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_韩轶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53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_韩轶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_韩轶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_韩轶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4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传统艺术色彩领域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敦煌壁画的色彩醇厚浓烈、沉稳雅致、大气磅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在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渐变色、对比色、互补色2等形式的色彩运用已经颇具特色,用色大胆考究,在确定主色调的基础上利用绚丽的色彩、强烈的黑白灰对比,使画面在和谐中又保留适当的视觉冲击,达到“和而不同”的艺术境界,极具韵律感与灵动性。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的基础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的“五行色观”色彩体系之上的,将物象的“条件色”“固有色”进行弱化,而对“一色多用”“随类赋彩”的“抽象色”

2、及“概括色”进行增强,这样就将以“黑、白、赤、青、黄”为核心的五色,建构成敦煌壁画独特的色彩配置规律4。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受大众欢迎的原因,不仅是痴迷于其中的色彩搭配,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古代先人的智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13,带给人一种平静、虔诚且动人的力量。色彩元素是敦煌壁画传统文化艺术构成独特美感的重要因素,是融入文创产品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线条元素敦煌壁画中每一根线条都是有虚实、有强弱、有粗细,蕴含着灵动的造型和诗化的浪漫审美。敦煌壁画中的线条富引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民物质基础不断提高,这样一来,精神上的富足便成为了国民一个新的追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

3、、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文化财富,其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以及富足的民族精神,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今面临的现实问题。现今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甚少,但可以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来推动文化发展。通过非遗与商业产品相结合推出联名的产品和周边的方式,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增加了非遗传的“知名度”和“亲民度”。以敦煌为例,许多商家对敦煌壁画图像语言再设计进行联名推广商品,从经济角度对敦煌壁画非物质文化进行研究发现,推广联名和周边商品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和发扬了敦煌壁画,当敦煌壁画得到传承时也反哺了经济。通过研究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的方式,让人们更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

4、魅力,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敦煌壁画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分析(一)色彩元素色彩浓缩着敦煌壁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精华,并且在中国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韩轶敏1 罗凯旋2 徐武萍3(1.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房山 102488;3.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摘要】敦煌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珍贵的艺术结晶,是我们一直仰护的传统文化之魂与中华民族之根。针对后疫情时代下敦煌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问题,本文采用桌面研究的方法,以敦煌壁画为例,将敦煌壁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

5、产品商业,从经济角度对敦煌壁画的文创产品反哺敦煌壁画的保护传承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经济效益反哺文化艺术(敦煌壁画)的构思。并探索在不影响艺术纯粹性的前提下如何使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是互相成就、彼此包容、互惠互利的关系,经济效益是促进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敦煌壁画;文化艺术;经济效益;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2415405【本文著录格式】韩轶敏,罗凯旋,徐武萍.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探究以敦煌壁画为例 J.中国民族博览,2022,12(24).Chinese n

6、ational Expo 155Art and Design 美术设计研究院成立至今,敦煌壁画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无法忽视的客观困难,壁画有着脱落、起甲、酥碱的问题,进入洞窟参观游客呼出的热气和湿气,闪光灯、阳光造成的光照褪色都给保护工作增加了极大难度。2019 年9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赴敦煌研究院了解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情况,在这里,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议期间,樊锦诗作为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在座谈会上恳切建言,她提到:“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城镇化建设、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关系。切实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力量是当务之急”会后总

7、书记提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事实上,莫高窟数展中心就致力于缓解保护和旅游的矛盾,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除了目前的一些商业活动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让敦煌壁画为敦煌经济效益带来新的生机,即对商业项目进行创新。为了了解部分民众对以“敦煌壁画”为题材,以保护传承为基础,进行的商业创新项目的喜好及消费意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部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受访民众人数为 105 人。如图 2 所示,在 105 人中,设计类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占总样本数的 9.8%,广告传媒专业学生及从业人员占 7.7%,教育行业

8、、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共占4.4.%,财经类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占比 20.19%,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占 12.11%,普通职工、自由职业者和其他职业共占 54.32%。而样本中,只听说过敦煌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有 44人,知道几个敦煌非遗项目名称但未深入了解文化内容的人有 22 人,通过视频、文字等方式了解过敦煌非遗项目的人有30 人,受访者中没有人深入研究过一个或多个敦煌非遗项目,而作为敦煌文化爱好者及或民间传承人十分了解一个或多个有极强的美感与表现力,仿佛拥有生命并随时会舞动起来一般,画匠们把呼吸融入线中,在勾线过程中与其说是在作画,不如说是一种禅修,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是一种对灵魂

9、的洗礼。这些丰富的线条构成了敦煌壁画中饱满生动的神仙、菩萨、佛、妖怪等,为传神、气韵生动的造型人物添砖加瓦。将敦煌线条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造型设计等商业情境中,能大大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将大众对敦煌壁画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三)造型元素敦煌壁画中有许多经典的形象:婀娜多姿的飞天、庄重肃穆的卧佛、优雅灵动的九色鹿、凶神恶煞的妖魔等。南宋文学家赵希鹄曾有言:“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把敦煌壁画上的人物眼睛总结为五种类型:仁慈、恬静、沉思、愤怒和悲哀。其次,手被称为敦煌壁画人物的第二张脸,从手势、手姿,到手臂的曲折形态,到手的装饰和手持的法器,再

10、到不同形象的手进行不同的塑造,千变万化且独一无二。其中每个形象的服饰、配饰也千变万化,各有不同。正是这些丰富细腻、生动形象的造型,使敦煌壁画更加的“传神”与“气韵生动”。由此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壁画中造型的美感,他们赋予壁画上的人物喜怒哀乐,穿越千年的光阴,感染着现代的我们。如果将敦煌壁画中有趣的造型元素融入文化商品中,势必能够迎合喜欢追求独特、个性、有趣实务的年轻人,是敦煌传统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使敦煌艺术文化在生活中熠熠生辉,图 1 为敦煌壁画艺术元素示意图。二、艺术文化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分析(一)文化艺术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是敦煌文物保护的主旨,敦煌壁

11、画也是保护修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从 1944 年敦煌图 1 色彩、线条及造型元素例图156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图 4 受访者消费意向统计除此之外,有 73 人表示可能会通过购买“敦煌壁画”相关文化商品后,去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 13 人则表示一定会在购买后去了解“敦煌壁画”的文化内涵,有 16 人将视情况而定,仅有3人表示不会在购入后去了解文化背景。而愿意投入金钱学习和了解敦煌壁画非遗艺术的有 30 人,65人则认为要视情况而定,仅有 10 人表示并不愿意为学习了解敦煌壁画知识而付出金钱。通过对民众建

12、议的分析得出,大部分民众更期待能够将“敦煌壁画”元素运用于文创产品、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对于用“敦煌壁画”元素来装饰传统服饰的期待值较高,也有很多人表示对各类型游戏中使用“敦煌壁画”元素十分喜爱。样本中女性受访者更希望在化妆品、汉服、首饰等商品上有更多的合作,样本中男性受访者更倾向于让“敦煌壁画”与游戏、科幻电影等商业项目相结合。无论是游戏、音乐会、各类策展还是服饰、茶叶、影视作品,不难看出,民众对具有保护和传承意义的商业创新基本持支持态度,也对创新后不同类型的敦煌壁画艺术衍生品表现出极高的喜爱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敦煌的传统旅游业能够带来经济创收,还可以在商业合作中将保护传承敦煌壁画

13、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这样多重的经济效益又能够推动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二)经济创新发展对文化艺术的作用敦煌壁画探索新的商业发展模式,谋求经济创新发展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传统中国绘画艺术发展长河中,敦煌壁画可谓留下了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记录着几千年来扎根敦煌地区的华夏儿女的审美取向、绘画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沉积,也记录着中国传统重彩绘画的变迁史、发展史5。敦煌壁画经过商业创新的环节,通过提炼、加工传统的敦煌壁画所包含的文化艺术及美学元素,用目前敦煌非遗项目的人有 2 人,也没有精通一个或多个敦煌非遗项目的学院派学者参与本次调查,但有 7 名调查者完全不了解敦

14、煌非遗项目或敦煌文化。图 2 受访民众职业背景调查数据统计对于以“敦煌”为题材进行商业创新受民众喜爱的项目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希望能够开发解密探险类型手游、端游、桌游、体感游戏的有 58 人,希望能够开办“敦煌舞”“敦煌音乐”国内巡回展演的达 66 人,希望能够开办民间歌舞会、音乐节的为 44 人,而希望能够举行美术、书法、摄影展的则有 60 人,想要体验“壁画”非遗流动体验展的可达 50 人。图 3 受民众喜爱的敦煌壁画创新商业项目在这些人中,表示愿意购买含有“敦煌壁画”元素乐器的有 29 人,想要购买敦煌壁画复刻泥塑摆件的则有 58 人,有 44 人愿意购买壁画人物相似的服饰,63 人则愿

15、意购买壁画人物所佩戴的相同类型首饰,而文具喜好者有 37 人,希望在电子游戏中能够买到“敦煌系列皮肤的”有 17 人,封面含有壁画元素的实体 CD、黑胶唱片受众有 20 人,还有 48 人对壁画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有购买欲望,另有 11 人表示希望购买其他相关产品,仅有 5 人表示不愿意购买相关产品,统计情况如图 4 所示。Chinese national Expo 157Art and Design 美术设计产业从小众消费推广成为大众消费的,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新前景是可以构建在大众生活中的,这也有助于扩大和更新敦煌壁画艺术元素在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下的应用范围,这就使得经济市场变得更加灵活

16、,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9。(三)敦煌壁画元素商业融合的思考在将敦煌壁画元素推广到广袤的商品市场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亲自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来到壁画面前,才能领略传统敦煌壁画和敦煌艺术文化的魅力,才能获得这样风格多样、绚烂多彩的艺术教育,甚至只能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类文化策展中,了解和学习到一点敦煌壁画的艺术知识,这样的研究、探索、推广和学习,是不够深入的,印象也是不够深刻的,但是当我们把敦煌壁画元素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这种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这样不受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不仅保护了敦煌壁画,也让敦煌壁画的色彩、线条、造型艺术从一面面墙上,来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应用,是

17、一种对艺术品的再创造,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新模式,让更多的民众接触到一份满含历史,充满艺术情怀、人文情怀的艺术珍品,弥补了许多人无法亲身感受敦煌艺术魅力的遗憾10。除此之外,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传统文化商业创新的经济模式,那我们就可以让更多与敦煌壁画相类似的传统文化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使这些珍贵的艺术变得平民化,生活化,促进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四、结语为了更好地了解与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及其文创产品带来的商业前景,使非物质文化与时代相融合,本论文在具体分析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后,将敦煌壁画中独特的视觉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并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通过问卷研究成果和践行设计蓝图相结合的方式,向人

18、们展现其在宣传非遗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潜力,和经济效益链的带动下转而让非遗得到了更多的曝光,证实了经济效益离不开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也能够带来经济创收。首先对敦煌壁画丰富的图形色彩元素与饱含教育意义的内涵进行提取与利用,其次对敦煌壁画的发展进行探索,了解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敦煌壁画在文化创意产品、商业创新产品中实现多种流通渠道的多元演绎。设计是文化活态传承的手段,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和对经济效益的实践探索,可看出非遗再设计成为文创产品有良好的实操性,给我国传统非遗艺术文化带去了有效的传承途径和可观的商业价值。本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例,不能完全代表整体非遗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

19、对其的研究说明和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为后续相关设计创作提供了思路与借鉴意义,流行的商业模式、文化传播形式,将敦煌壁画的精美与奇妙通过不同商品展现出来。让敦煌壁画的文化内涵、艺术精华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民众对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敦煌非遗文化的兴趣,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敦煌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事业当中来6,让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反哺文化艺术,助力敦煌壁画的修复和保护,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为现实,扭转非遗传承人减少的局面,营造全民参与、全民体验、全民传承的良好文化氛围,让民众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奇妙与美好,进而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守护好自己的文化

20、。三、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一)艺术欣赏的普及及大众消费如今,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瞄准艺术市场,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敦煌壁画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敦煌壁画中极具特色的色彩艺术,还是壁画内容所反映出当时的文明程度,都足以让喜欢挖掘传统艺术文化的民众为之兴奋7。为了满足不同民众的消费需求,敦煌壁画的相关艺术衍生品是应该与不同的商业元素进行融合的,敦煌壁画庞大的艺术元素,不仅能够成为商品市场中产品设计领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泉,更是消费者独特审美喜好的一种象征8。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推崇和欣赏敦煌壁画的艺术文化及

21、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那么这将是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包容、哺育的成功案例。当市场中出现了种类繁多、题材丰富的商品或作品时,艺术欣赏就将潜移默化地在民众之间普及,也使得大众更愿意为这样神秘而充满精神价值的物质买单。这样不仅使敦煌壁画等系列艺术衍生品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又使消费者在精神层面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将艺术文化追求变成一件常态化的事情。(二)促进敦煌壁画艺术产业化发展文创产业的相关政策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为艺术文化的商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这为含有敦煌壁画艺术的商品、产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敦煌壁画相关文化产品,无论是现实中的商品还是虚拟世界的

22、电子产物,它们的创造和发展都能够把敦煌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代化、标准化的工艺生产结合起来,把原本就形式丰富的传统艺术和现代单调的工业产物、流水的制作工艺和潮流的审美相结合,这不仅是一场新的商业变革,更是传统艺术帮助商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含有敦煌壁画元素的艺术品产业化发展,是有助于将传统的美学艺术文化(下转第 165 页)Chinese national Expo 165Art and Design 美术设计3 吕燕茹.纪录片中的甘肃形象传播研究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为个案 D.兰州:兰州大学,2016.4 张懿红.敦煌题材:文化内涵与品牌效应“20 世纪敦煌题材文艺创作与传播”系列论文 J.甘肃高师学

23、报,2012(3).5 赵爱婷,鲍雅婷.敦煌市旅游演艺产品市场调查研究 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7 杨慧琪.文旅融合背景下“大型室内情景演出”研究以王朝歌的“又见”系列为例 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8计菲.从模仿到再现析舞剧 丝路花雨 的艺术体现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9 陈振旺,樊锦诗.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为例 J.敦煌研究,2016(2).10王娴.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1.11 潘云鹤,鲁东明.古代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修复 J.系统仿真学报,2003(3).12 宋利良,李大丁.敦煌石

24、窟数字化工作中的洞窟全景漫游技术初步应用 J.敦煌研究,2010(6).13 黄雲.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品牌国际化研究 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作者简介:裴怡萱(1999),女,汉族,山西清徐人,研究生,兰州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煌文化不仅有本身属于自己的文化,更有各种古老文化的交会,还有各种古老宗教文化的穿插,是蕴含着各种文明的历史结晶。随着 2013 年“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敦煌文化的存在有助于促进多种文化共存、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敦煌文化作为各个文明交流的典范,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又因为它保留有各个领域的文化素材,所以也为敦煌文化的传播提供

25、了丰富的素材。根据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到传播敦煌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影视、舞台剧、产品等,这些形式都是设计者们在了解了敦煌文化后,在其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将敦煌文化传播出去,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到不同角度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在传播敦煌文化的道路上,要谨记常沙娜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要有根有源,要有文脉、血脉、不能随便乱来”。本着严谨的态度,让敦煌文化在时代的河流中依旧熠熠生辉。参考文献:16 刘梦.“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 D.兰州:兰州大学,2021.2王晶宇.真实与表现:纪录片 河西走廊 的影像表达研

26、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为非遗文化传统艺术形象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机遇,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注释: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参考文献:1 李映洲,董珍慧.论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风格 J.敦煌研究,2007(2).2 安慧莉,吴健,俞天秀,等.敦煌壁画艺术元素提取与应用 J.美术大观,2021(8).3 魏婷婷.敦煌壁画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策略研究 J.西部皮革,2021(14).4 吕少华.敦煌壁画色彩与现代设计色彩的“和而不同”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2(2).5 折文菁.敦煌壁画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研究 J.中国报业,2017(22).6 符姗,邢加满.敦煌壁画元素在

27、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 J.设计,2020(3).7 王志远.“一带一路”语境下敦煌壁画艺术的创新传承与文化传播研究 J.艺术评鉴,2020(1).8 刘春梅,左红卫.敦煌壁画元素在文创中的运用研究与反思 J.新疆艺术(汉文),2020(5).9 家嘉.品读魅力敦煌 梦回艺术之乡浅论敦煌壁画艺术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J.大众文艺,2014(15).10 刘习宁,侯力丹.敦煌壁画中女性形象的造型与服饰研究 J.艺术科技,2017(12).作者简介:韩轶敏(1999),女,汉族,内蒙古太仆寺旗人,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罗凯旋(2003),女,汉族,北京平谷人,本科,首都师范大学,油画专业;徐武萍(2003),女,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北部湾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上接第 15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