要的修辞载体,创伤性身体、劳动性身体和身体群像包孕着内涵丰富的中国精神;空间化的视觉文本突破了文字语言线性叙事模式,实现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中国精神隐喻;影像形式的不断突破,以隐喻的符号聚合模

7、式生成中国精神意义。二、身体表征:英雄形象的视觉建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或拟人化“物”的外显身体特征和内在精神气质,是影像表现的重要成分。人物形象作为影像视觉修辞的载体,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中国故事影像中,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传递民族精神气节、牺牲个人利益而为集体利益服务、为人民生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形象往往被称为英雄。影像对英雄形象的塑造以身体修辞为主,通过介绍英雄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突出对英雄身体的视觉呈现,使作为身体的本体在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催化指引下,与作为精神气质的喻体建立相似性联系,实现概念域跨越,完成中国精神的视觉隐喻过程。在身体的视觉呈现中,影像无须表明具体的对应关系

8、,对其所蕴含的精神进行直白的、具体的阐释,相反,影像通过加强身体细节的刻画,提升人物塑造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视觉冲击中领悟中国精神意义,身体修辞使影像的中国精神的隐喻成为可能。在影像中,创作者利用不同类型的视觉化身体来建构英雄形象,同时借助身体这一修辞载体生成影像的隐喻意义,升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中国精神。在中国故事影像中,视觉化的身体修辞主要表现为创伤性身体、生产性身体和身体群像等形式。(一)创伤性身体:视觉冲击下的中国精神隐喻英雄形象是崇高、神圣的,影像塑造英雄形象时,视点常常聚焦于少数具有模范意义的英雄身上,这一类英雄形象类似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超级英雄”,即通过自己超越凡人的行动完成

9、拯救与保护人民的使命。在英雄形象建构的视觉修辞中,创伤性身体通过对超级英雄身体的创伤表现,增强视觉冲击力,获得受众的敬畏感与认同感。同时,创伤性身体展现超级英雄与自然或社会困境抗争时承受的身体痛苦,这种视觉冲击经由隐喻表意,通过意义跨域的联系、类比,从物质层面过渡到概念层面,转化为对于英雄精神的概括,在长期的视觉经验中统一为中华民族精神。创伤性身体视觉隐喻常见于革命题材和灾难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例如电视剧觉醒年代(2021)中运用的一段交叉剪辑画面由革命者陈延年和陈乔年行走在出国深造的路上,跳转至数年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施刑的场景这一段影像在“临行”和“临刑”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中反复转换,在强烈对

10、比中更加突出了革命者的身体创伤,伤痕的视觉呈现增强了感理论探索50 2023年第2期(总第418期)当代电视官上的冲击力,陈延年和陈乔年在临刑时,画面定格的微笑意味深长,充满希望,寓意革命终会看到胜利的曙光。此外,类似于叛逆者(2021)、绝密使命(2021)等革命题材电视剧,常常展现共产党员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遭受反动派严刑拷打的场景,着重刻画共产党员的身体创伤。灾难题材电视剧多表现中国人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故事,如天下长河(2022)讲述了康熙皇帝提拔陈潢、靳辅两位治水能人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为了尽快泄洪,靳辅的儿子靳治豫主动提出到对岸炸掉堤坝,渺小的身体承受着暴雨和巨浪的冲击,克服了几

11、乎无法战胜的困难,光荣完成使命。另外,唐山大地震(2013)、震撼世界的七日(2008)等电视剧,取材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等真实存在的重大自然灾害,展现了地震灾害对身体造成的创伤,以及人们如何在身体和心理创伤中克服自然灾害。影像显著的创伤性身体呈现,在视觉冲击下引起受众对中国式超级英雄的认同与崇敬,并通过视觉隐喻机制,生成爱国主义、勇敢自强等中国精神内涵。(二)生产性身体:价值创造中的中国精神隐喻英雄形象另一类型的身体修辞呈现多以英雄投入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历程为线索,来展现英雄在完成国家重要使命或者为国家创造价值时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工作态度,从而实现对中国精神的隐喻。生产性身体的视

12、觉呈现常出现于展现国家形象的宏大叙事题材和赞扬劳动人民的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作品之中。在展现国家形象的宏大叙事题材作品中,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克服困难,为国争光。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2021)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李延年、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于敏、退役后扎根基层的解放军战士张富清、为核潜艇事业作出贡献的黄旭华、倡导“男女同工同酬”的人大代表申纪兰、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孙家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以及为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温饱问题奋斗终生的袁隆平等八位功勋的人生故事。八位功勋人物分别在不同领域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13、在影像叙述时也着重体现他们的奉献与生产过程。在表现普通劳动者依靠辛勤劳动走出贫困的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中,生产性身体成为推动故事走向的视觉修辞载体。在电视剧功勋中,申纪兰的提案这一单元还原了普通女性申纪兰下田干活,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带领全村妇女致富,逐渐成长为一方带头人的故事。在电视剧山海情(2021)中,海吉女工刚到福建工厂时生产效率低下,但经过刻苦训练,大大提高了生产零件的效率,最终顺利通过工厂主任的考核。农村妇女水花为了配合吊庄移民,独自一人拉着平板车,载着体弱的女儿、残疾的丈夫和全部家当,冒着沙尘暴危险,唱着当地的民歌,在荒漠中徒步七天七夜。影像强化了对生产性身体的表现,包括海吉女工日夜训

14、练制作零件以及水花拉车这一系列的剧情。不管是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海吉女工,还是留在故土依靠劳动建设家乡的农村妇女水花,都通过辛勤劳动为家庭带来了财富。影视剧对生产性身体对视觉呈现,皆反映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品质,这些精神品质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一部分。(三)身体群像:集体主义下的中国精神隐喻中华民族还是一个坚持团结统一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时代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因此,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进不可缺少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近年来盛行的新主流题材电影,阵容声势浩大,强调平民化视角,刻

15、画对象不再聚焦于少数具有模范代表特征的超级英雄,而是通过塑造由“小人物”共同组成的大规模“英雄群像”,强调每一个体都是推动历史进程的英雄。2020年初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的一项巨大考验,也成为21世纪2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因此,抗疫成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主题,催生了一系列抗疫题材电视剧,例如在一起(2020)、最美逆行者(2020)等。这两部电视剧都采用了分单元的叙述形式,在一51起将整部剧分为十个故事单元,最美逆行者将整部剧分为了七个故事单元,将2020年全民抗疫中涌现出来的真实人物和事件进行改编,由多个不同的平凡小故事共同构成一个宏大主题。电视剧不仅将镜头对准了奋

16、战在岗位的医护人员,还关注了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和配合医护人员与疫情抗争的普通民众。医护人员和普通民众共同构筑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英雄群像”。脱贫攻坚是近年来中国的另一个时代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主题下,山河锦绣(2022)、大山的女儿(2022)、山海情(2021)、花开山乡(2021)等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涌现出来,呈现了一大批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青年干部群像。身体群像的视觉呈现,通过视觉隐喻机制,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主题,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空间叙事:故事文本的视觉呈现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其著作故事中指出,故事的文本包含对白、描写、形象系统和片名

17、等要素,小说、剧本等以文字形式叙述故事的作品即为故事文本的主要形态,这是一种具有线性叙述特征的时间艺术。影像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界限,出现了电影、电视剧等超越时空的综合艺术形式。符号学的发展拓宽了文本概念的范畴,文本指“一定数量的符号被组织进一个组合中,让接收者能够把这个组合理解成有合一的时间和意义向度”,文字文本成为文本最狭义的概念,影像也成为一种具有意义的文本形式。影像的实践为故事文本创造了视觉层面的物理空间和文化层面的社会空间,使故事文本不再拘泥于文字形式的线性叙述模式,而得以从时空等不同维度展开。中国故事影像中的物理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分别以“构成性隐喻”和“概念性隐喻

18、”的修辞技巧阐发中国精神,使其意义得以生成。(一)时空联结:物理空间中的中国精神隐喻在影像叙事中,视觉层面的物理空间,即建筑学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在影像的物理空间中,受众通过视听感知来接受信息,从而获取空间中的意义。构成性视觉隐喻指在影像中,本体和喻体两者皆在场,这种在场可以是静态影像中的空间性在场,也可以是蒙太奇影像中的时间性在场,本体和喻体可以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联结,建立起联想和类比的关系。在电视剧觉醒年代 中,李大钊作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提出“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与其文章作品出现在同一时空中,受众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到的革命者人物形象作为本体,同时呈现的爱国

19、主义经典文章作为喻体指涉,本体和喻体的联结建立起了相关性关系,李大钊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由此,电视剧觉醒年代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隐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歌舞表演时代感的年轻歌手和舞蹈演员们青春洋溢的歌声和舞姿成为观众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影像本体,歌词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时代感”成为影像喻体的指涉,表现年轻一代人对于时代精神的领悟。而节目中的另外一首歌曲 我们的时代,歌唱艺术家将宏伟的中国故事娓娓道来,更具深重感,反映了更加成熟稳重的一代人对于时代感的理解。歌舞表演与“时代”这一关键词的时空联结,使春节联欢晚会这一中国人民传统的新年盛会完成了对于时代精

20、神的隐喻。(二)概念投射:社会空间中的中国精神隐喻文化层面的社会空间指人们所观看到的影像,需要基于故事所设定的背景加以理解。在社会文化空间中,影像要运用概念性隐喻修辞,本体和喻体一个在场,一个离场,两者关联依靠概念投射。“人们往往会根据语图之间的互文逻辑以及心理认知的相似性原则进行概念提炼,从而在概念图式上完成本体到喻体的跨域映射。”电视剧大考(2022)讲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水袭来的双重困境下,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努力以确保高考能够顺利举行,高考生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走进了考场,在多重主体线索下,“大考”既表示双重困境对于党、政府和社会的考验,也表示双重困境理论探索52 2023年第2期

21、(总第418期)当代电视背景下的高考对于高中生的考验。前者通过科学抗疫、抗洪确保高考顺利进行,这是崇尚科学、不惧挑战的中国精神的视觉呈现,是中国精神隐喻;后者通过纸笔改变个人命运,这是高中生坚持不懈、追求理想、勇于攀登的精神的视觉呈现,是中国精神隐喻。作为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两种不同的本体,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共同的使命,共同指向了中国精神这一喻体,在“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共同阐释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在本体向喻体的投射过程中生成其意义。电视剧人世间(2022)讲述了周秉昆等十几位平民近五十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同时反映了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迅速发

22、展的重要举措,成为中国进入新阶段的特殊标志。作为隐喻本体,这一政策也是对中国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指涉。影像并未通过在场的符号文本直白地阐明我国具备的改革创新时代精神,而是通过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影像叙述,使时代精神这一离场的喻体回归,完成了从事件到精神的隐喻过程。这世界那么多人 原本是一首缅怀逝去青春爱情的流行歌曲,然而,在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一种全民共享的情境中,歌曲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在抗击疫情的当下,歌词可以表达对奋战在岗位的医护人员的感激;在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山火的情况下,歌词可以表达对武警消防战士的崇敬;在应对突发地震的情况下,歌词可

23、以表达对搜救人员的歌颂。歌曲的现场表演作为影像本体,文本概念在社会情境的渲染下投射指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等中国精神内涵,实现了影像对于中国精神的隐喻。四、形式创新:符号双轴的视觉逻辑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把中国故事推向世界,必须转变思维,脱离陈旧观念的束缚,将中国影像的表现形式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中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既要求树立文化自信,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又要求培养国际视野,对外来先进文化保持包容开放的精神格局。在符号修辞系统中,隐喻表意模式的生成,依靠符号双轴的操纵。符号双轴的概念,语言学家索绪尔、罗兰巴特和雅柯布森等均在自己的理论中有所涉及。中国符号学家赵毅衡将索绪尔的“句段

24、关系”,巴特的“组合段”,雅柯布森的“连续性”归纳为“组合轴”;将索绪尔的“联想关系”,巴特的“系统”和雅柯布森的“相似性”归纳为“聚合轴”。组合轴是在场的,聚合轴是联想的,聚合轴的不在场符号代表修辞中的隐喻关系。不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还是对外来先进文化保持的开放包容格局,都可以在符号聚合的隐喻修辞中与中国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建立起联系,成为中国精神的隐喻。(一)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隐喻千里江山图创作于我国北宋时期,由天才画家王希孟所作,是一幅以长卷形式展现我国大好河山的青绿山水图,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现存放于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千里江山图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25、城市发展、政治内涵和艺术家精神”11等各方面意义受到世人关注,并不断被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创作者通过跨媒介叙事为这一幅绘画作品赋予新的生机。2017年,国家宝藏节目通过真人秀形式,讲述了千年名画千里江山图前世今生的故事,为静止的山水画增添了人物与叙事要素。2018年,QQ音乐和故宫博物院联手发起“古画会唱歌”活动,将古画改编为流行歌曲MV,以视听结合的影像方式讲述中国传统绘画的故事,丹青千里的MV采用现代技术使影像中的千里江山图变“活”了,优美的歌词与旋律使年轻观众增加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好奇与期待。2021年,千里江山图再次被改编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

26、联欢晚会,其取得成功“不只体现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和舞蹈技巧的创新上,更做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不管是真人秀、流行歌曲MV还是舞蹈诗剧,千里江山图每一次具体的表现形53式,都是其符号的在场,共同构成其符号的组合关系。而在这些经过了创造性转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背后,共同指向了概念意义的“创新精神”这一不在场符号,这与千里江山图的具体表现形式构成聚合关系,因此千里江山图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时代精神的隐喻。(二)一起向未来:全球化浪潮中的包容格局隐喻近年来的中国故事题材动画片,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三星堆荣耀觉醒(2019),围绕中国历史资源三星堆文明展开,引发了一系列

27、的奇妙冒险故事。类似动画片还有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大运河奇缘(2019)、大运河奇缘2(2022),以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为线索,讲述了生长于运河边的小姑娘凌雨菲偶遇运河精灵,与其一起保护运河的奇妙旅程。这一系列动画片在立足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故事底本的基础上,在视觉效果、音响效果、故事情节等方面吸纳了国外动画的风格特点,有利于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将“全球一体”的思想贯彻到底: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直播中,一片小雪花拉开了冬奥会开幕式的帷幕,而这一片片小雪花最终聚合成一片大雪花,共同拥护着最后冬奥火种的点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客分明的“北京欢迎你”到20

28、22年北京冬奥会主客一体的“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当下中国包容开放的格局,也揭示了当代中国顺应世界潮流的姿态。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为在场符号,共同构成符号系统中横向的组合关系,而近年来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态度在纵向上隐藏着“时代精神”这一不在场符号,与中国文化构成符号系统的聚合关系,因此这种“全球一体”的创新形式成为中国时代精神的隐喻。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视觉修辞角度来看,中国故事影像包含了对中国精神的隐喻。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故事题材的影像需要创新运用隐喻等视觉修辞,创造性发挥视觉劝服功能,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传达中国精神。当前,文化软实力成

29、为全球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中国故事正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充分运用好视觉隐喻,在人物形象、视觉文本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让中国精神发挥作用,也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影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故事的影像修辞系统”(项目编号:18BC042)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崔延强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8页。罗兰 巴尔特著,陈越译:影像的修辞学,世界电影,1997年第4期,第182-203页。刘涛:视觉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30、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刘涛:隐喻论:转义生成与视觉修辞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142页,第146页,第146页。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52-476页。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2页,第156-160页。11杨凯:千里江山图 的图像学解读及其当代神话建构,丝绸之路,2019年第3期,第100-104页。12吴华:只此青绿:舞蹈表演进入全新艺术阶段,中国艺术报,2022年2月11日,第1版。(作者杨凯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生;张小琴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责编:刘原)理论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